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设备采购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投标货物功能配置及技术指标
8
第一节 功能用途响应说明
8
一、 适用人群监测项目
8
二、 临床适用场景
20
第二节 主机功能响应说明
30
一、 模块化插件式设计
30
二、 显示屏参数
43
三、 扩展模块功能
60
四、 屏幕显示能力
70
五、 操作界面特性
81
六、 回顾及快照功能
96
七、 早期预警评分
114
八、 报警功能特性
124
第三节 监测功能响应说明
129
一、 标配基本参数
129
二、 高级参数监测
143
第四节 心电监测响应说明
154
一、 导联监测模式
154
二、 心律失常分析
164
三、 抗干扰电缆线
176
第五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响应
185
一、 红外光吸收技术
185
第六节 无创血压监测响应说明
201
一、 适用人群范围
201
二、 测量模式
206
第七节 有创压力监测响应说明
218
一、 测量范围
218
二、 双监测功能
233
第八节 麻醉气体监测响应说明
245
一、 测量技术
245
二、 气体报警功能
261
第九节 麻醉深度监测响应说明
274
一、 脑电信号分析
274
第十节 神经肌电传导监测响应
289
一、 监测项目
289
第十一节 网络功能响应说明
305
一、 输出协议支持
305
二、 系统数据传输
319
第十二节 技术证明文件提供说明
333
一、 设备技术参数证明
333
二、 加盖公章证明文件
346
三、 进口产品授权文件
360
第二章 质量保证措施
373
第一节 质量保障措施说明
373
一、 生产流程质量控制
373
二、 运输保护措施
387
三、 设备交付验收流程
399
四、 设备质量跟踪机制
404
第二节 质量方针阐述说明
425
一、 核心质量方针明确
425
二、 质量管理理念阐述
436
三、 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448
四、 提供有效质量证明
456
第三节 质量标准承诺说明
463
一、 符合行业相关标准
463
二、 提供质量证明材料
471
三、 设备参数无负偏离
485
第四节 质量保证依据说明
493
一、 全新原厂正品保证
493
二、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00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511
四、 原厂授权文件提供
522
五、 质保期服务承诺
543
第三章 培训方案
562
第一节 培训内容介绍说明
562
一、 设备基础功能操作培训
562
二、 高级参数设置与数据分析培训
569
三、 网络连接与数据输出培训
577
四、 异常报警识别与处理培训
588
第二节 培训计划安排说明
593
一、 分阶段培训时间表制定
593
二、 培训人员分组安排
602
三、 培训场地安排
611
四、 培训频次与周期规划
622
第三节 培训目标设定说明
636
一、 全员掌握基础功能操作
636
二、 提升高级监测参数应用能力
647
三、 保证设备数据接入信息系统
658
四、 提高报警识别与应急处理能力
669
第四节 培训方式选择说明
676
一、 现场实操培训
676
二、 理论讲解与PPT演示
684
三、 视频教学资料提供
693
四、 培训考核与反馈机制
698
第四章 供货方案
706
第一节 供货计划制定说明
706
一、 病人监护仪生产计划
706
二、 病人监护仪采购计划
715
三、 病人监护仪库存安排
722
第二节 供货流程设计说明
731
一、 订单确认对接流程
731
二、 病人监护仪生产流程
741
三、 病人监护仪出库流程
752
四、 病人监护仪运输流程
762
五、 现场交付对接流程
772
六、 质量检测流程
780
七、 验收流程
789
第三节 时间安排规划说明
794
一、 设备生产周期规划
794
二、 运输时间规划
802
三、 现场交付时间规划
807
第四节 供货方式选择说明
817
一、 设备交付地点说明
817
二、 交付方式选择
825
三、 交付人员安排
831
四、 交付确认流程
838
第五节 运输方案制定说明
845
一、 运输方式选择
845
二、 运输路线规划
854
三、 运输工具选择
864
四、 运输保护措施
877
五、 运输监控手段
887
第六节 备品备件明细说明
894
一、 易损件备品清单
894
二、 备用模块备品清单
902
三、 其他备品备件清单
909
四、 备品备件供货来源
916
五、 备品备件库存情况
924
六、 备品备件紧急调拨机制
932
第五章 应急方案及措施
942
第一节 设备事故应急处理说明
942
一、 现场初步故障判断标准
942
二、 备用设备调配机制
946
三、 远程技术支持介入流程
955
四、 现场维修或更换方案
960
第二节 应急响应时间承诺说明
969
一、 接到应急通知1小时内响应
969
二、 远程无法解决2小时响应
973
三、 紧急故障4小时备用替换
987
四、 重大故障24小时维修更换
1000
第三节 应急预防措施制定说明
1007
一、 设备出厂前模拟测试
1008
二、 设备安装前检查清单
1016
三、 定期巡检及维护计划
1030
四、 用户操作培训与识别提升
1034
第六章 安装调试方案
1043
第一节 安装方案规划说明
1043
一、 麻醉科设备安装位置规划
1043
二、 安装人员专业配备
1055
三、 安装前设备检查
1067
四、 安装后设备通电测试
1081
第二节 调试方案设计说明
1094
一、 设备系统初始化设置
1094
二、 监测参数模块配置
1102
三、 监测功能模块准确性测试
1108
四、 报警系统功能验证
1121
五、 调试报告出具与确认
1129
第三节 运输方案制定说明
1152
一、 设备防震包装处理
1152
二、 专业物流运输安排
1161
三、 运输过程专人跟踪
1176
四、 运输路线及应急预案
1182
第四节 验收方案安排说明
1201
一、 医院方共同参与验收
1201
二、 设备外观及参数检查
1211
三、 设备功能现场测试
1216
四、 验收报告签署交付
1227
五、 验收问题处理方案
1231
投标货物功能配置及技术指标
功能用途响应说明
适用人群监测项目
成人心电呼吸监测
心电监测功能
多导联监测
所投麻醉监护仪支持3/5/10导联心电监测,同时支持级联导联监测,能够全面、精准地采集成人的心电信号。该功能可有效捕捉成人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更详细、准确的心电信息。此外,还支持采集12导联心电波形,进一步丰富了心电数据,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成人的心脏状况。并且,支持同步多导联心律失常分析≥4通道,能及时发现成人可能存在的心律失常问题,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多导联监测
12导联心电波形
起搏器监测
具备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监测功能,可对使用起搏器的成人患者进行有效监测。该功能能够准确识别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起搏模式、起搏频率等参数,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可及时发现起搏器故障或异常情况,保障成人患者在使用起搏器时的心电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颤报警显示
图形趋势支持房颤(A-fib)报警显示,可实时监测成人患者是否出现房颤情况。一旦检测到房颤,监护仪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成人房颤患者的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减少房颤引发的并发症风险。通过持续监测房颤情况,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多模式测量支持
呼吸监测功能
精准呼吸监测
能够对成人的呼吸频率、节律等参数进行精准监测。实时反映成人患者的呼吸状态,为呼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准确的呼吸监测数据,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等,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呼吸监测的相关参数:
监测参数
具体内容
呼吸频率
精确测量成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呼吸节律
监测呼吸的规律性
异常呼吸报警
当监测到成人患者呼吸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呼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这有助于降低成人患者因呼吸异常导致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呼吸异常可能包括呼吸暂停、呼吸急促等情况,报警功能能够确保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数据趋势分析
可对成人呼吸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呼吸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这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例如,通过分析呼吸频率的变化趋势,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
监测优势体现
抗干扰能力强
配备抗干扰心电电缆线,可有效减少电刀等干扰,确保成人心电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电刀等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心电监测的准确性。而抗干扰心电电缆线能够屏蔽这些干扰,使监护仪稳定地进行心电和呼吸监测,为成人患者的手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多参数同步监测
可同时对成人的心电和呼吸参数进行监测,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通过同步监测多个参数,医生可以综合分析病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这有助于提高成人患者的治疗效率和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临床适用性广
适用于成人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等多种临床场景的监测。不同的临床场景对监护仪的要求不同,而该麻醉监护仪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为成人患者的全方位医疗监护提供有力支持。在手术室中,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重症监护室,可进行持续、稳定的监测;在普通病房,可用于日常健康监测。
重症监护室监测
小儿脉率血氧监测
脉率监测特点
精准脉率测量
能够精准测量小儿的脉率,为评估小儿心血管功能提供准确数据。实时反映小儿脉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精准的脉率测量,医生可以了解小儿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这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小儿健康。
快速响应机制
具有快速响应机制,能迅速捕捉小儿脉率的微小变化。在小儿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这为小儿的紧急救治争取宝贵时间,确保小儿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快速响应机制可以提高医疗救治的效率,降低小儿的健康风险。
数据可靠性高
采用先进的脉率监测技术,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减少测量误差,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以下是脉率监测技术的相关信息:
普通病房应用
技术特点
具体内容
先进算法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高精度传感器
捕捉微小的脉率变化
血氧监测优势
抗干扰能力
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具备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能力。即使小儿活动或处于低灌注状态,也能准确监测血氧饱和度。这为小儿的日常监测和特殊情况下的监测提供可靠保障,确保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小儿的血氧情况。
血氧监测优势
PI灌注指数支持
支持PI灌注指数,可进一步评估小儿的灌注情况。为医生判断小儿血液循环状态提供更多信息。通过PI灌注指数,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是PI灌注指数的相关信息:
参数
意义
PI灌注指数
反映小儿的灌注情况
传感器易清洁
传感器为软指套,可直接用消毒剂清洗、浸泡及消毒。方便保持传感器的清洁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小儿使用传感器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加放心。
监测适配性
小儿生理特点适配
监测功能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舒适性。例如,传感器的设计符合小儿手指的大小和形状,减少小儿在监测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监测的依从性。这使得小儿能够更配合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多场景监测适用
适用于小儿在病房、门诊等多种场景的脉率和血氧监测。满足小儿不同医疗环境下的监测需求。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监测优势:
场景
优势
病房
持续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
门诊
快速获取小儿的脉率和血氧数据
数据综合分析
可对小儿的脉率和血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小儿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发现隐藏的健康问题,提高小儿疾病的治疗效果。
新生儿无创血压监测
监测模式特点
多模式测量支持
支持手动、自动、序列测量模式、STAT,满足新生儿不同的监测需求。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采用STAT模式进行测量,提高新生儿血压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同的测量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临床场景,确保能够准确测量新生儿的血压。
静脉阻滞功能
支持静脉阻滞功能,可更好地适应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情况。在进行血压测量时,减少静脉回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新生儿无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新生儿的血压情况,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测量稳定性
具备良好的测量稳定性,确保每次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减少测量误差,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血压数据。通过稳定的测量,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新生儿血压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监测参数差异
适用新生儿特性
精准适配设计
监测设备的设计充分考虑新生儿的身体特点,确保测量的精准性和舒适性。例如,袖带的尺寸适合新生儿的手臂,减少新生儿在测量过程中的不适感。这使得新生儿能够更配合血压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低压力测量
能够进行低压力测量,适应新生儿血压较低的特点。准确测量新生儿的血压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通过低压力测量,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监测需求,确保医生能够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情况。
安全监测保障
在测量过程中,确保对新生儿的安全无损害。采用无创测量方式,避免对新生儿造成创伤。这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血压监测服务,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加放心。
临床应用优势
早期疾病发现
通过准确的无创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的血压异常。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问题,为早期治疗提供机会。这提高了新生儿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降低了疾病对新生儿的危害。
治疗效果评估
可用于评估新生儿治疗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监测血压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新生儿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科室适用
适用于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等多个科室的血压监测。满足不同科室对新生儿血压监测的需求。以下是不同科室的监测优势:
科室
优势
新生儿科
全面监测新生儿的血压情况
重症监护室
实时监测重症新生儿的血压变化
不同人群监测差异
生理特征差异适配
成人监测特点
针对成人身体机能较为成熟的特点,监测参数范围更广、精度更高。如心电监测可进行更复杂的心律失常分析,以满足成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成人的心脏功能相对稳定,但也可能存在各种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更精确的监测参数来诊断和治疗。
小儿监测特点
考虑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监测功能注重准确性和舒适性。例如,传感器设计符合小儿身体特点,减少小儿在监测过程中的不适感。以下是小儿监测的相关特点:
特点
具体内容
传感器适配
符合小儿身体特点
舒适性设计
减少小儿不适感
新生儿监测特点
针对新生儿身体极为脆弱的特点,监测设备采用无创、低压力等方式。确保对新生儿的安全无损害,满足新生儿特殊的监测需求。以下是新生儿监测的相关特点:
特点
具体内容
无创测量
避免对新生儿造成创伤
低压力测量
适应新生儿血压较低的特点
监测参数差异
参数范围不同
不同人群的生理参数正常范围不同,监测设备可根据人群进行调整。如成人和小儿的血压、心率正常范围差异较大,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调整参数范围,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
特殊参数需求
不同人群可能有特殊的监测参数需求。例如,新生儿可能需要重点监测氧心呼吸图等参数。设备具备相应的监测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以下是不同人群的特殊参数需求:
人群
特殊参数需求
新生儿
氧心呼吸图
参数灵敏度差异
监测设备对不同人群参数变化的灵敏度不同。如对小儿和新生儿的参数变化更为敏感,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以下是不同人群的参数灵敏度差异:
人群
参数灵敏度
小儿
较高
新生儿
更高
临床应用差异
疾病诊断侧重
不同人群的疾病类型和诊断重点不同,监测结果的应用也有所差异。如成人更关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小儿和新生儿则更注重先天性疾病的筛查。以下是不同人群的疾病诊断侧重:
人群
疾病诊断侧重
成人
心血管疾病
小儿
先天性疾病
新生儿
先天性疾病
治疗决策依据
监测数据为不同人群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针对成人、小儿和新生儿的治疗方案会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这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不同人群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监测场景需求
不同人群在不同的临床场景下有不同的监测需求。如成人在手术中需要更全面的监测,小儿和新生儿在病房需要更便捷的监测。以下是不同人群的监测场景需求:
人群
监测场景需求
成人
手术中全面监测
小儿
病房便捷监测
新生儿
病房便捷监测
设备临床适用场景
手术室监测场景
全面参数监测
在手术室中,可对患者的心电、呼吸、脉率、血氧、无创血压、有创血压、体温等多项参数进行全面监测。实时反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身体状况。通过全面监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应急情况预警
具备快速响应的报警功能,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如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以下是异常情况及预警信息:
异常情况
预警信息
心律失常
XXX
血压异常
XXX
多设备协同支持
可与其他手术室设备进行协同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如与麻醉机、手术床等设备配合。通过协同工作,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重症监护室监测
持续稳定监测
为重症患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监测服务。实时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持续监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为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多参数分析评估
可对患者的多项监测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下是多参数分析评估的相关信息:
参数
分析评估
心电
判断心脏功能
呼吸
评估呼吸状况
远程监测功能
支持远程监测功能,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即使不在患者身边,也能及时掌握病情动态。这提高了重症监护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普通病房应用
日常健康监测
用于普通病房患者的日常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日常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便捷操作使用
设备操作简单便捷,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使用。这提高了病房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接受监测。
数据存储查询
可存储患者的监测数据,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查询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通过查询分析数据,医生可以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适用场景
手术中监测场景
成人手术监测
1)在成人外科手术期间,会对心电、呼吸、脉率、血氧、无创血压、有创血压、体温等参数进行实时且精准的监测,以此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
成人手术心电监测
2)采用心电监测ECG功能,不仅支持3/5/10导联心电监测,还支持级联导联监测,同时能够采集12导联心电波形。并且,同步多导联心律失常分析≥4通道,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情况,为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3)运用无创血压监测NIBP功能,该功能适用于成人手术中血压的多种测量模式,包括手动、自动、序列测量模式及STAT测量,还支持静脉阻滞功能,能全面满足成人手术中不同的血压监测需求。
4)通过麻醉气体监测AG功能,可自动识别、分析5种吸入性麻醉气体及O2、CO2、N2O共计8种气体的实时吸入/呼出浓度,同时提供实时MAC值及具有年龄特异性MACage值,从而保障麻醉效果的稳定和安全。
5)主机具备的168小时趋势及图表回顾、72小时全息回顾功能,可让医护人员清晰了解患者在手术前后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征变化趋势,为手术方案的调整和术后护理提供有力参考。
6)屏幕快照功能支持手动创建或报警自动触发,可存储至少200幅快照,方便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瞬间变化,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7)支持早期预警评分EWS,采用NEWS2/MEWS协议,并支持通过HL7直接输出EWS,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潜在变化,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8)支持报警灯360°可视,并可支持手势声音报警静音功能,既保证了医护人员能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小儿手术监测
1)针对小儿手术,能够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精准监测,充分满足小儿特殊的生理需求,为小儿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2)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具有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的特性,支持PI灌注指数。其传感器为软指套,方便小儿使用,且可直接用消毒剂清洗、浸泡及消毒,保证了使用的卫生和安全。
小儿手术血氧监测
3)无创血压监测NIBP适用于小儿,可根据小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手动、自动、序列测量模式等,还支持静脉阻滞功能,为小儿手术中的血压监测提供了多种选择。
4)有创压力监测IBP可准确测量小儿的血压情况,测量范围为-40to320mmHg,支持双有创压力与双体温同时监测,能更全面地反映小儿的生理状态。
5)心电监测ECG可选择3/5/10导联心电监测,支持级联导联监测,支持采集12导联心电波形,能为小儿心脏功能的监测提供详细的数据。
6)标配抗干扰心电电缆线,可减少电刀等干扰,确保心电监测的准确性。
7)主机具备的中文化操作界面,可自定义设置参数波形及数字位置,窗口大小自动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
主机中文化操作界面
8)具有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虽主要针对新生儿,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儿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提供参考。
新生儿手术监测
1)在新生儿手术中,利用具有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的主机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关键信息。
2)心电监测ECG具备起搏器监测功能(单腔或双腔),图形趋势支持房颤(A-fib)报警显示,可及时发现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异常情况,保障新生儿的心脏安全。
3)无创血压监测NIBP适用于新生儿,为手术中的血压监测提供可靠数据,确保新生儿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压稳定。
4)麻醉深度监测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分析并转换得出能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数值,支持显示≥1通道脑电波形,可精确控制麻醉深度,确保新生儿麻醉安全。
5)麻醉气体监测AG可自动识别、分析5种吸入性麻醉气体及O2、CO2、N2O共计8种气体的实时吸入/呼出浓度,提供实时MAC值及具有年龄特异性MACage值,保障新生儿呼吸功能稳定。
6)神经肌电传导监测NMT支持TOF%、DBS%、Count计数、PTC等监测项目,具备区域性神经阻滞刺激功能,有助于评估新生儿的神经肌肉功能,为手术中的麻醉和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7)主机的模块插槽最多支持≥3个扩展模块,监测参数模块可直接插入,支持热插拔操作,方便根据新生儿的特殊需求添加监测项目。
8)屏幕显示波形通道数≥12,数字区≥4,可同时显示多个监测参数,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重症监护适用场景
成人重症监护
1)在成人重症监护室,会持续对患者的心电、呼吸、脉率、血氧、无创血压、有创血压、体温等参数进行严密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成人重症心电监测
小儿重症血氧监测
新生儿重症血压监测
2)主机具备168小时趋势及图表回顾、72小时全息回顾功能,医护人员可通过查看这些数据,深入了解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征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3)心电监测ECG支持采集12导联心电波形,同步多导联心律失常分析≥4通道,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重症患者的心脏功能,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4)麻醉气体监测AG可实时监测患者吸入/呼出的气体浓度,提供实时MAC值及具有年龄特异性MACage值,保障患者呼吸功能的稳定,维持体内气体平衡。
5)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支持PI灌注指数,确保在患者活动或身体状况不佳时,仍能准确监测血氧饱和度。
6)无创血压监测NIBP支持手动、自动、序列测量模式、STAT,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
7)有创压力监测IBP可同时监测双有创压力与双体温,为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8)支持早期预警评分EWS,采用NEWS2/MEWS协议,并支持通过HL7直接输出EWS,能提前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趋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监测项目
功能特点
心电监测ECG
支持12导联采集,同步多导联心律失常分析≥4通道
麻醉气体监测AG
实时监测气体浓度,提供MAC值及MACage值
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红外光吸收技术,抗干扰,支持PI灌注指数
无创血压监测NIBP
多种测量模式,满足不同需求
有创压力监测IBP
双有创压力与双体温同时监测
小儿重症监护
1)对于小儿重症监护,会采用适合小儿生理特点的监测参数和模式,确保能够准确、全面地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技术,支持PI灌注指数,保障小儿在活动或身体状态不稳定时,血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无创血压监测NIBP可根据小儿的不同情况,如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同时支持静脉阻滞功能,为小儿重症患者的血压监测提供个性化服务。
4)有创压力监测IBP可同时监测双有创压力与双体温,能更精准地反映小儿的生理状态,为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心电监测ECG可选择3/5/10导联心电监测,支持级联导联监测,支持采集12导联心电波形,全面监测小儿的心脏功能。
6)标配抗干扰心电电缆线,减少外界干扰对心电监测的影响,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7)主机的中文化操作界面可自定义设置参数波形及数字位置,窗口大小自动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设置。
8)具有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虽主要针对新生儿,但也能为小儿重症监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监测项目
功能特点
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抗运动干扰,支持PI灌注指数
无创血压监测NIBP
多种测量模式,支持静脉阻滞功能
有创压力监测IBP
双有创压力与双体温同时监测
心电监测ECG
多导联监测,支持12导联采集
主机操作界面
中文化,可自定义设置
新生儿重症监护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利用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心电监测ECG具备起搏器监测功能(单腔或双腔),可及时发现新生儿心脏的异常情况,保障新生儿的心脏功能正常。
3)无创血压监测NIBP适用于新生儿,能为新生儿的血压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4)神经肌电传导监测NMT支持TOF%、DBS%、Count计数、PTC等监测项目,具备区域性神经阻滞刺激功能,有助于评估新生儿的神经肌肉功能,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5)麻醉气体监测AG可实时监测新生儿吸入/呼出的气体浓度,确保新生儿呼吸功能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气体平衡。
6)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支持PI灌注指数,保证在新生儿活动或身体状况不佳时,仍能准确监测血氧饱和度。
7)主机的模块插槽最多支持≥3个扩展模块,可根据新生儿的特殊需求添加监测项目,提高监测的全面性。
8)屏幕显示波形通道数≥12,数字区≥4,可同时显示多个监测参数,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监测项目
功能特点
心电监测ECG
具备起搏器监测功能
无创血压监测NIBP
适用于新生儿,提供准确数据
神经肌电传导监测NMT
支持多项监测项目,具备刺激功能
麻醉气体监测AG
实时监测气体浓度
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抗干扰,支持PI灌注指数
日常护理监测场景
成人日常护理
1)在成人日常护理中,可随时对患者的心电、呼吸、脉率、血氧、无创血压、体温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成人日常心电监测
小儿日常血氧监测
2)主机具备屏幕快照功能,支持手动创建或报警自动触发,可存储至少200幅快照,方便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瞬间变化,便于医护人员分析病情。
3)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支持PI灌注指数,为成人患者的日常血氧监测提供了准确、便捷的方式。
4)无创血压监测NIBP支持手动、自动、序列测量模式、STAT,可满足成人患者不同的血压监测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5)心电监测ECG可选择3/5/10导联心电监测,支持级联导联监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脏异常情况。
6)中文化操作界面可自定义设置参数波形及数字位置,窗口大小自动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7)具有168小时趋势及图表回顾功能,医护人员可通过查看这些数据,了解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征变化趋势。
8)支持早期预警评分EWS,采用NEWS2/MEWS协议,并支持通过HL7直接输出EWS,能提前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趋势。
小儿日常护理
1)在小儿日常护理中,可对小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全面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2)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的传感器为软指套,可直接用消毒剂清洗、浸泡及消毒,既方便小儿使用,又能保证卫生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3)无创血压监测NIBP适用于小儿,可根据小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支持静脉阻滞功能,为小儿的血压监测提供个性化服务。
4)双体温监测功能可同时监测小儿的不同部位体温,能更及时地发现小儿发热等异常情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5)心电监测ECG可选择3/5/10导联心电监测,支持级联导联监测,能为小儿的心脏健康提供保障。
6)标配抗干扰心电电缆线,减少外界干扰对心电监测的影响,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7)主机的中文化操作界面可自定义设置参数波形及数字位置,窗口大小自动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8)具有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虽主要针对新生儿,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儿日常护理提供参考。
新生儿日常护理
1)在新生儿日常护理中,利用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可随时了解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2)心电监测ECG具备起搏器监测功能(单腔或双腔),能有效保障新生儿的心脏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心脏异常。
3)无创血压监测NIBP适用于新生儿,为新生儿的血压监测提供准确数据,确保血压稳定。
4)麻醉气体监测AG可实时监测新生儿吸入/呼出的气体浓度,保证新生儿呼吸功能正常,维持体内气体平衡。
5)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采用红外光吸收技术,抗运动干扰、防低灌注,支持PI灌注指数,确保在新生儿活动或身体状况不佳时,仍能准确监测血氧饱和度。
6)主机的模块插槽最多支持≥3个扩展模块,可根据新生儿的特殊需求添加监测项目,提高监测的全面性。
7)屏幕显示波形通道数≥12,数字区≥4,可同时显示多个监测参数,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8)具有72小时全息回顾功能,医护人员可通过查看这些数据,了解新生儿近期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主机功能响应说明
模块化插件式设计
模块插槽支持扩展
支持多个扩展模块
灵活配置监测参数
通过添加不同的扩展模块,可实现对多种生理参数的监测,为临床麻醉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本项目所采购的病人监护仪,可通过扩展模块实现对麻醉气体、麻醉深度、肌松等高级参数的监测。如在成人手术中,添加麻醉气体监测模块,可实时监测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为麻醉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参数模块,提高监测的针对性。
麻醉深度监测
模块插槽
监测参数
功能描述
麻醉气体
可自动识别、分析5种吸入性麻醉气体及O2、CO2、N2O共计8种气体的实时吸入/呼出浓度,并提供实时MAC值及具有年龄特异性MACage值。
麻醉深度
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分析并转换得出能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数值,支持显示≥1通道脑电波形。
肌松
监测项目包括TOF%、DBS%、Count计数、PTC,具备监测区域性神经阻滞刺激功能。
适应不同临床场景
可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灵活调整监测参数模块,使监护仪更好地适应各种临床场景,提高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小儿手术中,可选择适合小儿的监测参数模块,如小儿专用的心电、血氧等监测模块,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新生儿手术,可添加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模块,快速反映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此外,在不同的手术科室,如心脏外科、妇产科等,也可根据科室的特点和需求,调整监测参数模块,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小儿手术监测模块
心电监测模块
血氧监测模块
满足未来升级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变化,可通过添加新的扩展模块对监护仪进行功能升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监测技术和参数,如新型的脑功能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本项目的监护仪可通过添加相应的扩展模块,实现这些新的监测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升级扩展模块的成本相对较低,无需更换整个设备,降低了医院的设备采购成本。
提升设备实用性
支持多个扩展模块的设计,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使监护仪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随时调整监测参数模块,确保获取最准确的监测数据。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对某个生理参数的监测,可及时添加相应的扩展模块,而无需更换整个监护仪。这种灵活的配置方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了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模块化设计
可按需选择模块
个性化监测方案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选择相应的扩展模块,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可选择更多的监测参数模块,如同时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麻醉气体等多个参数,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而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选择较少的监测参数模块,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个性化的监测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
患者类型
监测参数模块选择
成人普通手术
心电、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吸、脉率等基本参数模块。
小儿手术
小儿专用的心电、血氧、无创血压等监测模块。
新生儿手术
OxyCRG新生儿氧心呼吸图界面模块、新生儿专用的监测参数模块。
提高资源利用率
按需选择模块的方式,避免了设备功能的闲置和浪费,提高了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传统的监护仪可能配备了很多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功能可能很少用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本项目的监护仪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模块,只配备需要的监测参数模块,避免了不必要的功能配置。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医院的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
有创血压监测模块
降低使用成本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逐步添加扩展模块,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所有功能模块,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对于一些小型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资金相对有限,无法一次性购买具备所有功能的监护仪。而本项目的监护仪可先购买基本的监测参数模块,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再逐步添加扩展模块。这样,既满足了医院的实际需求,又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减轻了医院的经济负担。
方便设备管理
可按需选择模块的设计,使设备的管理更加方便,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块进行更换和维护。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更换该模块,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维修,缩短了设备的维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同时,对于不再需要的模块,可及时拆除,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此外,设备的软件升级也更加方便,可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独立升级,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模块兼容性良好
确保数据准确性
模块兼容性良好,保证了各监测参数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处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监护仪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监测参数模块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模块之间兼容性不好,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处理不准确,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模块兼容性良好,各模块之间能够准确地传输和处理数据,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心电监测模块与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之间能够准确地同步数据,为医生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
提高设备稳定性
良好的兼容性减少了模块之间的冲突和干扰,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多个模块同时工作时,如果兼容性不好,可能会出现模块之间的冲突和干扰,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数据不准确。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模块兼容性良好,各模块之间能够稳定地协同工作,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同时,良好的兼容性也有利于设备的散热和电磁屏蔽,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兼容性优势
具体表现
减少冲突和干扰
各模块之间能够稳定地协同工作,避免了因冲突和干扰导致的设备故障。
提高散热性能
良好的兼容性有利于设备的散热,降低了设备的温度,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增强电磁屏蔽
减少了电磁干扰,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便设备升级
模块兼容性良好,使得设备在升级时更加方便,只需更换或添加相应的模块即可实现功能升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护仪的功能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本项目的监护仪模块兼容性良好,当需要升级某个功能时,只需更换或添加相应的模块,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升级成本,又缩短了升级时间,使设备能够及时跟上医疗技术的发展步伐。例如,当出现新的麻醉气体监测技术时,可直接更换麻醉气体监测模块,实现设备的功能升级。
升级方式
具体操作
更换模块
当某个模块的功能需要升级时,直接更换该模块。
添加模块
当需要增加新的监测功能时,添加相应的扩展模块。
提升用户体验
模块兼容性良好,使设备的操作更加简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模块之间兼容性良好,用户在操作监护仪时无需担心模块之间的冲突和干扰,只需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进行即可。同时,设备的界面设计也更加友好,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查看和处理监测数据。此外,模块的更换和维护也更加简单,减少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和工作量。例如,医护人员在使用监护仪时,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查看,提高了工作效率。
用户体验提升方面
具体表现
操作简便
无需担心模块之间的冲突和干扰,操作流程更加简单。
界面友好
能够更加方便地查看和处理监测数据。
维护简单
模块的更换和维护更加容易,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
热插拔操作便捷
实时更换模块
提高工作效率
实时更换模块的功能,避免了因更换模块而导致的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如果监护仪在更换模块时需要停机,会影响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延误治疗时机。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支持热插拔操作,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时更换模块,无需停机。这样,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患者的监测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某个监测参数模块出现故障,可立即更换模块,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保障患者安全
在不中断患者监测的情况下更换模块,确保了患者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实时监测,任何监测数据的中断都可能导致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出现偏差,影响治疗效果。本项目的监护仪支持热插拔操作,可在不中断患者监测的情况下更换模块,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设备还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即使在更换模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也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措施
具体作用
实时监测不中断
确保患者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数据备份和恢复
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
方便应急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更换模块,满足临床应急监测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应急处理能力。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监测参数异常等。此时,需要及时更换相应的监测模块,以获取更准确的监测数据。本项目的监护仪支持热插拔操作,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更换模块,无需等待设备停机和重新启动。这样,能够及时满足临床应急监测的需求,为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例如,在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可立即更换心电监测模块,进行更详细的监测和诊断。
应急处理场景
模块更换操作
患者病情突然变化
根据需要更换相应的监测模块。
监测参数异常
更换故障模块或添加新的监测模块。
减少设备损耗
热插拔操作避免了频繁开关机对设备造成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频繁的开关机可能会对设备的硬件造成损伤,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支持热插拔操作,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更换模块,无需频繁开关机。这样,减少了设备的损耗,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频率,为医院节省了资金。
操作简单易懂
缩短培训时间
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培训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在使用新设备时,需要进行培训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如果设备的操作复杂,会增加培训时间和难度,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操作简单易懂,医护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掌握操作方法。这样,缩短了培训时间,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快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通过简单的培训,医护人员就能轻松地进行模块的更换和参数的设置。
提高操作准确性
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出错的概率,提高了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复杂的操作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出现操作失误,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操作简单,减少了操作环节和难度,降低了操作出错的概率。同时,设备还具备操作提示和错误报警功能,当医护人员操作失误时,能够及时提醒并纠正。这样,提高了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操作优势
具体表现
降低操作出错概率
减少操作环节和难度,降低失误可能性。
操作提示和错误报警
及时提醒并纠正操作失误。
减少人为故障
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减少了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故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人为操作不当是导致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设备的操作复杂,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导致设备故障。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操作简单易懂,降低了人为操作不当的可能性。同时,设备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减少了因误操作而导致的设备损坏。这样,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次数和停机时间。
提升用户满意度
简单的操作方式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提高了他们对设备的满意度。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如果操作简单方便,会感到更加轻松和愉快,从而提高对设备的满意度。而本项目的监护仪操作简单易懂,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能够满足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这样,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满意度,促进了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安全性能可靠
防止数据丢失
安全保护机制可防止在热插拔过程中数据丢失,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热插拔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安全保护机制,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本项目的监护仪具备安全保护机制,可在热插拔过程中自动保存数据,并在操作完成后恢复数据。这样,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在更换模块时,设备会自动保存当前的监测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避免设备损坏
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避免了因热插拔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损坏。热插拔操作如果不当,可能会导致过流、过压、短路等问题,损坏设备的硬件。而本项目的监护仪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保护设备不受损坏。这样,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频率。
保障患者安全
安全可靠的热插拔操作,确保了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热插拔操作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电击、烫伤等伤害。而本项目的监护仪具备安全保护机制,可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同时,设备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安全,如采用绝缘材料、避免尖锐边角等。这样,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保障患者安全措施
具体作用
安全保护机制
确保操作过程中设备不会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
人性化设计
采用绝缘材料、避免尖锐边角等,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提高设备稳定性
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安全保护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避免设备故障的扩大和恶化。同时,也减少了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本项目的监护仪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如过流、过压、短路保护,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这些功能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临床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安全保护机制
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
过流、过压、短路保护
避免设备因异常电流、电压而损坏,减少故障发生。
数据备份和恢复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快速恢复。
模块化设计优势
便于设备维护
快速定位故障
模块化结构使各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便于快速定位故障模块,提高了故障排查的效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采用整体式设计,很难快速确定故障的位置,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而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简单的测试和检查快速定位故障模块。这样,缩短了故障排查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效率。例如,当心电监测模块出现故障时,可直接对该模块进行检查和维修,无需对整个监护仪进行拆卸。
定位故障模块
降低维修成本
只需更换故障模块,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维修,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传统的设备维修方式可能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拆卸和维修,不仅维修时间长,而且成本高。而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只需更换该模块即可,无需对整个设备进行维修。这样,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减轻了医院的经济负担。同时,更换模块的操作也相对简单,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减少停机时间
快速更换故障模块,减少了设备的停机时间,保证了临床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临床工作中,设备的停机时间会影响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延误治疗时机。而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更换该模块,无需长时间停机维修。这样,减少了设备的停机时间,保证了临床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某个监测参数模块出现故障,可立即更换模块,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提高设备可用性
便于维护的设计,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是临床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维修时间过长,会影响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维修,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和维修时间。这样,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监测工具。
易于功能扩展
满足临床需求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变化,可通过添加新的模块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在医疗领域,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临床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临床需求的变化,随时添加新的模块,实现功能扩展。例如,随着对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视,可添加麻醉深度监测模块,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准确的监测数据。这样,使设备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临床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临床需求变化
模块添加方案
新的监测技术出现
添加相应的监测模块。
临床诊断和治疗需求增加
根据需求添加相关的功能模块。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易于功能扩展的设计,使设备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临床需求,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设备不能进行功能扩展,随着临床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很快被淘汰。而本项目的监护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添加新的模块来满足不同阶段的临床需求,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这样,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医院的设备更新成本。例如,在设备使用一段...
麻醉科设备采购项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