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投标方案
第一章 总体概述
14
第一节 工程整体认知
14
一、 工程背景深度剖析
14
二、 工程目标精准定位
21
三、 施工范围详细界定
30
第二节 施工段划分原则
37
一、 工期要求适配原则
37
二、 泵站分布考量原则
45
三、 施工独立性保障原则
53
第三节 施工组织部署
60
一、 总体管理目标设定
60
二、 施工组织机构配置
67
三、 关键施工方案部署
77
四、 施工流程安排规划
90
五、 协调沟通机制建立
102
第四节 措施先进性说明
111
一、 施工组织先进策略
111
二、 技术应用创新举措
118
三、 资源配置优化措施
125
第五节 规范标准引用
132
一、 国家施工规范引用
132
二、 省级技术标准参考
144
三、 市级操作规范遵循
155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65
第一节 现场布置原则
165
一、 合理利用场地空间
165
二、 保障施工便利性
173
三、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179
四、 满足材料运输堆放需求
191
五、 便于施工管理
199
第二节 临时设施布局
205
一、 办公区布置方案
205
二、 生活区布置方案
213
三、 材料堆放区布置方案
224
四、 加工区布置方案
231
第三节 施工材料堆放规划
239
一、 材料进场计划
239
二、 材料堆放区域规划
244
三、 材料分类存放方式
254
四、 材料标识管理措施
261
五、 材料防潮防火措施
266
第四节 施工机械布置
275
一、 小型吊装设备布置
275
二、 电焊机布置
284
三、 切割机布置
294
第五节 内部交通与通行设计
302
一、 内部施工通道规划
302
二、 临时道路硬化措施
313
三、 交通疏导方案
322
第六节 安全文明施工保障
326
一、 围挡设置措施
326
二、 警示标识设置
335
三、 扬尘控制措施
339
四、 噪音管理措施
347
五、 垃圾清运措施
355
第三章 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362
第一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
362
一、 金山泵站施工进度
362
二、 东环泵站施工进度
372
三、 清水河北岸泵站进度
380
四、 清水河南岸泵站进度
386
五、 玉水河泵站施工进度
399
六、 学苑路泵站施工进度
413
第二节 关键节点安排
424
一、 水泵拆除关键节点
424
二、 新设备安装节点
434
三、 控制柜调试节点
445
四、 远传模块调试节点
457
第三节 进度管理机制
465
一、 进度跟踪负责人
465
二、 进度协调工作
473
三、 进度会议安排
482
四、 施工安排调整
490
第四节 进度保证措施
500
一、 施工资源配置
500
二、 工序穿插优化
511
三、 节假日施工保障
521
四、 材料设备进场
530
五、 劳动力动态调配
538
第五节 农忙季节保障措施
545
一、 劳动力提前储备
545
二、 用工承诺签订
553
三、 人员待遇提高
560
四、 本地替代人员
568
第六节 进度风险分析与应对
578
一、 天气风险应对
578
二、 设备供货风险
586
三、 现场协调风险
596
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
609
第一节 质量管理目标
609
一、 工程整体质量合格目标
609
二、 阶段性质量控制目标
613
三、 可量化质量考核指标
616
第二节 组织职责分工
618
一、 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618
二、 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621
三、 质检员质量职责
624
四、 施工员质量职责
628
五、 材料员质量职责
632
第三节 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
635
一、 图纸会审制度
635
二、 技术交底制度
640
三、 样板引路制度
647
四、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652
五、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655
六、 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661
第四节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664
一、 水泵更换质量控制
664
二、 导轨安装质量控制
670
三、 自动耦合调试质量控制
677
四、 控制柜接线质量控制
680
五、 远传模块调试质量控制
687
第五节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690
一、 水泵安装质量控制
690
二、 附属构件更换质量控制
699
三、 控制柜安装质量控制
704
四、 变频模块调试质量控制
708
五、 远传模块配置质量控制
712
第六节 质量监控体系
717
一、 班组自检体系
717
二、 项目部专检体系
721
三、 公司巡检体系
725
四、 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728
五、 质量动态监控措施
735
第七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38
一、 水泵安装偏差防治
738
二、 控制线路接错防治
743
三、 模块通信不畅防治
747
四、 设备接地不良防治
753
第八节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757
一、 分项工程验收制度
757
二、 分部工程验收制度
763
三、 单位工程验收制度
768
四、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771
五、 功能性试验验收制度
775
六、 系统联调验收制度
779
第九节 质量应急预案
782
一、 设备安装异常应急处理
782
二、 控制系统失效应急处理
786
三、 通信中断应急处理
790
四、 应急物资配备
797
五、 人员响应机制
804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证措施
808
第一节 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目标
808
一、 零伤亡事故目标设定
808
二、 零事故指标量化
820
三、 文明施工达标率要求
831
第二节 安全文明施工组织体系
839
一、 项目经理责任落实
840
二、 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850
三、 安全管理机制建立
861
第三节 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874
一、 水泵拆除安全措施
874
二、 吊装作业安全保障
883
三、 电气安装安全技术
896
四、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
910
五、 有限空间作业措施
920
第四节 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931
一、 现场围挡设置规范
931
二、 材料堆放管理办法
948
三、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961
四、 施工机械维护保养
970
五、 作业与生活区分隔
979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94
一、 扬尘控制有效方法
994
二、 废水处理具体方案
1003
三、 固体废弃物分类
1017
四、 噪声控制可行策略
1030
第六节 应急预案与风险应对
1037
一、 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1037
二、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
1045
三、 恶劣天气应对措施
1054
第六章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分工
1064
第一节 项目组织架构设置
1064
一、 项目经理岗位设置
1064
二、 技术负责人岗位设置
1072
三、 施工员岗位设置
1081
四、 安全员岗位设置
1093
五、 质量员岗位设置
1105
六、 材料员岗位设置
1112
第二节 岗位职责划分
1120
一、 项目经理职责
1120
二、 技术负责人职责
1129
三、 施工员职责
1140
四、 安全员职责
1148
五、 质量员职责
1156
六、 材料员职责
1163
第三节 人员配备方案
1170
一、 项目经理配备
1170
二、 技术负责人配备
1177
三、 安全员配备
1183
四、 质量员配备
1193
五、 材料员配备
1201
第四节 分工合理性说明
1207
一、 项目经理分工合理
1207
二、 技术负责人分工合理
1216
三、 施工员分工合理
1224
四、 安全员分工合理
1235
五、 材料员分工合理
1246
第七章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1258
第一节 劳动力配置计划
1258
一、 电工人员配备安排
1258
二、 焊工人员需求计划
1268
三、 机械操作工配置
1279
四、 普工人员调配安排
1287
第二节 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299
一、 电焊机设备配备
1299
二、 切割机设备安排
1313
三、 起重设备配置计划
1320
四、 运输车辆调配方案
1334
第三节 材料进场计划
1345
一、 水泵材料进场安排
1345
二、 导轨材料进场规划
1351
三、 自动耦合装置进场
1361
四、 控制柜材料进场计划
1374
五、 变频模块材料进场
1382
六、 远传模块进场安排
1392
第四节 资源调配与应急机制
1400
一、 资源动态调配机制
1400
二、 设备故障应急措施
1408
三、 人员短缺应对方案
1414
第八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422
第一节 关键施工技术
1422
一、 水泵更换施工技术
1422
二、 导轨安装施工技术
1431
三、 自动耦合调试技术
1437
四、 控制柜接入技术
1449
五、 变频模块安装技术
1462
六、 远传模块配置技术
1472
第二节 关键工艺方案
1477
一、 水泵拆卸与安装工艺
1477
二、 附属构件更换工艺
1487
三、 控制柜接线与调试工艺
1502
四、 变频模块安装与调试工艺
1518
五、 远传模块接入与通信测试工艺
1527
第三节 工程实施重点
1537
一、 水泵精准拆装重点
1537
二、 设备防渗漏处理重点
1550
三、 电气系统接入重点
1566
四、 远程监控系统调试重点
1576
五、 旧设备拆除与新设备安装衔接重点
1586
第四节 工程实施难点
1598
一、 泵站空间狭小运输困难
1598
二、 旧泵站结构限制安装精度
1608
三、 多系统并行调试复杂
1615
四、 现场环境复杂影响安全
1630
第五节 难点解决方案
1640
一、 定制设备搬运轨道方案
1640
二、 采用模块化拆装工艺方案
1652
三、 优化施工时序方案
1669
四、 设置临时防护措施方案
1680
五、 安排专家现场指导方案
1692
六、 开展多轮调试模拟方案
1703
第六节 紧急情况预案
1714
一、 突发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1714
二、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1731
三、 人员受伤应急处理预案
1744
四、 通信中断应急处理预案
1758
第七节 风险抵抗措施
1768
一、 天气风险预警机制
1768
二、 设备延迟到货应对
1777
三、 人员变动应对措施
1793
四、 现场条件变化策略
1805
第九章 设备性能
1818
第一节 设备性能标准
1818
一、 水泵性能参数
1818
二、 控制柜性能要求
1830
三、 变频模块性能标准
1838
四、 远传模块性能参数
1848
第二节 智能化与效率
1860
一、 远传模块远程监控
1860
二、 变频模块节能控制
1869
三、 控制柜自动化控制
1881
第三节 安全与可靠性
1892
一、 水泵安全防护措施
1892
二、 控制系统保护功能
1902
三、 极端工况运行可靠性
1910
第四节 设备选型依据
1923
一、 金山泵站设备选型
1923
二、 东环泵站设备选型
1931
三、 清水河北岸泵站选型
1939
四、 清水河南岸泵站选型
1949
五、 玉水河泵站设备选型
1956
六、 学苑路泵站设备选型
1968
第十章 设备供货及安装方案
1977
第一节 供货方案制定
1977
一、 水泵供货流程规划
1977
二、 水泵附属构件供货流程
1987
三、 控制柜供货流程明确
2002
四、 变频模块供货流程安排
2017
五、 远传模块供货流程规划
2032
六、 供应商资质审核机制
2046
第二节 安装质量控制
2061
一、 安装前技术交底制度
2061
二、 水泵安装工艺流程
2070
三、 导轨安装工艺流程
2086
四、 控制柜接线工艺流程
2101
五、 安装过程质量检查
2116
六、 设备调试标准及验收
2131
第三节 安装安全保障
2137
一、 专项安全操作规程
2137
二、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2143
三、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
2148
四、 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2163
五、 起重吊装安全防护
2172
六、 安装现场安全巡查
2188
第四节 安装进度控制
2205
一、 安装节点目标细化
2205
二、 设备到货进度匹配
2218
三、 与土建工序协调机制
2226
四、 与电气工序协调机制
2236
五、 突发情况应对预案
2248
总体概述
工程整体认知
工程背景深度剖析
项目需求背景解读
区域水利发展需求
德州市庆云县的水利发展离不开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承担着区域内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等重要任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要求日益提高,泵站的优化提升成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旨在满足区域内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等需求,提升整体水利设施的效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稳定供应。泵站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智能调度能力,可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防洪排涝
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德州市庆云县的水利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的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对泵站的供水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提升泵站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水资源的调配效率,满足区域内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泵站的优化提升还将增强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城市的发展,德州市庆云县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泵站的优化提升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调配效率,满足区域内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泵站的优化提升还将增强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居民生活保障需求
稳定的泵站运行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供应的基础,升级改造泵站可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供应质量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优化泵站的运行方式,提高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供应。
改善泵站设施有助于提升排水能力,减少内涝等自然灾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加强泵站的排水能力,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减少内涝等自然灾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泵站的智能化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居民对生活的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泵站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水资源的调配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供应,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泵站的高效运行对庆云县的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可保障工业用水的稳定供应,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庆云县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泵站的供水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提升泵站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水资源的调配效率,保障工业用水的稳定供应,促进经济发展。泵站的优化提升还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泵站设施有利于提升农业灌溉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是庆云县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改善泵站的灌溉条件,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精准灌溉,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升级改造泵站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形象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泵站升级改造项目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泵站的智能化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调配效率,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泵站现状问题分析
设备老化腐蚀问题
现状泵站的格栅、水泵及附属构件老化严重,腐蚀损坏情况普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老化导致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增加了运行成本。腐蚀损坏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和事故。
格栅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设备老化腐蚀问题,以下是具体的分析表格:
设备名称
老化腐蚀情况
影响
格栅
部分格栅出现变形、断裂,表面腐蚀严重
影响水流通过,增加堵塞风险
水泵
叶轮磨损、腐蚀,泵体出现裂缝
降低水泵效率,增加能耗
导轨
表面生锈、磨损,影响水泵的安装和运行
导致水泵运行不稳定
自动耦合
密封性能下降,出现漏水现象
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
起吊装置
钢丝绳磨损、断裂,滑轮损坏
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正常起吊水泵
叶轮堵塞问题
叶轮堵塞是泵站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水泵流量减小,影响排水和供水能力。叶轮堵塞增加了水泵的负荷,可能导致电机过热,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堵塞问题还会影响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自动耦合
叶轮
叶轮堵塞的原因主要有水中杂物过多、格栅损坏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的杂物会逐渐积累在叶轮上,导致堵塞。格栅损坏后,无法有效拦截杂物,也会增加叶轮堵塞的风险。为了解决叶轮堵塞问题,需要定期对泵站进行清理和维护,检查格栅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叶轮堵塞不仅会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整个泵站系统造成影响。当叶轮堵塞时,水泵的流量减小,无法满足区域内的用水需求。同时,堵塞还会导致水泵的负荷增加,可能引发电机过热等问题,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及时解决叶轮堵塞问题对于保障泵站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管控调度困难问题
现有泵站缺乏有效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手段,难以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管控调度困难导致无法及时响应突发情况,影响泵站的应急处理能力。缺乏智能化管理使得泵站的运行管理效率低下,增加了人力成本。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管控调度困难问题,以下是详细的分析表格:
问题表现
具体情况
影响
缺乏远程监控
无法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流量、压力等
难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智能调度手段不足
不能根据实际用水需求自动调整水泵的运行状态
降低水资源的调配效率
应急处理能力弱
在突发情况发生时,无法迅速做出响应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运行管理效率低下
需要人工频繁巡检和操作,增加了人力成本
影响泵站的整体效益
行业发展趋势关联
智能化发展趋势
水利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泵站升级改造配备远传模块等设施,符合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化管理可实现泵站的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和智能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实时采集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以下是关于泵站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表格分析:
智能化设施
功能特点
优势
远传模块
实时传输设备运行数据
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预设参数自动调整水泵运行状态
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智能调度系统
根据用水需求和设备状态进行智能调度
优化水资源调配
数据分析平台
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节能环保趋势
节能环保是当前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升级改造泵站可采用节能型设备,降低能耗。优化泵站的运行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有助于提升泵站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泵站升级改造中,采用节能型水泵和电机可显著降低能耗。通过优化泵站的运行参数,合理调配水泵的运行数量和频率,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泵站提供部分电力,可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节能环保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升级改造泵站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效稳定趋势
行业对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升级改造可提升泵站的整体性能。更换高性能的水泵及附属构件,可提高泵站的排水和供水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泵站的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满足行业对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
高性能的水泵和附属构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通过优化泵站的设计和布局,减少水流阻力,也能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加强泵站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可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高效稳定的泵站运行是保障区域水资源供应和防洪排涝的关键。升级改造泵站,提升其整体性能,可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战略意义阐述
提升区域水利安全
泵站升级改造可增强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升区域水利安全保障水平。优化泵站设施有助于应对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项目对提升区域水利安全的作用,以下是详细表格分析:
项目措施
作用
效果
升级改造泵站
增强排水和供水能力
提高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能力
提升泵站稳定性
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
保障泵站持续稳定运行
优化设施布局
提高水流顺畅性
降低内涝风险
采用智能监控
实时掌握设备状态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稳定的泵站运行可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保障,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泵站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吸引投资,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泵站的稳定运行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可保障工业用水的稳定供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农业方面,优化的泵站设施可提升灌溉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泵站的智能化水平,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稳定的水资源供应和高效的泵站运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泵站升级改造项目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推动水利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项目的实施,积累智能化泵站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以下是关于项目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表格分析:
先进技术设备
作用
对行业的影响
远传模块
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
推动智能化管理技术应用
节能型水泵
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发展
智能调度系统
优化水资源调配
提升行业的运行管理水平
数据分析平台
提供决策支持
推动数据驱动的行业发展
工程目标精准定位
泵站性能提升目标
水泵性能优化
提升运行效率
通过更换高效水泵,对泵站的水力性能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能耗。高效水泵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更稳定的运行,满足泵站的实际需求。在实际运行中,高效水泵能够根据流量和扬程的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参数,确保泵站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同时,对水泵的进出口管道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水力损失,也有助于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此外,还将对泵站的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实现对水泵的智能控制,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高效水泵
增强可靠性
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水泵设备,是提高泵站可靠性的关键。我公司将严格筛选水泵供应商,确保所选用的水泵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对水泵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建立完善的维护档案,记录水泵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情况。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清洗、润滑等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水泵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还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水泵故障、停电等,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附属构件升级
提高安全性
更换老化、损坏的水泵附属构件,如导轨、自动耦合、起吊装置等,是提高泵站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这些附属构件的老化和损坏可能会导致水泵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我公司将选用质量可靠、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附属构件进行更换,并确保其安装符合要求。同时,对附属构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还将在泵站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附属构件
更换原因
更换标准
维护措施
导轨
老化、磨损严重
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导轨
定期检查导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导轨
自动耦合
性能下降、故障频繁
具有良好密封性能和可靠性的自动耦合
定期对自动耦合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起吊装置
承载能力不足、安全性能差
符合安全标准的起吊装置
定期对起吊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提升稳定性
优化附属构件的设计和安装,可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振动和噪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附属构件与水泵的匹配性,确保其能够协同工作。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附属构件的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同时,对附属构件进行减震和降噪处理,减少振动和噪音对泵站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将对附属构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松动、磨损等问题,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智能监控实现
远程监控功能
配备远传模块等设施,可实现对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及时掌握泵站的运行状态。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水泵的运行参数、水位、流量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同时,远程监控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泵站的远程控制,如启停水泵、调节流量等,提高泵站的管理效率。此外,还将建立数据中心,对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泵站的优化运行提供依据。
智能调度管理
利用智能调度系统,根据泵站的实际需求和运行情况,自动调整水泵的运行参数,实现泵站的智能化管理。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水位、流量等实时数据,自动计算出最优的水泵运行方案,并及时调整水泵的运行状态。通过智能调度管理,可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智能调度系统还可以对泵站的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施工质量达标目标
遵循规范标准
严格执行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现行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程序,工程施工操作规程等文件规定执行。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工艺的选择,都将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符合要求。例如,在基础施工中,将严格控制基础的平整度和承载力;在管道安装中,将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符合质量要求
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说明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对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将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追溯和处理。
施工工序
质量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
不合格处理措施
基础施工
基础的平整度偏差不超过±5mm,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水准仪测量、静载试验
返工处理,直至符合标准
管道安装
管道的连接牢固、密封良好,无渗漏现象
压力试验、外观检查
重新连接或更换管道
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位置准确、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运行平稳
经纬仪测量、试运行检查
调整设备位置或进行维修
材料质量把控
选用优质材料
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材料,如水泵、水泵附属构件、控制柜、变频模块、远传模块等,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我公司将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采购,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对每一批材料都将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同时,建立材料质量档案,记录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情况,便于追溯和管理。
材料存储管理
对材料进行妥善的存储和管理,避免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或变质。建立专门的材料仓库,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仓库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材料受潮、生锈。同时,对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坏或变质的材料。为了确保材料的使用安全和质量,还将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规范材料的出入库流程,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
材料类型
存储条件
存储期限
检查周期
水泵
干燥、通风的仓库,避免阳光直射
不超过1年
每月检查一次
水泵附属构件
干燥、清洁的仓库,防止生锈
不超过6个月
每季度检查一次
控制柜
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避免受潮
不超过1年
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变频模块
干燥、温度适宜的仓库,避免高温和潮湿
不超过6个月
每季度检查一次
远传模块
干燥、防尘的仓库,防止灰尘进入
不超过6个月
每季度检查一次
质量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质量监督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反馈给施工单位,并督促其进行整改。对质量问题严重的施工单位,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监督内容
监督频率
监督方式
问题处理措施
原材料质量
每批材料进场时检查
检验报告审查、外观检查
不合格材料退场
施工工艺
每周检查一次
现场巡查、抽样检测
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停工整顿
工程质量验收
每道工序完成后检查
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不合格工序返工处理
严格质量验收
对每一个施工工序和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验收过程中,将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程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内在质量等方面。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要求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同时,建立质量验收档案,记录工程的验收情况和整改情况,便于追溯和管理。为了保证质量验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还将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项目进度控制目标
制定合理计划
编制进度计划
根据60日历天的工期要求,结合6个泵站的地理位置分布及施工内容,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施工进度有序进行。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地质条件等,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同时,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进行优化和完善。为了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还将建立进度跟踪机制,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情况。
施工阶段
施工任务
时间节点
责任人
施工准备阶段
场地平整、材料采购、设备进场等
第1-5天
项目经理
基础施工阶段
泵站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
第6-20天
施工队长
设备安装阶段
水泵、附属构件、控制柜、变频模块、远传模块等设备的安装
第21-40天
设备安装负责人
调试运行阶段
设备调试、试运行、验收等
第41-60天
技术负责人
优化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泵站的施工任务独立推进、互不干扰,提高施工效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还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
泵站名称
施工顺序
资源调配
施工时间
金山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安排专业施工队伍,保障材料和设备供应
第1-20天
东环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与金山泵站错开施工时间,合理调配资源
第10-30天
清水河北岸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资源分配
第20-40天
清水河南岸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与其他泵站合理协调资源
第30-50天
玉水河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保障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40-60天
学苑路泵站
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与其他泵站协同施工,提高效率
第50-60天
进度跟踪监控
实时跟踪进度
建立进度跟踪机制,实时跟踪施工进度,及时掌握施工进展情况。通过定期召开工程进度会议、现场巡查等方式,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问题。如果发现施工进度滞后,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人力、物力投入,优化施工方案等。同时,建立进度预警机制,当施工进度出现偏差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及时调整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对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尽量减少工期损失。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同时,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调整后的计划得到各方的认可和执行。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还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确保按时完工
加强协调沟通
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协调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达施工进度信息,确保各方之间的信息畅通。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解决。同时,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沟通效率,还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递。
强化保障措施
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制定详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计划,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调配,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同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为了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还将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
施工范围详细界定
水泵更换工程范围
泵站水泵更换
对金山泵站、东环泵站、清水河北岸泵站、清水河南岸泵站、玉水河泵站、学苑路泵站等6个泵站的水泵进行更换。选用的水泵具备性能稳定、智能、高效、安全等特点,能充分满足泵站的运行需求。在更换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现行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标准,确保更换后的水泵质量可靠、运行稳定,为泵站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水泵性能适配
根据各泵站的实际工况和需求,精心选择适配的水泵型号和参数。确保水泵的流量、扬程等性能指标与泵站的设计要求高度相符。在选定水泵后,进行专业的安装调试工作,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以下是不同泵站适配水泵的相关信息:
泵站名称
水泵型号
流量(m³/h)
扬程(m)
功率(kW)
金山泵站
XXX-1
100
20
15
东环泵站
XXX-2
120
22
18
清水河北岸泵站
XXX-3
80
18
12
清水河南岸泵站
XXX-4
90
19
13
玉水河泵站
XXX-5
110
21
16
学苑路泵站
XXX-6
105
20
14
水泵安装标准
按照相关技术说明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水泵的安装。严格遵循工程施工操作规程,从基础制作、水泵就位到管道连接等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水泵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安装完成后,对水泵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密封性测试等,只有通过各项测试的水泵,才会投入使用。
附属构件更新范围
导轨更换更新
对6个泵站的水泵导轨进行更换,根据水泵的规格和运行要求,选用合适的导轨材料和规格。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导轨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满足水泵运行的要求。更换完成后,对导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保证其在水泵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偏移等问题,为水泵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支撑。
水泵导轨
导轨安装精度
自动耦合装置更新
更新6个泵站水泵的自动耦合装置,以提高水泵的安装和拆卸效率。选用性能可靠的自动耦合装置,确保其能够实现水泵的准确耦合。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对耦合的准确性、稳定性等进行多次测试和调整,确保自动耦合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为泵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供便利。
自动耦合装置
起吊装置更新
对6个泵站的水泵起吊装置进行更新,确保起吊能力满足水泵的重量要求。选用安全可靠的起吊装置,在起吊过程中能够保障起吊过程的安全性。安装后,对起吊装置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和测试,包括起吊能力测试、制动系统测试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起吊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起吊装置
控制柜安装范围界定
泵站控制柜安装
在6个泵站分别安装控制柜,实现对水泵等设备的集中控制。根据泵站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控制柜的功能和配置。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充分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确保控制柜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地方。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控制柜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控制柜布线连接
进行控制柜内部的布线和连接,确保线路整齐、规范。严格遵循电气安装标准,选用合适的电线电缆,保证控制柜的电气安全性能。在连接控制柜与水泵等设备之间的线路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试,确保信号传输准确、稳定。以下是控制柜布线连接的相关信息:
控制柜布线
控制柜功能调试
连接设备
线路规格
连接方式
信号类型
控制柜-水泵
XXXmm²电缆
直接连接
控制信号
控制柜-传感器
XXXmm²电线
端子连接
数据信号
控制柜-指示灯
XXXmm²电线
焊接连接
指示信号
控制柜功能调试
对控制柜的各项功能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进行控制柜的参数设置和优化,根据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各项参数,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调试完成后,对控制柜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验,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下是控制柜功能调试的相关信息:
调试项目
调试内容
调试标准
调试结果
启动功能调试
测试控制柜能否正常启动水泵
启动时间小于XXX秒
合格
停止功能调试
测试控制柜能否正常停止水泵
停止时间小于XXX秒
合格
保护功能调试
测试控制柜的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
保护动作准确、及时
合格
变频模块安装范围说明
泵站变频模块安装
在6个泵站安装变频模块,实现水泵的变频调速控制。根据水泵的功率和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变频模块。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确保变频模块安装在通风良好、便于散热的地方,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以下是不同泵站安装变频模块的相关信息:
泵站名称
变频模块型号
适配水泵功率(kW)
安装位置
金山泵站
XXX-1
15
泵站控制室
东环泵站
XXX-2
18
泵站设备间
清水河北岸泵站
XXX-3
12
泵站配电室
清水河南岸泵站
XXX-4
13
泵站操作间
玉水河泵站
XXX-5
16
泵站监控室
学苑路泵站
XXX-6
14
泵站机房
变频模块参数设置
对变频模块的参数进行设置,根据泵站的实际工况进行优化。保证变频模块的调速范围和精度满足水泵的运行需求。在设置参数过程中,充分考虑水泵的负载特性、运行环境等因素,进行多次调整和测试。设置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变频模块能够正常工作,实现水泵的高效运行。
变频模块与设备连接
将变频模块与水泵、控制柜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和控制。在连接过程中,仔细检查连接线路的可靠性,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连接完成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调试和优化,通过模拟不同的运行工况,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远传模块安装范围明确
泵站远传模块安装
在6个泵站安装远传模块,实现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及智能调度。选择性能稳定、传输可靠的远传模块,确保其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数据。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信号强度和数据传输的便利性,保证远传模块安装在信号良好的地方,为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供有力支持。
远传模块数据传输
进行远传模块的数据传输设置,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与监控中心的通信连接,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接收。在设置完成后,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和优化,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和数据流量,检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下是远传模块数据传输的相关信息:
泵站名称
通信方式
数据传输频率
传输成功率
金山泵站
无线通信
每分钟一次
99%
东环泵站
有线通信
每两分钟一次
98%
清水河北岸泵站
无线通信
每分钟一次
99%
清水河南岸泵站
有线通信
每两分钟一次
98%
玉水河泵站
无线通信
每分钟一次
99%
学苑路泵站
有线通信
每两分钟一次
98%
远传模块功能测试
对远传模块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模拟各种工况,包括设备故障、异常数据等情况,检验远传模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后立即进行解决和优化。以下是远传模块功能测试的相关信息: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测试标准
测试结果
数据上传测试
测试远传模块能否准确上传设备数据
数据准确率大于99%
合格
远程控制测试
测试能否通过监控中心远程控制设备
响应时间小于XXX秒
合格
异常报警测试
测试远传模块能否及时发出异常报警信号
报警准确率100%
合格
施工段划分原则
工期要求适配原则
60日历天工期分解
前期准备阶段
在项目正式启动后的前5天内,会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对施工场地展开全面清理和平整工作。施工场地内可能存在的杂物、障碍物等都会被彻底清除,确保施工区域达到无障碍的状态,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在接下来的3天里,会严格把控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进场及检验工作。对每一台设备的性能、每一批材料的质量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其完全符合本项目的要求。从设备的运行参数到材料的规格型号,都会进行一一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第9-10天,会精心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明确安全要求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为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场地清理平整
施工设备材料进场检验
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泵站施工阶段
在第11-30天,会对6个泵站进行同步施工。施工团队会按照科学的施工顺序,依次对水泵及附属构件进行拆除和更换工作。在拆除过程中,会小心谨慎,避免对周围设施造成损坏;在更换时,会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在第31-40天,完成控制柜、变频模块和远传模块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安装过程中,会注重设备的布局合理性和连接的稳定性,调试时会模拟各种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第41-50天,会对各个泵站的设备进行联合调试。通过联合调试,检查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安排如下:
水泵及附属构件拆除
水泵及附属构件更换
设备联合调试
时间区间
施工内容
施工要求
第11-15天
金山泵站、东环泵站水泵及附属构件拆除
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周围设施
第16-20天
金山泵站、东环泵站水泵及附属构件更换
严格按照安装标准操作
第21-25天
清水河北岸泵站、清水河南岸泵站水泵及附属构件拆除
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周围设施
第26-30天
清水河北岸泵站、清水河南岸泵站水泵及附属构件更换
严格按照安装标准操作
第31-33天
玉水河泵站、学苑路泵站控制柜安装
布局合理,连接稳定
第34-36天
玉水河泵站、学苑路泵站变频模块安装
布局合理,连接稳定
第37-40天
所有泵站远传模块安装及整体调试
模拟各种运行情况,确保正常运行
第41-43天
金山泵站、东环泵站设备联合调试
检查协调性和稳定性
第44-46天
清水河北岸泵站、清水河南岸泵站设备联合调试
检查协调性和稳定性
第47-50天
玉水河泵站、学苑路泵站设备联合调试及整体优化
检查协调性和稳定性,解决存在问题
收尾验收阶段
在第51-55天,会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拆除临时搭建的设施,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恢复施工场地的原貌,使其达到环保和安全要求。在第56-58天,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自检。对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台设备都进行细致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迅速实施。在第59-60天,会积极配合业主和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提供详细的施工资料和检测报告,确保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施工垃圾清理
工程验收
时间区间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第51-52天
拆除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垃圾
恢复场地原貌,达到环保和安全要求
第53-54天
检查施工区域卫生,进行最后的清理
确保场地整洁
第55天
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留问题
保证场地符合交付标准
第56天
对泵站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查找可能存在的表面缺陷
第57天
对泵站设备进行性能检测
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第58天
整理自检报告,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59天
准备验收资料,与业主和相关部门沟通
资料齐全,沟通顺畅
第60天
配合验收,解答疑问,根据反馈整改
确保工程通过验收
施工进度阶段规划
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施工阶段,会对每个泵站的基础进行详细勘察。组织专业地质勘察人员,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全面了解基础的地质条件、承载能力等情况。根据勘察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方案会充分考虑地质特点、泵站的设计要求等因素,确保基础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基础开挖、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等工作。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会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保证基础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会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钢筋的间距、数量和连接方式正确。模板安装会保证其牢固性和密封性,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浇筑质量。从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到浇筑速度、振捣方式等,都会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临时设施拆除
设备安装阶段
在设备安装阶段,会按照设备安装图纸,有序进行水泵、控制柜、变频模块和远传模块的安装工作。安排专业的安装团队,熟悉设备的性能和安装要求,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会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注意设备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设备安装准确无误。每安装一台设备,都会进行多次测量和调整,保证其位置和姿态符合要求。对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和固定,使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和固定方式,防止出现泄漏和松动现象。安装完成后,会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调试运行阶段
在调试运行阶段,会对各个泵站的设备进行单机调试。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单独调试,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通过调试,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进行设备的联合调试,模拟实际运行情况,检查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在联合调试过程中,会对设备的运行参数、信号传输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设备之间能够协调运行。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优化。建立问题反馈机制,技术人员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不断优化设备的运行效果,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工期风险应对策略
天气因素应对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会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分析天气信息,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根据天气预报,制定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确保在恶劣天气来临前,各项防护措施能够及时到位。在雨天和大风天气,会立即停止户外作业,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施工设备和材料。对于露天存放的设备和材料,会用防雨布、防风网等进行覆盖和固定,防止其受到损坏。对于因天气原因延误的工期,会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加快施工进度。重新评估施工任务,优化施工流程,确保在后续的时间里能...
庆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