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2024-2025年度信息化项目等级保护测评服务采购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等级保护测评服务方案A
12
第一节 项目概述
12
一、 项目背景与目标
12
二、 测评服务范围
22
三、 项目实施思路
31
第二节 等级保护测评方案
41
一、 测评实施方案
41
二、 安全技术测评层面
50
三、 安全管理测评方面
60
四、 测评标准与流程
71
五、 风险规避措施
80
第三节 测试设备清单
91
一、 测试设备类型
91
二、 设备功能用途
102
三、 设备安全配置
110
四、 设备数据处理
117
第四节 时间安排
120
一、 项目实施时间表
120
二、 时间沟通确认
132
三、 阶段负责人与机制
143
四、 进度控制措施
150
第五节 阶段性文档提交
159
一、 各阶段文档清单
159
二、 文档要求说明
168
三、 文档模板与填写
173
第二章 等级保护测评服务方案B
183
第一节 项目概述
183
一、 广州市检察院系统现状
183
二、 等级保护测评背景
191
三、 等级保护测评目标
204
四、 等级保护测评范围
216
第二节 等级保护测评方案
226
一、 安全技术测评
226
二、 安全管理测评
246
第三节 测试设备清单
254
一、 漏洞扫描工具
254
二、 网络分析设备
265
三、 安全审计设备
274
第四节 时间安排
281
一、 项目启动阶段
281
二、 定级备案阶段
293
三、 现场测评阶段
301
四、 报告编写阶段
313
五、 整改建议阶段
327
六、 验收交付阶段
336
第五节 阶段性文档提交
341
一、 定级报告提交
341
二、 测评方案提交
346
三、 测评报告提交
357
四、 整改建议书提交
364
五、 等级保护备案材料提交
368
第六节 测评人员资质
372
一、 项目经理资质
372
二、 技术负责人资质
382
三、 网络安全专家资质
397
四、 质量控制专家资质
418
五、 等保测评工程师资质
427
第七节 测评内容细化
444
一、 安全物理环境测评
444
二、 安全通信网络测评
455
三、 安全区域边界测评
470
四、 安全计算环境测评
478
五、 安全管理中心测评
492
第八节 安全管理测评
499
一、 安全管理制度测评
499
二、 安全管理机构测评
506
三、 安全管理人员测评
517
四、 安全建设管理测评
524
五、 安全运维管理测评
538
第九节 测评风险规避措施
547
一、 安全保密管理措施
547
二、 扫描策略优化措施
558
三、 数据备份与恢复措施
562
四、 应急预案制定措施
571
五、 关键业务系统风险控制
579
第十节 等级保护整改服务
591
一、 安全管理制度修订
591
二、 安全技术整改
598
三、 形成安全配置基线
605
四、 安全增强配置和调试
619
五、 网络安全培训
630
第三章 项目保密方案A
638
第一节 保密管理机制
638
一、 设立保密管理岗位
638
二、 制定保密管理制度
643
三、 建立保密责任制度
649
四、 设置保密审查机制
654
第二节 保密措施实施
659
一、 监督重点设备检测
659
二、 采用加密技术
662
三、 实施访问控制
664
四、 进行物理隔离
668
第三节 人员与数据管理
672
一、 审查人员背景
672
二、 开展保密培训
677
三、 分类管理数据
680
四、 建立销毁机制
684
第四节 文档与报告控制
687
一、 标注文档保密等级
687
二、 审批文档操作流程
691
三、 建立版本控制机制
696
四、 统一归档保密文档
700
第四章 项目保密方案B
704
第一节 保密制度建立
704
一、 制定保密管理制度
704
二、 规范信息处理流程
711
第二节 人员保密管理
720
一、 签署保密协议
720
二、 建立保密档案
721
三、 强化保密意识
729
第三节 信息与数据保护
737
一、 数据加密存储
737
二、 建立审计机制
742
三、 确保数据安全
753
第四节 测评过程保密控制
758
一、 规范测评环境
758
二、 控制设备使用
768
三、 监督测评过程
780
第五节 文档与成果管理
792
一、 文档加密保存
792
二、 规范文档流程
796
三、 加强文档管理
807
第六节 应急与风险控制
816
一、 制定应急预案
816
二、 建立预警机制
819
三、 强化风险控制
825
第七节 保密培训与意识提升
833
一、 开展保密培训
833
二、 建立培训档案
840
三、 提升保密意识
843
第八节 保密方案优于采购需求的体现
854
一、 增加防护措施
854
二、 增设检查机制
860
三、 完善管理机制
873
第五章 方案设计A
881
第一节 项目定级备案
881
一、 定级报告与材料准备
881
二、 公安机关备案协助
889
三、 定级标准制定
895
四、 合理定级建议提出
901
五、 定级备案流程建立
907
第二节 项目测评内容
916
一、 安全技术测评
916
二、 安全管理测评
922
三、 测评项内容方法工具
928
四、 测评计划与流程制定
938
第三节 测评要求
946
一、 安全物理环境测评要求
946
二、 安全通信网络测评要求
956
三、 安全区域边界测评要求
962
四、 安全计算环境测评要求
970
五、 安全管理中心测评要求
975
第四节 测评风险规避要求
980
一、 项目经理安全管理
980
二、 测评风险控制方案
987
三、 应急预案制定
998
四、 扫描策略优化
1005
五、 数据备份恢复机制
1011
第五节 等级保护安全指导整改服务
1019
一、 差距分析报告出具
1019
二、 安全管理制度修订
1031
三、 安全技术整改建议
1036
四、 网络安全培训组织
1040
五、 安全风险管理落实
1047
第六章 方案设计B
1056
第一节 项目定级备案
1056
一、 定级报告准备
1056
二、 公安机关备案协助
1067
第二节 项目测评内容
1078
一、 安全技术测评
1078
二、 安全管理测评
1097
第三节 测评要求
1109
一、 物理环境测评标准
1109
二、 网络安全测评执行
1115
三、 制度与运维测评规范
1126
第四节 测评风险规避要求
1133
一、 安全保密管理
1133
二、 针对性测评方法
1142
三、 应急预案制定
1156
第五节 等级保护安全指导整改服务
1170
一、 管理制度修订
1170
二、 安全技术整改
1183
三、 安全培训与管理
1197
第六节 方案设计原则
1204
一、 保密性与标准性
1204
二、 规范性与可控性
1211
三、 最小影响与整体性
1230
第七节 人员组成及资质
1239
一、 项目经理职责
1239
二、 技术与安全专家
1249
第八节 项目时间安排
1261
一、 阶段任务分解
1261
二、 时间节点控制
1271
三、 成果交付时间
1282
第九节 阶段性文档提交
1286
一、 启动阶段文档
1286
二、 测评与整改文档
1302
三、 验收阶段文档
1308
第七章 售后方案A
1329
第一节 售后方案完整性
1329
一、 售后服务渠道
1329
二、 售后服务方式
1333
三、 售后服务流程
1338
四、 服务体系说明
1341
第二节 售后服务期保障
1350
一、 技术咨询服务
1350
二、 漏洞修补指导
1355
三、 响应时间承诺
1364
四、 售后人员资质
1369
第三节 售后方案可行性
1375
一、 售后支持范围
1375
二、 问题分类响应
1380
三、 服务质量控制
1385
四、 售后资源保障
1389
第八章 售后方案B
1399
第一节 服务渠道建设
1399
一、 7×24小时电话热线服务
1399
二、 电子邮件服务支持
1406
三、 在线服务平台保障
1410
第二节 服务方式安排
1418
一、 远程诊断与支持服务
1418
二、 现场服务保障
1424
第三节 服务体系构建
1434
一、 服务请求受理流程
1434
二、 问题分类分级管理
1441
三、 响应时限控制措施
1446
四、 问题闭环处理流程
1457
第四节 服务流程规范
1464
一、 问题登记流程规范
1464
二、 初步分析流程规范
1472
三、 资源调度流程规范
1479
四、 问题解决流程规范
1486
五、 客户反馈流程规范
1492
六、 归档总结流程规范
1499
第五节 技术咨询服务
1506
一、 安全策略优化建议
1506
二、 安全设备配置指导
1510
三、 安全漏洞修复建议
1518
第六节 漏洞修补指导
1525
一、 修复步骤详细说明
1525
二、 补丁下载链接提供
1531
三、 配置修改建议
1535
四、 测试验证方法指导
1545
第七节 服务响应时效
1551
一、 1小时响应机制
1551
二、 24小时解决方案提供
1557
三、 48小时修复或现场支持
1563
第八节 售后团队配置
1569
一、 网络安全工程师团队
1569
二、 运维工程师团队
1576
三、 客户支持专员团队
1584
等级保护测评服务方案A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目标阐述
满足安全保护要求
掌握系统安全状况
我公司会全面掌握系统安全状况,深度排查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分析,明确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整改需求。严格衡量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符合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评估系统是否具备相应安全保护能力。根据测评结果,为后续的安全整改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公安机关对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及监督检查要求。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我公司将增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等级测评,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整改和加固。注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整体性,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十个层面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防护和管理。提高针对性,根据不同的信息系统特点和安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安全策略和解决方案。增强实效性,确保安全措施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有效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为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
达到等级保护要求
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我公司致力于提高采购人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等级测评,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整改建议,并协助采购人落实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建设和优化,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安全技术整改、形成安全配置基线、进行安全增强配置和调试工作等。实施等保相关网络安全培训,提高采购人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以下是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具体措施表格:
措施
具体内容
安全管理制度修订
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安全技术整改
根据测评结果,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进行整改和优化,包括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等方面。
形成安全配置基线
制定信息系统的安全配置基线,确保系统的配置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增强配置和调试工作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增强配置和调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等保相关网络安全培训
提供等保相关网络安全培训,包括人员管理、文档管理及培训计划等方面,提高采购人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我公司将全力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通过严格的等级测评,全面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信息系统的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计,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测,不断优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在出现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影响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正常业务开展。
安全物理环境
安全管理中心
提供安全整改建议
完成定级备案工作
我公司会协助采购人完成重要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等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要求。首先,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然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要求,准备和整理信息系统定级报告及定级材料。在完成材料准备后,及时将材料提交至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审核工作。在备案过程中,保持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备案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完成信息系统的定级和备案工作,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保护提供合法的依据和保障。
出具等级测评报告
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我公司会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十个层面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等级测评,并出具详细的等级测评报告。在测评过程中,采用专业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对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检测和分析。对安全技术层面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进行测评,评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安全管理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进行测评,检查其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测评结果,编写详细的等级测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测评的范围、方法、结果以及整改建议等。以下是等级测评报告的相关信息表格:
测评层面
测评内容
测评结果
整改建议
安全技术层面
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
详细描述各方面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安全管理层面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
评估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指出存在的不足
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和方案
采购单位概况
地理位置与内设机构
下辖检察院情况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下辖11个区检察院,部分区院有相关荣誉。我公司充分了解到这些区检察院在广州市的检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下辖检察院的情况,以下是相关信息表格:
区检察院名称
是否有相关荣誉
主要业务范围
XXX区检察院
是
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等
XXX区检察院
否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
XXX区检察院
是
经济犯罪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
业务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在多方面取得新成效,主要办案质效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多项工作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不断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各类案件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案方法和经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公司认识到信息系统对于检察机关业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等级保护测评服务,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业务工作成效。
信息系统现状
系统重要性
这些信息系统在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检察机关的业务开展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系统涵盖了案件管理、办公自动化、数据存储等多个方面,是检察机关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系统,检察机关能够实现案件的快速处理、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如案件数据、当事人信息等,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保护公民的隐私和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我公司将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面临的安全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些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需要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和安全整改。网络攻击手段不断更新,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给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信息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同时,法律法规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检察机关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我公司将运用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评,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提供有效的安全整改建议,帮助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应对这些安全挑战。
对等级保护的需求
符合法规要求
开展等级保护测评是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相关单位对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和备案。通过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符合国家的要求,避免因违反法规而面临法律风险。同时,等级保护测评也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检察机关的业务工作顺利进行。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为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提供专业的等级保护测评服务。
提升安全水平
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可以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我公司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评,深入分析系统的安全状况。根据测评结果,制定详细的安全整改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整改、安全管理优化等方面。通过实施整改措施,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以下是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水平的具体措施表格: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预期效果
安全技术整改
升级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系统等
提高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管理优化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等
提升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项目实施必要性
法规政策要求
保障合法合规
通过开展等级保护测评,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要求,保障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业务工作合法合规。国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有明确的法规和政策要求,检察机关作为重要的执法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等级保护测评是检验信息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评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我公司将协助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完成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符合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为检察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合法合规的保障。
避免法律风险
不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开展测评有助于避免因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法律责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而未进行及时整改,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其他安全事件,检察机关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通过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及时发现并解决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降低法律风险。我公司将为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提供专业的测评服务,帮助其避免因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法律责任。
保障信息安全
排查安全隐患
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评,排查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为后续的安全整改提供依据。我公司将运用专业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对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检测和分析。从安全技术层面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到安全管理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准确找出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详细记录和分析。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安全整改提供有力的依据,确保整改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根据测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整改,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抵御各种网络攻击。我公司将根据测评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安全整改方案。在安全技术方面,可能包括升级安全设备、优化网络配置、加强数据加密等措施;在安全管理方面,可能包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通过实施这些整改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提升业务效能
保障业务连续性
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业务工作不会因信息安全问题而中断,提高业务连续性。信息系统是检察机关业务工作的重要支撑,一旦信息系统出现安全故障或受到攻击,可能会导致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我公司将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和安全整改,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在遇到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下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具体措施表格: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定期备份数据
按照一定的周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防止数据丢失,便于恢复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
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
加强系统监控
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减少因系统故障和安全问题导致的工作延误,提高工作效率。我公司将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优化,包括优化系统架构、提升硬件性能、加强安全防护等方面。通过优化系统性能,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故障率,使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快速、便捷地使用信息系统。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可以防止因安全问题导致的数据泄露和系统瘫痪,避免因处理安全事件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表格:
措施
具体内容
预期效果
系统架构优化
对系统的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硬件性能提升
升级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
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安全防护加强
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符合国家等级标准
遵循等级保护要求
覆盖技术管理层面
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十个层面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测评,确保测评内容覆盖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在安全技术层面,对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进行详细的测评,评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安全管理层面,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进行检查,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全面的测评,发现信息系统在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下是覆盖技术管理层面测评的具体内容表格:
测评层面
测评内容
测评目的
安全技术层面
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
评估系统的技术安全性
安全管理层面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
检查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保证测评质量
采用科学合理的测评方法和流程,保证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信息系统的安全整改提供有力支持。我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测评工具,在测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明确测评的范围、方法和步骤。对测评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和验证,确保测评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保证测评质量的具体措施表格: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制定测评计划
明确测评的范围、方法和步骤
确保测评工作有序进行
使用专业工具
采用先进的测评工具和技术
提高测评的准确性
数据验证分析
对测评数据进行严格的验证和分析
保证测评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公安备案审核
满足备案条件
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和测评结果符合公安备案的要求,提交完整、准确的备案材料。我公司将组织专业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准确的定级,根据系统的重要性、业务影响等因素确定其安全等级。在测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准备齐全、准确的备案材料,包括定级报告、测评报告、安全管理制度等。对备案材料进行仔细的审核和整理,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积极与公安等级保护主管部门沟通,了解备案的具体要求和流程,确保信息系统能够顺利通过备案审核。
配合审核工作
积极配合公安等级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核工作,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确保备案审核工作顺利进行。在审核过程中,保持与公安部门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审核的进展情况和反馈意见。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补充信息和资料,如对测评报告的详细解释、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说明等。安排专业人员协助公安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解答相关问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公安备案的要求。通过积极配合审核工作,提高备案审核的效率和成功率。
持续提升安全水平
落实整改措施
根据测评结果和整改建议,及时落实安全整改措施,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我公司将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实施整改工作,包括安全技术整改和安全管理优化。在安全技术方面,升级安全设备、优化网络配置、加强数据加密等;在安全管理方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定期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整改措施。通过持续的整改和优化,不断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公司将协助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和流程。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开展全员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测评服务范围
文档资料库系统测评
技术层面测评
物理环境检测
对文档资料库系统所在机房的物理位置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等方面进行安全测评。评估机房的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能否为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物理位置选择
检查机房是否避开了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是否远离强电磁干扰源等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物理访问控制
评估机房的门禁系统、人员出入登记制度等是否健全
能够有效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
防盗窃和防破坏
查看机房的门窗是否有防盗措施,设备是否有固定装置等
具备一定的防盗和防破坏能力
防雷击
检测机房的防雷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接地是否良好
符合防雷相关标准
防火
检查机房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是否有火灾报警系统等
满足防火要求
防水和防潮
评估机房的防水措施是否到位,是否有湿度控制设备等
保持机房干燥
防静电
查看机房的地面、墙壁等是否采用了防静电材料
有效防止静电产生
温湿度控制
检测机房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
电力供应
检查机房的电源是否稳定,是否有备用电源等
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电磁防护
评估机房的电磁屏蔽措施是否有效
减少电磁干扰
计算环境审查
检查系统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可信验证、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数据备份恢复、剩余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安全状况。确保系统在计算环境方面具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消防设施
温湿度控制设备
电源设备
电磁屏蔽措施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身份鉴别
检查系统是否采用了有效的身份鉴别机制,如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
能够准确识别用户身份
访问控制
评估系统的访问权限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防止非授权访问
符合安全策略要求
安全审计
查看系统的审计日志是否完整,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具备审计功能
入侵防范
检测系统是否安装了入侵检测系统或防火墙等设备
能够抵御入侵
恶意代码防范
检查系统的杀毒软件是否及时更新,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恶意代码
保持防护能力
可信验证
评估系统的可信验证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保证系统的可信度
符合相关标准
数据完整性
检查系统的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数据篡改的情况
数据无损坏
数据保密性
查看系统的数据是否进行了加密处理,是否能够防止数据泄露
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备份恢复
评估系统的数据备份策略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具备恢复能力
剩余信息保护
检查系统在数据删除后是否有残留信息,是否能够防止信息泄露
避免信息残留
个人信息保护
查看系统是否对个人信息进行了保护,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保护个人隐私
管理层面测评
制度完善性评估
对文档资料库系统的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制定和发布、评审和修订等情况进行测评。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有效规范系统的管理和使用。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安全策略
检查系统的安全策略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
具备完善的安全策略
管理制度
评估系统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涵盖了系统管理的各个方面
全面规范管理
制定和发布
查看制度的制定过程是否合理,是否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遵循规范流程
评审和修订
检查制度是否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是否能够适应系统的发展变化
及时更新完善
人员管理审查
审查系统相关内部人员的人员录用、人员离岗、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外部人员访问管理等情况。确保人员管理符合安全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人员录用
检查人员录用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背景调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严格筛选人员
人员离岗
评估人员离岗时是否进行了权限回收、数据交接等操作
确保信息安全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查看人员是否接受了相关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培训效果如何
提高安全意识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检查外部人员访问系统时是否进行了授权和登记,是否有监督措施
规范外部访问
综合风险评估
潜在风险识别
识别文档资料库系统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如网络攻击风险、数据丢失风险、管理漏洞风险等。通过全面的风险识别,为后续的整改和防范提供依据。
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加强安全防护、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等。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风险类型
风险应对措施
网络攻击风险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
数据丢失风险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制定数据恢复预案
管理漏洞风险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和监督
食药安全共享平台测评
通信网络测评
网络结构分析
对食药安全共享平台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评估其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检查网络是否存在单点故障、网络拓扑是否清晰等问题。
访问控制测评
测评平台的网络访问控制情况,包括访问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用户认证和授权等。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平台,防止非法入侵。
区域边界测评
边界防护检查
检查平台的边界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的配置和运行情况。评估边界防护是否能够有效抵御外部攻击,保护平台的安全。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防火墙配置
检查防火墙的访问控制规则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阻止非法访问
符合安全策略
入侵检测系统运行情况
查看入侵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
具备检测能力
边界防护能力评估
评估边界防护措施是否能够抵御常见的网络攻击
保障平台安全
安全审计评估
对平台边界的安全审计功能进行评估,检查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边界的安全事件。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审计记录完整性
检查审计记录是否包含了所有的重要事件,是否有遗漏
完整记录事件
审计记录准确性
查看审计记录的内容是否准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确保记录准确
安全事件发现和处理能力
评估平台是否能够根据审计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
及时响应处理
建设管理测评
测试验收审查
审查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测试验收情况,包括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结果的评估等。确保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供应商管理评估
评估平台建设过程中对等级测评服务供应商的管理情况,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合同管理等。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保障平台的建设质量。
远程文书送达系统测评
安全运维测评
环境与资产管理
对远程文书送达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资产进行管理测评,包括环境管理、资产管理、介质管理等。确保系统的运行环境安全稳定,资产得到有效管理。
漏洞与风险管理
检查系统的漏洞和风险管理情况,包括漏洞扫描、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等。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降低安全风险。
管理中心测评
系统管理检查
检查系统管理中心的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配置等。确保系统管理中心能够有效管理系统的各项资源。
集中管控评估
评估系统管理中心的集中管控能力,能否对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集中监控能力
检查系统管理中心是否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实现全面监控
统一管理能力
评估系统管理中心是否能够对系统的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安全管控效果
查看系统管理中心是否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
确保系统安全
制度流程测评
制度合规性审查
审查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流程合理性评估
评估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流程合理性分析
检查业务流程是否简洁明了,是否存在冗余环节
提高运行效率
安全隐患排查
评估业务流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消除安全风险
流程优化建议
根据测评结果,提出业务流程优化的建议
提升系统性能
智慧未检管理平台测评
数据安全测评
数据完整性保障
检查智慧未检管理平台的数据完整性,包括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完整性保护。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丢失,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保密性评估
评估平台的数据保密性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敏感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数据加密情况
检查平台是否对敏感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
保障数据安全
访问控制措施
评估平台的访问控制策略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限制非授权访问
防止数据泄露
数据传输安全
查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安全的传输协议
确保传输安全
机构人员测评
岗位设置合理性
评估平台的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确保人员分工合理,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安全问题。
人员培训效果
检查平台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情况,评估培训效果。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人为错误带来的安全风险。
应急响应测评
预案制定情况
检查平台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包括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应急演练效果
评估平台的应急演练效果,检查人员在演练中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高平台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响应速度评估
检查人员在应急演练中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快速响应事件
处理能力评价
评估人员在应急演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效
有效应对危机
演练效果总结
根据演练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提升应急水平
检察业务分析平台测评
审计功能测评
审计记录完整性
检查检察业务分析平台的审计记录是否完整,包括操作记录、访问记录等。确保审计记录能够为安全事件的追溯和分析提供依据。
审计分析有效性
评估平台的审计分析功能是否有效,能否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提高平台的安全监测能力。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异常行为发现能力
检查平台是否能够通过审计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及时察觉风险
安全事件预警功能
评估平台的审计分析是否能够对安全事件进行预警
提前防范危机
审计分析准确性
查看审计分析结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保障数据可靠
安全策略测评
策略制定合理性
审查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和业务需求。确保安全策略能够有效保护平台的安全。
策略执行情况
检查平台的安全策略执行情况,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保证安全策略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策略执行力度
检查平台是否严格按照安全策略执行各项操作
确保策略落地
违规行为处理
评估平台对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否进行了及时处理
维护策略权威
策略更新情况
查看安全策略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及时更新
适应业务变化
服务能力测评
服务响应速度
评估平台的服务响应速度,包括故障处理、咨询服务等的响应时间。确保平台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服务质量保障
检查平台的服务质量保障措施,如服务水平协议的签订、服务监督机制等。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项目实施思路
符合等级保护标准
遵循技术标准测评
物理环境测评合规
对信息系统机房和办公场所的物理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测评符合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物理位置选择测评,涵盖分析机房和办公场所是否处在安全、稳定且适宜的地理位置,是否远离危险区域和干扰源,以保障系统免受外部威胁和不良环境影响;物理访问控制测评,查看是否设有严格的门禁系统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确保物理环境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盗窃和防破坏测评,检查是否安装了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安全防护设施,以应对可能的盗窃和破坏行为。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等设施,确保这些设施完备且有效,避免因自然灾害导致系统受损。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等条件是否满足系统运行的安全需求,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防雷击设施
防火设施
温湿度控制系统
通信网络测评达标
对信息系统的网络系统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测评,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符合标准。从网络结构安全、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入手,评估网络的整体架构是否合理,访问控制策略是否严格,审计机制是否完善。网络边界完整性、网络入侵防范、网络恶意代码防范等措施的有效性,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网络边界完整性,检查网络边界是否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确保网络边界的封闭性和安全性;网络入侵防范,评估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性能和效果,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网络恶意代码防范,检查是否安装了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防恶意代码系统,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和破坏。网络设备防护能力,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电力供应设备
测评方面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网络结构安全
网络拓扑结构、子网划分、网络设备配置等
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
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策略、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等
严格限制非法访问,确保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
网络安全审计
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
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网络边界完整性
边界设备的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
确保网络边界的封闭性和安全性
网络入侵防范
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性能和效果等
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网络恶意代码防范
杀毒软件和防恶意代码系统的安装和更新情况等
有效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和破坏
网络设备防护
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区域边界测评到位
对信息系统的区域边界进行全面测评,确保其安全性符合等级保护要求。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防范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区域边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边界防护,检查边界设备的配置和性能,确保其能够有效抵御外部攻击;访问控制,评估访问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入侵防范,检查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恶意代码和垃圾邮件防范、安全审计、可信验证等措施是否有效,防止外部威胁的入侵。恶意代码和垃圾邮件防范,检查是否安装了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防垃圾邮件系统,防止恶意代码和垃圾邮件的传播;安全审计,评估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可信验证,检查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的安全性,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边界安全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安全状况,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电磁防护装置
依据标准整改建设
制度整改贴合标准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和整改,确保其符合等级保护标准的规范。安全策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发布流程,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全策略,审查其是否与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相一致,是否能够满足系统的安全需求;管理制度,检查其是否涵盖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各个方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根据系统的发展变化和安全形势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内容。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身份认证设备
技术整改提升能力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进行全面整改和提升,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系统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身份鉴别,采用更加先进的身份认证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访问控制,优化访问控制策略,严格限制非法访问,确保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安全审计,加强审计记录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优化系统的安全配置基线,进行安全增强配置和调试工作,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安全状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配置基线,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加强数据备份恢复、剩余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剩余信息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个人信息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建设整改确保合规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等级保护标准进行整改和建设,确保系统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测试验收和系统交付环节,确保建设过程合规。测试验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系统交付,提供详细的交付文档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系统。加强对等级测评服务供应商的管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供应商,保障测评服务的质量。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技术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测评服务。对建设整改后的系统进行再次测评,确保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建设整改环节
具体要求
执行标准
测试验收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测试
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
系统交付
提供详细的交付文档和培训
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系统
供应商管理
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供应商
审查供应商的资质、信誉、技术能力等
再次测评
对建设整改后的系统进行再次测评
确保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
持续优化保障合规
定期测评发现问题
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对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等级测评,及时发现系统安全状况的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计划,确保测评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分析测评结果,找出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为后续的整改和优化提供依据。对测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建立测评档案,记录系统的安全状况和整改情况,便于跟踪和管理。对测评档案进行定期整理和更新,为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动态调整安全策略
根据测评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始终符合等级保护标准。关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引入新的安全技术和手段,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对网络安全态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加强安全策略的动态管理,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安全需求,灵活调整安全策略。建立安全策略调整机制,确保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调整依据
调整内容
调整频率
测评结果
安全策略、访问控制规则等
根据测评周期
安全态势
安全技术手段、应急响应措施等
实时监测
业务需求
安全策略的优先级、资源分配等
根据业务变化
适应标准变化调整
密切关注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更新和变化,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和研究新的标准要求。建立标准跟踪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标准的最新动态。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对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始终符合最新的标准规范。对系统的安全策略、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审查和调整。加强与公安等级保护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标准的执行情况和监督检查要求。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管理符合相关要求。
标准变化内容
调整措施
执行时间
安全要求更新
调整安全策略、技术措施等
新标准发布后
测评方法调整
优化测评流程、工具等
根据主管部门要求
监督检查重点变化
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和整改
及时响应
满足公安监督要求
配合完成备案工作
准确系统定级
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定级。考虑系统的重要性、影响范围、安全需求等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系统的重要性,评估系统在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业务中的关键程度和影响力;影响范围,分析系统故障或数据泄露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损失;安全需求,根据系统承载的信息和业务的敏感性,确定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对系统安全的期望和要求,确保定级结果得到认可和支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定级过程中的问题和情况,共同协商确定合理的定级方案。
完备材料准备
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准备详细、完备的定级报告及定级材料,确保材料真实、准确、完整。系统的基本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安全措施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整理。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系统名称、功能、架构等;安全保护等级,明确系统的定级结果和依据;安全措施,介绍系统现有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对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和校对,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审核机制,对材料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严格把关。将材料整理成规范的文档格式,便于提交和审核。采用统一的文档模板和格式,确保材料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积极备案审核
及时将准备好的定级材料提交给公安等级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审核,密切跟踪审核进度。建立备案审核跟踪机制,定期了解审核情况,及时解决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审核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和回复,确保材料符合审核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与公安等级保护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尽快通过备案审核。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接受公安监督检查
资料信息提供
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及时提供信息系统的等级测评报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资料和信息。确保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便于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检查。建立资料信息管理机制,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资料。建立资料管理档案,对提供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后续查询和使用。定期对资料管理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实反映情况
在公安机关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实向检查人员介绍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测评情况和整改情况。不隐瞒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积极配合检查人员进行调查和核实。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向检查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对检查人员提出的疑问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说明,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组织专业人员对疑问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准确、详细的解答。
落实整改意见
对公安机关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落实和整改。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间,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建立整改跟踪机制,对整改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整改效果符合要求,系统达到公安监督的安全标准。组织专业人员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2024-2025年度信息化项目等级保护测评服务采购项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