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
/
副本
正本
/
副本
党政机关办公楼(区)
物业管理服务
投标文件
党政机关办公楼(区)
物业管理服务
投标文件
投标人:
(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被授权委托人:
(签 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投标人:
(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被授权委托人:
(签 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资格证明文件索引表
序号
评审项目
是否完全响应
投标人填写
一
资格性审查内容
响应
1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P
7
响应
2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
P
17
响应
3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响应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
P
20
响应
5.投标人须提供投标截止时间前3年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及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书面声明。
响应
响应
响应
响应
响应
响应
二
符合性审查内容
1
2
注编制此索引表是为了方便评委评审投标文件,对投标人有利。
商务评审索引表
序号
评审
项目
计分模型
标准分值
指标值或评分项
投标人填写
投标文件位置页码
合 计
一
项目1
1
指标1
2
指标2
3
指标3
二
项目2
1
指标
三
项目3
四
项目4
五
项目5
六
项目6
七
项目7
八
项目8
九
项目9
十
项目10
备注投标人按照《商务评审标准表》编制此表。投标人填写指标值或评分项及其在投标文件位置页码,投标人不得虚报、瞒报、漏报或虚假承诺。
注编制此索引表是为了方便评委评审投标文件,对投标人有利。
目
录
资格证明文件索引表
1
商务评审索引表
2
第一章、投标函及价格文件
1
一、投标函
1
二、开标一览表
2
三、投标分项报价表
3
第二章、响应偏离表
4
一、商务条款偏离表
4
二、技术/
服务要求响应偏离表
5
第三章、投标人资格证明文件
6
一、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五证合一
7
二、经营许可证
8
三、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
9
四、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10
五、无重大犯罪记录声明
11
六、中国政府采购网信用信息记录
12
七、信用中国网站查询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
13
八、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无行贿犯罪信息记录
14
九、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记录
15
十、投标人的资信证明
16
财务报告
16
十一、中小微企业声明函
17
十二、社会保险登记证或相关证明
18
十三、近三年类似服务重点业绩
19
十四、获国优、部优等荣誉证书、ISO等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1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3
AAA认证
24
第四章、拟配备的人员
25
一、投标人的基本情况
25
二、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26
三、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27
四、其它负责人简历表
28
五、项目主要技术人员情况汇总表
29
六、相关人员技术证书
30
七、人员社保缴纳证明材料
31
第五章、物业服务基本方案
32
第一节、
物业服务人员
标准
32
一、
人员配置与资质要求
32
二、
知识与培训要求
36
三、
服务区域与技能要求
44
四、
形象与服务规范要求
50
五、
管理岗位人员要求
56
六、
专业技术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要求
61
第二节、
保密要求
66
一、保密管理体系建设
66
二、人员保密管控机制
71
三、物理空间管控方案
76
四、信息资产保护体系
78
五、应急响应机制
82
六、监督考核体系
86
第六章、
服务
方案
及
标准
91
第一节、
房屋及附属设施维护
91
一、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
91
二、分级巡查与风险防控体系
92
三、维护保养计划与资源保障
95
四、数字化赋能与持续改进
96
第二节、
标识标牌
99
一、标识标牌全流程管理体系
99
二、标识标牌设计规范与安装标准
100
三、标识标牌检查与维护机制
102
四、智能化赋能与持续改进
104
第三节、
设备维护
105
一、
基本要求
105
二、
设备机房
111
三、
给排水系统
117
四、
电梯系统
122
五、
空调通风系统
130
六、
锅炉系统
135
七、
供配电系统及照明系统
139
八、
弱电系统
145
九、
消防系统
151
十、
其他系统
157
第四节、
客户服务
164
一、
接待服务
164
二、
信报快递服务
169
三、
报修服务
175
第五节、
秩序维护
181
一、
出入管理
181
二、
巡查巡逻
187
三、
安防监控
194
四、
车辆管理
204
第六节、
保洁服务
212
一、
公共区域保洁
212
二、
办公区域保洁
216
三、
卫生消杀与病媒生物防治
224
四、
垃圾分类与处理
231
五、
无烟环境
235
第七节、
会务服务
241
一、
会前准备
241
二、
会中服务
246
三、
会后整理
251
第八节、
绿化养护
257
一、
基本要求
257
二、
室内绿化
263
三、
室外绿化
268
四、
病虫害治理
274
第九节、
消防安全
279
一、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279
二、
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与维护
281
三、
消防控制室规范管理
282
四、
消防通道畅通保障
283
五、
逃生标识与危险品管理
284
六、
防火巡查检查与宣传教育
285
第十节、
节能减排
287
一、
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与数据管理
287
二、
物业服务人员节能培训与教育
288
三、
设施设备节能运行计划制定
289
四、
重点用能部位能耗监测与分析
290
五、
各区域电路水路巡检与节能管理
290
六、
共用设施设备巡检维护与节能改造建议
291
第十一节、
应急处置
293
一、
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与培训演练
293
二、
应急处置队伍组建与管理
294
三、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
295
四、
突发事件处置总结与报告
296
第十二节、
数字化管理
298
一、
推动物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298
二、
数字化管理功能应用拓展
299
三、
设备故障与数据异常预警处理
300
四、
数字化系统日常管理与保障
301
第七章、
物业项目接管方案
303
第一节、
接管目标与原则
303
一、
接管目标
303
二、
接管原则
305
第二节、
接管组织架构与职责
309
一、
接管专项小组
309
二、
外部协作单位
313
第
三
节
、接管流程与实施步骤
318
一、
前期准备阶段
318
二、
进场交接阶段
322
三、
问题整改与试运行阶段
327
第四节、
接管期保密管理专项措施
332
一、人员保密管理
332
二、资料保密管理
333
三、现场保密管理
335
第
五
节
、接管期应急保障措施
337
一、设备故障应急保障
337
二、人员短缺应急保障
339
三、安全事件应急保障
340
四、应急保障体系持续优化
342
第八章、
物业项目退出方案
345
第一节、
退出目标与原则
345
一、退出目标
345
二、退出原则
348
第
二
节
、退出组织架构与职责
351
一、退出专项小组
351
二、外部协作单位
354
第三节、
退出流程与实施步骤
357
一、
退出准备阶段
357
二、
正式退出阶段
361
三、遗留问题处理
366
四
、
退出确认与总结
368
第四节、
退出期保密管理专项措施
372
一、人员保密管理
372
二、资料保密管理
374
三、现场保密管理
377
第
五
节
、退出期应急保障措施
379
一、设备故障应急保障
379
二、人员短缺应急保障
381
三、安全事件应急保障
383
四、应急保障体系持续优化
386
第九章、
项目专项管理制度
388
第一节、
安全保卫专项管理制度
388
一、
门禁与出入管理
388
二、
监控与巡逻管理
393
三、
消防与安防设备管理
397
第二节、
环境维护专项管理制度
400
一、
清洁作业标准
400
二、
绿化与景观管理
402
三、
垃圾分类与处置
405
第
三
节
、设施设备管理专项制度
410
一、
运行与维护规范
410
二、
节能与技改管理
413
三、
应急抢修流程
416
第
四
节
、保密管理专项制度
421
一、
人员保密要求
421
二、
作业保密规范
425
三、
保密检查与整改
429
第五节、
客户服务专项制度
433
一、
服务响应标准
433
二、
投诉处理流程
436
三、
客户满意度管理
440
第
六
节
、应急管理专项制度
446
一、
预案分类与演练
446
二、
物资与队伍保障
451
第
七
节
、专项服务补充制度
456
一、
会议服务管理制度
456
二、
资产管理专项制度
460
三、
疫情防控专项制度
466
第八节、
员工培训方案
473
一、培训目标
473
二、培训原则
475
三、培训对象
479
四、培训内容与课程设计
485
五、培训方式
491
六、培训周期与计划
494
七、考核与评估
498
八、保障措施
500
第九节、会议保障专项方案
506
一、总则
506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507
三
、会议分级保障标准
508
四、涉密会议专项保障措施
510
五、应急保障预案
511
六、服务保障体系
511
第十节、
重大活动保障SOP
513
一、目标与范围
513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513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
514
四、关键控制点与标准
517
第十一节、
会务服务标准操作规程
519
一、总则
519
二、会前准备阶段操作规程
520
三、会中服务阶段操作规程
522
四、会后整理阶段操作规程
525
五、质量控制与监督机制
527
第十一节、
国旗、国徽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532
一、总则
532
二、国旗管理操作规程
532
三、国徽管理操作规程
535
四、应急处理与监督机制
537
第十二节、会议个性化服务
541
一、徽章和旗帜
541
二、仪式
544
三、涉密会议
555
四、新闻发布会
559
五、会见
562
第十三节、
会务服务人员培训方案
566
一、培训目标
566
二、培训对象
569
三、培训内容与课程设计
572
四、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577
五、考核与评估机制
579
六、保障措施
582
七、
预期成果
584
第十四节、
会务服务仪态规范量化标准
588
一、
仪态规范总则
588
二、
核心仪态量化指标
588
三、
仪态训练与考核
592
四、
特殊场景调整
598
第十五节、
保洁服务规范
601
一、基本要求
601
二、各区域保洁规范
604
三、保洁工具及用品管理
607
四、消杀管理
610
五、
垃圾分类与收集
613
第十六节、
《保洁作业标准手册》
617
一、
总则
617
二、
保洁场景分类与操作细则
619
三、
质量控制体系
626
四、
应急保洁预案
630
第十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635
第一节、
服务标准与目标
635
一、服务定位
635
二、
服务质量目标
639
第
二
节
、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645
一、
标准化服务流程
645
二、
专业化团队建设
647
第
三
节
、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
652
一、风险识别与预防体系
652
二、应急预案与演练体系
655
三、保障措施
656
第四节、
监督与持续改进
659
一、
多级监督机制
659
二、
持续改进机制
660
三、
实施效果保障
661
第十一章
、企业管理制度
663
第一节、员工守则
663
一、遵守公德
663
二、爱岗敬业
663
三、团结协作
664
四、遵守纪律
664
五、诚实自律
665
六、安全保密
665
七、仪表大方
666
八、言行文明
666
九、美化环境
669
十、爱惜财物
669
第二节、员工行为规范
671
一、经营活动
671
二、资源使用
672
三、保密义务
673
第三节、人事管理制度
676
一、
总则
676
二、
录用
676
三、
工作
678
四、
薪酬和福利
680
五、
休假
681
六、
加班
681
七、
出差
682
八、
培训
682
九、
调职
683
十、
保密
684
十一、
考核
684
十二、
奖励
685
十三、
惩罚
687
十四、辞职
692
十五、生活与安全
692
十六、附则
693
第四节、行政管理
694
一、总则
694
二、文件收发规定
694
三、文印室管理规定
695
四、电脑室管理规定
696
五、办公用品领用规定
697
六、电话使用规定
697
七、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698
第五节、财务管理制度
699
一、总则
699
二、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699
三、资金、现金、费用管理
700
第六节、合同管理
702
一、
总则
702
二
、经济合同的签订
702
三、经济合同的审查批准
704
四、经济合同的履行
707
五、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707
六、经济合同纠份的处理
708
七、经济合同的管理
711
第七节、文件管理制度
716
一、总则
716
二、收文的管理
716
三、发文的管理
718
四、发文程序与要求
720
五、文件的借阅和清退
721
六、文件的立卷与归档
722
七、文件的销毁
723
第八节、档案管理制度
724
一、总则
724
二、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724
三、
归档分工及要求
726
四、
材料的整理与归
728
五、
保管利用、销毁与责任
729
第九节、保密制度
731
一、总则
731
二、保
密范
围和
密级
确定
731
三、保密措施
733
四、责任与处罚
734
五、附则
735
第十节、办公环境管理制度
736
一、总则
736
二、公共区域环境
736
三、个人区域环境
736
四、个人仪容及行为
737
第十一节、客户管理制度
739
一、客户关系维护
739
二、客户拜访
740
三、客户投诉管理制度
743
第十二节、人员管理制度
746
一、总则
746
二、人员录用
746
三、人员聘用
747
四、人员考核
747
五、人员离职
748
六、附 则
748
第十三节、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750
一、考核目的
750
二、考核原则
750
三、考核周期
750
四、考核内容
751
五、考核方法
751
六、考核流程
752
七、考核结果的运用
752
八、考核方案的持续改进
753
第十四节、职业卫生管理
754
一、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754
二、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756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761
四、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766
五、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68
六、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773
七、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74
八、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776
九、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778
十、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784
十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786
十二、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788
第十五节、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792
一、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92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与验收
802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管理
803
第十六节、消防管理
806
一、
消防管理
806
二、
火灾预防
807
三、
消防宣传教育
810
第十
七
节、消防安全制度
813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813
二、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816
三、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817
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818
五、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820
六、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822
七、消防设施操作规程
823
八、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825
九、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826
十、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827
十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829
十二、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831
十三、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833
十四、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834
十五、燃油、燃气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836
十六、燃气(油)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837
十七、防避雷与接地系统保养规程
839
十八、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839
十九、专职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841
二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842
第十八节、投诉建议管理制度
844
一、总则
844
二、投诉建议的接收与登记
844
三、
投诉建议的处理流程
846
四、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
850
五、投诉建议的统计分析
853
六、持续改进与监督
857
七、保密与隐私保护
860
第十二章、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867
第一节、总体目标
867
一、指导原则
867
二、体系架构
868
三、核心机制
869
第二节、
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871
一、事件分类
871
二、事件分级标准
872
第三节、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875
一、预防与准备阶段
875
二、响应与处置阶段
877
三、恢复与总结阶段
880
第四节、
保障措施
882
一、组织保障
882
二、技术保障
883
三、协同保障
884
第五节、特色服务承诺
887
一、“135”快速响应机制
887
二、保密专项管理
888
三、定制化演练
890
第六节、
物业管理风险清单
892
一、消防安全风险
892
二、设备故障风险
893
三、信息泄露风险
893
四、自然灾害风险
894
五、公共卫生风险
895
六、治安事件风险
896
七、交通管理风险
896
八、供水中断风险
897
九、网络中断风险
898
十、人员密集风险
898
十
一
、舆情风险
899
第七节、
涉密区域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900
一、总则
900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900
三、突发事件分类与处置流程
901
四、应急保障措施
903
五、预案管理与更新
904
第八节、
监控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905
一、总则
905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905
三、故障分类与应急处置流程
906
四、应急保障措施
909
五、故障后恢复与总结
909
第九节、
涉密载体失泄密应急预案
911
一、总则
911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911
三、风险识别与分级
912
四、应急响应流程
913
五、保障措施
915
第十节、
房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16
一、总则
916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916
三、突发事件分类与应急响应
918
四、保障措施
920
五、后期处置
921
第十一节、
《突发事件分类处置手册》
922
一、手册编制目标
922
二、突发事件分类与处置
922
三、手册实施保障
928
第十二节、
《党政机关会务服务应急预案手册》
929
一、总则
929
二、应急组织架构
929
三、10类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930
四、应急保障措施
934
附件:标书密封条
938
第一章、投标函及价格文件
一、投标函
致:
XXXXXX有限公司
授权
XXXX
为全权代表,参加贵方组织的
XXXXXXXX
采购
项目招标的有关活动并进行投标。为此:
1、我单位提供投标人须知规定的全部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正本X份,副本X份
2、我单位的总投标价为
(
大写
)
:XXXXXXXX万元人民币
(
¥:XXXXX
.00
X
)
。
3、我单位保证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和收费标准。
4、我单位保证忠实地执行买卖双方所签订的经济合同,并承担合同规
定的责任义务。
5、我单位愿意向贵方提供任何与该项投标有关的真实有效的数据、情况和技术资料。
6、我单位同意本次投标的投标有效期为开标后60天(日历日),并同意
采购代理机构
认为必要的对投标有效期的延长。
7、我方承诺已经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应当具备的条件:
⑴、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的
能力
;
⑵、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
⑶、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服务和专业技术能力;
⑷、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
录;
⑸、参加此项活动
前三年内
,在
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
录
;
8、我单位完全理解并接受你单位不保证投标总价最低的投标人中标和不向未中标人做任何解释的声明,并同意自行负担投标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投标单位(盖章):
XXXXX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
20XX 年X月X日
二、开标一览表
投标方全称(盖章):
XXXXXXX有限公司
招标编号
:
XXXXX
包号:
序号
采购项目名称/采购包名称
投标报价(元/%)
交货或服务期
服务地点
1
投标方代表签字:
注:
1、
本表为唱标用,加盖公章并签字有效,此表应按投标方须知中要求用信封单独密封提交二份。
2、本表投标总价应与投标文件中报价表的总报价、附件3中的总价相一致,否则投标方承担被拒绝的风险。产品的单价和总价应包括制造和装配产品所使用的材料、部件、运抵交货地点的运输、培训、售后、保险及产品本身已支付或将支付的进口税、增值税、营业税和其它税费等。
3、与本表同时公开唱标的内容包括对其投标文件的修改或撤回通知、投标价折扣声明、其他招标人认为应该宣读的内容等。
三、投标分项报价表
投标方名称(盖章):
XXXXXXXXX有限公司
招标编号:
XXXXXXXX4
包号:
报价单位:人民币元
序号
名 称
每个月服务费
月份
总价
服务期
质保期限
其他说明
1
服务1
2
服务2
3
……
4
备品备件(如需发生)
5
安装、调试、检验
6
培训及其他技术服务
7
运费和保险费
8
其他
9
税金
10
……
总 计
投标方代表签字:
注:
1、
以上报价包括货物本身价格、运输、装卸、安装技术指导、各种税金和其他服务等费用,
如果单价计算结果与总价不一致,以单价为准修正总价;
2、应对该项目(包)提供的全部产品(备品备件如需发生)做出详细说明。
3、如本表格式内容不能满足需要,可另行制表或附相关说明资料,但必须体现以上内容。
第二章、响应偏离表
一、商务条款偏离表
投标方名称(盖章):
XXXXXXXXX有限公司
招标编号:
XXXXXXX
包号:
序号
招标文件要求商务条款
投标方具备的商务条款
响应/偏离
说明
1
营业执照等五证合一
营业执照等五证合一
响应
2
企业资质证明文件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响应
3
法定代表人证明
法定代表人证明
响应
4
法定代表人授权文件
法定代表人授权文件
响应
5
无重大犯罪记录声明
无重大犯罪记录声明
响应
6
资信证明
财务报告、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无行贿犯罪信息记录
响应
7
社会保险登记证
社会保险登记证
响应
8
小微企业符合政府采购优惠政策企业声明函的资信证明
声明函
响应
9
用于本项目的主要人员
用于本项目的主要人员组成表
响应
1
0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资料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资料
响应
1
1
服务承诺书
服务承诺书
响应
投标方代表签字
注:
投标方应
对照招标文件商务条款,逐条说明所提供服务已对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做出了实质性的响应,并申明与商务条款的偏差(正偏差或负偏差)和例外。
二、技术/
服务要求响应偏离表
项目名称
:
XXXXXXX
项目编号:
XXXXXXXX
第
X
包
序号
招标文件技术
要求内容
技术/服务要求响应
响应/偏离
备注
一
总体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说明:
投标人
应对照招标文件
第二部分服务
要求,逐条如实填写所投
服务
的
响应情况
,注明无偏离、正偏离或负偏离,并在备注中注明偏离的具体内容。
如涉及具体
技术指标参数
,若
响应栏完全复制招标文件原文技术
参数
,作无效投标处理。
有负偏离未如实注明的,将视为虚假投标。
投标人
全称:
XXXXXXXXXXXXXXXX
(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签字)
年
月
日
第三章、投标人资格证明文件
一、
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五证合一
工商变更登记文件(如需)
工商变更登记文件
注:如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资质、业绩等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发生了单位名称等变更的,提供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文件的复印件。如无,则可不提供。
二、经营许可证
三、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
投标人名称:
XXXXXX有限公司
姓名:
职务:
系
(投标人名称)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背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背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正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正面
投标人(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四、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本授权书声明:
有限公司
(公司、工厂)的
XXXX
(法定代表人姓名)总经理授权
(被授权人的姓名、职务)代表本单位参加
XXXXXXX采购
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招标活动,以本公司的名义处理一切与之有关的事务。
本授权书于 20XX年 月 日签字生效,特此声明。
本授权书于20XX 年 月 日签字生效,至20XX年 月 日有效。 特此声明。
授权人签字(盖章):
职务:
投标人名称(公章):
被授权人签字(盖章):
职务:
单位名称:
出具日期:20XX年 月 日
*同时提供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背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背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正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正面
五、无重大犯罪记录声明
XXXXX采购中心
(
或招标代理机构):
我公司参与XXXXXXX服务项目(项目编号:XXXXXX)投标,本公司郑重声明,我方参加本项目招标活动前三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的供应商资格条件。若招标单位在本项目采购过程中发现我单位有重大违法记录,我单位愿无条件退出本项目的投标,并承担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特此声明。
注:以上所称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
声明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XXXX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 月 日
六、中国政府采购网信用信息记录
(网站截图)
七、信用中国网站查询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
(网站截图)
八、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无行贿犯罪信息记录
(网站截图)
九、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记录
(网站截图)
十、投标人的资信证明
财务报告
(投标截止日期前三年的会计师事务审计报告,或账务报表,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提供)
十一、中小微企业声明函
本公司郑重声明,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的规定,本公司为
微
型
企业。即,本公司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划分标准,本公司为
微
型
企业。
2. 本公司参加
XXXX政府采购中心
单位的编号(
XXXXX
)
XXXX服务
项目采购活动提供本企业制造的货物,由本企业承担工程、提供服务,或者提供其他微型企业制造的货物。本条所称货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业注册商标的货物。
本公司对上述声明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声明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 月 日
十二、
社会保险登记证或相关证明
十三、近三年类似服务重点业绩
一、业绩案例
注: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合格投标人基本资质要求和《评标办法》的评审内容,提供相应业绩案例。如招标文件合格投标人基本资质条件和《评标办法》中未要求相关业绩案例,则可不提供 。
1
业绩
案例列表
序号
合同签订
时间
项目名称
服务内容
甲方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
电话
证明文件对应页码
1
2
3
…
填表说明:
1.
投标人须按照
招标文件
“
评标办法
”
的要求,如实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
2.
合同或协议须为最终用户(买方是最终用户)直接签署,否则业绩无效。
3.
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必须至少包含清晰的双方印章、主要的项目内容、签订时间、合同正文第一页等合同信息,缺少任何一项将有可能视同合同无效。
上述信息须用显著方式在文件中标注清楚。
4.
投标人需按照表格的顺序装订合同复印件,装订顺序须与表中所列项目顺序一致。
5.
投标人提供的业绩数量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如有),评标委员会按照上表排序和招标文件规定审核业绩,超出数量规定的业绩,不再纳入审核。
6.
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须同时准备投标文件中所提供的所有业绩案例的合同原件备查(根据评标委员会要求)。若合同原件为电子版,则无须提供原件,但要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说明函(具体格式见投标文件附件)。未按要求提供合同原件备查也未按要求提供说明函的相应业绩不得分。
二、业绩案例证明文件
注:投标人按照业绩案例表所列顺序,提供
每一个
案例的证明文件。
1(示例)业绩案例1证明文件(合同名称)
2
(示例)业绩案例
2
证明文件(合同名称)
3
说明函(投标人销售合同为电子版时提供)
说明函(格式)
本公司(单位)
针对
贵司
(项目名称、招标编号、
标段
号
及内容
)
投标,
做出如下说明:
序号
合同签订
时间
项目名称
合同内容
甲方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
电话
证明文件对应页码
1
2
3
…
以上业绩的销售合同在签署时即为电子版合同,我司无法提供原件。贵司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及方法核查上述案例真实性:
1、核查渠道:……
2、核查方法:……
我司保证上述情况真实客观,如有虚假,我司承当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特此说明。
十四、获国优、部优等荣誉证书、ISO等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AAA认证
第四章、拟配备的人员
一、投标人的基本情况
投标人名称
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联系人
电 话
传 真
网 址
组织结构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职务
电话
负责人
姓名
职务
电话
成立时间
员工总人数:
企业资质等级
其中
经理
营业执照号
技术人员
注册资金
管理人员
开户银行
管理人员
账号
工作人员
经营范围
备注
投标人(盖章):
有限公司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签字):
日 期:
20XX
年
月
日
二、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项 目 总 经 理
职称
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从事项目负责年限
资格证书编号
已完类似任务情况
服务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项目任职
开始、结束
日期
服务质量
投标人(盖章):
有限公司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签字):
日 期:
20XX
年
月
日
三、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从事技术负责人年限
年
资格证书编号
已完类似任务情况
服务单位
工程名称
项目规模
项目任职
开始、结束
日期
服务质量
投标人(盖章):
有限公司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签字):
日 期:
20XX
年
月
日
四、其它负责人简历表
姓 名
职 务
学 历
工 作 经 历
安全 经理
维保 经理
质监 经理
财务 人力
总监
投标人(盖章):
有限公司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签字):
日 期:
20XX
年
月
日
五、项目主要技术人员情况汇总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从事该工种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投标人(盖章):
有限公司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签字):
日 期:
20XX
年
月
日
六、相关人员技术证书
七、人员社保缴纳证明材料
第五章、物业服务基本方案
第一节、
物业服务人员
标准
一、
人员配置与资质要求
(一)人员类别与数量确定
1、精准剖析服务内容定类别
深度沟通需求:
与物业使用单位展开全面且深入的交流,通过会议、问卷、实地访谈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其对物业服务的具体期望和要求。例如,对于商业写字楼物业,了解租户对安保、清洁、设施维护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对于住宅小区物业,掌握业主对绿化、停车管理、社区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关注点。
细致拆分服务项目:
将物业服务内容细化为多个具体项目,如安保服务可细分为门禁管理、巡逻防控、监控值班等;保洁服务可分为公共区域清洁、垃圾收集与处理、专项清洁(如玻璃幕墙清洗)等。
明确人员类别:
依据拆分后的服务项目,精准确定所需的物业服务人员类别。除了常见的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绿化人员、工程维修人员外,对于一些大型或综合性物业,还可能涉及会务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泳池救生员等特殊类别。
2、综合多因素确定人员数量
考量物业规模:
根据物业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楼层数量等规模指标,合理估算各类服务人员的基础数量。例如,每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可能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安保人员和保洁人员;住宅小区则可根据户数和建筑面积来确定绿化和工程维修人员数量。
分析使用频率:
了解物业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分布,如写字楼在工作日的使用频率较高,住宅小区在早晚高峰和节假日的人流量较大。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适当调整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排班安排,确保在高峰时段能够提供充足的服务。
参照服务标准:
明确各项物业服务的质量标准和响应时间要求。例如,安保巡逻的频次、保洁清洁的次数、工程维修的及时率等。根据服务标准,计算完成各项服务任务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从而确定相应的人员数量。
预留应急人员: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安全事件等,预留一定数量的应急服务人员。应急人员应具备多岗位技能,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投入到不同的服务工作中。
(二)特殊岗位资质与资历要求
1、明确特定资质要求
安全保卫类岗位:
对于重要区域安保岗位,如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物业的安保人员,要求具备安全保卫相关证书,如保安员资格证、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证等。同时,根据岗位的特殊需求,可能还需要具备消防设施操作员证、防爆安检证等。
机密信息处理类岗位:
涉及机密信息处理的岗位,如物业档案管理员、财务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员等,必须取得保密培训证书,熟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一些高度敏感的岗位,还可能要求具备相关的专业资质,如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P)等。
特种设备操作类岗位:
从事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规定资历要求
相关工作经验年限:
根据特殊岗位的复杂程度和责任大小,规定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相关工作经验年限。例如,重要区域安保岗位可能要求有 3 年以上安保工作经验;机密信息处理岗位可能要求有 2 年以上相关行业的信息管理或保密工作经验。
过往工作表现评价:
要求特殊岗位的服务人员提供过往工作单位的推荐信或工作表现评价,了解其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对于有不良工作记录或多次受到投诉的人员,应谨慎录用。
专业技能水平评估:
通过实际操作考核、案例分析、面试等方式,对特殊岗位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估。例如,对于工程维修岗位,可要求应聘人员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演示;对于会务服务岗位,可模拟会议场景,考察其服务流程和应变能力。
(三)政审要求
1、制定详细政审流程
成立政审小组:
由物业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政审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政审工作。政审小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服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品行表现。
发布政审通知:
在招聘过程中,向应聘人员明确告知政审的要求和流程,要求其提供相关的政审材料,如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征信报告、政治面貌证明等。
材料审核:
政审小组对应聘人员提供的政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材料不全或存在疑问的,及时与应聘人员沟通,要求其补充说明或提供进一步的证明材料。
实地调查走访:
对于有特殊安全保密要求的岗位,政审小组可前往应聘人员原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其日常表现、社会关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情况。调查走访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
综合评估政审结果:
政审小组根据材料审核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情况,对应聘人员的政治背景、犯罪记录、诚信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政审报告。政审报告应明确给出政审结论,即是否通过政审。
2、明确政审标准
政治背景要求:
应聘人员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对于有反对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等不良政治记录的人员,一律不予录用。
犯罪记录要求:
应聘人员应无犯罪记录,包括刑事犯罪记录和行政处罚记录。对于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应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悔改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涉及危害国家安全、严重暴力犯罪等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
诚信情况要求:
应聘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无拖欠债务、欺诈、失信等不良行为。可通过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了解其在原工作单位和社区的信誉情况等方式,对其诚信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人员,应谨慎录用或不予录用。
二、
知识与培训要求
(一)物业管理服务知识考核
1、知识体系细化
(1)物业管理法规
通用法规:
深入掌握《物业管理条例》,明确其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指导作用,熟知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例如,业主有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服务。
专项法规:
了解与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相关的特殊法规,如涉及安全保密方面的规定。确保在物业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要求,防止信息泄露。
地方性法规:
熟悉所在地区针对物业管理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因为不同地区可能在物业收费、管理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2)物业运营管理
建筑设施管理:
掌握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的建筑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了解各类建筑设施的使用年限、维护周期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如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维修。
配套设施运营:
对办公楼(区)内的停车场、会议室、餐厅等配套设施的运营管理有清晰的认识。包括设施的预订流程、收费标准制定以及服务质量监督等。
环境管理:
熟悉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包括办公区域的清洁频次、垃圾处理方式等。了解绿化养护知识,能够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植物的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3)客户服务技巧
沟通技巧:
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能够与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与业主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礼貌性,尊重业主的意见和需求。
投诉处理:
掌握投诉处理的流程和方法,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业主的投诉。在接到投诉后,要迅速响应,了解投诉的具体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并及时向业主反馈处理结果。
应急服务:
熟悉党政机关办公楼(区)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停电等,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2、考核流程规范
考核准备
成立考核小组,由物业管理专家、党政机关相关部门代表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负责制定考核大纲、命题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提前发布考核通知,明确考核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让应聘人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考核实施
笔试:设计涵盖物业管理法规、物业运营管理和客户服务技巧等方面知识的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考试时间为 120 - 150 分钟,确保应聘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答题。
面试:由考核小组成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意识和对物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面试过程中,可以采用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些与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相关的问题,让应聘人员现场回答。
实际操作演示:对于一些需要实际操作技能的岗位,如工程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安排实际操作演示环节。要求应聘人员现场展示设施设备的操作、维修技能或安保应急处理能力等,考核小组根据应聘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考核结果评定与反馈
根据笔试、面试和实际操作演示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综合成绩。例如,笔试成绩占 40%,面试成绩占 30%,实际操作演示成绩占 30%。
考核小组根据综合成绩确定考核合格人员名单,并及时向应聘人员反馈考核结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说明原因,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定期培训制度
1、培训需求精准分析
岗位需求调研
定期对各岗位物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提升的技能和知识领域。例如,安保人员可能希望加强安全防范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客服人员可能对沟通技巧和服务礼仪有更高的培训需求。
党政机关要求对接
与党政机关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其对物业管理服务的特殊要求和期望。根据党政机关的工作特点和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和重点,确保物业管理服务能够满足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保密要求。
行业发展动态跟踪
关注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政策法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分析这些变化对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影响。例如,随着智能化物业管理的兴起,及时组织物业服务人员学习相关的智能设备操作和管理知识。
2、年度培训计划科学制定
培训目标明确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年度培训目标。例如,提高物业服务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服务水平,确保物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培训内容丰富全面
法律法规更新解读:及时组织物业服务人员学习国家和地方新出台的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解读和培训,确保公司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机关日常工作条例变化:如果党政机关的日常工作条例发生变化,及时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新的工作要求和流程。例如,会议安排、文件收发等方面的变化。
专业技能提升: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工程维修人员的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培训、绿化人员的植物养护知识培训、安保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等。
服务意识与团队建设:开展服务意识培训,提高物业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同时,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培训时间合理安排
根据培训内容和物业服务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可以采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的方式,每次培训时间为 1 - 2 天。同时,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线上培训或小组学习活动,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
3、培训资源有效保障
师资队伍优质
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选拔公司内部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员工担任培训师,给予一定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积极性。
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党政机关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外部培训师资,为物业服务人员带来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培训教材实用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编写或收集相关的培训教材和资料,如培训课件、案例集、操作手册等。确保培训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易懂,能够满足培训需求。
培训场地与设备完备
提供合适的培训场地,如会议室、培训教室等,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电脑等,为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培训效果评估
1、评估方式多元化
考试评估
对于理论知识培训内容,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估。设计试卷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考试内容涵盖培训的重点知识和关键概念。根据考试成绩,了解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际操作考核
对于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安排实际操作考核。要求学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展示所学的技能和操作方法,由培训师或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和打分。通过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学员反馈收集
在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绩效观察
在培训后的一段时间内,观察学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和绩效变化。通过与培训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评估培训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效果。
2、评估结果深度应用
学员个人发展激励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或提供晋升机会等,激励学员积极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
对于评估结果不理想的学员,进行个别辅导和针对性培训,帮助他们弥补知识和技能的不足,确保他们能够达到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
培训内容与方式优化
对学员反馈的问题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培训内容和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例如,如果学员反映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分析,那么在后续的培训中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公司服务质量提升推动
将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与公司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相结合。通过对物业服务人员培训效果的评估,了解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情况,分析培训对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服务改进措施,推动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党政机关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服务。
三、
服务区域与技能要求
(一)熟悉服务区域情况
1、全面信息收集与整合
建筑布局信息
安排物业服务人员在上岗前,通过查阅建筑设计图纸、规划文件等资料,详细了解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的整体建筑布局,包括各栋建筑的楼层数、功能分区(如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等)、出入口位置等。
实地走访办公楼(区),对照资料进行核实,绘制简易的建筑布局示意图,标注出关键区域和...
依据《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内容涵盖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项目接管和退出、服务内容及要求等。适用于党政机关办公楼(区)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的投标。
WORD格式,文件目录、索引清晰,字体统一,图表可编辑,排版完整,章、节分明,文字排版具有一定的审美,内容针对性强,具备专业性,清晰无水印,可直接添加投标人名称简单编排即可。 特别提醒:请在编制时依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