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中医院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
第一章 技术参数
6
第一节 包一CT技术参数
6
一、 扫描架与数据采集系统参数
6
二、 扫描床系统参数
15
三、 扫描导航系统参数
21
四、 扫描参数要求
39
五、 图像质量参数
53
六、 主控制台计算机系统
74
七、 临床应用软件功能
85
八、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104
九、 心血管成像及后处理
113
十、 灌注成像及高级后处理
126
十一、 动态成像及血管分析
146
十二、 CT机房配套附属设备
158
第二节 包二医疗设备参数
178
一、 听觉康复训练仪硬件
178
二、 听觉康复训练仪软件
194
三、 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
208
四、 膀胱扫描仪
222
五、 急诊多功能抢救床
237
六、 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48
第三节 技术参数响应说明
265
一、 CT技术参数响应
265
二、 医疗设备参数响应
280
三、 技术参数整体响应
292
第二章 节能和环保
312
第一节 节能产品认证
312
一、 明确产品节能范围
312
二、 提供节能认证证书
321
三、 保证认证信息一致
335
第二节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343
一、 明确产品环境范围
343
二、 提供环境认证证书
354
三、 确保认证信息相符
358
第三节 节能和环保政策依据
367
一、 阐述政策依据
367
二、 提供清单链接
374
三、 确保产品符合范围
379
第三章 项目管理及实施方案
392
第一节 项目实施计划
392
一、 CT设备运输安排
392
二、 康复训练仪安装调试
410
三、 设备验收计划
418
第二节 项目实施团队
433
一、 CT设备实施团队
433
二、 康复训练仪实施团队
445
三、 团队成员资质证书
463
第三节 项目实施进度
469
一、 CT设备交付进度
469
二、 康复训练仪安装进度
480
三、 人员培训进度
490
第四节 项目质量控制
506
一、 CT设备运输质量
506
二、 康复训练仪安装质量
527
三、 设备验收质量
536
第五节 项目安全保障
549
一、 CT设备运输安全
550
二、 安装调试人员安全
567
三、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
580
第四章 售后服务计划措施
596
第一节 售后服务计划
596
一、 售后组织架构规划
596
二、 服务覆盖区域界定
609
三、 全流程服务内容设定
626
四、 规范服务流程制定
640
五、 服务标准严格制定
654
第二节 服务响应时间承诺
667
一、 报修电话快速响应
667
二、 远程支持及时提供
679
三、 服务承诺合同履约
687
第三节 售后服务团队组建
700
一、 本地化团队人员构成
700
二、 团队成员资质要求
715
三、 团队人员信息明确
736
四、 团队服务时间保障
754
第四节 定期回访制度制定
768
一、 季度巡检制度规划
768
二、 巡检报告出具提交
781
三、 用户反馈收集方式
792
四、 回访提升客户满意度
811
第五节 技术支持服务提供
822
一、 全天候技术支持方式
822
二、 技术问题分类解决
833
三、 辅助资料提供保障
843
技术参数
包一CT技术参数
扫描架与数据采集系统参数
探测器排数及覆盖宽度
探测器排数要求
排数达标保障
我公司严格筛选探测器供应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确保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能保证探测器排数达到本项目要求。对采购的每一批探测器都进行排数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产品才会用于设备组装。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多次抽检机制,对探测器排数进行不定时抽检,防止出现排数不达标情况,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探测器排数都符合标准。
单元数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原材料选择、生产流程控制到成品检测,全方位保证每排探测器单元数的稳定性。对探测器物理单元总数进行精确计算和测试,运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科学的计算方法,确保符合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详细记录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信息,若单元数出现问题可追溯到具体生产环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晶体单元尺寸控制
通过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湛的加工技术,控制探测器Z轴最小晶体单元尺寸。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显微镜、三维测量仪等,对晶体单元尺寸进行严格测量。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持续改进生产工艺、调整生产参数等方式,提高晶体单元尺寸的一致性,确保每一个晶体单元的尺寸都在规定范围内。
晶体单元尺寸
探测器Z轴覆盖宽度
覆盖宽度优势
较大的Z轴覆盖宽度可减少扫描时间,因为一次扫描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无需多次重复扫描,从而提高患者检查效率。能满足不同部位的扫描需求,无论是头部、胸部还是腹部等部位,都能提供完整的扫描数据,提升设备的适用性。有助于提高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全面地捕捉人体内部信息,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采集层厚精细度
最薄采集层厚能清晰显示微小病变,凭借高分辨率的采集能力,将微小病变的细节清晰呈现,为诊断提供更准确依据。有利于对病变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医生可以从更精细的层面观察病变的特征,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可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患者尽早发现疾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数据采样率保障
保障措施
具体效果
高数据采样率
可获取更多的扫描数据,提升图像质量,使图像更加清晰、准确
确保快速扫描
在快速扫描过程中也能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保证扫描的完整性
提供数据支持
为后续的图像重建和分析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覆盖宽度达标措施
设计阶段把控
组织专业的设计团队,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探测器设计经验和专业知识,根据本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探测器的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轮评审和优化,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参与评审,从多个角度审视设计方案,确保覆盖宽度的合理性。与探测器供应商密切沟通,及时反馈设计需求和技术要求,确保设计方案能顺利实现。
生产过程监测
监测措施
具体方式
效果
设置监测岗位
在生产线上设置专门的监测岗位,安排专业人员实时检查覆盖宽度
及时发现覆盖宽度异常情况
采用自动化设备
采用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记录分析数据
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最终检测保障
使用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对探测器覆盖宽度进行最终检测,如激光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流程,明确检测方法、判定规则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提供给用户的产品质量。
扫描架孔径及倾角要求
扫描架孔径大小
孔径设计优势
较大的扫描架孔径可减少患者在扫描过程中的压迫感和恐惧感,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检查体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医生可以更自由地调整患者的体位、放置辅助设备等,提高扫描的准确性。适应未来医疗发展的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开展更多类型的扫描检查,大孔径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扫描架孔径
满足特殊需求
对于肥胖患者,大孔径可避免扫描受限,能够完整地扫描患者的身体部位,提高图像质量。在进行特殊部位扫描时,如胸部、腹部等,大孔径可提供更完整的扫描视野,使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观察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用性提升
提升方面
具体效果
适应不同患者
使设备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和体型的患者,扩大设备的适用范围
扩大应用范围
扩大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满足更多患者的检查需求
降低成本
降低医院因患者体型差异而需要更换设备的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扫描架物理倾角
多角度扫描优势
扫描架具备多角度扫描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有助于发现一些隐藏的病变,通过多角度的扫描,能够发现一些常规扫描难以发现的病变,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医生可以根据多角度的扫描图像,制定更个性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满足临床需求
在骨科、神经科等领域,多角度扫描可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骨骼、神经等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复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角度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适应不同患者的体位需求,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度,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舒适的体位进行扫描。
诊断准确性提升
通过多角度扫描获取的图像信息更丰富,能够从多个层面观察病变,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孔径及倾角达标保障
设计制造把控
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扫描架的设计,他们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本项目的技术要求。选择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扫描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零件都符合标准。
高精度检测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孔径和倾角进行检测,如激光测距仪、角度测量仪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流程,明确检测方法、判定规则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出厂严格检测
检测措施
具体要求
效果
最终检测
对每一台设备的孔径和倾角进行最终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
确保提供给用户的设备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质量追溯
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保障质量
确保提供给用户的设备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三维激光定位系统
系统功能概述
精准定位优势
优势方面
具体效果
提高扫描准确性
提高扫描的准确性,确保图像质量,为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减少扫描时间
减少患者的扫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
降低操作难度
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医护人员能够更轻松地完成扫描操作
快速确定位置
利用激光技术,快速确定扫描部位的三维坐标,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扫描部位。减少患者在扫描床上的调整时间,提高检查的舒适性,患者无需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设备利用率,设备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扫描任务,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减少扫描误差
通过精准的定位,减少扫描过程中的位置偏差,确保扫描的准确性。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为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情况。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系统技术特点
先进激光技术
先进的激光技术保证了定位的高精度和高速度,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扫描部位的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适应不同的扫描环境和需求,无论是在复杂的临床环境还是特殊的扫描要求下,都能正常工作。
自动校准功能
功能特点
具体效果
实时调整准确性
自动校准功能可实时调整定位的准确性,确保扫描的精度
减少人工干预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可以更专注于患者的检查
保证长期稳定性
确保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操作简便性
简便性体现
具体效果
简单操作界面
简单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培训成本,医护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方法
提高操作速度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使扫描过程更加高效
提升工作效率
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系统应用效果
准确性和效率提升
提升方面
具体效果
减少重复扫描
精准的定位减少了扫描的重复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
提供可靠依据
高质量的图像信息为诊断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增强竞争力
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
诊断率提高
优质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病变。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患者可以尽早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和痛苦,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减少了治疗费用和痛苦。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提升方面
具体效果
提升形象
提高医院的设备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
增强满意度
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患者更愿意选择该医院进行治疗
促进发展
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置无线心电监测系统
系统功能介绍
实时心电监测
在扫描过程中,实时获取患者的心电数据,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心脏异常情况,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保障患者的安全。有助于医生根据心电数据调整扫描方案,确保扫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律失常检测
准确检测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程度,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医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心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诊断参考
参考价值
具体作用
提供重要参考
心电监测数据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了解病情
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针对性
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系统技术优势
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使患者在扫描过程中更加自由,减少了线缆的干扰,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患者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扫描检查。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医护人员可以更自由地移动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高精度信号采集
高精度的信号采集和处理能力保证了心电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减少了信号干扰和误差,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医生可以根据准确的心电图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数据存储分析
系统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可保存患者的心电数据,方便医生进行回顾和分析。医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有助于医疗科研工作的开展,研究人员可以对大量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系统应用价值
扫描安全性提升
价值体现
具体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
实时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降低风险
降低扫描过程中患者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保障安全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扫描有效性提高
根据心电数据调整扫描方案,可提高扫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获取更优质的图像信息。为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医生可以根据准确的图像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提升方面
具体效果
保障健康
保障患者的心脏健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更愿意选择该医院进行治疗
增强信任
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可度,患者对医院的口碑提升
促进发展
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扫描床系统参数
球管热容量及电流
球管阳极热容量
满足球管阳极物理热容量(非等效)≥7.0MHU的要求,此热容量可使球管在长时间、高负荷的扫描工作中承受较高热量,保证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阳极实际散热率≥1300KHU/min,能有效快速散热,防止热量积聚损害球管,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频繁进行扫描的工作环境下,该热容量和散热率可维持球管稳定性能,降低因过热导致的故障发生率,符合行业对于球管热容量和散热率的标准,为设备持续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高阳极物理热容量使得球管在连续工作时,不会因热量过高而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确保扫描图像的质量不受影响。快速的散热率则保证了球管在每次扫描后能迅速降温,减少热疲劳对球管的损害,进一步提高了球管的耐用性。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长时间不间断的扫描工作较为常见,此球管阳极热容量和散热率的设计,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工作强度,为医疗诊断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
球管阳极热容量和散热率的合理设计,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还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由于球管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减少了更换球管的频率,从而降低了医疗设备的运营成本。同时,稳定的性能也减少了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时间,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诊断服务。
球管电流范围
球管最大电流≥600mA,可满足不同扫描需求,对于需要高剂量扫描的情况,如对较厚部位或需要高分辨率成像的扫描,能提供足够电流支持,保证图像质量。球管最小电流≤10mA,在进行低剂量扫描时,如对儿童或对辐射敏感部位的扫描,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保持一定图像清晰度。球管电流可调节范围较大,能根据不同扫描部位和患者体型灵活调整,通过精确控制球管电流,可优化扫描参数,提高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
大电流输出保证了在高要求扫描时的图像质量,能够清晰呈现复杂组织结构的细节,为医生准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小电流输出则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在保证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辐射对患者的潜在危害。可调节的电流范围使得扫描更加个性化,能够针对不同患者和扫描部位进行精准设置,提高了扫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扫描需求差异较大。例如,肥胖患者可能需要较大电流来获得清晰图像,而瘦弱患者或儿童则可使用较小电流。球管电流的灵活调节功能,能够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和临床价值。同时,精确的电流控制有助于优化扫描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为医疗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球管电压参数
球管最小输出管电压≤70KV,最大输出管电压≥140KV,此电压范围可满足不同扫描对管电压的要求,适应多种临床应用场景。球管电压可调档位数量≥5档,可根据实际情况精确选择合适管电压,以获得最佳扫描效果。不同管电压设置可影响图像密度和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准确诊断疾病。稳定管电压输出可保证图像质量一致性,减少因电压波动带来的图像伪影。
较宽的管电压范围使得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扫描需求,例如对骨骼等高密度组织的扫描可能需要较高管电压,而对软组织的扫描则可使用较低管电压。多档可调的管电压设置,为医生提供了更精细的扫描参数选择,能够根据具体病情和诊断需求进行优化设置。稳定的管电压输出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避免了因电压波动导致的图像模糊或伪影,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在临床应用中,准确的诊断依赖于高质量的扫描图像。管电压的合理选择和稳定输出,对于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至关重要。不同疾病的诊断对图像的密度和对比度要求不同,通过调节管电压,可以突出病变部位的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稳定的管电压输出也减少了图像的噪声和伪影,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扫描床承重及移动精度
扫描床承重能力
扫描床承重量≥200kg,能够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扫描需求,为各类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检查平台。坚固的结构设计确保在承载较大重量时,扫描床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晃动或变形的情况。较高的承重能力体现了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适应长期频繁使用的工作环境。可有效减少因患者体重因素对扫描过程和图像质量的影响,保证扫描的准确性。
扫描床承重
扫描床移动精度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患者的体型差异较大,从儿童到肥胖患者,扫描床需要能够承受不同重量的压力。200kg的承重量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安全地进行扫描检查。坚固的结构设计不仅保证了扫描床在承重时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扫描床的承重能力对扫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扫描床在承重时出现晃动或变形,会导致扫描图像出现伪影,影响医生的诊断。因此,高承重能力的扫描床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适应长期频繁使用的工作环境,也保证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
扫描床移动精度
扫描床移动精度≤±0.25mm,高精度的移动控制可确保扫描部位的准确定位,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在进行多层扫描或动态扫描时,精确的移动能够保证各层图像之间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减少因扫描床移动误差导致的图像伪影和重影,提高图像质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清晰的依据。先进的移动控制技术保证了扫描床移动的平稳性和重复性,提高了扫描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多层扫描中,每一层图像的准确拼接对于全面观察病变情况至关重要。扫描床的高精度移动能够确保各层图像之间无缝衔接,避免出现断层或重叠的情况,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在动态扫描中,精确的移动控制能够捕捉到病变部位的动态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扫描床移动精度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图像质量,还减少了因图像不清晰而导致的重复扫描次数,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检查成本。同时,平稳的移动和高重复性也提高了扫描的效率,使医院能够更快地为患者提供诊断结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移动精度保障措施
采用高精度的导轨和传动系统,确保扫描床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配备先进的位置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扫描床的位置,保证移动精度。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校准,确保每一台设备的移动精度都符合标准要求。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进一步保证扫描床移动精度的长期稳定性。
高精度的导轨和传动系统为扫描床的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和误差,保证扫描床平稳、准确地移动。先进的位置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扫描床的位置,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整,确保移动精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校准则保证了每一台设备在出厂时都具备良好的移动精度,为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扫描床移动精度长期稳定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查和更换导轨、传动系统等部件,以及对位置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进行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因设备老化或磨损而导致的移动精度下降。同时,维护和保养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为医院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扫描床升降及水平范围
扫描床垂直升降范围
扫描床垂直升降最高高度≥90cm,最低高度≤50cm,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上下床需求和扫描操作的便利性。较大的垂直升降范围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和不同扫描体位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扫描的灵活性。平稳的升降过程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保证扫描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动控制的升降系统操作简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快速调整扫描床的高度。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不同患者的身高差异较大,扫描床的垂直升降范围能够满足各种身高患者的需求。对于身高较高的患者,较高的升降高度方便他们上床;对于身高较矮的患者,较低的高度则便于他们下床。不同的扫描体位也需要扫描床具备一定的升降范围,以达到最佳的扫描效果。平稳的升降过程减少了患者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和不适感,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
电动控制的升降系统使得扫描床的操作更加简便快捷。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扫描需求,迅速调整扫描床的高度,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电动控制还保证了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了手动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和风险。扫描床垂直升降范围的设计,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便捷的检查环境,也为医生的扫描操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扫描床水平移动范围
扫描床水平最大可扫描范围≥170cm,能够覆盖较大的扫描区域,满足全身扫描的需求。水平移动最高速度≥200mm/s,可快速完成扫描过程,提高扫描效率,减少患者的检查时间。在水平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精度,确保图像的质量不受影响。灵活的水平移动功能可方便医生调整扫描位置,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图像信息。
扫描床水平移动范围
在进行全身扫描时,较大的水平扫描范围能够一次性覆盖患者的全身,避免了多次扫描的繁琐和误差。快速的水平移动速度则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减少了患者在扫描床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稳定的速度和精度保证了扫描图像的质量,避免了因移动不稳定而导致的图像模糊或伪影。
灵活的水平移动功能使得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部位,精确调整扫描位置,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图像信息。在诊断一些复杂疾病时,准确的图像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因此,扫描床的水平移动范围和速度、精度等性能,对于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升降及水平移动性能
扫描床升降最大速度≥40mm/s,能够快速调整扫描床的高度,提高扫描效率。稳定的升降和水平移动性能可保证在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先进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保证了扫描床升降和水平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降低了扫描床升降和水平移动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快速的升降速度使得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扫描床的高度,适应不同
西宁市中医院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