塘栖镇2025年度开放式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市政管理及维护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本地化服务能力及网点情况
10
第一节 服务覆盖范围
10
一、 26个开放式老旧小区服务
10
二、 服务区域责任划分
24
三、 市政维护服务内容
33
第二节 人员配置方案
50
一、 本地市政维护团队
50
二、 专职项目经理职责
67
三、 人员资格证书保障
74
第三节 服务网点布局
95
一、 核心区域固定网点
95
二、 流动服务站点设置
114
三、 服务网点物资储备
127
第四节 响应机制建设
134
一、 24小时值班制度
134
二、 市政维护专用车辆
148
三、 快速响应流程制定
154
第五节 本地化履约保障
165
一、 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
165
二、 与政府社区沟通机制
179
三、 本地化服务承诺函
199
第二章 管理制度
213
第一节 组织架构设置
213
一、 项目经理岗位设置
213
二、 技术负责人岗位设置
221
三、 安全员岗位设置
230
四、 资料员岗位设置
237
第二节 岗位职责划分
243
一、 项目经理职责明确
244
二、 技术负责人职责明确
253
三、 安全员职责明确
260
四、 资料员职责明确
268
第三节 日常管理机制
273
一、 日常巡查工作安排
273
二、 问题上报流程制定
282
三、 任务派单机制建立
289
四、 处理反馈流程规范
295
五、 验收闭环工作管理
300
第四节 监督考核机制
307
一、 绩效考核办法制定
308
二、 人员出勤考核管理
314
三、 响应时效考核评估
319
四、 服务质量考核评价
324
五、 资料完整性考核审查
328
第五节 信息化管理手段
334
一、 任务派发系统建设
334
二、 进度跟踪模块应用
339
三、 问题反馈渠道搭建
344
四、 资料归档电子化管理
351
第六节 培训机制建设
356
一、 安全专项培训安排
356
二、 技术专项培训规划
362
三、 操作规范培训实施
373
第七节 制度执行保障措施
380
一、 专人监督制度执行
380
二、 定期制度执行检查
386
三、 问题整改落实跟进
392
第三章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03
第一节 质量保障措施
403
一、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403
二、 建立质量追溯机制
423
第二节 安全保障措施
431
一、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431
二、 实施危险作业管控
441
第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
448
一、 落实文明施工制度
448
二、 做好环保管理工作
464
第四节 监督与检查机制
471
一、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471
二、 配合外部监督检查
486
第五节 技术保障措施
507
一、 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507
二、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527
第四章 应急预案
535
第一节 服务保障应急预案
535
一、 常见问题快速响应机制
535
二、 应急处理流程明确
545
三、 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551
四、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559
五、 属地部门联动机制
571
第二节 实施问题应对措施
580
一、 恶劣天气专项预案
580
二、 安全隐患应急流程
588
三、 占压接管联动处置
594
四、 化油池异常处置方案
603
第三节 应急响应机制
611
一、 应急响应时间要求
611
二、 应急指挥小组设置
619
三、 应急联系人名单
629
四、 应急任务派单机制
636
五、 应急演练开展计划
642
第四节 应急组织和联系机制
648
一、 现场应急组织架构
648
二、 属地部门联络机制
660
三、 专职安全员监督
666
四、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678
五、 应急处置记录归档
686
第五章 进场作业机构设置方案
694
第一节 组织架构设置
694
一、 项目经理职责分工
694
二、 技术负责人职责
702
三、 安全员岗位职责
717
四、 养护班组工作内容
724
五、 巡查小组工作任务
733
第二节 人员配置方案
739
一、 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739
二、 安全员持证上岗
750
三、 养护班组人员配置
760
第三节 设备与工具配置
770
一、 市政养护专用设备
770
二、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781
三、 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790
第四节 作业调度机制
803
一、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
803
二、 24小时值班制度
814
三、 信息化调度系统应用
824
第五节 现场管理机制
832
一、 作业前安全交底
832
二、 现场安全警示设置
845
三、 作业日志制度执行
856
第六节 应急协调机制
863
一、 应急小组组建方案
863
二、 部门联动机制建立
874
三、 应急演练组织安排
884
第六章 资料管理方案
897
第一节 资料管理规范
897
一、 明确资料管理依据
897
二、 涵盖资料内容范围
904
三、 资料分类编号格式
915
四、 资料归档时间要求
920
第二节 资料归档流程
928
一、 建立资料收集机制
928
二、 资料按服务分类归档
936
三、 资料审核与归档流程
944
四、 电子资料上传平台
954
五、 每月整理归档目录
964
第三节 资料移交机制
970
一、 服务期满资料移交
970
二、 移交资料内容范围
977
三、 资料按指定格式整理
988
四、 移交前内部预审
993
五、 提供资料移交说明
998
第四节 资料安全与保密
1008
一、 签署保密协议
1008
二、 纸质资料存放管理
1014
三、 资料调阅借阅登记
1023
四、 定期备份电子资料
1032
第七章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处理
1038
第一节 重点难点识别
1038
一、 雨污管道疏通维护难点
1038
二、 绿化解危提升难点
1049
三、 道路维护难点
1060
四、 应急处理难点
1070
五、 危险作业管理难点
1084
第二节 重点问题应对措施
1097
一、 雨污管道堵塞应对
1097
二、 化粪池隔油池清掏
1106
三、 高大树木修剪措施
1118
四、 破损路面施工方案
1131
第三节 难点问题解决方案
1143
一、 施工安全风险解决
1143
二、 排水不畅应急方案
1152
三、 巡查管理难题解决
1163
四、 淤泥垃圾处置流程
1177
五、 居民投诉问题解决
1194
第四节 管理机制优化建议
1199
一、 动态更新机制建立
1199
二、 问题处理流程制定
1209
三、 问题处理档案建立
1217
四、 数字化管理手段引入
1228
五、 专家咨询机制建立
1238
第八章 维护巡查机制
1250
第一节 巡查频次安排
1250
一、 排水设施每周巡查
1250
二、 雨污水井每月检查
1259
三、 化粪池定期检查清掏
1264
四、 隔油池检查清掏
1274
五、 巡查记录按月归档
1282
第二节 巡查内容范围
1290
一、 管道及预处理设施检查
1290
二、 晴天雨水口观察
1305
三、 化粪池运行状态检查
1312
四、 隔油池油污积存检查
1323
第三节 巡查责任分工
1331
一、 专职巡查小组设立
1331
二、 项目经理职责
1337
三、 巡查人员工作要求
1347
四、 巡查问题处理台账
1357
第四节 问题处理机制
1363
一、 违章行为处理
1363
二、 常规问题维修清掏
1372
三、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1379
四、 问题处理响应机制
1394
第五节 巡查保障措施
1406
一、 巡查工具配备
1406
二、 设备维护保养
1414
三、 巡查人员培训
1423
四、 巡查质量监督
1435
第九章 合理化建议
1441
第一节 服务优化建议
1441
一、 雨污管道疏通维护周期优化
1441
二、 绿化解危提升季节性养护
1450
三、 道路维护快速响应机制
1458
四、 应急隐患日常巡查监控
1467
第二节 技术改进措施
1473
一、 引入CCTV管道检测设备
1473
二、 使用环保型清淤设备
1481
三、 采用无人机辅助巡查
1490
四、 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1500
第三节 管理提升方案
1506
一、 建立月度服务质量反馈
1506
二、 设立专项应急储备金
1515
三、 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
1521
四、 推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526
第四节 安全与环保建议
1531
一、 增加有限空间作业防护
1531
二、 建立无害化处置监督
1542
三、 设置施工区域安全标识
1548
四、 推广低噪音排放设备
1558
第五节 社区协同机制
1566
一、 设立社区联络员制度
1566
二、 联合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1574
三、 建立节假日重点巡查
1581
四、 推出市民随手拍小程序
1590
本地化服务能力及网点情况
服务覆盖范围
26个开放式老旧小区服务
西小河社区服务保障
雨污管道疏通保障
定期疏通维护
为保障西小河社区雨污管道排水通畅,我公司将对该社区的雨污管道进行定期清垢、清堵、清挖、清捞、吸淤、疏通等保养维护工作,每季度疏通不少于1次。每月对雨、污水井进行检查,确保井盖无破损、无结垢,窨井内无硬物、杂块,视检查情况及时清掏,对缺损、错盖井盖及时进行更换或补缺。同时,建立管道疏通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每次疏通维护的时间、情况及处理结果,以便跟踪管道状况和评估维护效果,为后续的管道维护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应急疏通响应
我公司建立了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若接到西小河社区雨污管道堵塞通知,将在8小时内完成响应并到场处理,迅速解决堵塞问题。配备先进专业的管道疏通设备和工具,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疏通作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疏通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堵塞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应急处理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管道堵塞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雨污管道应急疏通
管道巡查监测
定期对西小河社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巡查,涵盖管道以及预处理设施,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缺损、积淤、塌陷、污水冒溢、晴天雨水口积水、违章占压、违章排放、私自接管以及影响管道正常排水的工程施工等情况。巡查次数原则上不少于每周1次,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处理,对于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理。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管道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以下是具体的巡查监测内容表格:
管道巡查监测
巡查监测项目
巡查监测内容
处理措施
管道状况
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渗漏、积淤等情况
及时修复破损管道,清理积淤
预处理设施
检查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的运行情况
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清掏和处理
违章行为
检查是否存在违章占压、排放、接管等行为
制止违章行为,上报相关部门
工程施工影响
检查周边工程施工是否对管道排水造成影响
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绿化解危提升措施
树木修剪维护
针对西小河社区过于高大或影响采光或存在倾斜的树木,我公司将进行专业的修剪和扶正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定期对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和药剂,确保树木健康生长,提高绿化景观效果。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修剪计划,保证树木的形态美观和生长良好。在修剪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绿化补植完善
对西小河社区绿化裸露的区域进行补植,精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覆盖率。在补植过程中,注重植物的搭配和布局,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营造美观、舒适的绿化环境。加强对补植植物的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确保其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良好。定期对补植区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绿化补植
绿化景观优化
对西小河社区的绿化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结合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增加绿化小品和休闲设施,如亭台、座椅、雕塑等,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定期对绿化景观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情况,及时更换和调整花卉和绿植的布局,不断提升绿化景观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绿化景观优化的具体内容表格:
绿化景观优化
优化项目
优化内容
预期效果
植物搭配
选择不同种类、颜色、花期的植物进行搭配
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绿化小品设置
增加亭台、座椅、雕塑等小品
提高居民的休闲体验
景观布局调整
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调整景观布局
打造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
季节性花卉更换
根据季节变化更换花卉品种
保持景观的新鲜感和美观度
道路维护管理办法
路面破损修复
对西小河社区路面破损的情况进行及时修复,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修复后的路面平整、牢固。建立路面破损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对社区道路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破损问题。在修复路面破损时,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修复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道路巡查安排
道路日常保养
定期对西小河社区的道路进行清扫和冲洗,保持道路整洁卫生。检查道路的附属设施,如路灯、交通标志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对道路周边的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积水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加强对道路日常保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保养措施落实到位。
道路日常保养
道路施工管理
道路安全保障
在西小河社区道路施工和维护过程中,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居民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加强对道路施工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道路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的道路安全事件,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具体的道路安全保障措施表格:
道路安全保障
绿化养护日程
保障项目
保障措施
责任人员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
在施工和维护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施工人员
人员安全教育
定期对施工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道路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监督检查
加强对施工和维护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人员
广济路社区服务细节
雨污管道服务细则
管道疏通流程
接到广济路社区雨污管道疏通通知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和评估。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疏通方案,选择合适的疏通设备和方法进行疏通作业。在疏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疏通效果和施工安全。疏通完成后,对管道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管道排水通畅,并清理现场的杂物和垃圾。以下是具体的管道疏通流程表格:
流程步骤
具体内容
责任人员
接到通知
及时记录通知信息,安排人员和设备
调度人员
现场勘查评估
对管道堵塞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勘查评估
专业技术人员
制定疏通方案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合适的疏通方案
专业技术人员
疏通作业
按照疏通方案进行疏通作业
施工人员
检查测试
对疏通后的管道进行检查和测试
专业技术人员
清理现场
清理现场的杂物和垃圾
施工人员
管道检测评估
定期对广济路社区的雨污管道进行全面检测,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管道内窥镜等,深入检查管道的内部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对管道进行科学评估,确定管道的损坏程度和维修需求。建立详细的管道检测评估档案,记录每次检测评估的结果和处理建议,为管道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定期的检测评估,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管道维护计划
根据管道的使用情况和检测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管道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按照维护计划,定期对管道进行清垢、清堵、清挖、清捞、吸淤、疏通等保养维护工作,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对管道的附属设施,如检查井、化粪池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加强对管道维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维护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绿化服务具体安排
绿化养护日程
制定广济路社区绿化养护日程表,明确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绿化养护工作内容和要求。春季进行树木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芽。夏季加强对树木的浇水、防晒、防台风等养护管理,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秋季进行树木的落叶清理、施肥、修剪等工作,为树木的冬季休眠做好准备。冬季对树木进行防寒保暖、修剪整形等工作,保护树木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严格按照日程表进行绿化养护工作,确保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良好。
绿化改造方案
对广济路社区的绿化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根据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注重植物的搭配和布局,增加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和观赏性。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的适应性和成活率。结合社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特色元素,打造具有个性的绿化景观。加强对绿化改造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改造方案顺利实施。
绿化应急处理
建立广济路社区绿化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事件。在发生绿化应急事件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对受损的树木和绿化设施进行及时修复和更换,减少损失和影响。加强对绿化应急处理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措施。定期对应急处理机制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道路服务详细规划
道路巡查安排
制定广济路社区道路巡查计划,明确巡查的时间、路线和内容。每天安排专人对社区道路进行巡查,检查路面是否有破损、积水、障碍物等情况。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处理,对于无法当场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建立道路巡查档案,记录每次巡查的结果和处理情况,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以下是具体的道路巡查安排表格:
巡查时间
巡查路线
巡查内容
处理方式
每天
社区内主要道路
检查路面破损、积水、障碍物等情况
及时记录并处理,无法处理上报
每周
社区内次要道路
检查道路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设施
每月
社区周边道路
检查道路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清理排水系统堵塞物
道路维修方案
对广济路社区道路的破损情况进行分类和评估,根据不同的破损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对于轻微的路面破损,采用修补的方法进行修复;对于严重的路面破损,采用重新铺设的方法进行修复。在维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维修质量和施工安全。维修完成后,对道路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道路符合使用要求。加强对道路维修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维修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道路标识设置
对广济路社区的道路标识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需求,合理设置道路标识。确保道路标识清晰、醒目、准确,能够为居民和车辆提供有效的指引和警示。定期对道路标识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完好无损和正常使用。加强对道路标识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道路标识被损坏、遮挡或擅自更改。通过合理设置和维护道路标识,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和效率。
东小河社区服务重点
雨污管道服务重点
危险作业管理
对于东小河社区需进入检查井(沉井)和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部位作业的情况,我公司将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方案,做好填写、审批和备案工作。做好现场和个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如气体检测仪、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面具等。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作业安全。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上报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危险作业。以下是具体的危险作业管理表格:
雨污管道危险作业
作业项目
安全保障措施
应急处理预案
责任人员
进入检查井作业
配备气体检测仪、防护面具等设备,设置监护人员
制定中毒、窒息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现场负责人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做好通风换气,检测气体浓度,配备防护用品
制定中毒、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现场负责人
预处理设施维护
加强对东小河社区化粪池、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每月检查化粪池1次,每半年清掏不少于1次,发现异常及时清掏。每周检查隔油池1次,每月清掏不少于1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预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无油污、残渣排入城市管网。清掏出来的油污杂物,必须由专业公司进行规范处置,防止环境污染。建立预处理设施维护档案,记录每次检查和清掏的情况,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定期的检查和清掏,保证预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应急抢修
建立东小河社区雨污管道应急抢修机制,配备专业的应急抢修队伍和设备,确保在管道发生突发故障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接到管道应急抢修通知后,8小时内完成响应并到场处理,采取有效的抢修措施,尽快恢复管道的正常运行。在抢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抢修质量和施工安全。抢修完成后,对管道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管道排水通畅,并清理现场的杂物和垃圾。加强对管道应急抢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绿化服务关键要点
绿化安全保障
加强对东小河社区绿化区域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对过于高大或存在倾斜的树木进行修剪和扶正,防止树木倒伏伤人或损坏财物。在绿化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加强对绿化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这些措施,保障绿化区域的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绿化品质提升
注重东小河社区绿化品质的提升,选择优质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和补植,提高绿化的观赏性和生态效益。加强对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确保植物生长良好。定期对绿化景观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季节和居民的需求,更换和调整花卉和绿植的布局,营造美观、舒适的绿化环境。以下是具体的绿化品质提升措施表格:
提升项目
提升措施
预期效果
植物选择
选择优质、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
提高绿化的观赏性和生态效益
养护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防治病虫害
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景观调整
根据季节和居民需求更换和调整花卉绿植布局
营造美观、舒适的绿化环境
绿化与社区融合
将东小河社区的绿化与社区的文化、历史和居民的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在绿化设计中,融入社区的元素和符号,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展绿化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化参与度,促进绿化与社区的融合发展。以下是具体的绿化与社区融合措施表格:
融合项目
融合措施
预期效果
文化元素融入
在绿化设计中融入社区的历史文化元素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绿化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促进绿化与社区的融合发展
居民参与
组织居民参与绿化种植、养护等活动
提高居民的绿化参与度
道路服务核心任务
道路施工管理
在东小河社区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居民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人员遵守施工纪律和操作规程。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道路交通安全
加强对东小河社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居民和车辆文明出行。定期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及时处理交通事故,保障道路的畅通和安全。通过这些措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与周边环境协调
注重东小河社区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道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的建筑、绿化、景观等因素。使道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营造美观、舒适的社区环境。加强对道路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清理道路周边的杂物和垃圾,保持道路周边环境的整洁卫生。以下是具体的道路与周边环境协调措施表格:
协调项目
协调措施
预期效果
建筑融合
在道路设计中考虑与周边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营造美观、和谐的社区环境
绿化搭配
选择与周边绿化相匹配的植物进行道路绿化
提高道路的景观效果
环境整治
清理道路周边的杂物和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营造舒适的社区环境
乐苑社区服务规划
雨污管道服务规划
短期服务计划
在短期内,对乐苑社区的雨污管道进行全面的巡查和检测,建立管道档案,详细记录管道的基本情况和运行状况。根据巡查和检测结果,制定近期的管道疏通和维护计划,优先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和排水不畅的管道。加强与乐苑社区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居民对雨污管道服务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通过短期服务计划的实施,快速解决管道存在的问题,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排水服务。
雨污管道短期服务
中期服务目标
在中期内,按照管道维护计划,定期对乐苑社区的雨污管道进行疏通、清垢、清挖、清捞、吸淤等保养维护工作,确保管道排水通畅。对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管道进行更换和修复,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加强对雨污管道的监测和管理,建立管道运行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下是具体的中期服务目标表格:
服务目标
具体措施
预期效果
管道保养维护
定期进行疏通、清垢等保养维护工作
确保管道排水通畅
老化损坏管道更换修复
对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管道进行更换和修复
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管道运行监测
建立管道运行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管道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问题
长期服务愿景
在长期内,建立健全乐苑社区雨污管道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管道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管道检测、疏通、维护技术和设备,提高管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乐苑社区雨污管道的建设和管理,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长期服务愿景的实现,为社区提供可持续的雨污管道服务。
绿化服务规划蓝图
近期绿化行动
近期内,对乐苑社区的绿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详细了解绿化的分布、种类、生长状况等情况。制定近期的绿化补植和修剪计划,对绿化裸露的区域进行补植,对过于高大或影响采光的树木进行修剪。加强对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通过近期绿化行动的实施,快速改善乐苑社区的绿化状况。
道路近期改善
中期绿化目标
在中期内,按照绿化规划和设计方案,逐步实施乐苑社区的绿化改造和提升工程,打造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增加绿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建立绿化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确保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通过中期绿化目标的实现,提升乐苑社区的绿化品质。
远期绿化愿景
在远期内,将乐苑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绿化景观宜人、居民生活舒适的绿色社区。实现绿化与社区的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加强对绿化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爱护绿化的良好氛围。以下是具体的远期绿化愿景表格:
愿景目标
具体措施
预期效果
绿色社区建设
加强绿化规划和建设,提高绿化质量
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社区
绿化与社区和谐发展
将绿化与社区的文化、历史和居民需求相结合
实现绿化与社区的和谐共生
绿化文化宣传推广
开展绿化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道路服务规划方向
近期道路改善
近期内,对乐苑社区的道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详细了解道路的破损情况和交通状况。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进行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的平整和安全。优化道路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以下是具体的近期道路改善措施表格:
改善项目
具体措施
预期效果
路面破损修复
对破损严重的路段进行修复
确保道路平整安全
交通标志标线优化
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优化标志标线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中期道路建设
在中期内,根据乐苑社区的发展需求和规划,对道路进行合理的拓宽和改造,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建设和完善道路的附属设施,如路灯、排水系统、交通信号灯等,提高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道路施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通过中期道路建设的实施,改善乐苑社区的道路状况。
远期道路愿景
在远期内,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乐苑社区道路网络。实现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加强对道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以下是具体的远期道路愿景表格:
愿景目标
具体措施
预期效果
道路网络构建
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完善道路系统
构建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
道路与环境和谐统一
在道路建设中考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智能化管理服务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道路智能化管理
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服务区域责任划分
区域位置明确界定
老旧小区位置标注
1)精确标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全镇26个开放式老旧小区地理位置,涉及西小河社区、广济路社区、东小河社区、乐苑社区、南苑社区内小区。利用先进测绘工具,对每个小区的经纬度进行准确测量,确保位置信息的精确性。
老旧小区位置标注
2)运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详细记录每个老旧小区边界、出入口等关键位置信息。通过该系统可直观查看小区布局,为服务人员提供清晰的位置指引。同时,将小区周边的交通要道、公共交通站点等信息一并录入,方便服务人员规划出行路线。
3)结合实际地形与周边环境,明确小区与周边道路、公共设施相对位置关系。考虑地形起伏、河流分布等因素,确定小区与周边设施的实际通行距离和可达性。例如,对于位于山坡上的小区,要考虑道路坡度对通行的影响。
实际地形与周边环境
4)对小区内特殊区域,如地下停车场、公共绿地等进行明确位置界定。标注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位置、车位数量和分布情况,为车辆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便利。对于公共绿地,明确其边界范围和内部景观设施的位置。
5)标注小区内主要建筑物和标志性设施,便于快速定位识别。将小区内的住宅楼、商业店铺、学校、医院等主要建筑物进行编号和标注,同时标注标志性的雕塑、喷泉等设施,提高服务人员对小区的辨识度。
小区内主要建筑物
6)根据小区分布情况,绘制详细区域位置图。在图中用不同颜色和符号区分不同社区的小区,标注小区周边的重要场所和交通线路。同时,提供电子版位置图,方便服务人员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市政设施位置确定
1)确定雨污管道走向、管径、接口位置等详细信息,对每个管道节点准确标注。采用管道探测仪等专业设备,精确测量管道的走向和管径,记录接口位置的坐标和规格。建立管道档案,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管道探测仪
2)明确绿化区域范围,包括树木、花草种植位置和分布情况。对绿化区域进行实地勘察,绘制绿化分布图,标注不同种类树木和花草的种植位置、数量和生长状况。根据绿化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
绿化分布图
3)标注道路起止点、宽度、车道数量以及路面状况等信息。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道路的长度、宽度和车道数量,评估路面的平整度、破损程度等状况。根据路面状况,制定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方案。
4)确定应急隐患点位置,如消防设施、危险化学品存放点等。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进行逐一检查,标注其位置和类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对危险化学品存放点,标注其位置、储存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加强安全管理。
5)对小区内公共照明设施、通信线路等位置进行记录标注。检查公共照明设施的分布情况和工作状态,标注其位置和功率。对通信线路,标注其走向、接入点和覆盖范围,保障通信畅通。
6)建立市政设施位置数据库,方便服务人员随时查询使用。将所有市政设施的位置信息录入数据库,开发查询系统,服务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询所需设施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同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边界范围精准划分
1)明确各个老旧小区之间边界,避免服务范围重叠或遗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小区规划图纸和相关资料,确定小区之间的边界线。在边界线上设置明显的标识物,如界桩、围栏等,防止产生边界纠纷。
2)根据道路、河流等自然边界,对服务区域合理划分。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将道路、河流作为服务区域的分界线。这样既能减少划分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划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考虑自然边界对服务人员通行和作业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对于相邻小区之间公共区域,明确其归属和管理责任。对公共区域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使用情况和历史背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确定其归属和管理责任。制定公共区域管理方案,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雨污管道维护责任
绿化养护责任
道路维护责任
4)在边界位置设置明显标识,便于服务人员和居民清晰识别。采用醒目的标识牌、标线等方式,在边界位置进行标注。标识牌上应注明小区名称、边界范围和管理责任等信息,方便服务人员和居民了解。
5)定期对边界范围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边界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对边界范围进行巡查。检查标识物是否完好、边界线是否清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边界范围进行调整和优化。
6)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边界范围划分。随着小区的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边界范围需要调整的情况。当出现新建小区、道路改造等情况时,及时对边界范围进行重新划分,确保服务区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划分依据
具体做法
目的
自然地形
以道路、河流为分界线,设置明显标识
减少划分工作量,提高合理性和准确性
小区规划
结合小区规划图纸和资料,确定边界线
避免服务范围重叠或遗漏
公共区域
明确归属和管理责任,制定管理方案
保障公共区域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标识设置
在边界位置设置醒目标识牌和标线
方便服务人员和居民识别
定期检查
定期巡查边界范围,处理发现的问题
确保边界范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动态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边界划分
适应小区发展和环境变化
责任划分清晰安排
雨污管道维护责任
1)负责雨污管道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堵塞、破损等问题。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查,采用管道检测设备,及时发现管道内部的堵塞、破损等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管道的正常排水。
2)按照规定频次对管道进行清垢、清堵、清挖等保养维护工作。制定详细的管道保养维护计划,明确清垢、清堵、清挖等工作的时间间隔和操作标准。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和工具,对管道进行全面清洗,保证管道的畅通。
3)对雨、污水井进行每月检查,确保井盖无破损、无结垢,窨井内无硬物、杂块。安排专人每月对雨、污水井进行检查,检查井盖的完整性和密封性,清理窨井内的杂物。对于破损的井盖及时进行更换,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及时处理排水设施巡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并上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有私接管道、乱排污水等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记录相关信息。将违章情况上报给相关行政执法部门,配合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5)承担雨污管道维修和更换的责任,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对于损坏严重的管道,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更换。在维修和更换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维修和更换后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行。
6)对清掏出来的油污杂物,按照规定由专业公司进行规范处置。与专业的油污杂物处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清掏出来的油污杂物交由其进行处理。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绿化养护责任
1)对绿化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树木过于高大、倾斜等问题。安排专业的园艺师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巡查,检查树木的生长状况。对于过于高大影响采光或存在倾斜安全隐患的树木,及时进行修剪或扶正处理。
2)按照要求对绿化进行解危提升,包括修剪、施肥、浇水等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树木花草的生长需求,制定详细的绿化养护方案。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促进其健康生长;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负责绿化区域的卫生清理,保持环境整洁。安排专人定期清理绿化区域内的落叶、垃圾等杂物,保持绿化区域的整洁美观。同时,对绿化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如清洗围栏、标识牌等。
道路维修过程垃圾
4)对绿化裸露区域进行补种和修复,确保绿化覆盖率。对绿化裸露区域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种和修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和花草进行补种,提高绿化覆盖率。
5)及时处理绿化区域内的病虫害问题,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建立病虫害监测机制,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病虫害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6)承担绿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责任,如围栏、标识牌等。定期检查绿化设施的完好情况,对损坏的围栏、标识牌等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绿化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提高绿化区域的整体美观度。
养护内容
具体措施
周期
巡查
检查树木生长状况,处理异常情况
每周
修剪
修剪树木,促进健康生长
每月
施肥
提供充足养分
每季度
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天气情况
卫生清理
清理落叶、垃圾等杂物
每天
补种修复
对裸露区域进行补种
及时
病虫害防治
监测并处理病虫害
每周
设施维护
检查并修复损坏设施
每月
道路维护责任
1)对道路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路面破损、坑洼等问题。安排专人每天对道路进行巡查,重点检查路面的平整度和完整性。对于发现的路面破损、坑洼等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按照规定的标准对道路进行修补和维护,确保道路平整、畅通。制定道路修补和维护标准,明确修补材料、工艺和质量要求。在修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修补后的道路与原路面衔接紧密、平整。
3)负责道路周边的环境卫生清理,保持道路整洁。组织清洁人员定期清理道路周边的垃圾、杂物,确保道路两侧环境整洁。同时,对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清洁和维护,提高其清晰度。
4)及时处理道路上的障碍物和安全隐患,保障行人车辆安全。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道路上有障碍物或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清理和排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5)承担道路标识和标线的维护和更新责任,确保清晰可见。定期检查道路标识和标线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对损坏或模糊的标识和标线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新。采用反光材料制作标识和标线,提高其在夜间的可见度。
6)对道路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置。在道路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料要及时清理。将垃圾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市政维护服务内容
雨污管道疏通维护
管道保养维护
定期清垢疏通
对全镇26个开放式老旧小区和安置房小区的雨污管道开展全面的保养维护工作,包括清垢、清堵、清挖、清捞、吸淤、疏通等。为确保管道的畅通和正常运行,每季度对这些管道进行不少于1次的疏通作业。通过定期的清垢疏通,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内的污垢、杂物和淤泥,防止管道堵塞,保障雨污水的顺利排放,减少因管道问题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管道清垢疏通
雨污水井检查
每月对雨、污水井进行1次检查,重点检查井盖是否存在破损、结垢的情况,以及窨井内是否有硬物、杂块等异物。一旦发现井盖有缺损或错盖的现象,将及时进行更换或补缺,确保井盖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对窨井进行清掏,保持窨井的畅通。通过定期的雨污水井检查和维护,能够有效避免因井盖问题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预处理设施检查
每月对化粪池进行1次检查,每半年进行不少于1次的清掏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化粪池存在异常情况,将及时进行清掏,确保化粪池的正常运行。对于隔油池,每周进行1次检查,每月清掏不少于1次,如发现异常情况将立即处理。通过定期的检查和清掏,确保预处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行,防止油污、残渣等排入城市管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清掏出来的油污杂物将由专业公司进行规范处置,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化粪池清掏
隔油池检查
危险作业管理
制定安全方案
在进行危险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方案。当需要进入检查井(沉井)和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部位作业时,将事先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方案中包括作业流程、安全保障措施、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做好方案的填写、审批和备案工作,确保方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作业类型
安全方案要点
审批流程
备案要求
进入检查井作业
通风检测、防护装备配备、现场监护
项目负责人初审、安全部门复审、主管领导审批
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气体检测、通风换气、应急救援设备准备
安全工程师初审、技术部门复审、项目经理审批
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落实保障措施
在危险作业过程中,将严格落实现场和个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气体检测仪、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面具等,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危险情况。同时,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现场监护人员将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此外,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上报审批实施
在完成危险作业方案的制定和保障措施的落实后,将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审批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只有在上报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危险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方案和措施进行操作,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定期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排水设施巡查
明确巡查内容
排水设施的巡查工作是保障管道正常排水的重要环节。巡查内容包括管道以及预处理设施的缺损、积淤、塌陷、污水冒溢、晴天雨水口积水、违章占压、违章排放、私自接管以及影响管道正常排水的工程施工等情况。在巡查过程中,将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记录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将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巡查记录档案,对巡查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排水设施巡查
制止违章行为
在排水设施巡查过程中,若发现违章行为,将及时进行制止。对于违章占压、违章排放、私自接管等行为,将当场制止并要求当事人立即整改。同时,将违章行为上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由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为了确保制止违章行为的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将建立健全的巡查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巡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制止违章行为
违章行为类型
制止措施
上报部门
处理结果跟踪
违章占压
现场劝阻、下达整改通知
当地城管部门
定期回访,检查整改情况
违章排放
立即制止、采样检测
当地环保部门
跟踪执法部门处理进度
私自接管
拆除接管设施、宣传法规
当地市政管理部门
确认是否恢复原状
保证巡查频率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各类排水设施的巡查次数原则上不少于每周1次。将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合理安排巡查人员和巡查路线,确保巡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巡查过程中,巡查人员将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规定的巡查内容和标准进行检查。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排水设施监测系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巡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排水设施类型
巡查频率
巡查人员安排
巡查记录要求
污水管道
每周1次
管道巡查小组
详细记录管道状况、问题发现情况
雨水管道
每周1次
雨水巡查小组
记录雨水口积水、管道排水情况
预处理设施
每周1次
设施巡查小组
记录设施运行状况、清掏情况
绿化解危提升工作
树木问题处理
修剪高大树木
针对树木过于高大或影响采光的问题,将组织专业的绿化修剪人员进行适当的修剪。在修剪前,将对树木的生长状况、树形结构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合理的修剪方案。修剪过程中,将严格按照修剪方案进行操作,确保修剪效果符合要求。同时,注意保护树木的生长点和树皮,避免对树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修剪下来的树枝将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小区环境整洁美观。通过适当的修剪,不仅能够解决树木影响采光的问题,还能够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提高树木的观赏性。
修剪高大树木
清理危险树木
扶正倾斜树木
对于存在倾斜的树木,将及时采取扶正措施,保障树木的安全。在扶正树木前,将对树木的倾斜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是由于土壤松动、根系受损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倾斜。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扶正措施,如培土加固、支撑固定等。在扶正过程中,将注意保护树木的根系和树皮,避免对树木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同时,对扶正后的树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树木能够恢复正常生长。
扶正倾斜树木
清理危险树木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如树木已经严重倾斜、树干有严重的病虫害等,将及时进行清理。在清理前,将对树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清理方案。清理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清理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清理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对清理后的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和处理,确保小区环境整洁美观。为了确保清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将建立健全的树木清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清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树木清理工作。
危险树木类型
清理方案要点
安全保障措施
现场清理要求
严重倾斜树木
伐倒、移除
设置警示标志、专业人员操作
清理树枝、平整土地
病虫害严重树木
砍伐、焚烧处理
防护装备配备、防止病虫害扩散
清理残留物、消毒处理
绿化裸露处理
选择合适植被
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补种。在选择植被时,将充分考虑植被的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优先选择本地适生的植被品种,确保植被能够在当地环境中良好生长。同时,根据绿化区域的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植被,如草坪、花卉、灌木等,以提高绿化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在补种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植被的成活率。
绿化裸露处理
进行土壤改良
对绿化裸露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是提高植被成活率的关键。在改良土壤前,将对土壤的质地、肥力、酸碱度等进行检测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改良措施包括添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等。通过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在改良过程中,将注意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和破坏。
土壤改良
加强后期养护
对补种的植被加强后期养护,是确保其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养护人员对植被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养护过程中,将根据植被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养护措施。同时,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了确保后期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建立养护记录档案,对养护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后期养护
养护阶段
养护措施
养护频率
养护人员安排
初期养护
浇水、施肥、遮荫
每天浇水、每周施肥
养护小组专人负责
中期养护
修剪、病虫害防治
每月修剪、定期防治病虫害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后期养护
日常巡查、维护
每周巡查
养护人员定期检查
整体状况提升
制定提升方案
制定全面的绿化提升方案,是改善绿化整体状况的重要举措。在制定方案前,将对绿化区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植被生长情况、景观效果、设施状况等。根据调查评估结果,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提升方案。方案中包括绿化规划、植被种植、景观设计、设施建设等内容,明确提升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为了确保提升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邀请专业的绿化设计公司和专家进行指导和评审。
提升区域
提升目标
实施步骤
时间节点
小区公共绿地
增加植被多样性、提高景观效果
规划设计、植被种植、景观建设
第1-2个月完成规划设计,第3-6个月完成植被种植和景观建设
道路两侧绿化
改善绿化质量、提升整体形象
土壤改良、植被补种、设施维护
第1个月完成土壤改良,第2-4个月完成植被补种,第5-6个月完成设施维护
增加景观元素
适当增加景观元素,能够提高绿化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在景观元素的选择上,将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融合性。可以增...
塘栖镇2025年度开放式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市政管理及维护项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