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运维管理服务项目
第一章 运营方案
6
第一节 人员配置方案
6
一、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6
二、 常驻运维人员安排
12
三、 流动维修技术组
16
第二节 设备运维管理
26
一、 格栅系统维护
26
二、 提升泵维护
37
三、 污泥泵维护
53
第三节 药剂管理规范
74
一、 次氯酸钠管理
74
二、 活性炭更换
91
三、 药剂来源管控
105
第四节 水质监测体系
110
一、 日常水质检测
110
二、 第三方抽检配合
124
三、 达标排放保障
137
第五节 巡检制度设计
151
一、 设备巡检频率
151
二、 电气元件检查
164
三、 仪表状态监控
179
第六节 维护记录管理
196
一、 运行记录存档
196
二、 设备更换记录
212
三、 维修档案管理
222
第七节 故障响应机制
239
一、 24小时修复承诺
239
二、 重大事件报告
254
三、 台风暴雨应对
267
第八节 环保合规措施
279
一、 废气排放控制
279
二、 污泥处置管理
296
三、 处罚责任承担
314
第九节 服务时间安排
330
一、 主院区服务时段
330
二、 渔湖门诊部服务
345
三、 非驻点应急
365
第十节 卫生安全管理
378
一、 站区清洁标准
378
二、 消防预案执行
391
三、 职业防护措施
404
第二章 安全防护制度及质量保证
420
第一节 安全防护制度建设
420
一、 污水处理站作业规范
420
二、 防护设备配置方案
436
三、 安全巡检机制
449
第二节 上岗前防护培训方案
459
一、 系统性防护知识培训
459
二、 复训考核机制
476
第三节 服务承诺与质量保证措施
493
一、 水质检测强化方案
493
二、 质量追溯体系
514
三、 药剂管控标准
526
第三章 应急预案
529
第一节 设备故障应对方案
529
一、 提升泵故障处理
529
二、 污泥泵应急措施
549
三、 除臭风机抢修
558
四、 鼓风机故障响应
572
第二节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
585
一、 污水泄漏处置
585
二、 药剂误投应对
599
三、 污泥运输事故
616
第三节 火灾事故响应机制
628
一、 站区火灾扑救
628
二、 电气火灾预防
643
第四节 停电与自然灾害预案
657
一、 台风暴雨防御
657
二、 突发停电处置
677
第五节 服务响应时间承诺
692
一、 故障响应标准
692
第四章 对于本项目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建议
711
第一节 项目重点分析
711
一、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711
二、 设备稳定运行保障
729
三、 运维人员专业配置
743
四、 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756
第二节 项目难点分析
777
一、 高频次巡检执行
777
二、 药剂质量控制
792
三、 突发事故协调
807
四、 成本与质量平衡
818
第三节 针对性建议措施
835
一、 智能化运维平台
835
二、 标准化操作流程
849
三、 绩效考核制度
865
四、 应急处理设施
873
运营方案
人员配置方案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我公司承诺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人员配置,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1.项目管理人员:我司将委派1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该人员具备相关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熟悉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流程。以下是其相关证明材料:
-工作履历证明:
【请在此处插入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履历证明图片】
-专业资质证书:
【请在此处插入项目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资质证书图片】
2.运维常驻人员:配备1名运维常驻人员,常驻污水处理站,负责日常的运维工作。该人员熟悉污水处理站的工艺原理、流程和设备运行要求。证明材料如下:
-工作经验证明:
【请在此处插入运维常驻人员的工作经验证明图片】
-技能培训证书:
【请在此处插入运维常驻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证书图片】
3.流动维修技术组:组建1组流动维修技术组,随时响应设备维修需求。技术组人员具备专业的维修技能和丰富的维修经验。相关证明材料:
-团队成员资质证书:
【请在此处插入流动维修技术组团队成员的专业资质证书图片】
-维修业绩证明:
【请在此处插入流动维修技术组的相关维修业绩证明图片】
同时,我公司将为所有人员购买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以保障运营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意外保险。相关保险证明材料:
【请在此处插入人员保险购买证明图片】
常驻运维人员安排
我司针对本项目配备的常驻运维人员,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安排,以下是相关证明材料:
1.人员配置证明:我司承诺为本项目配置1名运维常驻人员,将提供人员配置方案,明确人员职责和分工,以证明人员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请在此处插入人员配置方案的图片】
2.人员资质证明:该常驻运维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污水处理站的工艺原理、流程、筑构物设施及设备运行要求、技术指标等。我司将提供该人员的相关资质证书,如污水处理工证等,以证明其具备胜任该岗位的能力。
【请在此处插入常驻运维人员资质证书的图片】
3.人员健康证明:为确保常驻运维人员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工作,我司将提供该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证明其身体状况符合岗位要求。
【请在此处插入常驻运维人员健康体检报告的图片】
4.无犯罪记录证明:我司将提供常驻运维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以证明其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符合项目对人员的要求。
【请在此处插入常驻运维人员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图片】
5.人员保险证明:为保障运营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意外保险,我司将按照社会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为该常驻运维人员购买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我司将提供保险购买凭证,证明已履行相关义务。
【请在此处插入常驻运维人员保险购买凭证的图片】
流动维修技术组
应急响应机制
快速响应流程
紧急通知接收
流动维修技术组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故障设备的紧急通知。一旦接收到通知,会立即详细记录故障信息,涵盖故障设备名称、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间等。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规模和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会根据其特点在记录中着重标注关键信息。主院区污水处理站设备复杂、处理量大,会特别关注设备对整体污水处理量的影响;渔湖门诊部院区设备相对简单,但也会记录其对日常基本污水处理的影响情况。这些详细记录的信息将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初步评估判断
维修技术组根据接收到的故障信息,迅速对故障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首先,分析故障设备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判断其对污水处理工作的影响程度。其次,结合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和运行数据,推测可能的故障原因和严重程度。对于主院区处理量大的设备,会考虑故障是否会导致污水大量积压;对于渔湖门诊部院区设备,会关注是否会影响日常基本污水处理。然后,评估维修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所需的时间、资源等。最后,将初步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为后续的人员调配和维修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重大故障处理
人员调配安排
根据故障的评估结果,快速调配合适的维修人员和工具。对于常见故障,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携带常用工具迅速前往现场;对于复杂故障,会调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维修小组,并准备相应的专业工具和设备。在调配人员时,会考虑人员的技能专长、工作经验和当前的工作状态。同时,会确保维修人员了解故障设备的具体情况和初步评估结果。此外,还会安排后勤人员保障维修人员的物资供应和交通出行,以确保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到达故障现场进行维修。
现场勘查确认
维修人员到达故障现场后,会对设备进行详细的勘查和确认。首先,再次检查故障设备的运行状态,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异响、异味等情况。其次,对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如温度、压力、电流等,与正常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然后,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件、管道、阀门等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松动、泄漏等问题。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布局和环境,会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法和重点。在勘查过程中,维修人员会详细记录勘查结果,进一步明确故障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制定维修方案
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维修方案。方案将明确维修步骤、所需的材料、工具和人员安排。对于不同类型的故障,会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对于简单故障,会制定快速修复方案,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运行;对于复杂故障,会制定详细的分步维修方案,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会考虑维修工作对污水处理工作的影响,尽量减少维修期间的污水处理中断时间。方案还会明确维修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以确保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启动维修工作
在制定好维修方案后,立即启动维修工作。维修人员会严格按照维修步骤进行操作,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在维修过程中,会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维修方法和步骤。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要求,会采用不同的维修工艺和标准。同时,会做好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更换的零部件等。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备的修复,恢复污水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特殊情况预案
原因分析排查
当无法按时修复设备时,会立即对无法修复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排查。首先,从设备本身的角度,检查是否存在未发现的故障点、零部件损坏严重无法及时更换等问题。其次,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维修工具不足、维修环境不佳等。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特点和运行环境,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通过对维修过程的回顾和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详细记录分析排查过程和结果。
应急方案制定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若设备故障无法短期内修复,会考虑采用临时替代设备,如调用备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来维持部分污水处理工作;或者调整污水处理流程,将污水进行临时储存或转移到其他处理区域。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会制定不同的应急方案。同时,会评估应急方案对污水处理效果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案审批沟通
及时将应急方案报采购人审批,并与采购人保持密切沟通。在沟通中,详细介绍应急方案的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采购人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采购人提出的疑问和关注点,会进行详细解答和说明。确保应急方案既能够满足污水处理工作的紧急需求,又符合采购人的要求和相关规定。
临时措施实施
在应急方案获得采购人审批后,立即实施临时措施。首先,组织人员安装和调试临时替代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或者按照调整后的污水处理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加强对临时措施实施过程的监控,确保污水处理工作能够继续进行。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和环境条件,会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会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情况,以便对临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修复计划制定
在实施临时措施的同时,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明确修复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步骤,包括采购零部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等。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难度,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修复需求,会制定针对性的修复计划。同时,会考虑修复工作与临时措施的衔接,确保在设备修复完成后能够顺利恢复正常的污水处理工作。
修复工作监督
在修复过程中,对修复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监督人员会定期检查维修进度,确保维修工作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维修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维修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修复标准,会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修复质量。同时,会记录监督过程中的情况,为后续的总结和评估提供依据。
重大故障处理
故障详细记录
在处理重大故障的过程中,对故障的发生时间、现象、处理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故障设备的名称、型号、运行参数,故障发生时的污水处理情况,维修人员采取的措施和步骤等。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规模和影响的重大故障,会分别记录其对整体污水处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这些详细记录将为事件处理报告的撰写提供准确的资料,也有助于后续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原因深入分析
组织专业人员对重大故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先天性缺陷;其次,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运行条件、维护保养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类型的设备,会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重点。通过对故障现场的勘查、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维修记录的查阅等,找出故障的根源。分析结果将形成详细的报告,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处理结果评估
对故障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设备是否恢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工作是否受到影响、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等。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污水处理要求,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通过对处理结果的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处理类似故障提供参考。同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污水处理工作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故障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设备先天性缺陷,会考虑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或更换;对于后天因素导致的故障,会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优化运行条件、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等。针对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特点和运行环境,会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同时,建立健全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报告撰写审核
按照要求撰写事件处理报告,并进行审核。报告内容包括故障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在撰写过程中,确保内容准确、完整、清晰,能够真实反映故障处理的全过程。审核人员会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检查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故障情况,报告将分别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审核,保证报告的质量,为采购人提供可靠的参考。
报告提交反馈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事件处理报告提交给采购人,并及时接收采购人的反馈意见。对于采购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认真对待,根据反馈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将反馈意见纳入后续的故障处理和预防工作中,不断提高故障处理的能力和水平。与采购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确保故障处理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改进。
专业维修能力
设备检修技能
格栅检修要点
维修人员掌握格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格栅进行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包括查看格栅的栅条是否有变形、损坏,格栅的运行是否顺畅等。及时清理栅渣,防止栅渣堆积影响格栅的正常运行。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规模的格栅,会根据其处理量和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的清理周期。定期对格栅进行防腐保养维护,采用专业的防腐涂料和工艺,延长格栅的使用寿命。同时,检查格栅的传动部件和电气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格栅检修要点
风机检修维护
泵类设备检修
维修人员熟悉提升泵、污泥泵等泵类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求,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泵类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包括泵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是否正常;检查润滑情况,确保泵的轴承和密封部位有足够的润滑油;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泵类设备,会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检查和维护方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泵类设备的稳定运行。
泵类设备检修
风机检修维护
维修人员了解除臭风机、鼓风机等风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能够定期对风机进行检查和保养。检查风机的机械密封,防止泄漏;检查轴承磨损情况,确保风机的转动顺畅;检查皮带张紧度,调整合适的张紧度以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风机使用环境和要求,会采用不同的检查和保养方法。同时,清洁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防止堵塞影响通风效果。定期更换风机的滤网和润滑油,确保风机的性能稳定。
反应系统检修
维修人员掌握氧化反应系统、絮凝系统等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能够对反应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查系统的管道是否堵塞,阀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检查反应剂的投放量和投放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反应系统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稳定。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规模和处理要求的反应系统,会制定相应的检查和维护计划。防止系统堵塞,确保反应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
控制设备检修
维修人员熟悉液位控制器、控制电柜等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定期对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电气元件的完好性和可用性,查看是否有损坏、老化等情况;检查控制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防止松动导致故障。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控制设备布局和功能,会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和重点。确保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污水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检查控制设备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消毒设备检修
维修人员了解消毒设备、药剂投加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求,能够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查药池液位,确保药池内有足够的消毒剂;检查药泵的运行情况,包括药泵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检查消毒设备的管道和阀门是否有泄漏、堵塞等问题。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消毒需求和设备特点,会制定不同的检查和维护方案。确保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的卫生标准。
故障诊断能力
故障现象观察
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首先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是否有异常的振动、噪音、温度变化等;观察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等情况。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类型的设备,会根据其特点重点观察相关的故障现象。收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近期的维护情况等。这些观察到的信息将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数据记录分析
维修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记录设备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并与正常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运行特点,会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找出异常数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隐患。数据记录分析将为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可能原因排查
根据故障现象和运行数据,维修人员对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逐一排查。从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设备的使用年限、维护情况、运行环境等因素。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配置和运行条件,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缩小故障范围,确定故障的大致位置和可能原因。这将为进一步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提供方向。
专业工具检测
维修人员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测。如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气元件的电阻、电压等参数,使用示波器检测信号的波形和频率,使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设备的压力等。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类型和故障情况,会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和方法。通过专业工具检测,进一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为维修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经验判断总结
结合维修人员的经验,对故障原因进行综合判断和总结。维修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故障现象、数据检测结果等,快速判断故障的原因。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故障,会运用不同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判断。同时,对判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提高故障诊断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为设备的及时修复提供保障。
诊断结果验证
在确定故障原因后,通过实际维修操作对诊断结果进行验证。维修人员按照维修方案进行操作,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修复故障部位等。在维修过程中,再次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观察故障是否得到解决。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维修要求,会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验证。确保故障得到彻底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总结维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新技术学习应用
行业动态关注
维修人员关注污水处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参加行业会议、阅读专业文献、关注行业网站等方式,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会关注与之相关的技术动态。了解行业内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团队的技术提升提供方向。同时,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本项目中的应用可行性,为后续的技术学习和应用做好准备。
技术培训参与
维修人员积极参与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课程、企业内部的技术交流活动等。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特点和技术需求,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同时,鼓励维修人员自主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技能领域。通过技术培训参与,提升团队的整体技术实力。
案例分析研究
对行业内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案例,分析其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经验教训。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污水处理场景,会重点研究类似案例的解决方案。学习借鉴先进的维修技术和经验,将其应用到本项目的维修工作中。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提高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技术实践应用
在实际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积极尝试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于一些小范围、低风险的维修任务,优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试验。根据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设备情况和维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应用方法。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同时,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反馈给团队,促进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团队交流分享
组织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分享活动。维修人员在活动中分享自己在新技术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介绍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维修工作经验,也会在交流中进行分享。通过交流分享,让维修人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拓宽团队的视野和思路。
效果评估改进
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评估内容包括维修效率、维修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对于主院区和渔湖门诊部院区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分别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维修工作,提高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将评估结果纳入团队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维修人员积极参与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设备运维管理
格栅系统维护
每日清捞栅渣
清捞工作执行
规范清捞流程
清捞人员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清捞流程,使用适配的工具,确保高效清捞栅渣。清捞前,对工具进行检查与调试,保证其性能良好。清捞过程中,按照从格栅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均匀且细致地进行操作,不放过任何一处栅渣。清捞结束后,对工具进行清洁与保养,以便下次使用。通过规范的清捞流程,提高清捞效率,保障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清捞栅渣
确保清捞质量
在清捞过程中,清捞人员仔细清理格栅的各个部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避免有栅渣残留,以此保障清捞质量。对于格栅的缝隙、角落等容易积累栅渣的地方,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深入清理。清理完成后,对格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明显栅渣残留。同时,定期对清捞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清捞方法和频率,以持续提高清捞质量。
保障清捞安全
清捞人员做好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清捞工作安全进行。清捞人员需穿戴好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滑鞋等防护装备,避免在清捞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同时,清捞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此外,定期对清捞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存放点运送
按时运送到位
在清捞完成后,迅速将栅渣运送至指定存放点,避免长时间搁置。清捞人员完成清捞工作后,立即通知运输人员,运输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尽快到达清捞现场。运输过程中,合理规划路线,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栅渣运送至指定存放点。同时,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避免因车辆故障导致运送时间延长。
运输车辆
遵循存放要求
运送过程中,确保栅渣不泄漏、不洒落,严格按照采购人要求在指定存放点存放。运输车辆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装载栅渣,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到达存放点后,按照指定的位置和方式进行存放,确保存放整齐有序。存放点设置专人管理,对存放的栅渣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符合存放要求。
做好交接记录
与存放点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工作,详细记录好运送时间、数量等信息。在交接时,双方对栅渣的数量进行核对,确保记录准确无误。交接完成后,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同时,对交接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妥善保存,为污水处理工作的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清捞效果检查
外观检查评估
从外观上检查格栅是否干净,有无明显的栅渣残留。检查人员对格栅进行全面观察,查看格栅表面是否有栅渣附着。对于难以观察到的部位,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检查。若发现有明显的栅渣残留,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二次清捞。同时,建立外观检查评估记录,
污水处理站运维管理服务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