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服务范围服务内容
8
第一节 服务范围
8
一、 洮南市全域覆盖范围
8
二、 六类自然资源覆盖
20
第二节 服务内容
34
一、 资源资产清查实施
34
二、 价值量核算服务
46
三、 使用权状况理清
57
四、 成果数据编制
77
五、 专题图件绘制
90
六、 价格体系建立
109
第二章 服务依据服务工作目标
122
第一节 服务依据
122
一、 国家政策文件依据
122
二、 地方执行依据
136
三、 数据与技术支撑依据
144
第二节 服务工作目标
163
一、 清查任务完成目标
163
二、 成果体系建设目标
173
三、 成果应用与更新目标
186
第三章 服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207
第一节 机构设置原则
207
一、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207
二、 扁平化管理模式构建
217
第二节 岗位职责划分
226
一、 项目经理核心职责
226
二、 技术负责人工作范畴
235
三、 数据采集人员任务清单
247
四、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界定
257
第三节 人员配备方案
272
一、 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272
二、 项目经理资质要求
286
三、 关键岗位资格认证
299
四、 人员轮岗保障机制
306
第四节 管理机制说明
320
一、 项目例会沟通制度
320
二、 工作信息报送体系
329
三、 应急响应处置流程
336
四、 绩效考核评估办法
348
第四章 服务工作程序方法
366
第一节 工作程序设计
366
一、 总体工作流程制定
366
二、 阶段任务分工安排
381
三、 国家规范实施路径
397
第二节 数据采集方法
406
一、 技术手段应用方案
406
二、 现有成果资料整合
418
三、 六类资源分类采集
428
第三节 资产价值核算
435
一、 价格评估方法选用
435
二、 资产价格体系建立
447
三、 价格信号数据形成
457
第四节 成果图件编制
462
一、 GIS平台图件制作
462
二、 图式图例标准化
472
三、 专题图编制方案
485
第五节 数据库建设方法
492
一、 数据库结构设计
492
二、 基础功能实现方案
502
三、 数据对接与更新
517
第六节 质量控制流程
527
一、 质量控制计划制定
527
二、 三级检查制度实施
540
三、 质检工具应用方案
549
第七节 成果整理与提交
563
一、 成果包汇总方案
563
二、 说明文档编写规范
570
三、 成果交付与归档
578
第五章 服务质量进度保障措施
589
第一节 质量保障措施
589
一、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589
二、 质量控制流程设计
598
三、 专职质检岗位设置
610
四、 关键环节多级审核
620
五、 质量分析会议制度
632
第二节 进度控制措施
641
一、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641
二、 进度跟踪评估机制
651
三、 资源配置保障方案
661
四、 阶段性里程碑设置
675
五、 应急缓冲时间预留
688
第三节 技术保障措施
702
一、 成熟技术方法应用
702
二、 标准化工具使用
712
三、 GIS平台应用方案
724
四、 技术专家支持团队
734
五、 技术培训提升计划
743
第四节 资源保障措施
754
一、 专业项目团队组建
754
二、 岗位职责分工明确
767
三、 设备软件系统配置
776
四、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85
五、 备用资源保障机制
794
第五节 过程监督机制
800
一、 全过程监督实施
800
二、 问题反馈渠道建立
811
三、 阶段性成果评审
825
四、 采购人沟通机制
837
五、 问题整改台账管理
843
第六章 服务组织协调内容措施
852
第一节 组织协调机制
852
一、 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建
852
二、 月度项目协调会制度
864
三、 多方沟通联络渠道建设
875
第二节 多方协作安排
887
一、 自然资源局常态化对接
887
二、 多部门数据共享协作
895
三、 第三方单位协作管理
908
第三节 资源调配计划
918
一、 人力资源动态调配
918
二、 专用设备配置保障
931
三、 应急资源调配预案
938
第四节 沟通反馈机制
946
一、 项目日常记录管理制度
946
二、 问题闭环处理流程
954
三、 即时信息沟通渠道
964
四、 阶段性成果汇报机制
972
第五节 现场协调管理
977
一、 外业调查现场协调
977
二、 复杂区域调查方案
987
三、 异常情况现场处置
999
第七章 服务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1011
第一节 服务工作重点分析
1011
一、 六类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内容
1011
二、 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要点
1032
三、 资产一张图建设重点
1043
四、 已有成果协同应用
1055
第二节 服务工作难点分析
1061
一、 多源数据整合难题
1061
二、 价值量核算技术难点
1076
三、 使用权状况梳理挑战
1094
四、 项目实施风险因素
1106
第三节 重点难点应对措施
1111
一、 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案
1111
二、 价值核算专业保障
1132
三、 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1145
四、 项目全过程管控措施
1168
第八章 项目服务合理化建议
1183
第一节 优化清查数据采集流程
1183
一、 移动终端与GIS系统应用
1183
二、 遥感影像辅助内业判读
1191
三、 分片区同步采集实施
1203
第二节 提升数据整合与建库效率
1216
一、 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建设
1216
二、 ETL工具自动化处理
1222
三、 分阶段建库实施策略
1229
第三节 加强成果图件表达规范性
1239
一、 图例符号配色标准化
1239
二、 专题图模板化制作
1251
三、 图件审查质量控制
1260
第四节 完善成果质检与复核机制
1272
一、 自动化质检工具应用
1272
二、 三级质检流程构建
1283
三、 质检问题闭环管理
1290
第五节 推动成果应用与数据共享
1299
一、 资产清查共享平台搭建
1299
二、 成果更新机制建立
1305
三、 成果应用指南编制
1315
第六节 强化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1325
一、 全员技术培训实施
1325
二、 现场技术支持保障
1336
三、 师带徒技术传承机制
1344
第九章 优惠条件
1356
第一节 优惠条件说明
1356
一、 专属折扣方案
1356
二、 增值服务内容
1367
三、 资源支持保障
1381
四、 服务响应优化
1390
五、 长期合作权益
1398
第十章 服务承诺
1409
第一节 服务质量承诺
1409
一、 行业标准合规保障
1409
二、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419
第二节 服务进度承诺
1424
一、 合同工期严格遵守
1424
二、 资源配置动态保障
1432
第三节 履约服务承诺
1438
一、 技术团队专业配置
1438
二、 项目实施规范管理
1445
第四节 服务响应承诺
1455
一、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
1455
二、 服务全过程闭环
1461
服务范围服务内容
服务范围
洮南市全域覆盖范围
土地资源清查覆盖区域
农用地清查范围界定
耕地清查覆盖详情
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对洮南市全域内的全民所有耕地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查。深入明确其分布状况,精确统计面积等实物量信息,为后续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核算耕地的价值量,综合考量土壤质量、灌溉条件、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结合地籍调查成果,仔细理清耕地的使用权状况,对每一块耕地的权属进行核实,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为耕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耕地清查
林地清查覆盖情况
全面清查洮南市范围内的全民所有林地,涵盖天然林和人工林。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调查方法,准确确定其面积和分布。在核算林地的价值量时,充分考虑森林生态效益、木材价值、景观价值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林地的综合价值。依据相关成果,严格理清林地的使用权状况,明确各主体的权益和责任,保障所有者权益,促进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林地清查
草地清查覆盖范围
对洮南市的全民所有草地进行系统清查,运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统计其面积和植被覆盖度等实物量信息。合理评估草地的价值量,综合考虑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因素,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现有资料,深入理清草地的使用权状况,规范草地的使用和管理,促进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设用地清查范围明确
城镇建设用地清查
清查洮南市城镇区域内的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运用精准的测量和统计方法,详细统计其面积和用途。核算建设用地的价值量时,充分考虑土地市场价格、区位优势、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以确保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依据地籍调查成果,认真理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规范土地使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清查
农村建设用地清查
对洮南市农村地区的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清查,包括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等。评估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量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土地供需状况、村庄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理清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清查项目
清查内容
清查方法
数据用途
宅基地
面积、位置、权属
实地测量、查阅档案
村庄规划、权益保障
公共设施用地
面积、用途、建设情况
现场勘查、资料收集
设施规划、资源利用
特殊建设用地清查
清查洮南市的特殊用途全民所有建设用地,如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核算特殊建设用地的价值量,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质和用途、建设成本、保密要求等因素。依据相关规定,严格理清特殊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保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
未利用地及未确定使用权土地清查
未利用地清查情况
对洮南市的全民所有未利用地进行全面清查,运用先进的测绘技术统计其面积和分布。对未利用地的价值进行初步评估,综合考虑土地开发潜力、生态环境影响、区位条件等因素。依据现有资料,详细理清未利用地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
未利用地类型
面积
分布区域
开发潜力评估
荒地
XXX公顷
XXX乡镇
具有一定农业开发潜力
裸地
XXX公顷
XXX区域
可考虑生态修复或工业开发
未确定使用权土地清查
对洮南市未确定使用权的全民所有国有建设用地进行细致清查,利用高精度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明确其位置和面积。开展相关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走访询问、实地勘查等方式,为确定土地使用权提供数据支持。逐步理清未确定使用权土地的情况,促进土地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
清查数据整合与分析
对土地资源清查的各类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清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土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数据审核、质量控制等手段,为形成资产“一张图”奠定坚实基础。
矿产资源清查涉及范围
金属矿产清查范围
铁矿资源清查
结合矿产资源储量成果,对洮南市的铁矿资源进行全面清查,详细掌握其储量和品质。对铁矿资源的实物量进行精确统计,包括矿石量、铁金属量等。合理评估铁矿资源的价值量,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开采成本、矿石品位等因素。
铁矿资源清查
矿点名称
储量(万吨)
品位(%)
价值评估(万元)
XXX铁矿
XXX
XXX
XXX
YY铁矿
XXX
XXX
XXX
铜矿资源清查
开展洮南市铜矿资源的清查工作,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确定其分布和储量。统计铜矿资源的实物量,如铜金属量、矿石量等。评估铜矿资源的价值量,充分考虑开采成本、市场需求、铜价走势等因素。
铜矿资源清查
矿点位置
储量(吨)
品位(%)
市场需求分析
价值评估(万元)
XXX地区
XXX
XXX
市场需求旺盛
XXX
YY地区
XXX
XXX
市场需求稳定
XXX
其他金属矿清查
对洮南市的其他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如铅锌矿、金矿等。统计其他金属矿的实物量和品质情况,包括矿石量、金属含量、矿物组成等。合理评估其他金属矿的价值量,为矿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非金属矿产清查范围
煤炭资源清查
依据相关成果,对洮南市的煤炭资源进行深入清查,全面掌握其储量和分布。统计煤炭资源的实物量,如原煤产量、煤炭储量等。评估煤炭资源的价值量,考虑煤炭质量、市场价格、开采条件等因素,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煤炭资源清查
石灰石资源清查
开展洮南市石灰石资源的清查工作,采用专业的勘查方法确定其储量和品质。统计石灰石资源的实物量,如矿石量、碳酸钙含量等。评估石灰石资源的价值量,考虑建材市场需求、运输成本、矿石质量等因素,为石灰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石灰石资源清查
其他非金属矿清查
对洮南市的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清查,如石膏矿、石英矿等。统计其他非金属矿的实物量和相关特征,如矿石量、矿物纯度、物理性质等。合理评估其他非金属矿的价值量,为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推动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
矿产资源清查数据管理
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洮南市各类矿产资源的清查数据,涵盖储量、品质、开采情况、市场价格等信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建立矿产资源清查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便捷查询,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分析与评估
运用科学方法对矿产资源清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结合市场需求,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进行动态评估,考虑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等因素。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矿产类型
开发潜力评估
市场需求分析
价值动态评估
决策建议
铁矿
高
需求稳定
价值上升
加大开发力度
铜矿
中
需求增长
价值波动
适度开发
数据更新与维护
定期对矿产资源清查数据进行更新,及时反映矿产资源的变化情况,如储量变化、开采进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保障矿产资源清查数据的时效性,为资源管理提供准确支持,助力矿产资源的科学决策和合理开发。
森林草原湿地清查界限
森林资源清查范围界定
国有林场森林清查
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成果为基础,对洮南市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清查。统计国有林场森林的面积、蓄积量等实物量信息,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核算国有林场森林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充分考虑森林旅游、木材生产、生态服务等因素,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国有林场森林清查
集体森林资源清查
对洮南市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进行详细清查,确定其分布和面积。统计集体森林的蓄积量等实物量,评估其生态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核算集体森林资源的价值量,考虑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经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
集体森林资源清查
清查项目
清查内容
清查方法
价值核算因素
面积
各区域森林面积
卫星遥感、实地测量
市场价格、生态效益
蓄积量
木材蓄积量
样地调查、模型计算
木材价值、生态服务
其他森林资源清查
清查洮南市其他类型的森林资源,如公益林、风景林等。统计其他森林资源的实物量和生态功能,如森林覆盖率、碳汇能力、景观价值等。评估其他森林资源的价值量,为森林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促进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草原资源清查范围确定
天然草原清查
依据相关调查成果,对洮南市的天然草原进行全面清查,统计其面积和植被覆盖度。确定天然草原的载畜量等实物量信息,评估草原生态状况,如草原退化程度、生物多样性等。核算天然草原的价值量,考虑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草原旅游等因素,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草地清查
对洮南市的人工草地进行清查,确定其面积和分布。统计人工草地的牧草产量等实物量,评估其生产能力,如干草产量、载畜能力等。核算人工草地的价值量,考虑草地建设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因素,促进人工草地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
草原资源清查数据整合
整合草原资源清查的各类数据,建立草原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草原资源的动态变化,如面积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载畜量变化等。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保护策略。
湿地资源清查范围划定
自然湿地清查
结合已有成果,对洮南市的自然湿地进行深入清查,掌握其面积和类型。统计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等实物量信息,评估其生态服务功能,如水质净化、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提供等。核算自然湿地的价值量,考虑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科研教育等因素,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湿地清查
对洮南市的人工湿地进行清查,确定其面积和用途。统计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等功能,评估其生态效益,如污染物去除率、富营养化控制等。核算人工湿地的价值量,考虑湿地建设和维护成本、生态服务价值等因素,促进人工湿地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
湿地资源清查成果应用
将湿地资源清查成果应用于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依据清查数据,制定湿地生态修复方案,明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和实施步骤。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湿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水资源资产清查地理边界
地表水清查范围
河流地表水清查
根据水资源相关数据,对洮南市的河流地表水进行全面清查,统计水资源总量。确定河流地表水的可利用量,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需求,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对河流地表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保障水资源安全,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河流地表水清查
湖泊地表水清查
清查洮南市的湖泊地表水,掌握湖泊的面积和水量。统计湖泊地表水的可利用量,评估湖泊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开展湖泊地表水的生态保护工作,采取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措施,维护湖泊生态平衡,提升湖泊生态服务价值。
水库地表水清查
对洮南市的水库地表水进行清查,统计水库的蓄水量。确定水库地表水的可利用量,保障供水安全,满足城市和农村的用水需求。加强水库地表水的管理,优化水库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
地下水清查范围
浅层地下水清查
依据相关资料,对洮南市的浅层地下水进行清查,统计地下水资源量。确定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监测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建立水质预警机制,保障地下水资源质量。
深层地下水清查
对洮南市的深层地下水进行清查,了解深层地下水的储量。评估深层地下水的可利用性,考虑开采成本、水质状况、补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保护,采取封井、回灌等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确保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清查数据管理
建立地下水清查数据库,存储地下水的相关数据,如水位、水质、水量等。定期对地下水清查数据进行更新,实时反映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决策部门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
水资源清查成果整合与应用
水资源数据整合
整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清查数据,建立统一的水资源数据库。对水资源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供需平衡状况等。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水资源规划和决策的科学化。
数据类型
数据来源
分析方法
应用方向
地表水数据
水文监测站
统计分析、模型模拟
水资源配置
地下水数据
水井监测
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
地下水保护
水资源清查成果应用
将水资源清查成果应用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依据清查数据,制定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案,明确水资源管理目标、措施和责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开发。
水资源清查数据更新
定期对水资源清查数据进行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根据数据更新情况,调整水资源管理策略,以适应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保障水资源清查成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持续的支持。
更新周期
更新内容
调整策略
保障措施
每年
水量、水质数据
优化配置方案
加强监测、完善制度
每季度
水位、流量数据
调整调度计划
实时监控、快速响应
六类自然资源覆盖
实物量清查范畴
土地资源实物量清查
农用地实物量统计
1)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全面、精准地统计全民所有农用地的面积。综合考虑多种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农业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2)结合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并确定农用地的分布区域。不仅关注宏观的地理分布,还细致研究区域内的地形、土壤等因素对农用地分布的影响,以便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3)详细分析农用地的类型,如耕地、园地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农用地,研究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4)统计农用地的质量等级情况。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农用地的肥力、灌溉条件等进行评级,为土地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建设用地实物量统计
1)根据地籍调查等成果,准确统计全民所有建设用地的面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测量和统计,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明确建设用地的具体用途,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深入了解不同用途建设用地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全面掌握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土地的闲置情况、利用率等指标,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建议。
4)统计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等相关指标。通过对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评估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和合理性,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未利用地实物量统计
1)依据相关调查成果,认真统计全民所有未利用地的面积。采用先进的调查技术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精确确定未利用地的分布位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绘制详细的未利用地分布图,为土地开发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3)深入分析未利用地的类型,如荒地、盐碱地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未利用地,研究其特点和改造潜力,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方向。
4)综合评估未利用地的可开发潜力。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实物量统计
1)结合已有数据,仔细统计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的面积。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明确该类建设用地的地理位置。通过实地勘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精确标注建设用地的位置,为后续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便利。
3)全面分析其现状和周边环境。研究建设用地的地形、地貌、交通等情况,以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为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依据。
4)统计其相关的地形地貌等情况。对建设用地的地形、坡度、海拔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矿产资源实物量清查
矿产种类统计
1)结合矿产资源储量等成果,准确确定矿产的种类。综合运用地质勘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详细分析不同种类矿产的分布情况。研究矿产的地质构造、成矿规律等因素,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指导。
3)认真统计各类矿产的发现数量。对已发现的矿产进行分类统计,为资源评估和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4)科学评估新发现矿产种类的可能性。结合地质研究和勘查技术的发展,预测可能存在的新矿产种类,为未来的资源开发做好准备。
矿产储量统计
1)依据相关资料,精确统计各类矿产的储量。采用科学的储量计算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深入分析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矿产的开采速度、新增储量等因素,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3)全面评估不同矿区的储量情况。对各个矿区的储量进行对比分析,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开发布局提供参考。
4)准确统计储量的可开采年限。结合矿产的开采技术和市场需求,预测储量的可开采时间,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矿产品质统计
1)通过检测等手段,准确确定矿产的品质。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详细分析不同品质矿产的分布规律。研究矿产的地质成因、开采条件等因素,为矿产的分选和利用提供指导。
3)认真统计高品质矿产的占比。对高品质矿产的数量和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为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依据。
4)科学评估矿产品质对开采和利用的影响。考虑矿产品质对开采成本、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矿产开采情况统计
1)全面了解各类矿产的开采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等方式,掌握矿产的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等情况。
2)准确统计已开采的矿产数量和比例。对已开采的矿产进行分类统计,为资源的消耗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深入分析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损耗情况。研究开采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和资源回收率,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建议。
4)科学评估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考虑开采活动对土壤、水源、生态等方面的影响,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其他资源实物量清查
森林资源实物量统计
1)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等成果为基础,准确统计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的面积。结合多种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精确确定森林的蓄积量。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蓄积量计算模型,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3)详细分析森林的树种组成。研究不同树种的分布、生长情况等,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指导。
4)统计森林的龄组结构。了解森林的年龄分布情况,为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草原资源实物量统计
1)依据相关调查成果,准确确定全民所有草原资源的面积。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认真统计草原的植被覆盖度。通过样方调查、遥感监测等手段,了解草原植被的生长状况和覆盖情况,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详细分析草原的类型,如天然草原、人工草原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原,研究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草原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4)科学评估草原的载畜能力。考虑草原的植被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草原的合理载畜量,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湿地资源实物量统计
1)结合已有成果,全面掌握全民所有湿地资源的面积。对湿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准确确定湿地的类型,如沼泽湿地、湖泊湿地等。根据湿地的地貌、水文等特征进行分类,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
3)深入分析湿地的生态功能状况。研究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4)认真统计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对湿地内的动植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水资源实物量统计
1)根据水资源相关数据,准确统计水资源的总量。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精确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生态环境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3)详细分析水资源的分布区域。研究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提供指导。
4)认真统计水资源的水质情况。通过水质监测等手段,了解水资源的质量状况,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价值量核算范围
土地资源价值量核算
农用地价值量核算
1)依据市场价格等因素,科学核算全民所有农用地的经济价值。综合考虑土地的肥力、区位等因素,确保核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充分考虑农用地的生态功能,核算其生态价值。研究农用地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为生态保护和补偿提供依据。
3)深入分析农用地的社会效益,核算其社会价值。考虑农用地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农用地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用地价值量核算
1)根据土地市场价格和开发成本等,精确核算全民所有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考虑土地的区位、用途等因素,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充分考虑建设用地的区位优势,核算其区位价值。研究建设用地周边的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等因素,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3)深入分析建设用地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核算其社会价值。考虑建设用地对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建设用地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区位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未利用地价值量核算
1)评估未利用地的开发潜力,核算其潜在经济价值。考虑未利用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因素,预测其开发后的经济效益,为土地开发和投资提供参考。
2)充分考虑未利用地的生态保护价值,核算其生态价值。研究未利用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3)深入分析未利用地的社会效益,核算其社会价值。考虑未利用地对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贡献,为土地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未利用地的总价值量。将潜在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价值量核算
1)结合土地市场情况,精确核算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考虑土地的市场供需关系、价格走势等因素,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开发用途,核算其潜在价值。研究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发展前景,预测其未来的经济效益,为土地开发和投资提供参考。
3)深入分析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核算其社会价值。考虑建设用地对周边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该类建设用地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潜在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价值量核算
矿产资源经济价值核算
1)根据市场价格和储量等因素,精确核算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考虑矿产的品质、开采成本等因素,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充分考虑矿产的开采成本,核算其开采价值。研究矿产的开采工艺、设备投入等因素,为矿产的开发和投资提供参考。
3)深入分析矿产的市场需求,核算其市场价值。考虑矿产的供需关系、价格走势等因素,为矿产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支持。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矿产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将经济价值、开采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核算因素
具体内容
核算方法
市场价格
当前市场上矿产的交易价格
根据市场行情确定
储量
矿产的可开采储量
通过地质勘查确定
开采成本
包括设备投入、人工成本等
详细核算各项成本
市场需求
市场对矿产的需求量
分析市场趋势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核算
1)评估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核算其生态损失价值。研究矿产开采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破坏,为生态补偿和修复提供依据。
2)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生态保护意义,核算其生态保护价值。研究矿产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3)深入分析矿产资源对周边生态系统的贡献,核算其生态贡献价值。考虑矿产资源对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矿产资源的总生态价值。将生态损失价值、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态贡献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社会价值核算
1)分析矿产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核算其社会发展价值。研究矿产开发对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充分考虑矿产资源对就业的影响,核算其就业价值。研究矿产开发对不同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为就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评估矿产资源对社会稳定的贡献,核算其社会稳定价值。考虑矿产开发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矿产资源的总社会价值。将社会发展价值、就业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综合价值核算
1)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考量,核算矿产资源的综合价值。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不同的权重分配,确定综合价值的具体数值。考虑不同价值因素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为矿产资源的决策提供依据。
3)分析综合价值的变化趋势,为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综合价值的变化情况,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4)对比不同矿区的综合价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比较不同矿区的综合价值,确定优先开发的矿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他资源价值量核算
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
1)核算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木材价值等。考虑森林的木材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为森林的经济利用提供依据。
2)评估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研究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分析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如旅游价值等。考虑森林对旅游业、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贡献,为森林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森林资源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森林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草原资源价值量核算
1)核算草原资源的经济价值,如畜牧业价值等。考虑草原的载畜能力、畜产品价格等因素,为草原的经济利用提供依据。
2)评估草原资源的生态价值,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研究草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分析草原资源的社会价值,如文化价值等。考虑草原对文化传承、民族特色等方面的贡献,为草原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草原资源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草原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资源价值量核算
1)核算湿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渔业价值等。考虑湿地的渔业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为湿地的经济利用提供依据。
2)评估湿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如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研究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分析湿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如休闲娱乐价值等。考虑湿地对旅游业、公众休闲等方面的贡献,为湿地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湿地资源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湿地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价值类型
具体内容
核算方法
经济价值
渔业、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收益
统计相关收入
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评估生态功能
社会价值
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
调查公众需求
水资源价值量核算
1)核算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如供水价值等。考虑水资源的供水量、水价等因素,为水资源的经济利用提供依据。
2)评估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如维持生态平衡等。研究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分析水资源的社会价值,如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等。考虑水资源对社会稳定、公众健康等方面的贡献,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4)综合各项因素,准确确定水资源的总价值量。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为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权状况理清界限
土地资源使用权理清
农用地使用权理清
1)依据地籍调查和确权登记等成果,明确全民所有农用地的使用权归属。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确权,确保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核实农用地的使用合同和相关手续。检查合同的签订情况、履行情况等,为农用地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
3)分析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情况。研究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流转价格等因素,为农用地的流转市场提供规范。
4)确定农用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准确确定使用权的剩余期限,为农用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建设用地使用权理清
1)结合不动产登记等成果,明确全民所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归属。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准确查询和确认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人,确保使用权的清晰和明确。
2)检查建设用地的规划许可和建设许可等手续。审查建设用地的规划方案、建设项目的合法性等,为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提供保障。
3)分析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和租赁情况。研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登记、租赁协议等情况,为建设用地的金融和市场交易提供规范。
4)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使用范围和用途。根据规划许可和合同约定,明确建设用地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为建设用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未利用地使用权理清
1)依据相关政策和调查成果,明确全民所有未利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研究未利用地的政策规定、权属历史等情况,为未利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2)分析未利用地是否存在争议和纠纷。调查未利用地的权属争议、使用纠纷等情况,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
3)评估未利用地的潜在使用权需求。考虑未利用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因素,预测未利用地的未来使用需求,为未利用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4)确定未利用地使用权的管理责任。明确未利用地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主体,为未利用地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保障。
事项
具体内容
处理方式
使用权状况
明确是否有明确的使用权人
依据政策和调查确定
争议纠纷
排查是否存在争议和纠纷
调查并解决
潜在需求
评估未来的使用需求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管理责任
确定管理部门和责任主体
明确职责分工
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理清
1)通过调查和核实,确定未确定使用权人国有建设用地的相关情况。对建设用地的历史、现状等进行详细调查,为理清使用权提供基础。
2)分析该类建设用地未确定使用权的原因。研究建设用地的规划、政策等因素,找出未确定使用权的根源,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3)制定理清使用权的工作计划和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步骤和责任,确保使用权的理清工作顺利进行。
4)明确该类建设用地的管理和保护责任。确定管理部门和责任主体,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和保护,防止资源浪费和破坏。
矿产资源使用权理清
矿产资源勘查权理清
1)依据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等文件,明确矿产资源的勘查权归属。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审查,确保勘查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核实勘查权的有效期和范围。检查勘查许可证的有效期、勘查范围等内容,为勘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3)分析勘查权的转让和合作情况。研究勘查权的转让协议、合作合同等情况,为勘查权的市场交易提供规范。
4)确定勘查权的勘查进度和成果。了解勘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等,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矿产资源开采权理清
1)根据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等文件,明确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归属。通过查询开采许可证等文件,准确确认开采权的归属,确保开采权的清晰和明确。
2)检查开采权的相关审批手续和环保要求。审查开采权的审批文件、环保措施等内容,为矿产资源的合法开采提供保障。
3)分析开采权的开采规模和产量。研究开采权的开采计划、产量指标等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4)确定开采权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开采权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开采活动的安全监管,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矿产资源使用权纠纷处理
1)排查矿产资源使用权是否存在纠纷和争议。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全面排查矿产资源使用权的纠纷情况,为解决纠纷提供基础。
2)制定纠纷处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明确纠纷处理的程序、责任主体等内容,确保纠纷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3)协调相关部门和利益方,解决纠纷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利益方进行协商、调解等工作,达成纠纷解决方案,维护社会稳定。
4)建立纠纷处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纠纷处理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纠纷处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纠纷再次发生。
矿产资源使用权动态管理
1)建立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动态监测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测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变化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定期更新矿产资源使用权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更新矿产资源使用权的登记信息、使用情况等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分析使用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研究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对矿产资源使用权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矿产资源使用权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让、违规开采等行为,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其他资源使用权理清
森林资源使用权理清
1)依据森林资源相关证件,明确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的使用权归属。通过查询森林资源的林权证等证件,准确确认使用权的归属,确保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核实森林资源的经营合同和相关手续。检查经营合同的签订情况、履行情况等内容,为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提供保障。
3)分析森林资源使用权的流转和抵押情况。研究森林资源使用权的流转方式、抵押登记等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市场交易提供规范。
4)确定森林资源使用权的采伐和保护责任。明确使用权人的采伐许可、保护义务等内容,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草原资源使用权理清
1)根据草原承包经营等相关文件,明确全民所有草原资源的使用权归属。通过查询草原承包合同等文件,准确确认使用权的归属,确保使用权的清晰和明确。
2)检查草原资源的使用许可证和相关手续。审查草原资源的使用许可、环保要求等内容,为草原资源的合法使用提供保障。
3)分析草原资源使用权的流转和租赁情况。研究草原资源使用权的流转方式、租赁协议等情况,为草原资源的市场交易提供规范。
4)确定草原资源使用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责任。明确使用权人的合理利用义务、保护责任等内容,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草原退化和沙化。
湿地资源使用权理清
1)结合湿地保护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全民所有湿地资源的使用权状况。研究湿地保护的政策法规、权属历史等情况,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2)核实湿地资源的使用合同和相关手续。检查使用合同的签订情况、履行情况等内容,为湿地资源的合法使用提供保障。
3)分析湿地资源使用权的开发和保护情况。研究湿地资源的开发项目、保护措施等情况,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4)确定湿地资源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督责任。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主体,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湿地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水资源使用权理清
1)依据水资源取水许可证等文件,明确水资源的使用权归属。通过查询取水许可证等文件,准确确认使用权的归属,确保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核实水资源的使用量和用途。检查水资源的使用记录、用途说明等内容,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分析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和交易情况。研究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协议、交易价格等情况,为水资源的市场交易提供规范。
4)确定水资源使用权的节约和保护责任。明确使用权人的节约义务、保护责任等内容,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服务内容
资源资产清查实施
土地资源资产清查执行
农用地清查执行
实物量查清
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对全民所有农用地的面积、分布、类型等信息进行准确统计。通过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和实地勘查相结合,全面核实农用地的质量等级、土壤肥力等情况,为后续的价值评估和合理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绘制详细的农用地分布专题图,直观展示农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规划。
农用地实物量查清
价值量核算
运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农用地的类型、质量等级、市场行情等因素,精确核算其经济价值。充分考虑农用地的生态价值,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确保价值量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下是农用地价值量核算的相关内容:
核算因素
具体内容
核算方法
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市场价值确定
质量等级
一等地、二等地等
结合质量系数调整价值
市场行情
农产品价格、土地流转价格等
参考市场数据进行评估
生态价值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采用生态评估模型计算
使用权理清
依据地籍调查等成果,明确全民所有农用地的使用权状况。对农用地的承包、流转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详细的使用权信息档案,确保使用权信息的清晰和准确。对于存在争议的使用权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和处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建设用地清查执行
实物量统计
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统计全民所有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布、用途等信息。通过实地勘查和数据分析,核实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绘制建设用地分布专题图,直观展示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用地实物量统计
价值量评估
根据建设用地的位置、用途、市场行情等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核算其价值。充分考虑建设用地的开发潜力、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确保价值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使用权核查
依据地籍调查等成果,核查全民所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对建设用地的出让、转让、抵押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详细的使用权信息档案,确保使用权信息的清晰和准确。对于存在争议的使用权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和处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市场的稳定发展。
未利用地清查执行
实物量确定
依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确定全民所有未利用地的面积、分布、类型等信息。通过实地勘查和数据分析,核实未利用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绘制未利用地分布专题图,直观展示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下是未利用地实物量确定的相关内容:
未利用地实物量确定
确定因素
具体内容
确定方法
面积
未利用地的总面积
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
分布
未利用地的地理位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
类型
荒地、滩涂等
根据土地特征分类
地形
山地、平原等
实地勘查和数据分析
地貌
沙丘、峡谷等
实地勘查和数据分析
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等
实验室分析和实地调查
价值量估算
根据未利用地的位置、类型、开发潜力等因素,运用合理的方法估算其价值。充分考虑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确保价值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使用权梳理
依据地籍调查等成果,梳理全民所有未利用地的使用权状况。明确未利用地是否存在潜在的使用权争议,建立详细的使用权信息档案。对于存在争议的使用权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和处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稳定。
未利用地使用权梳理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操作
实物量清查操作
种类确定
结合矿产资源储量等成果,确定矿产资源的种类。对新发现的矿种,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确认,确保矿种信息的准确性。建立详细的矿产资源种类清单,为后续的储量统计和价值核算提供基础。
储量统计
依据矿产资源储量等成果,统计矿产资源的储量。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对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更新数据,确保储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矿产资源储量统计的相关内容:
统计因素
具体内容
统计方法
矿种
煤炭、铁矿等
根据勘探报告确定
储量
矿石储量、金属储量等
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
动态监测
定期监测储量变化
建立监测体系
数据更新
及时更新储量数据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
品质检测
对矿产资源的品质进行检测,包括品位、纯度等指标。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先进的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详细的矿产资源品质档案,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评估提供依据。
价值量核算操作
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品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参考行业标准和市场行情,对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确保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价值计算
运用选定的评估方法,计算矿产资源的价值。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审核
对价...
洮南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