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技师学院消防安保服务采购计划(二次)投标方案
第一章 项目总体服务方案
9
第一节 制定管理方式
9
一、 建立治安管理体系
9
二、 完善消防管理体系
23
三、 规范交通管理体系
42
四、 健全校园秩序管理体系
56
第二节 明确管理岗位设置
69
一、 校本部项目负责人岗位
69
二、 校本部保安员岗位
82
三、 广州校区保安队长岗位
91
四、 广州校区保安员岗位
100
第三节 制定人员配置标准
112
一、 校本部人员配置
112
二、 广州校区人员配置
117
第四节 采用管理服务方式
125
一、 建立安保会议制度
125
二、 完善巡逻管理制度
150
三、 强化培训演练制度
165
第五节 提出服务总体设想
180
一、 建立治安管理体系
180
二、 完善消防管理体系
191
三、 规范交通管理体系
198
第六节 明确服务宗旨措施
210
一、 加强门卫管理
211
二、 强化巡逻管理
230
三、 落实消防安全管理
243
四、 保障交通安全管理
257
五、 做好突发事件处置
272
第七节 制定具体服务方案
288
一、 门岗登记制度执行
288
二、 消防设施维护检查
301
三、 大型活动安保保障
315
四、 配合校方疫情防控
329
第八节 应对重点关键问题
349
一、 消防系统维护措施
349
二、 应急事件处置方案
376
三、 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388
四、 持证上岗管理办法
402
五、 校方监督配合策略
416
第二章 安保人员配置职责内容及管理方案
437
第一节 合理配置安保人员
437
一、 校本部人员数量配置
437
二、 广州校区人员数量配置
452
三、 特殊时期人员调配
471
第二节 明确岗位职责划分
485
一、 南校门岗位职责
485
二、 消防监控室职责
508
三、 巡逻岗岗位职责
529
四、 保安队长职责
544
第三节 明确人员资质要求
554
一、 普通保安人员资质
554
二、 消防监控人员资质
570
三、 保安队长资质
580
第四节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
594
一、 定期组织人员培训
594
二、 建立培训档案体系
607
三、 完善会议制度安排
621
四、 制定岗位考核标准
632
第五节 完善日常管理机制
646
一、 人员信息管理措施
646
二、 人员录用辞退规定
651
三、 人员权益保障机制
668
四、 岗位人员在岗监督
688
第三章 应急突发预案
705
第一节 制定自然灾害应急方案
705
一、 博罗校本部台风预警机制
705
二、 广州校区暴雨响应流程
713
三、 地震人员疏散方案
719
四、 灾后处理措施制定
725
五、 与学校保卫部门联动
732
六、 应急物资储备计划
739
七、 自然灾害演练安排
750
八、 明确责任分工流程
756
第二节 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766
一、 火情快速响应流程
766
二、 初期灭火组织安排
771
三、 人员疏散方案制定
780
四、 与消防部门联动
785
五、 事后处理流程规划
792
六、 值班人员职责明确
800
七、 义务消防队调度
805
八、 报警流程规范
811
九、 疏散路线图设计
819
十、 应急广播使用规范
824
第三节 制定消防演习方案
829
一、 年度消防演习计划
829
二、 教学区演练方案
838
三、 宿舍区演练方案
845
四、 演习流程设定
850
五、 评估机制建立
859
六、 确保师生熟悉流程
868
七、 演习记录与改进
871
第四节 制定暴力事件应急方案
881
一、 校园暴力响应机制
881
二、 斗殴事件控制流程
887
三、 非法闯入应对措施
893
四、 安保人员集结机制
900
五、 现场控制具体流程
905
六、 报警联动方式
912
七、 人员疏散方案
920
八、 事后处置流程
926
九、 门岗职责明确
930
十、 巡逻岗任务部署
939
第五节 管理停车场及交通
946
一、 高峰期交通疏导方案
946
二、 大型活动交通措施
953
三、 人员调度安排
963
四、 与交警部门协调
968
五、 日常停车场管理
975
六、 停车场安全巡查
982
第四章 校园大型活动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989
第一节 落实大型活动安保措施
989
一、 提前制定安保部署方案
989
二、 活动前完成人员布置
1001
三、 活动中安排人流管控
1010
四、 活动后协助人群疏散
1018
五、 合理配置安保人员
1026
第二节 安排学生上下学安保
1033
一、 上学放学时段人员安排
1033
二、 重点管控周边秩序
1044
三、 巡逻岗巡查重点区域
1056
四、 配合老师引导学生
1070
第三节 做好交通疏导车辆管理
1082
一、 根据季节天气做调整等
1082
二、 设置临时交通管制区
1091
三、 管控外来车辆进入
1100
四、 引导校内车辆停放
1107
五、 设置交通警示设施
1117
六、 维护交通设施完好
1128
第四节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1139
一、 制定突发事件响应机制
1139
二、 设置应急联络机制
1149
三、 配备必要应急物资
1161
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1169
五、 现场处置突发事件
1180
第五节 完善服务响应配合机制
1187
一、 配合学校活动安保任务
1187
二、 活动前后与校方对接
1195
三、 快速响应临时任务
1206
四、 建立沟通协作机制
1218
五、 定期总结优化服务
1225
第五章 校园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管理方案
1235
第一节 加强系统操作管理
1235
一、 明确人员资格要求
1235
二、 制定值班管理制度
1252
三、 专人负责门禁管理
1265
四、 建立系统联动机制
1273
第二节 做好日常巡查维护
1287
一、 制定每日巡查计划
1287
二、 进行每月全面检测
1300
三、 建立巡查记录台账
1313
第三节 处理设备故障问题
1326
一、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1326
二、 规范故障处理流程
1342
三、 提交故障分析报告
1353
第四节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1365
一、 明确数据存储周期
1365
二、 设置权限分级管理
1372
三、 建立数据调阅流程
1379
四、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1392
第五节 建立校方协作机制
1413
一、 构建沟通反馈机制
1413
二、 配合校方安全演练
1429
三、 接受校方检查考核
1436
四、 协助校方活动保障
1449
项目总体服务方案
制定管理方式
建立治安管理体系
明确治安岗位职责
门岗岗位职责
人员登记职责
1)严格执行进出登记制度,对来访人员进行详细登记,涵盖姓名、单位、来访事由、进出时间等必要信息。确保登记内容准确无误,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门岗人员登记职责
2)仔细核对来访人员身份,认真查看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工作证等,确保身份真实可靠。对于证件不齐或身份存疑的人员,要进一步核实,防止无关人员混入校园。
3)拒绝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并及时报告上级。密切关注人员的言行举止和携带物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
车辆管理职责
1)对进入校园的车辆进行登记,详细检查车辆证件和驾驶员信息。包括车辆行驶证、驾驶证等,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符合校园安全管理要求。
2)指挥车辆有序停放,确保校园内交通畅通。根据校园内的停车规划,引导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避免车辆乱停乱放影响正常交通秩序。
3)禁止外来车辆随意进入校园,特殊情况需经批准后方可放行。对于因公务、接送学生等特殊原因需要进入校园的车辆,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登记和引导工作。
财物检查职责
1)对携带大件物品出校园的人员进行检查,仔细查看是否有相关审批手续。确保财物的流出符合学校规定,防止校园财物被盗出。
门岗财物检查职责
2)防止校园财物被盗出,对可疑财物进行核实和登记。对于没有明确来源或用途的财物,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确认,确保财物的安全。
3)确保财物进出校园符合学校规定。建立完善的财物进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和登记程序,保障校园财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检查内容
检查方式
处理措施
人员携带大件物品
查看审批手续
无手续禁止带出,有手续登记放行
可疑财物
核实来源用途
无法核实报告上级
巡逻岗岗位职责
治安巡查职责
1)每2小时对校园责任区进行治安巡查,包括教学区、宿舍区、公共区域等。全面检查校园内的治安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治安问题。
2)检查是否有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治安问题。关注人员的行为举止和活动轨迹,对于形迹可疑的人员要进行盘查和跟踪,确保校园安全。
3)维护校园内的治安秩序,制止打架斗殴、酗酒等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检查职责
1)检查校园内的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巡逻岗安全检查职责
2)查看交通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如交通标志、标线等。保证校园内的交通设施清晰、完好,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3)检查校园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门窗是否关闭、电器是否正常等。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记录报告职责
1)做好巡逻记录,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地点、情况等信息。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听从上级指示进行处理。对于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对重要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持续关注问题的处理进展,及时向上级反馈处理结果,保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记录内容
报告要求
跟踪反馈方式
巡查时间、地点、情况
及时报告重大问题
定期汇报处理进展
监控岗岗位职责
实时监控职责
1)密切关注监控屏幕,实时掌握校园内各个区域的情况。确保监控无死角,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情况。
监控岗实时监控职责
2)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通知巡逻岗前往查看。为巡逻岗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3)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资料保存职责
1)保存监控录像资料,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监控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证据。
2)对重要的监控资料进行备份,以备查询和使用。防止资料丢失或损坏,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
3)确保监控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防止监控资料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信息传递职责
1)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传递监控信息,如发现火灾、盗窃等情况及时报告。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应急处理提供支持。
2)配合其他岗位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监控信息支持。与巡逻岗、门岗等岗位密切协作,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3)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和有效。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保证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
制定治安质量标准
人员管理质量标准
资质要求标准
1)安保人员须具备保安从业资格证,新进人员在入职30天内完成保安证办理。确保安保人员具备合法的从业资格,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2)消防监控值班人员,校本部需4人或以上持有建(构)筑物消防员资格证,广州校区需具备消防设施操作员合格证。保证消防监控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保安队长应具备大专或以上学历,3年或以上安保管理工作经验等条件。确保保安队长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领导和管理保安队伍。
素质要求标准
1)具备从事安保工作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安保工作的要求。
人员管理素质要求标准
2)拥有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与师生进行有效沟通。便于与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反馈,提高服务质量。
3)具有应急处理能力和消防救灾技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保障校园的安全。
纪律要求标准
1)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安保工作纪律,不得擅自离岗、串岗。确保安保人员在工作期间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
2)严禁酒后上班、疲劳带病上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安保人员在工作时精力充沛,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
3)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维护安保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巡逻工作质量标准
巡查频率标准
1)巡逻岗每2小时对责任区进行一次巡查,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全面覆盖校园各个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在学生下课等人员密集高峰时间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加强对人员密集区域的监控,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3)特殊时期或重点区域增加巡查次数。如学校举行大型活动、重要考试等时期,以及教学楼、图书馆等重点区域,要加大巡查力度。
记录规范标准
1)巡逻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巡查时间、地点、情况等信息。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可靠,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使用规范的记录表格和语言,确保记录清晰可查。便于查阅和分析记录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3)记录应及时、真实,不得事后补记或虚假记录。保证记录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情况。
问题处理标准
1)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一般性问题当场解决。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时间。
2)对重大问题或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并配合后续处理。确保重大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关注问题的处理进展,保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监控工作质量标准
监控覆盖标准
1)监控系统应覆盖校园内各个重要区域,包括校门、教学楼、宿舍区等。确保监控无盲区,能够全面掌握校园内的情况。
2)确保监控无死角,图像清晰,能够满足监控需求。保证监控画面的质量,为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3)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清晰度,及时调整和维护。保证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监控效果。
监控区域
覆盖要求
检查维护周期
校门、教学楼、宿舍区
无死角、图像清晰
定期检查
异常处理标准
1)监控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前往处理。确保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处理。
2)对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发生火灾、盗窃等紧急情况,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跟踪异常情况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及时向上级汇报。保证异常情况得到妥善解决,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异常情况
处理流程
汇报要求
可疑人员、火灾等
记录、通知、处理
及时汇报处理结果
资料保存标准
1)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可追溯性。保证监控资料能够在需要时进行查询和调阅。
2)资料保存应安全、可靠,防止丢失、损坏或泄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存储加密、备份等,保障资料的安全。
3)定期对监控资料进行清理和备份,确保存储空间充足。合理管理监控资料,提高存储效率。
落实治安岗位考核
考核指标设定
工作业绩指标
1)门岗登记准确率,要求登记信息准确无误,无漏登、错登情况。确保门岗登记工作的质量,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
2)巡逻问题发现率,衡量巡逻岗发现治安、安全等问题的能力。反映巡逻岗的工作效果,促进巡逻工作的有效开展。
3)监控异常处理及时率,评估监控岗对异常情况的处理速度。保证监控岗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考核指标
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门岗登记准确率
无漏登、错登
按准确率评分
巡逻问题发现率
发现问题数量
按发现率评分
监控异常处理及时率
处理异常时间
按及时率评分
工作态度指标
1)遵守纪律情况,包括是否按时上下班、有无擅自离岗等。确保安保人员遵守工作纪律,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2)工作积极性,如是否主动承担工作任务、有无拖延现象。反映安保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3)服务意识,对待师生是否热情、礼貌,有无投诉情况。体现安保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升师生的满意度。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遵守纪律情况
按时上下班、无擅自离岗
按遵守情况评分
工作积极性
主动承担任务、无拖延
按积极性评分
服务意识
热情礼貌、无投诉
按服务质量评分
业务能力指标
1)专业技能水平,如消防设备操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衡量安保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2)知识掌握程度,对安保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保证安保人员熟悉相关知识,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3)团队协作能力,与其他岗位人员的配合默契程度。促进各岗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专业技能水平
消防设备操作、应急处理
按技能水平评分
知识掌握程度
安保规章、法律法规
按掌握情况评分
团队协作能力
与其他岗位配合
按协作程度评分
考核方式确定
日常检查考核
1)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各岗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工作纪律、工作质量等。及时发现和纠正安保人员的工作问题,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进行反馈和整改。促使安保人员重视工作问题,积极改进工作。
3)根据日常检查结果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为阶段性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激励安保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定期评估考核
1)每月或每季度对安保人员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安保人员的工作表现。
2)通过自评、上级评价、同事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3)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和奖惩。激励安保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殊情况考核
1)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或遇到突发事件时,对安保人员的表现进行专项考核。考察安保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2)评估其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协作能力等。为安保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参考。
3)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激励安保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考核结果应用
奖励激励措施
1)对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如奖金、奖品等。激发安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动力。
2)提供晋升机会,优先考虑考核成绩突出的人员。为安保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3)进行公开表彰,树立榜样,激发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安保团队的整体发展。
奖励方式
奖励对象
奖励标准
物质奖励
考核优秀人员
奖金、奖品
晋升机会
成绩突出人员
优先晋升
公开表彰
表现优秀人员
树立榜样
惩罚约束措施
1)对考核不达标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促使考核不达标人员认识到自身问题,积极改进工作。
2)扣除相应的绩效奖金,以示惩戒。增强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激励安保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3)对于多次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或辞退处理。保证安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惩罚方式
惩罚对象
惩罚标准
批评教育
考核不达标人员
分析问题、制定措施
扣除绩效奖金
不达标人员
按规定扣除
岗位调整或辞退
多次不合格人员
视情况处理
改进提升措施
1)根据考核结果,为安保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升其业务能力。针对安保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针对考核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完善治安管理体系和制度。不断优化治安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3)持续优化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促进安保工作的不断发展。
确保治安执行到位
制度执行保障
培训教育保障
1)每月组织一次安保人员培训及防暴演练,涵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2)确保安保人员熟悉治安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安保人员明确工作要求和标准,规范工作行为。
3)通过培训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安保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
监督检查保障
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治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2)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治安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通过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促进安保人员严格遵守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责任追究保障
1)明确各岗位在治安管理中的责任,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增强安保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
2)对因工作失误导致治安事故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失职行为进行惩戒,起到警示作用。
3)通过责任追究增强安保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安保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防范治安事故的发生。
资源配置保障
人员配置保障
1)校本部同期投入总人数不少于34人,广州校区不少于10人,保障24小时岗位在岗。确保各岗位有足够的人员配备,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
2)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安排人员,避免一人多岗多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3)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和大型活动期间,增加相应的安保人员。加强对重点时段和活动的安全保障,维护校园秩序。
物资装备保障
1)配备必要的安保物资和装备,如警棍、对讲机、监控设备等。为安保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治安应急响应队伍建设
治安资源物资装备保障
2)定期对物资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保证物资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3)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和补充物资装备。适应校园安全管理的发展变化,提高安保工作的科技含量。
资金投入保障
1)确保治安管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用于人员培训、物资采购等方面。为治安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加资金投入。满足治安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提升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应急响应保障
应急预案制定
1)制定各类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火灾、盗窃、暴力事件等。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指导和依据,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使各岗位人员清楚自己在应急处理中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开展。
3)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通过演练和修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应急队伍建设
1)组建应急队伍,配备专业的应急设备和物资。提高应急处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2)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响应能力。使应急队伍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3)确保应急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集结和行动。保证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应急联动机制
1)与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如保卫处、后勤处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应急处理合力。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3)与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保持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借助外部力量,增强应急处理的能力和资源。
完善消防管理体系
制定消防管理制度
建立消防巡查制度
日检工作内容
1)每日对校园内的消防器材、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为校园消防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消防器材检查
2)仔细查看消防栓设施是否齐全,包括消防栓的阀门、水枪、水带等部件是否完好,同时检查灭火器是否按要求配置,有无过期失效和气压不正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检查消防应急灯是否正常工作,每三个月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放电一次,并上报损坏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应急灯能发挥作用,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消防应急灯检查
消防系统全面检查
4)巡查校园区域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以及防范措施是否符合规定,严格控制校园内的危险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周检工作重点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电器设备
配合物业维修部电工,检查电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超负荷运作,电线、电缆有无老化、漏电、短路等情况,电动机有无空转现象,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因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防雷设施
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是否连接牢固,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有效预防雷击火灾事故。
消防重点单位和部位
确认消防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如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
月检工作要求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消防系统
对消防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中心的操作台、联动控制台、联动控制柜、消防水泵房及相应的控制柜、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栓系统、防火门、消防排烟送风系统、烟感、消防报警系统、应急灯灭火器材、应急电源及防火卷帘门等,确保消防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
消防设施设备
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如消防器材的数量、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保障消防设施设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作用。
消防管理工作
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消防制度的执行、消防培训的开展、消防演练的组织等,提高消防管理水平。
年检工作安排
1)每年对校园内所有消防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和维护,综合考量设施的使用年限、性能状况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电器设备消防检查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消防设备,确保消防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满足校园消防安全的需求。
3)对消防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通过模拟火灾场景等方式,检验消防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灭火效果,确保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4)总结一年的消防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下一年的消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不断提高消防工作水平。
落实消防宣传制度
宣传活动策划
1)制定“119”消防宣传活动周的具体方案,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明确活动内容和形式,如举办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技能展示等,提高师生的参与度。
消防宣传活动
2)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和指导,让师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扑救方法,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3)邀请公安消防部门的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升校园消防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4)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消防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培训人员安排
1)根据公安消防部门的培训通知,合理安排人员参加培训,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具备相关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校园消防工作中发挥作用。
2)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具备相关的消防知识和技能,通过提前组织学习和考核等方式,筛选出合适的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3)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其他安保人员,通过内部培训、经验分享等方式,扩大消防知识的传播范围,提高整体消防水平。
4)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实操演练等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或再次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宣传栏更新计划
更新要求
具体内容
更新频率
每月更新消防安全宣传栏的内容,确保宣传内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让师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消防安全知识。
宣传内容选择
选择与校园消防安全相关的案例和知识进行宣传,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消防法规解读等,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宣传形式
采用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宣传效果,吸引师生的注意力,让宣传内容更容易被接受。
宣传栏维护
定期检查宣传栏的状况,确保其完好无损,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宣传栏,保证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媒体宣传策略
1)制定校园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消防安全宣传计划,合理安排宣传时间和内容,确保宣传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定期播放消防安全知识和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师生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消防安全信息和提示,及时向师生传达最新的消防安全动态,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4)与学校宣传部门合作,扩大消防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借助学校宣传部门的资源和渠道,提高宣传的影响力和效果。
执行火警应急制度
火警响应流程
1)值班人员接到火警报警后,迅速判断火警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通过查看监控、询问现场人员等方式,准确了解火灾情况,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立即通知其他安保人员和相关部门,启动火警应急预案,确保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共同应对火灾事故。
3)按照预定的路线和方法,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保持与消防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火情,为消防部门的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
4)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保持与消防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消防部门做好救援准备工作,如引导消防车进入校园、提供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等。
初期灭火措施
1)到达火灾现场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根据火灾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法,如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等进行灭火,争取在火灾初期将其扑灭。
2)根据火灾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法,如对于电器火灾,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对于油类火灾,应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等,确保灭火效果。
3)优先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物资,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在灭火的同时,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疏散现场群众,避免人员伤亡。
4)在灭火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佩戴好防护装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火等,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初期灭火操作
报警信息要求
1)报火警时,要讲清楚发生火灾具体单位名称、地址,即广东省技师学院博罗校本部(博罗县上塘路298号)或广州校区(广州花都雅瑶镇雅瑶西路68号),确保消防队能够准确到达火灾现场。
2)说明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性质、有无被困人员和爆炸、毒气泄漏等情况,为消防队的救援工作提供详细的信息,便于消防队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
3)告知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消防队能够及时与报警人取得联系,了解火灾现场的最新情况。
4)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消防队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在报警后,要保持电话畅通,随时与消防队沟通,配合消防队的救援工作。
引导消防车工作
工作内容
具体要求
等待消防车
在火灾现场附近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的到来,提前做好引导准备工作,如设置明显的标志、安排专人负责引导等。
引导消防车
使用明显的标志和信号,引导消防车快速到达火灾现场,如挥舞旗帜、使用手电筒等,确保消防车能够顺利进入校园。
提供信息
向消防车驾驶员提供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和相关信息,如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性质、有无被困人员等,协助消防车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协助灭火
协助消防车做好灭火准备工作,如打开消防通道、清除路障等,确保灭火工作顺利进行。
明确消防岗位责任
消防监控室人员责任
设备操作要求
操作项目
操作要求
系统操作
熟练掌握消防监控系统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报警信号,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为应急处置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设备检查维护
定期对消防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如检查设备的电源、线路、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操作规程执行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开启、关闭和调试,避免误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如在开启设备前,要检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在关闭设备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故障处理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无法解决的及时报告维修人员,确保设备的故障能够得到及时修复,不影响消防监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值班记录规范
1)详细记录消防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报警时间、地点、类型等信息,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
消防监控室设备操作
2)记录值班期间的各项操作和处理情况,如设备的开启、关闭、调试等,以及对报警信号的处理过程,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值班记录,字迹清晰、工整,便于查阅和管理,如使用统一的表格进行记录,填写内容要准确、规范。
4)定期对值班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查阅,如按照时间顺序对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存入档案柜中,方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
异常情况处理
异常情况
处理方法
报警信号核实
当消防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立即核实报警的真实性,通过查看监控视频、询问现场人员等方式,确定是否发生火灾。
误报处理
如果是误报,及时消除报警信号,并记录原因,如设备故障、人为误操作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真实火警处理
如果是真实火警,按照火警应急制度进行处理,立即通知其他安保人员和相关部门,启动火警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其他异常情况处理
遇到其他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网络中断等,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恢复网络连接等,确保消防监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信息传达工作
传达内容
传达要求
系统信息传达
及时将消防监控系统的相关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如报警信息、设备运行状态等,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消防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火警通知
在火警发生时,迅速通知其他安保人员和学校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确保火灾能够得到及时控制。
火灾信息提供
向消防队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工作,如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性质、有无被困人员等,提高消防队的救援效率。
信息传达质量
确保信息传达的及时、准确和畅通,避免信息延误或错误,影响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如使用多种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传达,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到达相关人员手中。
巡逻岗人员责任
巡逻路线规划
1)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巡逻路线,充分考虑校园的地形、建筑分布、人员流动等因素,确保巡逻路线能够覆盖校园的各个区域,特别是重点部位和场所。
2)确保巡逻路线覆盖校园的各个区域,特别是重点部位和场所,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
3)定期对巡逻路线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校园环境的变化,如校园新建了建筑物、道路进行了改造等,及时调整巡逻路线,确保巡逻工作的有效性。
4)在巡逻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巡查,不得擅自更改,确保巡逻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如巡逻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巡逻,不得中途离岗或改变巡逻路线。
消防重点部位巡查
巡逻记录填写
1)详细记录巡逻的时间、地点、情况等信息,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如记录巡逻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异常情况等。
2)对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并提出处理建议,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要记录损坏的情况,并建议及时进行维修;发现可疑人员,要记录其特征和活动情况,并建议加强防范。
3)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巡逻记录,字迹清晰、工整,便于查阅和管理,如使用统一的表格进行记录,填写内容要准确、规范。
4)定期对巡逻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如通过分析巡逻记录,发现校园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高峰时段巡查
1)在学生下课等人员密集高峰时间段,增加巡逻人员和巡查次数,加强对校园的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重点巡查校园内的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维护校园秩序,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3)维护校园秩序,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如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进行疏导等,确保人员的有序流动。
4)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窃、打架斗殴等,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如在发现突发事件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上级部门。
问题处置报告
问题处理流程
处理要求
问题发现
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发现可疑人员,要进行盘查等。
当场解决问题
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如发现垃圾堆积,要及时清理;发现门窗未关好,要及时关闭等。
无法当场解决问题
对于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并协助上级进行处理,如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报告消防部门,并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整改。
现场保护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现场,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如在发生盗窃案件后,要保护好现场,等待公安机关进行勘查。
门卫岗人员责任
进出管理规定
1)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检查其是否持有有效的证件,如学生证、教师证、工作证等,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确保校园的安全。
2)对进出校园的车辆进行登记,检查车辆的行驶证、驾驶证等证件,确保车辆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如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
3)对进出校园的财物进行检查,防止非法物品进入校园,如检查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确保校园的治安秩序。
4)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确有必要进入的,需进行登记和审批,如外来人员要说明进入校园的原因和目的,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
校园情况熟悉
熟悉内容
熟悉要求
建筑布局等
了解校园内的建筑布局、行政办公室位置、各二级学校分布情况,能够为来访人员提供准确的引导和帮助,提高服务质量。
消防设施等
熟悉校园内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等位置,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引导师生安全疏散,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周边环境交通
掌握校园周边的环境和交通情况,如周边的道路、商店、医院等,为师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引导服务
能够为来访人员提供准确的引导和帮助,如指引来访人员前往目的地、解答来访人员的疑问等,树立良好的门卫形象。
事件处理方法
1)对于发生在校园门口的各类事件,要及时进行处理,如纠纷、冲突、事故等,确保校园门口的秩序和安全。
2)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如对于轻微事件,可以当场进行调解和处理;对于严重事件,要及时报告上级,并协助上级进行处理。
3)对于轻微事件,可以当场进行调解和处理,如双方发生口角,要及时进行劝解,避免矛盾激化。
4)对于严重事件,要及时报告上级,并协助上级进行处理,如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报告交警部门,并协助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疫情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具体要求
防疫规定执行
严格执行学校及上级部门的防疫工作要求和规定,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等,确保校园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人员体温检测等
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如发现体温异常或健康码为红色的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佩戴口罩等要求
要求进入校园的人员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如在校园门口设置提示牌、安排专人进行提醒等,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
消毒清洁工作
做好校园门口的消毒和清洁工作,防止疫情传播,如定期对门口的桌椅、地面、门把手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卫生整洁。
执行消防考核标准
工作态度考核
责任心评估
1)观察安保人员在工作中是否认真负责,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如是否按时巡逻、是否及时处理报警信息等,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2)检查安保人员是否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是否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是否及时进行整改等,保障校园的安全。
3)评估安保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担当精神,如在火灾发生时,是否能够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在遇到盗窃案件时,是否能够及时报警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消防管理成效评估
4)通过师生反馈,了解安保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质量,如通过问卷调查、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安保工作。
纪律遵守情况
1)检查安保人员是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无违反纪律的行为,如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遵守工作纪律等,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2)查看安保人员的考勤记录,统计迟到、早退、旷工的次数,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如扣除绩效工资、进行批评教育等,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3)对违反纪律的安保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如警告、扣绩效工资等,同时鼓励安保人员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4)鼓励安保人员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如通过表彰优秀员工、开展纪律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安保人员的纪律意识。
服务意识考察
考察项目
考察内容
态度言行
观察安保人员在与师生接触时的态度和言行,是否热情、礼貌,如是否主动为师生提供帮助、是否使用文明用语等,提升师生的满意度。
主动服务
了解安保人员是否能够主动为师生提供帮助和服务,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如帮助师生搬运行李、解答师生的疑问等,增强师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满意度调查
通过师生满意度调查,评估安保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如设置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等,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
表扬奖励
对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的安保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激励安保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团队合作评价
1)观察安保人员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与同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如在巡逻过程中,是否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等,提高工作效率。
2)检查安保人员在团队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有无推诿、扯皮等现象,如在组织消防演练、安全培训等活动时,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评估安保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协调工作关系,如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及时沟通信息、解决问题;在团队合作中,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他人的不足等,提高团队的协作水平。
4)鼓励安保人员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组织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安保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业务能力考核
知识技能测试
1)定期组织安保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考试,检验其对消防法规、消防常识等的掌握程度,如考试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火灾扑救、消防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安保人员的消防知识水平。
2)开展消防技能实操考核,如灭火器的使用、消防水带的连接等,检验安保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熟练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3)根据考试和考核结果,对安保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如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对于实操技能不熟练的人员,进行专项训练等,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能力。
4)鼓励安保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消防知识和技能水平,如提供学习资料、组织参加培训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设备操作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设备熟悉程度
检查安保人员是否熟悉校园内各种消防设备的位置和功能,如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监控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消防设备。
实际操作能力
观察安保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如消防栓的开启、灭火器的使用等,检验安保人员的操作技能。
再培训考核
对操作不熟练或不正确的安保人员进行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操作技能提升
确保安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应对突发火灾事故,如定期组织消防设备操作演练,提高安保人员的操作技能。
应急处理评估
1)通过模拟火警等应急演练,观察安保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迅速响应、是否能够正确采取应急措施等,检验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评估安保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如在演练中,是否能够迅速判断火灾情况、是否能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等,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3)检查安保人员是否能够按照火警应急制度的要求,正确处理火警事故,如是否能够及时报警、是否能够组织人员疏散等,确保在实际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4)对表现优秀的安保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安保人员进行批评和整改,激励安保人员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巡逻检查能力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隐患发现报告
考察安保人员在巡逻过程中是否能够认真负责,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损坏、电线老化等,保障校园的消防安全。
记录准确性
检查安保人员的巡逻记录是否详细、准确,有无遗漏和虚假情况,如记录巡逻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等,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表扬奖励
对巡逻检查能力强的安保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的安保人员进行批评和教育,激励安保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能力提升
不断提高安保人员的巡逻检查能力,确保校园消防安全,如定期组织巡逻检查培训、交流经验等,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
工作效果考核
管理成效评估
1)统计校园内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率,确保其正常运行,如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的状态,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提高消防设施设备的可靠性。
2)分析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如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风险。
3)评估消防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通过对比火灾事故发生率、消防设施设备完好率等指标,评估消防管理工作的成效。
4)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消防管理策略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校园消防安全。
检查记录审查
1)定期审查消防安全检查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检查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准确等,为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查看隐患整改情况,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及时进行了整改,如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等,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3)对检查记录不规范或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安保人员进行督促和指导,如通过培训、提醒等方式,提高安保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心。
4)通过审查检查记录,发现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检查记录中反映出的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师生满意度调查
1)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师生对消防安保服务的满意度,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期望。
2)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消防安保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如根据师生的反馈,调整消防管理策略、加强服务意识等,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3)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安保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如通过满意度得分、师生评价等指标,评估安保人员的工作表现。
4)将师生满意度作为考核安保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安保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如将师生满意度与绩效工资、评选优秀员工等挂钩,提高安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考核结果应用
1)对表现优秀的安保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激励安保人员继续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对不称职的安保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如警告、扣绩效工资等,促使安保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
3)根据考核结果,对安保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或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如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晋升机会;对存在不足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4)将考核结果与安保人员的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安保人员积极工作,如根据考核成绩,调整安保人员的薪酬待遇;在晋升时,优先考虑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规范交通管理体系
构建交通管理机制
建立车辆通行规则
规范车辆进出流程
为保障校园交通有序,制定校园车辆进出详细流程,明确教职工车辆、学生车辆、外来访客车辆等不同类型车辆的进出方式和要求。设置专门的车辆进出口通道,确保车辆有序通行,避免交通拥堵。在进出口处安装车辆识别系统,提高车辆进出的效率和安全性。
车辆识别系统
构建交通管理机制
车辆类型
进出方式
要求
教职工车辆
凭专属识别卡进出
识别卡需提前在学校保卫部门登记备案,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学生车辆
在规定时间内,凭学生证登记进出
遵守校园停车规定,不得随意停放
外来访客车辆
在门卫处登记信息后进出
按指定路线行驶,在访客停车位停放
限制车辆行驶速度
在校园内合理设置车辆行驶速度限制标志,提醒驾驶员严格遵守规定。加强对车辆行驶速度的监控,对超速行驶的车辆进行警告或处罚。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守速度限制,...
广东省技师学院消防安保服务采购计划(二次)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