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网工程施工组织投标
方案
目
录
第一
章
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11
第一
节
编制说明
11
第二
节
编制依据
13
一、招标文件
13
二、工程图纸
13
三
、
主要规范规程
13
第三
节
工程概况
16
一、概况和工程规模
16
二、招标范围
16
三、工期要求
17
四、城市次干路技术标准
17
五、城市支路技术标准
21
六、地下道路技术标准
23
第四
节
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分析及对应
27
一、本工程的特点
27
二、工程难点
29
三、工程重点
30
第五
节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40
一、质量目标
40
二、工期目标
40
三、安全目标
40
四、成本造价控制目标
41
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41
六、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
42
七、团结合作目标
42
八、科技管理创新目标
42
第二
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4
第一
节
施工部署
44
一、总体策划
44
二、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划分
44
第二
节
施工总体安排
50
一、施工安排
50
二、施工总体计划
51
三、施工准备
52
四、施工流向与施工顺序
53
第三
节
施工测量方案及技术措施
55
一、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55
二、平面坐标的控制
55
三、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56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6
五、结构平面控制
57
六、结构标高控制
57
七、建筑物定位测量
57
第四
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9
一、路基土方开挖施工
59
二、路基填筑
60
三、软基处理(挖软土换填碎石土)
63
第五
节
高边坡支护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67
一、土钉支护施工方案
67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69
三、桩间网喷混凝土施工
74
四、降水施工方案
76
第六
节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81
一、工程概述
81
二、施工工艺
82
三、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82
四、上部结构施工要求
87
五、验收标准
90
六、施工注意事项
90
第七
节
电力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92
一、施工内容
92
二、
管道基础
93
三
、混凝土包封施工
93
四、沟槽回填
94
五、注意事项
95
第八
节
地下车库联络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97
一、工程概况
97
二、施工工艺
97
三、开挖与出碴方案
98
四、钻爆设计与钻爆作业
101
五、钢拱架制作与安装制作
102
第九
节
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110
一、供电源及变压器选择
110
二、测量定位
110
三、基础土方开挖
110
四、基坑报验
111
五、钢筋、预埋件、电缆线安装
111
六、模板安装
111
七、混凝土及砌体工程
111
八、基础回填
112
九、电缆敷设
112
十、配电箱安装
113
十
一
、灯具安装
114
第十
节
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116
一、施工工艺流程
116
二、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工序
124
第十一
节
交通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138
一、涵盖内容
138
二、交通标线
139
三、施工原则
140
第十二
节
景观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143
一、土方施工
143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43
三、种植土和下基肥
144
四、选苗、挖苗
145
五、定点放线
146
六、挖穴
146
七、运输苗木和种植材料
147
八、种植
147
第十三
节
土石方调配
149
第十四
节
临时排水
152
第十五
节
施工道路规划
154
第十六
节
土地管理方案
155
第十七
节
土石方堆场安全文明
157
第十八
节
水电管理
159
第三
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61
第一
节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61
第二
节
质量保障机制
163
一
、
质量目标
163
二、质量保证机制
163
第三
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6
一、技术管理措施
166
二、施工质量保证具体措施
166
三、日常施工质量管理
168
四、工程监测与施工进度的控制
171
五、特殊季
节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1
第四
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74
第一
节
安全管理体系
174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74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74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75
四、项目安全检查制度
177
五、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177
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78
七、外协队伍、劳务工安全管理制度
179
八、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
179
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81
十、劳务工的安全管理制度
181
十一、危险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制度
182
十二、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
184
第二
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9
一、确立安全防范重点
189
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89
第三
节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92
一、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92
二、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194
第五
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96
第一
节
新技术环保方案和新环保设施
197
一、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
197
二、施工总布置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198
第二
节
新工艺施工区环保措施
199
第三
节
新技术环境保护制度
201
一、环保责任制度
201
二、环保宣传教育制度
202
三、环保设施标准化运行制度
202
四、环保工作跟踪检查制度
203
五、健康保证措施
203
第四
节
施工噪声、废气、水等的治理措施
205
一、大气质量保护
205
二、水环境保护
205
三、噪声防治
207
第五
节
新工艺水土保持措施
209
第六
节
文明施工和新环保措施
211
第六
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219
第一
节
进度管理目标
219
第二
节
施工进度指标
220
第三
节
各分项工程具体施工进度安排
220
第四
节
工期保证措施
221
一、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221
二、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223
三、从资源和经济上保证工期
224
四、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226
五、从农忙保勤上保证工期
227
六、从协调好各种关系上保证工期
228
七、推广应用“四项”新技术保证工期。
228
八、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231
第五
节
交叉施工协调措施
233
一、从技术层面上做好协调管理
233
二、建立协调管理机制
233
第七
章
资源配备计划与先进性
236
第一
节
组织措施
236
第二
节
技术措施
238
第三
节
施工机具设备及机械调度措施
247
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247
二、机械调度计划的措施
247
第四
节
劳动力计划
250
一、劳动力计划原则
250
二、劳动组织准备
251
三、劳动力安排
252
第八
章
危大工程清单安全管理措施
253
第一
节
安全管理体系
253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53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53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254
四、项目安全检查制度
256
五、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256
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57
七、外协队伍、劳务工安全管理制度
258
八、特种专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258
九、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
259
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64
十一、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264
十二、劳务工的安全管理制度
267
十三、危险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制度
268
十四、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
270
第二
节
危大工程清单安全管理措施
277
一、土方开挖、基坑支护
277
二、脚手架工程
277
三、临时用电技术措施
280
四、起重吊装工程
281
第三
节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措施
283
一、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83
二、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
284
三、抵抗风险措施
286
第九
章
BIM信息技术应用、智慧工地建设管理方案及措施
289
第一
节
建模环境
289
一、背景
289
二、建模环境
289
第二
节
组织架构
292
一、人员组成
292
二、组织架构
293
三、管理制度
293
第三
节
BIM技术的应用
297
一、优化实施方案
297
二、虚拟建造预制加工
300
三、3D扫描技术的应用
301
四、协同管理
301
五、竣工复核
306
第四
节
智慧工地建设管理方案
307
一、项目背景
307
二、需求分析
307
三、项目目标
311
四、设计理念
312
五、总体设计
317
第
五
节
智慧工地建设管理措施
325
一、需求分析
325
二、系统设计
326
三、系统组成
328
四、方案措施
331
五、前端点位数据传输
332
六、工地现场监控管理及存储
333
第一
章
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第一
节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
国际新城邮轮母港片区城市路网工程-A区路网工程、国际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
”而编制的,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程、验评标准以及我公司各项标准文件综合编制而成,是规范和指导该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综合性纲要。
我公司承建过多项类似工程的项目,在上述工程重点和难点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本工程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保证措施。
我公司为本工程所选派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管理人员已经初步拟定,其中项目经理和主要的管理人员,承担过类似建筑工程,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具有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
在本工程上,我公司会积极、主动、高效为建设单位服务,努力拓展并延伸为建设单位、设计和监理等有关各方的服务范围和内涵,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监理、设计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与建设单位、设计以及监理密切配合,诚心诚意接受甲方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热忱帮助,使工程各方形成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和谐和健康的有机整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项目综合目标的实现。
我公司是一支具有雄厚技术力量和机械装备的、富有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近年来,先后承建了大量且具有一定影响的市政工程项目,赢得了很高的社会信誉,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大量的施工技术资料,对承建本工程有足够的信心,对与建设单位的合作充满诚挚的意愿。如我公司在本工程中有幸中标,我公司将依靠公司的管理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守合同,精心组织,确保如期交付一项令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
第二
节
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
二、工程图纸
由招标人提供的“国际新城邮轮母港片区城市路网工程-A区路网工程、国际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全套招标图纸。
三
、
主要规范规程
1、国家标准(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
《路面防滑涂料》(GB/T712-200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范》(GB50647-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规范》(GB/T50476-201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
《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2、建设部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城市道路线路设计规范》(CJJ193-2012)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3、交通部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3610-2019)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D81-2017)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4、地方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064-2022)
《
xx
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
《
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xx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
《
xx
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
5、行业标准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试行)》(T/CAGHP027-20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
《
xx
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
237-2016)
第三
节
工程概况
一、概况和工程规模
A区路网工程共包含15条道路,全长约6.132km。其中,地面道路10条,共3.960km,包含城市次干路7条,共2.568km,设计速度30km/h,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宽度为24m;城市支路3条,共1.392km,设计速度20km/h,道路标准宽度9.25m-16m。地下道路5条(含地下车库联络道和A、B、C、D匝道),共2.172km,皆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地下车库联络道为单向两车道,标准宽度9.5m,四条地下匝道为单向单车道,标准宽度8.5m。新建桥梁一座,桥梁长度174m。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预估土石方开挖量约28万方,全部外运(因地块部分区域土壤检测指标不满足一类用地要求,按照法规要求,开发建设过程中,该区域土壤不得在场内堆放)。
二、招标范围
A区路网工程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含地下车库联络道和A、B、C、D匝道,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消防、暖通、电气、给排水等工程)、桥梁工程、景观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电气工程、海绵城市工程、消防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工程设施的预埋预留)、建筑工程(地下车库联络道附属工程及其装饰装修)及其他附属工程等,BIM信息技术应用,具体内容以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为准。
国际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清表、地下管线拆除、土石方开挖、外运、支护工程等,具体以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为准。
三、工期要求
总工期要求:1125日历天
节
点工期要求:中标人正式开工后(以实际开工令为准)150日历天内完成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中标人正式开工后(以实际开工令为准)1125日历天内完成A区路网工程。
四、
城市次干路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规范技术指标
设计道路技术指标
AH2
AH3
AH4
AZ1
AZ2
AZ3
AZ4
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城市次干路
2
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年)
15
15
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5
15
4
设计行车速度(km/h)
50/40/30
30
5
最小圆曲线半径(m)
不设超高
150
/
/
/
45
/
/
/
设超高
一般值
85
极限值
40
6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25
/
/
/
35
/
/
/
7
最小平曲线长度(m)
一般值
80
/
/
/
105.623
/
/
/
极限值
50
8
最大纵坡(%)
一般值
7
1.6
0.9
2.4
8
6
7
8
极限值
8
9
最小纵坡(%)
0.3
0.5
0.9
0.9
3
1.5
3
3
10
最小坡长(m)
85
141.485
144.934
179.649
85
95.464
86.027
89.350
11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曲线
一般值
400
3350
/
/
800
1600
580
800
极限值
250
凹曲线
一般值
400
/
1000
1355
500
1500
900
600
极限值
250
12
路拱横坡
1.0~2.0%
1.50%
13
停车视距(m)
≥30
≥30
14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
BZZ-100型标准车
BZZ-100型标准车
15
荷载等级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16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17
最小净高(m)
4.5
4.5
1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五十年一遇
五十年一遇
五、城市支路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规范技术指标
设计道路技术指标
AH1
AZ5
1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
2
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年)
15
15
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0
10
4
设计行车速度(km/h)
40/30/20
20
5
最小圆曲线半径(m)
不设超高
70
/
20.5
设超高
一般值
40
极限值
20
6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20
/
20
7
最小平曲线长度(m)
一般值
60
/
40
极限值
40
8
最大纵坡(%)
一般值
8
0.3(拟合现状)
6.1
极限值
8
9
最小纵坡(%)
0.3
0.3(拟合现状)
0.5
10
最小坡长(m)
60
287.791
88
11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曲线
一般值
150
/
800
极限值
100
凹曲线
一般值
150
25000
600
极限值
100
12
路拱横坡
1.0~2.0%
1.5%
2%
13
停车视距(m)
20
≥20
14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
BZZ-100型标准车
BZZ-100型标准车
15
荷载等级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16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17
最小净高(m)
4.5
4.5
1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五十年一遇
五十年一遇
六、地下道路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规范技术指标
设计道路技术指标
地下车库联络道
A匝道
B匝道
C匝道
D匝道
1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
2
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年)
15
15
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0
10
4
设计行车速度(km/h)
40/30/20
20
5
最小圆曲线半径(m)
不设超高
70
40
55
120
65
60
设超高
一般值
40
极限值
20
6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20
30
30
30
25
25
7
最小平曲线长度(m)
一般值
60
92.802
83.914
90.704
74.287
71.689
极限值
40
8
最大纵坡(%)
一般值
8
4
5.8
3.8
5
5.8
极限值
8
9
最小纵坡(%)
0.3
0.3
0.3
2.0
0.5
2.0
10
最小坡长(m)
60
124.929
169.963
100.376
98.055
145.483
11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曲线
一般值
150
2010.402
650
750
580
1055
极限值
100
凹曲线
一般值
150
1400
330
1200
400
370
极限值
100
12
路拱横坡
1.0~2.0%
1.5%
13
停车视距(m)
20
≥20
14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
BZZ-100型标准车
BZZ-100型标准车
15
荷载等级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
16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地震烈度为Ⅵ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
17
最小净高(m)
4.5
4.5
1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五十年一遇
五十年一遇
第四
节
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分析及对应
工组织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和对设计图纸的深入理解,我们认真分析了影响本工程施工的各项现场因素,针对本工程施并认真采取控制措施。本工程的特点、重点与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本工程的特点
1)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高
本工程对材料的质量、环保以及工程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如何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程序控制和环
节
控制,保证工期的基础上,通过“过程精品”把该工程塑造成为一流的精品工程,是本工程的重点方面。作为本工程施工方,需要通过合理的施工部署,全面的组织协调严格的质量控制,方能达到精品工程的质量标准。
路基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及不小于15t振动压路机碾压后无明显碾压轮迹,路拱平顺,排水良好;边线直顺、曲线圆滑;路基边坡必须稳定,坡面应平顺圆滑,不得有亏坡和贴坡等现象。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分类
路床顶面以下
深度(cm)
次干路压实度(%)
支路压实度(%)
填
方
路
基
上路床
0~30
≥95
≥95
下路床
30~80
≥95
≥95
上路堤
80~150
≥94
≥94
下路堤
150以下
≥92
≥92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
≥95
≥95
30~80
≥95
≥95
符
合强制性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和
xx
市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景观工程:植物养护期从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乔木为2年,其他绿化植物为1年,养护期内成活率须达到100%。
2)现场施工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
本次设计土石方计算、特殊路基处理工程量根据地形图资料、现场踏勘以及地勘资料估算确定,施工中以实际发生工程量为准。若施工时现场情况发生改变,应会同各方协商确认。
施工前对衔接现状路的标高、坐标和管道标高、坐标等现场资料进行复核,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和质检等部门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进场对路基开挖应注意道路沿线地面和地下布设的现状管线,施工前应核实地下管线位置以及道路上空敷设的电线是否满足净空要求,现场复核其标高,如果与设计不符,需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开工前应复核既有挡墙的位置尺寸及与道路的相对关系,若有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商议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时,要注意对利用既有挡墙的保护,确保挡墙在项目建设期间和后期运营期间的安全性。
3)因片区存在较多既有建构物,且地下车库联络道基坑边坡存在较多顺向边坡,为保证现状既有建构筑物及边坡的安全稳定,边坡开挖时,均采用机械凿打,避免爆破开挖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片区内存在多处现状挡墙,为保证路基压实的均匀、密实,需拆除的现状挡墙要将挡墙墙身和基础一并拆除,避免拆除的不彻底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二、工程难点
1)寸滩邮轮母港A片区原为保税港区,区内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水泥混凝土硬化的堆场,在道路实施前要对现状水泥混凝土进行破碎和清除。
2)范围内现状管线均考虑废除后沿新建道路另做设计。何白路现状管线近期按现状保留,雨污水已通过AZ2和AZ3路接顺。远期何白路管线均考虑废除后新建。
3)本次A片区为寸滩邮轮母港腹地,为高品质商业区,在设置人行道的段落,防撞护栏基础实施时要充分与人行道铺装结合,避免水泥混凝土基础直接出露地面;在新建挡墙段,防撞护栏基础要与挡墙顶共建;在利用既有挡墙的路段,防撞护栏要通过植筋将基础锚固到既有挡墙墙身内。
4)由于AZ2和AZ3路紧邻金轴公园,其道路的建设时序需结合金轴公园的建设时序由业主统筹考虑实施,
5)AH2道路和AZ1、AZ4道路起点段建设与邮轮中心建设同步实施,对邮轮中心范围内的回填工艺要求以国际邮轮中心土石方及支护工程施工图为准。
6)由于AZ5设计终点接现状道路,施工时,在设计终点5m范围内对现状道路进行破除与修复,合理设置过渡到,保证过渡顺畅。
7)AH1路右侧防撞栏杆及人行道护栏由业主结合港口码头护栏样式,统筹考虑实施样式及方式。
8)本项目部分区域位于轨道控制保护线范围内,根据《
xx
市轨道交通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
xx
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
xx
市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设计、施工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完善对轨道交通影响的专项设计及论证工作,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建设建设单位对项目设计施工的管理职责,严格确保自身建设项目及轨道交通的结构安全。
三、工程重点
1)路基排水
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排水通道中。
路基分层
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作业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于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排水沟线形应平顺,转弯处宜为弧线形。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或急流槽,水流应引出路基或引入排水系统。
2)基底处理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
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
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并应设置2%的反向坡;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设置渗水性好的隔断层等措施。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不得小于“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规定值。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本次设计由地下道路先行开挖,地下道路结构实施后再进行路基回填,地下结构物两侧将会存在较高的填方区域,在该区域及桥涵台背回填时,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如碎石土、级配碎石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填筑,以减少不同填料路基的沉降差异变形。
路基填料为土石混合填料时,土质填料要满足路基填土要求;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的要求。土石混和料只能用于路床标高2米以下的范围,土石路基应分层填筑压实,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
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应采用中等强度以上的石料,应整齐,不易风化。码砌石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cm,30cm以上的巨粒料比例不少于70%,填隙用的中粒料粒径应大于10cm,其比例不超过30%。
3)高边坡防护
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土质和强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8m,中等风化岩质边坡每阶开挖高度不大于8m。校核结构面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利尽快修改设计,保证安全和工期。
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做好对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施工之前对坡顶已有建
城市路网工程施工组织投标方案340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