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选择保险公司项目(二次)
第一章 服务组织管理方案
6
第一节 项目承办组织架构
6
一、 总部支持层职责分工
6
二、 区域管理层职责分工
20
三、 现场执行层职责分工
31
四、 组织架构图及责任人
52
五、 层级间协作监督机制
66
第二节 制度建设
80
一、 业务操作规范制定
80
二、 服务质量控制办法
91
三、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
96
四、 保密管理制度完善
108
五、 财务管理制度规划
120
六、 制度支持一站式服务
130
七、 制度修订与监督检查
140
第三节 人员管理
152
一、 专职管理人员配备
152
二、 人员培训计划制定
163
三、 人员考勤绩效机制
179
四、 人员更换应急机制
199
第四节 风险防范机制
209
一、 医疗费用监测机制
209
二、 数据安全保密制度
228
三、 资金结算风险防控
237
四、 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250
第五节 内部控制与考核制度
266
一、 内部审计机制建立
266
二、 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274
三、 绩效挂钩机制实施
284
四、 接受中心考核整改
298
第二章 保险费用控制方案
313
第一节 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支出
313
一、 建立事前审核机制
313
二、 设立费用预警系统
321
三、 开展费用抽查审计
333
四、 制定医疗合规指引
342
五、 与医保中心联动处理
350
第二节 大病保险医疗费用控费
367
一、 制定理赔费用审核流程
367
二、 建立异地就医费用跟踪机制
383
三、 实施分级诊疗引导机制
397
四、 推动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药品
412
五、 配合医保中心开展费用清算
421
六、 制定特殊人群专项控费措施
432
第三章 理赔服务实施方案
440
第一节 理赔服务流程
440
一、 参保人员申请环节
440
二、 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环节
459
三、 承办机构审核环节
466
四、 结算及资金拨付环节
476
第二节 岗位职责设置
493
一、 理赔审核员职责
493
二、 结算专员职责
498
三、 投诉受理专员职责
510
四、 系统维护人员职责
524
第三节 风险控制措施
543
一、 医疗费用真实性核查
543
二、 异常理赔预警
559
三、 欺诈行为识别与处理
577
四、 数据安全保密机制
599
第四节 资金结算与预付机制
609
一、 理赔资金结算制度
609
二、 资金结算流程规范
626
三、 预付赔款制度
636
四、 资金安全保障措施
656
第五节 特色服务与绿色通道
669
一、 理赔投诉绿色通道
669
二、 政策咨询服务
685
三、 特殊案件处理机制
696
四、 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707
第六节 待遇支付及时性保障
717
一、 本地赔付流程优化
717
二、 异地就医资金划转
727
三、 流程衔接与协同
738
四、 延误情况应急处理
756
第四章 政策宣传方案
770
第一节 宣传目标
770
一、 提高政策知晓率与参与度
770
二、 普及核心政策内容
781
三、 强化特殊人群政策认知
799
第二节 宣传内容
808
一、 宣传起付线与报销标准
808
二、 介绍特殊人群倾斜政策
818
三、 讲解结算流程与机制
825
四、 宣传投诉受理渠道
832
第三节 宣传方式
836
一、 线下面对面宣传
836
二、 线上平台推送
847
三、 组织专项培训
859
四、 设立咨询热线
876
服务组织管理方案
项目承办组织架构
总部支持层职责分工
负责项目统筹工作
制定整体规划
明确项目目标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确定项目具体目标,涵盖保障支付范围、待遇标准等落实情况,包括年度累计个人负担起付线、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以及特殊人群优惠等指标的达成。将项目目标细化为可衡量指标,如报销比例的完成度、最高支付限额的控制情况等,以便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目标与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整体要求契合,满足包头市城乡居民在大病保险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规划实施步骤
按照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时间进度,划分不同实施阶段,明确每个阶段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如筹备阶段需完成组织架构搭建、人员配置等;实施阶段要落实保障支付、费用审核结算等工作;验收阶段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为每个实施阶段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涵盖具体工作内容、责任人和时间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如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及时调整实施步骤,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
协调资源分配
对项目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了解各方面资源需求情况,包括服务团队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办公设施配备、理赔资金储备等。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可用性,合理分配资源,优先保障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建立资源调配机制,当出现资源短缺或浪费情况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资源分配
协调各方关系
加强与医保中心沟通
定期向包头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包括保障支付范围落实、费用审核结算、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响应医保中心要求和指示,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开展项目,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要求。与医保中心共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费用结算纠纷、政策理解差异等,维护良好合作关系,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与医保中心沟通
促进与医疗机构合作
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定期沟通机制,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解决费用结算、审核等方面问题,提高结算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督和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合理性,控制不合理医疗支出。与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如举办政策解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城乡居民对大病保险政策认知度,增强居民参保积极性。
与医疗机构合作
以下是促进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沟通协调小组,负责与医疗机构日常沟通和协调工作。
2)制定费用结算和审核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质量标准
3)定期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4)共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双方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5)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处理外部关系事务
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如财政部门、民政部门等,争取支持和配合,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分析政策法规变化对项目影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根据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策略和方案,确保项目合法性和合规性。处理与社会各界关系,通过公益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项目社会影响力。
处理外部关系事务
以下是处理外部关系事务的具体措施:
1)建立外部关系管理台账,记录与各部门和机构沟通情况。
2)定期组织召开外部关系协调会议,解决存在问题。
3)加强与媒体合作,及时发布项目进展和成果。
4)参与行业协会活动,提升企业行业影响力。
5)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社会各界反馈问题。
监督项目质量
制定质量标准
根据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要求和相关政策规定,制定详细质量标准,涵盖服务质量、费用审核、理赔处理等各个环节。明确项目各个环节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如费用审核准确性、理赔处理及时性等,确保项目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将质量标准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使其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提高质量意识。
开展质量检查
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包括服务质量、费用审核、理赔处理等方面,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检查方式,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建立质量检查档案,记录检查情况和整改结果,为项目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质量检查
评估质量效果
定期对项目质量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客户反馈等方式,了解项目质量状况,如报销比例达标情况、客户满意度等。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将质量评估结果与项目团队成员绩效挂钩,制定合理绩效考核指标,激励其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接相关政策事宜
研究政策法规
解读政策文件
组织专业人员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政策核心要点和关键内容,如保障支付范围、待遇标准、费用审核结算等规定。将政策文件解读结果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培训、内部文件等方式,使其准确理解政策要求,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根据政策解读结果,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细化工作步骤和标准,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跟踪政策动态
建立政策法规跟踪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政策法规变化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获取政策动态。分析政策法规变化对项目影响,如对保障支付范围、报销比例等方面影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根据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策略和方案,确保项目符合最新政策要求,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应用政策指导
将政策法规要求贯穿于项目各个环节,从项目规划、实施到验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确保项目合法性和合规性。利用政策法规支持,争取更多资源和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政策法规指导,不断优化项目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保障支付效率、加强费用审核结算管理等,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沟通政策部门
建立沟通渠道
与政策部门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电话、邮件、会议等,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和沟通顺畅。明确沟通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与政策部门沟通,建立沟通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沟通时间、内容和结果,便于跟踪和查询。定期与政策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政策最新动态和要求,及时反馈项目实施情况和问题,争取政策支持和指导。
反馈项目情况
及时向政策部门反馈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如保障支付范围落实情况、费用审核结算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听取政策部门意见和建议,对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符合政策要求。与政策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政策理解差异、操作难题等,寻求解决方案,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参与政策制定
关注政策制定和修订工作,积极参与政策讨论和调研,通过提交书面意见、参加座谈会等方式,表达项目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经验,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如对保障支付范围、待遇标准等方面的建议,为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与政策部门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沟通、合作项目等方式,共同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参与政策制定的具体措施:
1)成立政策研究小组,负责收集和分析政策信息。
2)定期组织召开政策研讨会,邀请政策部门人员和专家参与。
3)建立政策建议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政策建议。
4)积极参与政策调研活动,提供项目实际数据和案例。
5)加强与政策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
落实政策要求
制定落实措施
根据政策要求,制定详细落实措施和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如在保障支付范围落实方面,确定具体审核人员和审核时间;在费用审核结算方面,规定结算流程和结算时间。将落实措施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培训、内部文件等方式,使其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措施有效执行。对落实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开展政策培训
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参加政策培训,邀请政策专家、行业学者等进行授课,使其熟悉政策要求和操作流程,如保障支付范围、待遇标准、费用审核结算等规定。通过培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政策意识和执行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政策。定期开展政策培训,根据政策变化和项目需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确保项目团队成员及时掌握最新政策要求。
检查政策执行
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检查方式,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项目团队成员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考核指标,激励其积极执行政策要求,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质量。
审核项目费用支出
制定费用预算
分析费用需求
对项目各项费用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涵盖人员费用、办公费用、理赔费用等。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预测各项费用支出时间和金额,如人员招聘时间和薪资水平、办公设备采购时间和费用、理赔案件发生时间和理赔金额。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费用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如通过优化人员配置降低人员费用、通过节约办公资源降低办公费用。
制定预算方案
根据费用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费用预算方案,明确各项费用支出项目、金额和时间安排,如人员费用按照岗位和薪资标准进行预算,办公费用按照办公设备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预算。对预算方案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邀请财务专家、项目负责人等进行审核,确保预算合理性和可行性。将预算方案报上级领导审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预算方案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和公司财务要求。
监控预算执行
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对比实际费用支出与预算金额差异,如每月对人员费用、办公费用、理赔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当实际费用支出超出预算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当实际费用支出低于预算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预算或增加项目投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和反馈,通过内部会议、报表等方式,向项目团队成员和上级领导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项目团队成员预算意识。
审查费用报销
审核报销凭证
对费用报销申请所附凭证进行仔细审核,包括发票、收据、合同等,检查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如发票是否为正规发票、收据是否有盖章、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核对凭证金额、日期、用途等信息,确保报销金额准确性,如检查发票金额与报销金额是否一致、日期是否在报销范围内、用途是否符合项目规定。对凭证存在问题的报销申请,要求申请人补充或更换凭证,确保报销凭证符合要求。
核实费用用途
对费用报销用途进行核实,确保费用用于项目正常开展,如人员费用是否用于支付项目人员工资、办公费用是否用于购买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检查费用报销是否符合项目预算和规定,如是否超出预算金额、是否符合报销标准。对费用用途不明确或不符合规定的报销申请,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核实,如要求申请人提供详细说明或相关证明材料。
处理报销问题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如要求补充凭证、修改报销金额等,确保报销申请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费用报销申请进行退回处理,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如凭证不真实、费用用途不符合规定等。建立费用报销问题记录制度,对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如记录问题类型、处理结果、处理时间等,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
控制费用成本
优化运营流程
对项目运营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瓶颈,如在保障支付环节是否存在审核流程繁琐、在费用审核结算环节是否存在结算时间过长等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对运营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如简化审核流程、提高结算效率。减少不必要环节和手续,降低运营成本,如取消重复审核环节、减少纸质文件传递。
以下是优化运营流程的具体措施:
1)建立流程优化小组,负责流程分析和优化工作。
2)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
3)定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流程持续优化。
4)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提高流程协同效率。
5)建立流程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流程问题。
降低费用支出
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项目费用支出,如合理采购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通过招标、谈判等方式争取更优惠价格;节约办公资源,如减少纸张浪费、降低水电费消耗。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制定费用支出标准和审批流程,如规定办公用品采购金额上限、明确费用报销审批权限。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协商,争取更优惠价格和服务,如延长付款期限、增加售后服务内容。
监控成本变化
建立成本监控机制,定期对项目费用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每月对人员费用、办公费用、理赔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关注成本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情况,如某项费用突然增加或减少。对成本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是否因为市场价格波动、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对比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评估成本控制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成本控制措施。
监督项目整体进度
制定进度计划
确定项目阶段
根据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实施过程,将项目划分为不同阶段,如筹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等。明确每个阶段主要任务和目标,筹备阶段要完成组织架构搭建、人员招聘和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等任务;实施阶段要落实保障支付、费用审核结算、政策宣传等工作;验收阶段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项目阶段划分和时间安排,如根据政策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安排时间节点
为每个项目阶段和关键任务确定具体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如筹备阶段在一个月内完成组织架构搭建、两个月内完成人员招聘和培训。考虑项目可能遇到风险和挑战,预留一定缓冲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如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将时间节点纳入项目团队成员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考核指标,激励其按时完成任务。
以下是安排时间节点的具体措施:
1)制定详细项目进度表,明确各阶段和任务时间节点。
2)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问题。
3)建立进度预警机制,当进度出现偏差时及时发出预警。
4)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5)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团队成员进行奖励,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进行处罚。
细化工作计划
将每个阶段主要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具体工作内容,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要求,如在筹备阶段,将组织架构搭建任务细化为确定部门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职责等工作,明确每个工作责任人及完成时间。为每个工作内容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和标准,如费用审核结算工作制定审核流程、结算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将工作计划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内部会议、文件等方式,使其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
以下是细化工作计划的具体措施:
1)制定工作分解结构(WBS),将任务分解为具体工作包。
2)明确每个工作包责任人、时间要求和质量标准。
3)建立工作沟通机制,确保工作信息及时传递。
4)定期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计划。
5)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跟踪进度执行
建立跟踪机制
建立项目进度跟踪机制,采用多种跟踪方式,如定期汇报、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全面了解项目进度执行情况。明确跟踪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进度跟踪工作,建立跟踪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项目进度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便于查询和分析。定期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内部会议、报表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如进度滞后、质量问题等。
分析进度差异
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如是否因为人员不足、资源短缺、技术难题等。根据差异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调整工作计划、增加资源投入、解决技术难题等。对进度差异进行及时通报和反馈,通过内部会议、报表等方式,向项目团队成员和上级领导汇报进度差异情况,引起项目团队成员重视。
调整进度计划
根据进度差异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如缩短某些任务时间、延长某些任务时间、增加任务并行度等。确保调整后进度计划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和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如考虑资源限制、技术难度等因素。将调整后进度计划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内部会议、文件等方式,使其明确新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
解决进度问题
识别进度问题
通过进度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项目进度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隐患,如任务延期、资源不足、质量问题等。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确定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根据问题影响范围、紧急程度等进行分类。建立问题识别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问题类型、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便于跟踪和处理。
制定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进度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和措施,如对于任务延期问题,可采取增加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对于资源不足问题,可采取调配资源、采购资源等措施。明确解决方案责任人和时间要求,确保方案有效实施,如指定专人负责解决方案执行,规定完成时间。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考虑方案可行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跟踪问题解决
对进度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定期检查解决方案执行情况和问题解决效果,如是否按时完成任务、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定期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效果,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新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优化方案。
以下是跟踪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
1)建立问题解决跟踪台账,记录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
2)定期召开问题解决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3)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激励团队成员积极解决问题。
4)总结问题解决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区域管理层职责分工
管理区域内项目事务
统筹项目进度
制定详细计划
依据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目标和时间节点,为管理区域内东河区、九原区、达茂旗,以及昆都仑区、固阳县、白云区的各个项目环节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间,确保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将计划分解到每周或每天,便于跟踪和监控项目进展。同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时对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变化的需求。
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计划
监督执行情况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执行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进行。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费用审核、理赔结算等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收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如报销比例、赔付金额等,为项目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目标。
解决突发问题
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如异地就医结算延迟、政策调整等。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解决方案。协调各方资源,如与医疗机构、医保中心等沟通,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减少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对突发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异地就医结算
调整项目策略
根据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执行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如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计划。对项目目标和任务进行重新评估,确保其与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整体要求保持一致。根据调整后的策略和计划,重新分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如医保中心、参保居民等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调整后的策略和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审核业务流程
审查流程合规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关于持续做好呼包鄂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审查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流程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检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费用审核、理赔结算、信息系统管理等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流程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避免出现政策风险。建立流程合规性审查的长效机制,定期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查。
评估流程效率
分析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费用审核时间、理赔结算周期等,评估其运行效率和时间成本。找出流程中存在的瓶颈和延误环节,如信息传递不及时、审核标准不明确等,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流程效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等,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操作。定期对流程效率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流程持续优化。
优化流程设计
根据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发展和实际需求,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简化繁琐的流程环节,如减少重复的审核步骤、缩短理赔结算时间等,提高流程的简洁性和易操作性。加强流程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如费用审核与理赔结算的衔接、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协同等,提高整体业务处理效率。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自动审核、自动理赔等,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监督流程执行
建立流程执行监督机制,确保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加强对流程执行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如实时监测费用审核进度、理赔结算状态等,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流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包头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选择保险公司项目(二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