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肿瘤中心改造项目导视标牌系统工程投标方案
第一章 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10
第一节 内容完整性
10
一、 招标文件核心信息明确
10
二、 施工内容全面覆盖
18
三、 施工关键环节描述
25
第二节 编制科学性
31
一、 技术质量标准依据
31
二、 法律法规引用规范
39
三、 技术措施论证设计
46
第三节 编制合理性
55
一、 进度安排科学规划
55
二、 资源配置优化设计
63
三、 质量目标保障措施
70
第四节 可操作性与可行性
76
一、 施工流程具体可行
76
二、 现场条件适应性方案
85
三、 履约能力匹配设计
91
第二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9
第一节 施工总体安排
99
一、 施工阶段划分规划
99
二、 施工流程图设计
118
三、 施工顺序合理规划
132
四、 资源投入计划制定
152
第二节 标牌安装技术措施
162
一、 安装技术参数确定
162
二、 安装工艺流程设计
167
三、 质量控制点设置
180
四、 现场问题处理方案
193
第三节 材料与设备管理
197
一、 主要材料需求计划
197
二、 材料全过程管理措施
202
三、 施工设备配置计划
218
四、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32
第四节 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
257
一、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57
二、 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272
三、 专项安全防护措施
285
四、 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296
第五节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313
一、 工期目标分解计划
314
二、 进度动态控制方法
327
三、 进度偏差应对策略
342
四、 项目进度协调机制
356
第六节 现场协调与配合措施
372
一、 多方沟通协调机制
372
二、 施工单位配合方案
386
三、 现场问题响应机制
393
四、 信息反馈调整流程
414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36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
436
一、 质量组织架构设置
436
二、 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
447
三、 质量管理流程设计
460
第二节 质量管理制度
469
一、 质量责任制度建立
469
二、 质量例会与检查制度
477
三、 隐蔽工程验收管理
484
四、 样板引路制度执行
493
第三节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08
一、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508
二、 技术交底管理
518
三、 三检制度实施
525
四、 关键部位质量监控
531
第四节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537
一、 进场材料质量验证
537
二、 材料验收台账管理
551
三、 见证取样制度执行
561
四、 不合格材料处理流程
578
第五节 质量验收标准
585
一、 验收规范执行依据
585
二、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流程
598
三、 验收资料管理要求
606
第六节 质量培训与意识提升
619
一、 质量意识培训计划
619
二、 岗前培训实施
627
三、 质量宣传与评比活动
636
第七节 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
647
一、 质量问题反馈机制
647
二、 质量分析会制度
659
三、 质量管理措施优化
670
第四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676
第一节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676
一、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架构
676
二、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697
第二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712
一、 三级安全教育实施
712
二、 安全意识强化措施
725
第三节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745
一、 标牌施工安全防护
745
二、 消防器材配备管理
763
第四节 应急预案与演练
780
一、 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781
二、 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799
第五节 安全检查与整改
808
一、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
808
二、 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822
第五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834
第一节 环保管理体系
834
一、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设定
834
二、 环保管理组织架构搭建
842
三、 环保管理制度制定
847
四、 环保管理责任人配置
852
第二节 施工扬尘控制
859
一、 扬尘控制专项方案编制
859
二、 防尘设施设置与维护
867
三、 裸露地面处理措施
874
四、 施工车辆进出管理
883
第三节 噪声与振动控制
887
一、 施工时间合理安排
887
二、 低噪声设备选用
895
三、 隔音降噪设施设置
903
四、 噪声监测点布置
914
第四节 废水与废弃物管理
921
一、 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921
二、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932
三、 垃圾分类收集管理
941
四、 废弃物运输台账建立
948
第五节 节能与资源利用
956
一、 施工节能计划制定
956
二、 节能型设备推广
963
三、 材料节约措施实施
970
四、 可再生能源利用
976
第六节 环保培训与宣传
984
一、 环保培训教材编制
984
二、 环保培训组织实施
991
三、 环保宣传氛围营造
997
四、 环保应急演练开展
1005
第六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014
第一节 进度计划编制
1014
一、 施工进度总计划制定
1014
二、 计划协调性保障措施
1023
第二节 进度控制措施
1037
一、 阶段性目标控制体系
1037
二、 日常进度管理机制
1047
第三节 资源保障措施
1051
一、 施工资源配置方案
1052
二、 资源动态管理机制
1063
第四节 风险应对机制
1077
一、 进度风险因素识别
1077
二、 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1089
第五节 进度计划实施保障
1101
一、 责任体系构建
1101
二、 协同推进机制
1110
第七章 资源配备计划
1122
第一节 人员配备计划
1122
一、 施工各阶段人员数量规划
1122
二、 人员专业资质要求
1131
第二节 材料供应计划
1144
一、 导视标牌材料采购方案
1144
二、 材料进场验收流程
1152
第三节 机械设备配置
1164
一、 主要施工设备清单
1164
二、 设备使用管理规范
1174
第四节 资金使用计划
1189
一、 阶段性资金分配方案
1189
二、 资金使用监管措施
1199
第五节 资源配置保障措施
1208
一、 应急资源调配预案
1208
二、 资源协调管理机制
1216
第八章 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226
第一节 成品保护措施
1226
一、 专项方案制定
1226
二、 防护材料应用
1238
三、 警示标识设置
1251
四、 巡查修复机制
1256
五、 交叉施工保护
1265
第二节 工程保修承诺
1270
一、 质保期承诺
1270
二、 响应机制建立
1282
三、 保修范围界定
1290
四、 维修资源配备
1301
五、 期满维护服务
1316
第三节 管理机制与制度
1327
一、 责任体系构建
1327
二、 工作流程编制
1335
三、 考核机制制定
1344
四、 台账管理规范
1360
五、 专项培训开展
1366
第九章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373
第一节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1373
一、 施工现场突发情况应急流程
1373
二、 应急信息上报责任机制
1381
三、 应急物资设备配置方案
1387
第二节 应急预案制定
1399
一、 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1399
二、 预案启动响应机制
1407
三、 应急联络体系建设
1413
第三节 风险识别与评估
1420
一、 施工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1420
二、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1430
三、 动态风险管控机制
1439
第四节 风险抵抗措施
1448
一、 项目风险储备金管理
1448
二、 工程关键环节保险方案
1456
三、 供应链保障应急措施
1462
第五节 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1468
一、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设计
1468
二、 专职应急管理人员配置
1478
三、 应急能力培训计划
1488
第六节 应急演练与评估
1497
一、 年度应急演练规划
1497
二、 模拟演练实施规范
1506
三、 演练效果评估改进
1512
第十章 施工现场平面图
1522
第一节 施工区域划分
1522
一、 医院运行区域隔离方案
1522
第二节 功能分区布置
1529
一、 材料堆放区场地规划
1529
第三节 交通组织规划
1542
一、 施工人员进出流线设计
1542
第四节 临时设施布置
1562
一、 临时水电接口布置方案
1562
二、 施工设备定位
1577
第五节 安全文明施工布置
1587
一、 安全警示标识系统设置
1587
第六节 平面图绘制标准
1601
一、 CAD施工平面图标注规范
1602
第七节 动态调整机制
1619
一、 施工进度与平面协调管理
1619
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或网络图
1628
第一节 进度计划完整性
1628
一、 施工阶段划分明确
1628
二、 工期时间合理安排
1634
三、 关键工序逻辑关系
1642
四、 施工内容全面覆盖
1651
第二节 绘图清晰规范
1656
一、 标准格式绘制要求
1656
二、 图表内容信息体现
1675
三、 图例颜色使用规范
1681
四、 图纸比例合理性
1686
第三节 计划科学合理性
1693
一、 资源配置合理规划
1693
二、 工序依赖关系统筹
1703
三、 调整空间预留设计
1711
四、 规范标准符合要求
1716
第四节 切实可行保障
1723
一、 进度控制措施制定
1723
二、 责任分工协作机制
1731
三、 人员技术力量配置
1738
四、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745
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内容完整性
招标文件核心信息明确
施工范围界定
明确整体范围
涵盖主要工程
1)本项目涵盖导视标牌的制作、安装等主要施工内容。在制作环节,从设计到选材,都将严格把控,确保导视标牌的质量和效果。安装过程中,会运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保证导视标牌的稳固和精准。
2)包含与导视标牌系统相关的配套设施施工。配套设施的施工将与导视标牌的制作、安装同步规划,确保整体的协调性和功能性。
导视标牌制作
施工内容
具体要求
质量标准
导视标牌制作
选用优质材料,精确设计尺寸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导视标牌安装
位置准确,角度合适
牢固、稳定
配套设施施工
与导视标牌系统相匹配
功能正常
明确附属工作
1)明确与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相关的基础工作施工范围。基础工作是导视标牌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将对基础的开挖、浇筑等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严格监督。
2)界定施工过程中的清理、维护等附属工作范围。施工过程中的清理和维护工作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划分施工区域
合理规划区域
1)结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肿瘤中心的布局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充分考虑医院的功能分区和人员流动,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板块,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
2)考虑各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施工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如门诊区、病房区等,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明确区域职责
1)明确每个施工区域的负责人员和施工团队。每个施工区域都将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和施工团队,确保施工责任的落实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2)确定各区域施工的先后顺序和衔接要求。合理安排各区域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同时明确各区域之间的衔接要求,避免出现施工漏洞。
施工区域
负责人员
施工团队
施工顺序
衔接要求
门诊区
XXX
团队A
先基础后安装
与其他区域无缝对接
病房区
XXX
团队B
同步施工
保证安全和质量
公共区域
XXX
团队C
最后完善
美观、实用
排除无关内容
明确非施工项
1)明确与导视标牌系统工程无关的建筑改造等内容不属于施工范围。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干扰和资源浪费,专注于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的施工。
2)确定不包含在本次施工范围内的特殊设备或材料。对特殊设备和材料进行明确界定,确保施工范围的清晰和准确。
避免范围模糊
1)通过详细的界定避免施工范围的模糊和歧义。制定详细的施工范围说明书,明确各项施工内容和边界,确保施工团队对施工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2)确保施工团队对施工范围有清晰的认识。在施工前,对施工团队进行详细的培训和交底,使其熟悉施工范围和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偏差。
技术要求梳理
遵循国家规范
符合技术标准
1)确保导视标牌的制作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工艺,都将严格遵循国家的技术规范,保证导视标牌的质量和安全性。
2)保证施工工艺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工艺的精湛和高效。
执行验收规范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的验收标准。
2)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环节的质量检验。制定详细的质量检验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导视标牌质量检验
满足图纸需求
解读图纸细节
1)仔细解读施工图纸中导视标牌的尺寸、材质等细节。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对导视标牌的各项细节要求有准确的理解。
2)明确图纸中对施工工艺和安装方式的要求。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装计划,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图纸的设计意图。
落实图纸要求
1)在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施工团队将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图纸的标准。
2)确保施工结果与施工图纸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施工结果与施工图纸完全一致。
适应项目特点
考虑使用场景
1)考虑导视标牌在医院肿瘤中心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导视标牌的内容和形式,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服务。
2)确保技术方案满足医院特殊环境的要求。医院的环境具有特殊性,如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技术方案将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导视标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满足视觉要求
1)保证导视标牌的视觉效果符合医院的整体风格。导视标牌的设计将与医院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2)使导视系统在医院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辨识度。采用清晰、简洁的设计风格,提高导视标牌的辨识度,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快速找到目的地。
视觉要求
具体措施
效果评估
符合整体风格
选用与医院风格相符的颜色和字体
通过视觉评估
良好的辨识度
采用大字体和高对比度颜色
进行实地测试
美观性
设计简洁、大方的造型
征求意见反馈
质量标准明确
达到合格标准
遵循质量规范
1)严格遵循国家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将按照国家的质量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2)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质量规范。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确保质量合格
1)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导视标牌系统工程质量合格。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等,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通过质量检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符合要求。
注重材料质量
严格材料筛选
1)对导视标牌的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从材料的供应商选择到材料的进场检验,都将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使用的材料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确保使用的材料质量可靠、性能稳定。选用优质的材料,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测试,确保材料能够满足导视标牌系统的长期使用要求。
导视标牌材料筛选
材料名称
筛选标准
检验方法
质量保证
金属板材
厚度、硬度符合要求
物理性能测试
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塑料管材
耐腐蚀性好
化学分析
进行老化试验
涂料
色泽均匀、附着力强
外观检查和附着力测试
符合环保标准
把控材料来源
1)把控材料的来源渠道,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选择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建立材料采购档案,对材料的来源、质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
2)选择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筛选,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生产能力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保证安装质量
规范安装工艺
1)按照规范的安装工艺进行导视标牌的安装。制定详细的安装工艺流程,对安装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安装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2)保证安装位置准确、角度合适。在安装前,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确保导视标牌的安装位置准确、角度合适。
进行安装检验
1)安装完成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对导视标牌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安装位置、牢固程度、外观等方面,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2)确保导视标牌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导视标牌的安装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工程验收规范
依据国家规范
遵循验收标准
1)严格遵循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工程验收。按照国家的验收标准,对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对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对导视标牌的制作、安装、配套设施等环节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执行验收流程
1)按照规定的验收流程进行工程验收工作。建立规范的验收流程,明确验收的步骤和要求,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确保验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在验收过程中,严格遵守验收纪律,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公正。
涵盖全部内容
全面检查项目
1)对导视标牌的制作、安装等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从导视标牌的设计到安装完成,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确保项目的完整性和质量。
2)涵盖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和环节。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材料采购、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确保没有遗漏。
保证验收完整
1)确保工程验收内容完整无遗漏。制定详细的验收清单,对验收内容进行逐一核对,确保验收工作的全面性。
2)对附属工作和配套设施也进行验收。附属工作和配套设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导视标牌系统的整体效果,将对其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符合要求。
严格质量把控
进行质量检验
1)对导视标牌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对导视标牌的性能、外观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检查其性能、外观等是否符合标准。对导视标牌的亮度、清晰度、色泽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对其外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督促质量整改
1)对于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确保工程最终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工程最终质量符合要求。
施工内容全面覆盖
工程量清单核对
清单项目审查
标牌制作审查
1)仔细审查清单中是否涵盖不同类型、规格和材质的导视标牌制作项目,确保各类标识如科室指示牌、楼层索引牌等均包含在内,不同材质如金属、塑料、木材等的应用也有明确体现。
2)严格确认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是否明确,包括表面处理工艺、字体排版精度、色彩饱和度等,以保证制作出的标牌不仅符合设计美学要求,更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耐久性和清晰度要求。
安装项目审查
1)全面检查清单中是否有导视标牌的安装项目,涵盖安装方式如粘贴、悬挂、镶嵌等,以及安装位置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等的详细信息,确保安装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精确确保安装项目的费用合理,对安装所需的人工、材料和设备等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参考市场行情和行业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费用预算,保证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导视标牌制作审查
导视标牌安装项目审查
工程量计算复核
基础工程量复核
1)认真复核导视标牌基础施工的工程量,如混凝土浇筑量需精确到立方米,钢筋用量需精确到千克,确保基础施工的材料用量符合设计要求。
2)严格检查基础尺寸和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测量和对比设计图纸,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导视标牌的长期使用提供坚实保障。
标牌数量复核
1)细致核对清单中标牌的数量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逐一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标牌进行统计,避免出现数量错误,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对于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标牌,分别进行数量统计和复核,建立详细的标牌台账,明确每种标牌的具体数量和分布位置。
导视标牌数量复核
费用明细审查
材料费用审查
1)深入审查清单中材料费用的计算,包括材料的品牌、规格、数量和单价等,确保材料的选择符合项目质量要求和预算限制。
2)通过市场调研对比市场价格,确保材料费用的合理性,分析材料价格波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因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增加。
材料名称
品牌
规格
数量
单价
总价
金属板材
XXX品牌
1mm厚
100平方米
200元/平方米
20000元
塑料板材
XXX品牌
2mm厚
50平方米
100元/平方米
5000元
LED灯带
XXX品牌
5米/卷
20卷
50元/卷
1000元
人工费用审查
1)全面检查清单中人工费用的计算,包括人工数量、工时和单价等,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工投入。
2)依据当地劳动力市场行情,判断人工费用是否合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工资待遇符合要求,同时保证项目的人工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导视标牌设计制作
合同施工范围确认
合同条款研读
施工范围界定
1)精准确定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的施工范围,详细梳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边界,包括从设计、制作到安装、调试的全过程。
2)仔细检查是否有与工程量清单不一致的地方,及时与发包方沟通协调,进行调整和确认,确保合同与清单的一致性。
导视标牌安装调试
权利义务明确
1)清晰明确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如发包方的支付义务需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承包方的施工责任需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合法性审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法律风险。
施工边界明确
物理边界确定
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准确确定导视标牌系统工程的物理边界,如建筑物的内外范围、楼层的具体区域等,明确施工的具体空间范围。
2)在施工图纸上明确标注施工边界,使用不同颜色或线条进行区分,作为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确保施工工作的准确性。
责任边界划分
1)合理划分与其他工程的责任边界,如与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等的接口处理,明确各工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要求。
2)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各方的配合责任和协调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问题解决机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
变更事项约定
变更提出程序
1)严格规定发包方和承包方提出施工范围变更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变更申请的提交时间、方式和审批流程。
2)明确变更申请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变更申请包含变更的原因、内容、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等详细信息,便于双方进行审核和处理。
费用调整原则
1)科学确定施工范围变更导致的费用调整原则和方法,根据变更的性质和程度,制定合理的费用调整方案。
2)明确费用调整的计算依据和审批程序,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经过双方协商和审批后进行费用调整,确保费用调整的公平合理。
导视标牌工程全包含
设计制作涵盖
方案设计要求
1)深入根据医院肿瘤中心的功能布局和人员流动情况,进行导视标牌的方案设计,充分考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和心理感受。
2)设计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美观性,运用合理的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和图形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患者和医护人员,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形象。
样品制作标准
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导视标牌样品,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工艺符合要求。
2)对样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经发包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批量制作,保证批量制作的质量稳定性。
安装调试完成
安装工艺要求
1)采用合适的安装工艺和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导视标牌选择相应的安装方式,确保导视标牌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2)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设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损坏,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文明和整洁。
调试测试内容
1)对导视标牌的显示功能、灯光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2)检查标牌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显示清晰、准确,满足使用需求。
维护保养服务
定期检查内容
1)定期对导视标牌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结构、电气系统等方面,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2)检查标牌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保证导视标牌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导视标牌维护保养
清洁保养方法
1)采用合适的清洁保养方法,根据不同材质的导视标牌选择相应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保持导视标牌的清洁和美观。
2)避免使用对标牌有腐蚀性的清洁剂,防止损坏标牌表面,延长导视标牌的使用寿命。
标牌材质
清洁工具
清洁剂
清洁频率
金属
软布
中性清洁剂
每月一次
塑料
海绵
温和清洁剂
每两周一次
木质
毛刷
木质专用清洁剂
每季度一次
施工关键环节描述
肿瘤中心现场勘查
全面了解建筑布局
1)深入对肿瘤中心的各楼层、各区域的功能布局展开详细了解,明确不同科室、病房、通道等的具体位置和用途,为导视标牌的合理设置提供基础依据。比如清晰知晓各个科室的分布,能让患者快速找到目的地。
2)精准测量各区域的尺寸大小,包括墙面长度、高度,通道宽度等,为后续导视标牌的设计和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只有尺寸准确,才能保证导视标牌与空间完美适配。
3)细致观察建筑的结构特点,如柱子、楼梯、电梯等的位置和样式,避免导视标牌的安装与建筑结构产生冲突。合理避开建筑结构,可提升导视标牌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肿瘤中心现场勘查
建筑布局了解
分析人员流动路线
1)认真观察患者、医护人员、家属等不同人群的主要流动路线,确定导视标牌的最佳设置位置。了解不同人群的流动习惯,能让导视标牌发挥最大作用。
2)深入分析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的人员流量变化,以便合理安排导视标牌的数量和大小。根据流量调整,可避免资源浪费和导视不清的问题。
3)充分考虑特殊情况,如紧急疏散路线,确保导视标牌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在紧急时刻,清晰的导视能保障人员安全。
评估环境视觉条件
1)全面检查现场的光线情况,包括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确保导视标牌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见。良好的视觉效果能让导视信息更易传达。
2)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的色彩和装饰风格,使导视标牌的设计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与环境融合的导视标牌能提升整体美观度。
3)密切注意周围是否存在遮挡物,如广告牌、绿植等,避免影响导视标牌的可视性。无遮挡的导视标牌才能更好地引导人员。
标牌系统设计交底
设计理念阐释
1)向相关人员详细解释导视标牌系统的设计理念,包括设计风格、色彩搭配、图形符号的含义等。清晰传达设计理念,有助于各方达成共识。
2)说明设计如何与肿瘤中心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相契合,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与医院形象相符的导视设计能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3)强调设计的人性化考虑,如易于识别、方便使用等,以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人性化的导视能提高使用体验。
标牌系统设计交底
设计理念阐释
功能布局说明
功能布局说明
1)展示导视标牌系统的整体功能布局,包括不同类型标牌的分布位置和作用。明确的功能布局能让导视系统更有条理。
2)解释如何通过导视标牌引导人员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高效的导视能节省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3)说明不同区域导视标牌的设置重点和特殊要求,如病房区、检查区等。根据区域特点设置导视,能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
技术参数讲解
1)介绍导视标牌的制作材料、工艺和质量标准,确保标牌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优质的材料和工艺能保证导视标牌长期使用。
2)说明标牌的安装方式和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固定方法等,保证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范的安装能避免安全隐患。
3)讲解标牌的维护和保养要点,延长标牌的使用寿命。正确的维护能降低更换成本。
材料采购质量把控
供应商筛选评估
1)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其信誉、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等。选择信誉好、能力强的供应商是保障材料质量的关键。
2)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对样品的质量、性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样品检测能提前发现质量问题。
3)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质量标准和违约责任。合同约束能保障双方权益。
材料采购质量把控
材料进场检验
1)材料进场时,严格按照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严格检验能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等,确保材料的质量可追溯。质量证明文件是质量的有力保障。
3)对不合格的材料及时进行处理,如退货、换货等,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及时处理不合格材料能保证工程质量。
存储运输管理
1)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存储和保管,采取防潮、防晒、防火等措施,确保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合适的存储条件能保持材料性能。
2)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材料受到损坏。防护措施能减少运输中的损失。
3)定期对存储的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安装施工工艺说明
基础施工要点
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施工,确保基础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稳固的基础是导视标牌安全使用的保障。
2)严格控制基础的尺寸和水平度,保证导视标牌的安装精度。精准的尺寸和水平度能提升导视标牌的安装效果。
3)对基础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基础的使用寿命。防腐处理能防止基础生锈损坏。
安装施工工艺
标牌安装流程
1)按照设计位置和安装方式进行导视标牌的安装,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准确规范的安装能保证导视标牌的正常使用。
2)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安装,保证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能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
3)对安装后的标牌进行调整和固定,使其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调整固定能让导视标牌更加美观实用。
质量检测标准
1)安装完成后,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标牌的垂直度、水平度、牢固度等。严格的检测能保证导视标牌符合质量要求。
2)检查标牌的表面质量,确保无划痕、变形等缺陷。良好的表面质量能提升导视标牌的美观度。
3)对检测不合格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质量要求。及时整改能保证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流程规划
验收准备工作
准备事项
具体内容
资料整理
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如施工图纸、材料检验报告、质量验收记录等。
全面自检
对导视标牌系统进行全面的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工具准备
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工具、检测仪器等。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能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资料的整理能为验收提供依据,自检能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工具的准备能保证验收的准确性。
现场验收程序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参与能保证验收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2)按照验收标准对导视标牌系统的外观、尺寸、安装质量等进行检查。严格的检查能保证导视标牌符合要求。
3)对导视标牌的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使用。功能测试能验证导视标牌的实用性。
验收报告编制
报告内容
具体要求
验收结果
根据现场验收情况编制验收结果,明确导视标牌系统是否合格。
存在问题
详细记录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处理意见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签字确认
验收报告需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作为工程交付的依据。
问题跟踪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编制规范的验收报告能为工程交付提供有力的依据,问题的跟踪和整改能保证导视标牌系统的质量。
编制科学性
技术质量标准依据
国家现行技术标准
遵循建筑规范
结构安全设计
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精确计算导视标牌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性。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建筑材料,从源头上保证导视标牌的质量和耐久性。以下是部分相关标准及要求的表格:
标准名称
具体要求
应用部位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考虑风荷载、雪荷载等因素,计算标牌承载能力
整体结构
《建筑用钢材质标准》
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框架结构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玻璃的厚度、安全性等满足规定
标识面板
电气安全保障
选用具有合格证书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电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系统,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电气安装规范进行施工,对电气线路进行合理布局和防护。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以上措施,保障导视标牌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符合环保标准
环保材料选用
优先选择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和材料的环保性能报告。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和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采用环保型的涂料和胶粘剂,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通过以上措施,打造绿色环保的导视标牌系统。
绿色生产流程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开展员工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导视标牌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流程
满足消防要求
消防设计规范
合理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疏散。保证导视标牌与消防设施的协调性,不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导视标牌的设计和安装,确保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定期对消防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清晰可见和正常运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为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阻燃材料应用
选用具有阻燃性能的塑料、金属等材料,提高导视标牌的防火等级。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增强其防火能力。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审查材料的阻燃性能报告。加强对阻燃材料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采用阻燃型的涂料和胶粘剂,提高导视标牌的整体防火性能。通过以上措施,降低火灾发生时导视标牌的危险性。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材料验收标准
外观质量检查
检查材料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变形等缺陷。确保材料的颜色、光泽度等外观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在材料到货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视检查和测量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现的外观缺陷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沟通处理。加强对材料运输和储存过程的管理,避免材料受到损坏。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材料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为导视标牌的美观度提供保障。
性能指标检测
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提供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作为验收的依据。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要求其提供真实有效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材料的性能质量符合要求,为导视标牌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保障。
施工过程监控
工序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序流程,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建立严格的工序质量检验制度,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对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安排专人进行旁站监督。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为导视标牌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质量问题处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施工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组织专业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竣工验收流程
验收资料准备
准备好施工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验收资料。确保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验收资料管理制度,明确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对验收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下是部分验收资料的表格:
资料名称
资料内容
备注
施工图纸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施工记录
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
由施工人员签字确认
质量检验报告
材料、构配件等的检验报告
由检测机构出具
验收结果评定
根据验收标准对导视标牌系统进行评定,确定其是否合格。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成立专业的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对导视标牌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向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导视标牌系统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设计文件技术参数
尺寸规格要求
长度宽度控制
对导视标牌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精确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尺寸误差,避免因尺寸偏差影响导视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对导视标牌的长度和宽度进行实时监测。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尺寸精度的认识和操作技能。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长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导视效果。
高度厚度标准
按照设计标准确定导视标牌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高度和厚度的均匀性,确保导视标牌的质量。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导视标牌的高度和厚度尺寸。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高度和厚度的均匀性符合要求。加强对施工安装过程的管理,保证导视标牌的安装高度和水平度符合设计标准。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高度和厚度符合要求,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质性能指标
物理性能检测
检测材质的密度、吸水性等物理性能,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对材质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保证其能够承受相应的外力。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材质的物理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密度、吸水性、硬度等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材质的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加强对材质供应商的管理,要求其提供真实有效的物理性能检测报告。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材质的物理性能符合要求,为导视标牌的质量提供保障。
化学性能评估
评估材质的耐化学腐蚀性,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检查材质的化学成分,避免因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影响导视标牌的质量。以下是部分化学性能评估的表格:
评估项目
评估标准
检测方法
耐化学腐蚀性
在特定化学环境下无明显腐蚀
浸泡试验
化学成分分析
各元素含量符合标准
光谱分析
耐候性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性能稳定
自然暴露试验
颜色光泽参数
颜色匹配精度
使用专业的颜色检测设备,确保导视标牌的颜色与设计文件一致。控制颜色偏差,避免因颜色差异影响导视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定期使用颜色检测设备对导视标牌的颜色进行检测和校准。对颜色偏差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加强对颜色调配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颜色匹配的精度和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颜色与设计文件一致,提高导视效果。以下是部分颜色检测参数的表格: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颜色偏差值
△E*ab≤1
分光光度计
色坐标
符合设计要求
色度仪
亮度值
在规定范围内
亮度计
光泽度均匀性
检测导视标牌表面的光泽度,保证其均匀一致。避免因光泽度不均匀影响导视标牌的美观度。使用光泽度仪对导视标牌表面的光泽度进行多点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光泽度均匀性符合要求。加强对生产工艺的控制,保证导视标牌表面处理的一致性。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光泽度均匀一致,提高其美观度。
行业通用技术要求
导视功能实现
信息可读性
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提高导视信息的可读性。确保导视信息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见。以下是部分信息可读性相关的表格:
环境光线条件
合适字体
合适字号
合适颜色搭配
强光环境
黑体
24号以上
深色背景配浅色文字
弱光环境
宋体
20号以上
浅色背景配深色文字
室内正常光线
楷体
18号以上
对比色搭配
布局合理性
根据场所的空间结构和人员流动方向,合理安排导视标牌的位置和数量。避免导视标牌之间的信息冲突,提高导视效果。对场所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了解空间结构和人员流动规律。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导视标牌布局方案。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布局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导视标牌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要求。加强对导视标牌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避免信息冲突。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导视标牌的布局合理性和导视效果。
安装工艺规范
安装位置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准确确定导视标牌的安装位置,保证其导视效果。检查安装位置的基层情况,确保安装的稳定性。在安装前,使用测量工具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对安装位置的基层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其平整度和强度符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定位标记进行施工,保证导视标牌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加强对安装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导视标牌的安装牢固可靠。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安装位置符合要求,提高导视效果。
导视信息可读性设计
安装固定方式
选择合适的安装固定方式,如螺栓固定、胶粘固定等,确保导视标牌的牢固性。检查固定件的质量和安装情况,防止导视标牌松动或脱落。以下是部分安装固定方式的表格:
安装固定方式
适用场景
固定件要求
安装注意事项
螺栓固定
坚固墙面
螺栓强度符合要求
钻孔深度和直径合适
胶粘固定
光滑表面
胶粘剂粘结力强
表面清洁干燥
卡槽固定
特定框架
卡槽尺寸匹配
安装紧密无间隙
维护保养要求
日常清洁检查
定期对导视标牌进行清洁,保持其表面整洁。检查导视标牌的外观和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制定详细的日常清洁检查计划,明确清洁周期和检查内容。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对导视标牌进行清洁,避免刮伤表面。在清洁过程中,仔细检查导视标牌的外观和功能,如是否有损坏、变形、褪色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外观整洁和功能正常。
故障维修处理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导视标牌的故障。对损坏的导视标牌进行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其导视功能的正常运行。设立专门的故障维修热线,确保用户能够及时反馈问题。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随时待命,接到故障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对损坏的导视标牌进行评估,根据损坏程度决定是更换还是修复。在维修过程中,使用质量合格的零部件,确保维修质量。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导视标牌的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处理,确保其导视功能的正常运行。
法律法规引用规范
国家工程建设法规
法规遵循原则
严格贯彻执行
严格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法规,将法规要求融入到施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施工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对法规中的强制性条文予以重点关注,组织专项学习和培训,使施工人员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并严格落实到位。建立法规执行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强法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人人遵守法规的良好氛围。
动态跟踪更新
工作内容
具体措施
目标效果
法规跟踪
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国家工程建设法规的更新情况,定期收集法规文件,建立法规数据库。
及时掌握法规变化,为施工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方案调整
根据法规更新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
保证施工过程始终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
培训教育
针对法规更新内容,开展专项培训和教育活动,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法规。
提高施工人员对新法规的执行能力。
监督检查
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的调整落实到位。
确保施工活动合法合规。
法规覆盖范围
施工安全法规
遵守国家关于施工安全的法规,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工程质量法规
工作内容
具体措施
目标效果
体系建立
依据国家工程质量法规,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过程控制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
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材料管理
对工程所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验收评估
按照国家现行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法规执行监督
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法规执行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施工活动进行检查。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和检查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规的行为,对违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同时,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和档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确保法规执行到位。
接受外部监管
积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主动配合检查和调查工作。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及时落实,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监管政策和要求的变化,不断改进施工管理工作。同时,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施工进展情况和法规执行情况,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地方施工管理条例
条例熟悉掌握
组织学习培训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地方施工管理条例,制定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授课。通过集中学习、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施工人员深入了解地方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开展学习培训考核,检验施工人员的学习效果,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和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相关规定,提高施工人员对地方条例的认知水平。
地方条例学习培训
深入理解条款
深入理解地方施工管理条例的各项条款,组织专业人员对条例进行解读和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条款讨论和交流活动,鼓励施工人员提出疑问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遵守地方条例。同时,建立条款咨询机制,为施工人员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避免因对条例理解不足而导致违规行为。
条例融入管理
纳入制度体系
将地方施工管理条例纳入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使其与地方条例要求相符合。明确地方条例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确保施工活动全面符合地方条例要求。
指导施工实践
以地方施工管理条例指导施工实践,将条例要求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指南和流程,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不符合条例要求的施工行为。同时,定期对施工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和工艺,提高施工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条例执行反馈
及时反馈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反馈地方施工管理条例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问题反馈信息,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条例提供参考。同时,对反馈问题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提高施工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总结经验教训
工作内容
具体措施
目标效果
经验总结
定期对地方施工管理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教训反思
对因违反地方条例而导致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找出问题根源。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肿瘤中心改造项目导视标牌系统工程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