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采购项目
第一章 技术参数
9
第一节 实质性参数响应
9
一、 实质性参数逐项确认
9
二、 提供实质性参数佐证
24
第二节 核心参数响应
37
一、 核心参数逐项响应
37
二、 核心参数佐证材料
54
第三节 超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响应
69
一、 机架系统参数响应
69
二、 探测器参数响应
81
三、 球管及高压发生器参数响应
90
四、 检查床参数响应
100
五、 主控台参数响应
113
六、 主机重建系统参数响应
123
七、 扫描系统参数响应
135
八、 后处理工作站系统参数响应
147
九、 能谱分析平台参数响应
158
十、 附属设备参数响应
168
第四节 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响应
180
一、 机架系统参数响应
180
二、 探测器参数响应
189
三、 球管及高压发生器参数响应
204
四、 扫描床参数响应
214
第五节 佐证材料组织规范
223
一、 佐证材料统一编号
223
二、 设置专门材料章节
233
三、 材料标记及语言规范
244
第二章 质量安装调试等技术方案
262
第一节 货物质量标准
262
一、 遵循国家行业标准
262
二、 采用原厂核心部件
273
三、 提供证明材料
280
第二节 质量保证制度
301
一、 全周期质量控制
301
二、 设置质量检查节点
313
三、 关键参数复核验证
323
四、 专业质检人员监督
327
第三节 安装调试内容
339
一、 制定安装调试作业书
339
二、 保障核心组件安装
353
第四节 安装调试计划
365
一、 制定详细施工进度表
365
二、 合理划分阶段目标
377
三、 定期汇报接受监督
390
第五节 安装调试人员配置
397
一、 派遣专业工程师团队
397
二、 人员持证且经验丰富
407
三、 配置现场项目经理
425
第六节 安装调试措施
431
一、 制定安全防护预案
431
二、 专业工具精度校准
446
第七节 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460
一、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460
二、 设备唯一序列号管理
470
三、 提供完整随箱文件
481
第八节 货物到场保管制度措施
489
一、 制定临时存放规范
489
二、 保持设备包装完好
501
三、 不合格设备更换流程
516
第九节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
530
一、 设立专门对接小组
530
二、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
537
三、 提供技术文档资料
547
四、 协助场地验收评估
558
第十节 预防性维护计划
563
一、 制定年度维护保养计划
563
二、 关键部件状态监测
572
三、 提供远程诊断支持
588
第三章 供货验收等进度方案
603
第一节 包装配送方案
603
一、 超高端螺旋CT系统包装
603
二、 高端螺旋CT系统包装
614
三、 CT设备配送规划
626
第二节 实施计划
638
一、 设备生产阶段
638
二、 设备运输阶段
647
三、 开箱验收阶段
655
四、 基础施工阶段
664
五、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676
第三节 保障措施
686
一、 专项项目组配置
686
二、 供应商履约保障
697
三、 备用设备模块配置
706
四、 日报制度执行
716
五、 应急联络机制设置
725
六、 施工人员资质管理
735
七、 双线沟通机制建立
742
第四节 货物检验验收
751
一、 质量检测报告提供
751
二、 设备外观检查
762
三、 型号数量核对
769
四、 技术参数验收
774
五、 通电测试运行
783
六、 不合格设备更换
791
七、 验收记录文档提供
798
第五节 随箱文件
811
一、 基本设备文件
811
二、 软件授权文件
821
三、 操作维护文件
829
四、 设备图纸文件
837
五、 配件清单文件
845
六、 质保售后文件
853
七、 文件装订管理
861
第四章 应急方案
873
第一节 设备质量影响应急
873
一、 备用设备调配机制
873
二、 现场快速检测诊断
879
三、 质量问题上报处理
886
第二节 人为原因影响应急
890
一、 紧急停机机制
890
二、 误操作恢复流程
896
三、 现场技术支持响应
903
第三节 质保期内应急管理
911
一、 24小时客服热线支持
911
二、 远程诊断系统接入
917
三、 现场服务人员派遣
925
四、 备品备件更换流程
930
第四节 质保期外替代措施
940
一、 长期合作维修服务商
940
二、 关键部件库存管理
949
三、 定期巡检计划安排
957
四、 有偿应急服务协议
965
第五节 故障响应与到场计划
972
一、 故障服务响应时间
972
二、 应急人员配置安排
975
三、 交通工具调配方案
981
四、 区域覆盖范围规划
987
第六节 应急处理流程
993
一、 问题发现与初步判断
993
二、 问题上报及处理流程
1000
三、 现场处置与结果反馈
1003
第七节 替换与恢复方案
1008
一、 临时设备调用机制
1008
二、 关键功能替代使用
1016
三、 数据迁移与恢复流程
1026
四、 系统切换测试计划
1033
第五章 培训方案
1042
第一节 使用培训计划
1042
一、 超高端螺旋CT系统培训计划
1042
二、 高端螺旋CT系统培训计划
1046
第二节 配套保障措施
1050
一、 现场操作演示设备保障
1050
二、 培训手册资料保障
1052
三、 线上视频教学资源
1057
四、 专家讲解服务支持
1061
五、 培训答疑与技术跟进
1066
第三节 维护与故障处理
1072
一、 超高端螺旋CT维护培训
1072
二、 高端螺旋CT维护培训
1076
三、 设备故障处理培训
1081
第四节 培训保障机制
1086
一、 培训前需求调研
1086
二、 培训中进度跟踪
1089
三、 培训后考核评估
1092
四、 培训反馈与优化
1095
五、 培训档案记录管理
1098
第五节 培训核心内容
1102
一、 设备开关机流程培训
1102
二、 患者摆位操作培训
1107
三、 扫描参数设置培训
1112
四、 图像处理功能培训
1115
五、 DICOM标准对接培训
1121
六、 剂量控制培训
1124
七、 儿童专用协议应用
1127
八、 能谱分析平台使用
1132
九、 高压注射器联动操作
1135
十、 后处理工作站功能
1141
第六节 时长与课时安排
1145
一、 超高端螺旋CT培训课时
1145
二、 高端螺旋CT培训课时
1147
三、 培训阶段划分安排
1152
四、 首次集中培训时间
1155
五、 远程复训与回访安排
1159
技术参数
实质性参数响应
实质性参数逐项确认
确保无负偏离情况
严格参数核对
机架参数核查
核查超高端螺旋CT系统机架孔径,确保其≥80cm,同时确认机架冷却方式为风冷,且机架最快旋转时间≤0.25s。此外,对机架的智能数控触摸平板功能进行测试,保证其操作便捷、反应灵敏;检查患者自动摆位系统,确保其能精准定位,提高扫描效率。
超高端螺旋CT系统机架
高端螺旋CT系统机架
检查高端螺旋CT系统机架孔径是否≥70cm,球管焦点到等中心点的距离是否≤56cm。对机架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或偏移,影响扫描质量。同时,检查机架的噪音水平,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检查环境。
高端螺旋CT系统球管
对机架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复核,确保其完全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针对可能出现的负偏离情况,提前制定解决方案,确保设备能够顺利交付使用。
探测器参数审查
审查超高端螺旋CT系统探测器物理排数,确保其单源探测器≥256排或双源≥2×96排,同时确认Z轴准直宽度≥16cm。对探测器的灵敏度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准确捕捉微小的信号变化,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检查高端螺旋CT系统探测器类型,确保其亚毫米排列≥64排,单元总数≥54000个。对探测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其在长时间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漂移或失真,保证图像的质量。
确认探测器轴扫每圈采集层数、单元总数等参数,确保其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探测器的性能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其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球管及发生器参数确认
设备类型
参数
要求
确认情况
球管热容量
≥31MHU
已确认符合要求
最大散热率
符合相关标准
已确认符合要求
高压发生器功率
≥101kW
已确认符合要求
球管阳极热容量
≥7MHu
已确认符合要求
最大毫安输出
符合相关标准
已确认符合要求
输出管电压档位
符合相关标准
已确认符合要求
冷却方式
符合相关标准
已确认符合要求
确认超高端螺旋CT系统球管热容量、最大散热率、高压发生器功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规定。对球管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满足设备的长期使用需求。检查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保证图像的质量。
高压发生器
检查高端螺旋CT系统球管阳极热容量、最大毫安输出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对球管的最小输出电流进行测试,确保其≤10mA,能够满足不同扫描需求。检查球管的散热性能,确保其在高负荷运行时不会过热,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球管及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管电压档位、冷却方式等参数进行核实,确保无负偏离。对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的维护保养要求进行了解,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多轮审核机制
技术人员初审
审核项目
审核内容
审核结果
技术规格
检查设备的技术规格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一致
部分参数需进一步确认
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标记和记录
已记录相关问题
初审报告
整理初审结果,形成详细的报告
已完成初审报告
技术人员依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和比对。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检查设备的技术规格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一致,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标记和记录。针对标记的问题,与制造商进行沟通,获取详细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负偏离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整理初审结果,形成详细的报告,为后续的复核提供依据。报告中应包括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确保报告内容准确、清晰,便于后续审核人员查阅。
质量人员复核
审核项目
审核内容
审核结果
参数响应
检查参数响应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部分参数需整改
质量保证措施
对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审查
基本符合要求
整改意见
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
已提出整改意见
质量控制人员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合同要求,对技术人员初审的结果进行复核。对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审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设备的生产工艺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检查参数响应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针对整改意见,与制造商进行沟通,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对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审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查设备的售后服务承诺,确保其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同时,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项目负责人终审
项目负责人综合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的审核意见,对参数响应进行终审。考虑项目的整体需求和目标,对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参数进行重点审查。确保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都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
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最终的解决方案。确保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确保设备的顺利交付使用。
做出最终决策,确保参数响应无负偏离,满足项目要求。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确保所有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对审核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实时沟通协调
与制造商沟通
与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制造商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设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情况。定期获取设备的生产进度报告,确保设备能够按时交付。同时,与制造商共同探讨技术难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及时获取设备的最新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确保投标文件中的参数响应与实际设备一致。对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完整。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求制造商进行解释和说明。
针对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求制造商进行解释和说明。与制造商协商解决方案,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同时,对制造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与编制方咨询
对招标文件中存在疑问的参数,及时向编制方进行咨询,获取准确的解释和说明。确保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准确无误,避免因误解而导致投标文件出现偏差。
按照编制方的要求,对投标文件中的参数响应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对调整后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完整。
与编制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反馈参数核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内部沟通协调
定期组织内部沟通会议,由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等参加,汇报参数核对进展情况。在会议上,各部门人员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讨论解决参数核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递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工作失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汇报制度等方式,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
提供有效佐证材料
收集多样材料
技术白皮书收集
设备类型
技术白皮书版本
参数一致性
完整性
准确性
超高端螺旋CT系统
最新版本
已确认一致
完整
准确
高端螺旋CT系统
最新版本
已确认一致
完整
准确
向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制造商索取最新版本的技术白皮书。仔细审查技术白皮书的内容,确保其涵盖了设备的所有关键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技术白皮书
对技术白皮书进行审核,确保其中的参数与投标文件中的参数一致,且内容完整、准确。针对可能存在的差异,与制造商进行沟通,要求其进行修正。
将技术白皮书作为重要的佐证材料,纳入投标文件中,为评标专家提供详细的技术参考。确保技术白皮书在投标文件中易于查阅,方便评标专家了解设备的技术特点。
检验报告获取
设备类型
检测机构
检验报告有效性
真实性
检测项目与结果相符情况
超高端螺旋CT系统
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有效
真实
相符
高端螺旋CT系统
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有效
真实
相符
联系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获取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检验报告。对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检测能力和资质证书。
检查检验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确保报告中的检测项目和结果与投标文件中的参数响应相符。针对可能存在的疑问,与检测机构进行沟通,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将检验报告作为证明设备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在投标文件中进行清晰标注。确保检验报告在投标文件中的位置醒目,方便评标专家查阅。
产品彩页准备
设备类型
产品彩页内容完整性
设计排版质量
是否便于查看
超高端螺旋CT系统
完整
清晰、美观
是
高端螺旋CT系统
完整
清晰、美观
是
要求制造商提供设备的产品彩页,彩页应包含设备的外观图片、主要功能介绍、技术参数等信息。对产品彩页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清晰地展示了设备的特点和优势。
对产品彩页进行设计和排版,使其内容清晰、美观,便于评标专家查看。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确保彩页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将产品彩页作为辅助佐证材料,与其他材料一起装订在投标文件中。确保产品彩页在投标文件中的位置合理,不影响其他材料的阅读。
审核材料质量
参数一致性审核
由技术人员对佐证材料中的参数进行逐一核对,与投标文件中的参数进行对比。仔细检查每个参数的数值、单位和精度,确保其完全一致。
检查材料中的参数是否与招标文件的要求相符,确保无任何偏差。针对可能存在的差异,及时与制造商或检测机构进行沟通,获取准确的信息。
对存在疑问的参数,及时与制造商或检测机构进行沟通,获取准确的信息。要求制造商或检测机构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或解释说明,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材料真实性验证
通过查询检测机构的官方网站、联系制造商等方式,验证佐证材料的真实性。核实检测机构的资质和信誉,确保其检测报告的可信度。
检查材料是否有相关机构的盖章和签字,确保材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针对可能存在的伪造或虚假材料,坚决予以剔除。
对伪造或虚假的材料,坚决予以剔除,保证投标文件的质量。建立严格的材料审核制度,确保所有佐证材料真实可靠。
格式规范性检查
检查项目
规范要求
检查结果
格式
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已确认符合
排版
清晰、美观
已确认符合
印刷质量
清晰、无模糊
已确认符合
字体
符合规定
已确认符合
字号
符合规定
已确认符合
行距
符合规定
已确认符合
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佐证材料的格式、排版、印刷质量等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外观整洁、规范,给评标专家留下良好的印象。
确保材料的字体、字号、行距等符合规范,页面整洁、清晰。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字清晰可读;合理设置行距,避免页面过于拥挤。
对不符合格式要求的材料进行调整和修改,保证材料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对排版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重新设计,对印刷质量不佳的材料进行重新打印。
分类整理归档
按参数分类
将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佐证材料按照不同的参数进行分类,如机架系统的材料放在一起,探测器的材料放在一起等。对每一类材料进行详细标注,注明对应的参数名称和设备型号,方便后续查阅和管理。
对每一类材料进行标注,注明对应的参数名称和设备型号,便于识别和管理。确保标注清晰、准确,避免混淆。
确保每一个参数都有相应的佐证材料支持,避免出现遗漏。对分类后的材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参数都有对应的佐证材料。
编号与索引
对分类后的佐证材料进行统一编号,编号应具有唯一性和系统性。采用科学的编号方法,确保每个材料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方便快速查找。
建立索引目录,记录每一份材料的编号、名称、对应的参数等信息,方便评标专家快速查找。确保索引目录准确、完整,便于评标专家使用。
将索引目录放在投标文件的显著位置,便于评标专家查阅。确保索引目录在投标文件中易于发现,提高评标专家的工作效率。
装订成册
装订方式
牢固性
整齐度
封面标注
胶装
牢固
整齐
已标注项目名称、设备型号、材料类别
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如胶装、线装等,将整理好的佐证材料装订成册。确保装订牢固,防止材料在运输和查阅过程中散落。
保证装订的牢固性和整齐度,避免材料在运输和查阅过程中出现散落或损坏。对装订后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整洁、整齐。
在装订后的材料封面上标注项目名称、设备型号、材料类别等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确保封面标注清晰、准确,方便评标专家了解材料内容。
保证材料与内容一致
多维度比对
技术参数比对
对佐证材料中的技术参数与投标文件中的参数进行逐字逐句的比对,确保完全一致。仔细检查每个参数的数值、单位和精度,避免出现细微的差异。
检查参数的单位、精度、范围等是否相符,避免出现细微的差异。针对可能存在的差异,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进行修正。
对于重要参数,进行多次核对,确保准确性。对关键参数进行反复验证,确保其准确无误。
功能描述核对
核对佐证材料中对设备功能的描述与投标文件中的描述是否一致。仔细审查功能的实现方式、效果等方面,确保评标专家对设备功能有准确的了解。
检查功能的实现方式、效果等是否相符,确保评标专家对设备功能有准确的了解。对功能描述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注,便于对比和审核。
对功能描述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注,便于对比和审核。确保标注清晰、醒目,不影响材料的整体阅读。
性能指标审查
审查佐证材料中的性能指标与投标文件中的指标是否相符,如设备的稳定性、兼容性等指标。仔细检查指标的测试方法、数据来源等,确保指标的可靠性。
检查指标的测试方法、数据来源等是否合理,确保指标的可靠性。针对可能存在的疑问,与相关机构进行沟通,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对性能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说明,确保评标专家能够理解。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交叉审核机制
技术人员审核业务内容
技术人员对投标文件中的业务描述、功能介绍等内容进行审核,从技术角度判断其合理性和准确性。检查业务内容中涉及的技术参数和功能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避免出现夸大或虚假宣传。
检查业务内容中涉及的技术参数和功能是否与实际设备相符,避免出现夸大或虚假宣传。对业务内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对业务内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与业务人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确保修改后的内容符合要求。
业务人员审核技术材料
业务人员对佐证材料中的技术信息进行审核,从业务需求和市场角度判断其可行性和适用性。检查技术材料中的数据和信息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市场趋势。
检查技术材料中的数据和信息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市场趋势。对技术材料中存在的业务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材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对技术材料中存在的业务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材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确保修改后的材料符合业务需求。
问题记录与整改
对交叉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描述、发现人员、发现时间等信息。确保记录准确、完整,便于后续跟踪和处理。
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确保整改措施可行、有效,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证材料与内容一致。定期检查整改进度,及时调整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动态更新调整
设备信息更新
与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制造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设备的最新技术信息和参数调整情况。定期与制造商沟通,了解设备的研发进展和技术改进。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对佐证材料和投标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更新,确保反映设备的最新状态。对更新后的内容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其准确、可靠。
对更新后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确认,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更新后的内容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要求。
文件要求响应
关注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及时了解招标人的最新要求。建立信息跟踪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招标文件的最新信息。
根据招标文件的修改内容,对佐证材料和投标文件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符合文件规定。对调整后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完整。
对调整后的内容进行重新审核和校对,保证材料与内容一致。对调整后的内容进行多次核对,确保其与招标文件的要求相符。
定期检查维护
定期对佐证材料和投标文件内容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一致性和准确性。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时间间隔和内容。
建立检查机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材料和内容的更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查工作认真、细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标记佐证材料位置
精确标注页码
参数与页码对应
将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每个参数与对应的佐证材料页码进行一一对应。仔细核对每个参数的页码信息,确保其准确无误。
在《技术偏离表》中详细记录每个参数的页码信息,便于评标专家查阅。确保《技术偏离表》中的页码信息清晰、准确,方便评标专家使用。
对参数与页码的对应关系进行多次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对对应关系进行反复验证,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审核页码标注
安排专人对《技术偏离表》中标注的佐证材料页码进行审核,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或遗漏。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确保页码标注准确。
与装订成册的佐证材料进行比对,确保页码标注与实际材料位置一致。对页码标注进行逐一核对,确保其与实际材料相符。
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保证页码标注的准确性。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建立索引备查
参数
页码范围
材料名称
超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1
XXX-XXX
技术白皮书
超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2
XXX-XXX
检验报告
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1
XXX-XXX
产品彩页
高端螺旋CT系统参数2
XXX-XXX
技术白皮书
建立佐证材料页码索引,记录每个参数对应的页码范围和材料名称。确保索引准确、完整,便于评标专家快速查找。
将索引放在投标文件的显著位置,方便评标专家快速查找和核对。确保索引在投标文件中易于发现,提高评标专家的工作效率。
定期对索引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与《技术偏离表》中的页码标注一致。对索引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更新页码信息。
突出关键标记
确定标记内容
设备类型
关键内容
标记位置
标记方式
超高端螺旋CT系统
重要参数、独特功能
技术白皮书、检验报告
红色方框、加粗字体
高端螺旋CT系统
重要参数、独特功能
产品彩页、技术白皮书
下划线、加粗字体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评标重点,确定需要标记的关键内容,如超高端螺旋CT系统和高端螺旋CT系统的重要参数、独特功能等。对标记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标记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
对标记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标记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制定标记内容的清单,明确每个参数对应的标记位置和方式。
制定标记内容的清单,明确每个参数对应的标记位置和方式。确保清单准确、详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标记。
规范标记方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采购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