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运输业务协同平台政务信息化运维运营(2025年)项目(总册)-分册4-水运监管系统运维运营(2025年)项目
第一章 系统优化及流程配置方案
8
第一节 行政审批流程配置
8
一、 流程节点设置方案
8
二、 角色权限分配策略
21
三、 表单模板定制要点
31
四、 审批规则配置细则
37
第二节 旅客运输数据报送配置
51
一、 数据采集结构规划
51
二、 上报频率与方式
61
三、 校验规则与预警
71
四、 数据对接标准制定
86
五、 异常分类分级体系
97
六、 自动重试机制设计
109
七、 人工干预流程规划
121
八、 日志记录与追踪方案
131
第二章 数据交换方案
148
第一节 数据交换对接机制
148
一、 广东政务服务网数据接口标准
148
二、 厅一体化数字平台数据接口标准
163
第二节 数据传输方式与流程
169
一、 数据传输加密协议
169
二、 数据交换全流程
182
第三节 数据交换异常处理
194
一、 异常检测与重试机制
194
二、 监控告警功能设置
210
第四节 数据交换安全保障
218
一、 访问控制机制
218
二、 日志审计功能
227
第五节 数据交换性能优化
234
一、 高并发场景优化
234
二、 系统扩展性设计
247
第三章 数据梳理方案
256
第一节 数据业务需求理解
256
一、 研究省级审批公示数据业务场景
256
二、 分析省发改委数据需求
277
三、 评估现有系统数据输出
287
四、 形成数据需求说明书
298
第二节 数据梳理规则制定
319
一、 制定数据采集标准
319
二、 建立数据清洗规则
329
三、 定义数据归类逻辑
343
四、 设计数据更新机制
356
五、 编制数据梳理手册
364
第四章 数据统计方案
379
第一节 数据业务需求理解
379
一、 明确企业分类标准
379
二、 确定船舶登记要素
389
三、 制定运输统计口径
408
第二节 数据统计规则设计
417
一、 设计数据字段规则
417
二、 建立数据清洗机制
424
三、 定义统计周期频率
435
四、 设置数据校验机制
442
五、 构建可视化模板
452
第三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
466
一、 自动采集企业数据
466
二、 人工补录单位数据
472
三、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
477
四、 数据质量稽核评估
484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案
493
一、 多维度统计报表
493
二、 船舶动态可视化
500
三、 风险预警功能设置
513
四、 数据接口开发服务
523
第五章 客运企业售票系统接入方案
534
第一节 售票系统接入背景分析
534
一、 水路运输售票接入必要性
534
二、 约45家水运企业接入情况
539
三、 接入提升监管信息化作用
550
第二节 售票系统接入数据需求
565
一、 客运售票系统数据结构
565
二、 接入数据范围界定
573
三、 数据标准化处理规则
584
第三节 售票系统接入对接流程
597
一、 系统对接标准接口协议
597
二、 对接流程步骤规划
607
三、 异常应急回退机制
617
第四节 售票系统接入实施方案
628
一、 分阶段推进计划安排
628
二、 人员安排与责任分工
640
三、 技术培训支持服务
662
第五节 售票系统接入数据调试
679
一、 个性化数据调试服务
679
二、 多轮数据校验工作
687
三、 调试问题闭环解决机制
692
第六节 售票系统接入一致性检查
706
一、 定期数据一致性比对机制
706
二、 自动化工具对比数据差异
719
三、 问题反馈与协同修复
741
第六章 项目进度计划及质量保障
755
第一节 项目进度详细计划
755
一、 项目阶段划分及时间安排
755
二、 各阶段工作内容与成果
761
三、 进度展示与资源调配
768
第二节 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775
一、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775
二、 质量目标与指标设定
784
三、 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
790
第三节 项目组织实施机制
798
一、 专业项目团队组建
798
二、 人员资质与经验要求
804
三、 项目监督与协调机制
811
第四节 项目文档与验收管理
817
一、 文档管理制度建立
817
二、 过程性文档形成与管理
824
三、 项目验收标准与流程
830
第七章 企业年度核查服务介绍
839
第一节 核查服务主要工作概述
839
一、 企业年度核查信息资源梳理
839
二、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资源编目
849
三、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采集范围
860
四、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质量稽核机制
873
五、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清洗与转换规则
879
六、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融合策略
892
第二节 核查服务申请流程设计
906
一、 企业年度核查业务体系对接
906
二、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提供方协调机制
916
三、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资产目录挂编更新流程
928
四、 企业年度核查用户操作指引
936
第三节 核查服务常见问题分析
950
一、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完整性缺失问题
950
二、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一致性异常问题
967
三、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采集失败问题
989
四、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处理延迟问题
998
第四节 核查服务数据治理机制
1004
一、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采集规范
1004
二、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质量稽核标准
1014
三、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清洗规则
1023
四、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转换逻辑
1032
五、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融合方法
1046
第五节 核查服务数据分析内容
1055
一、 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者核查数据分析
1055
二、 辅助业水路运输经营者核查数据分析
1072
三、 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核查数据分析
1080
四、 内地与港澳间水路运输经营者核查数据分析
1093
五、 核查数据自动化分析与输出
1097
第六节 核查服务成果交付方案
1108
一、 企业年度核查文档资料整理要求
1108
二、 企业年度核查电子与纸质文档交付格式
1119
三、 企业年度核查服务成果验收标准
1133
四、 企业年度核查数据资产目录同步更新机制
1148
五、 企业年度核查服务月报及年报编制模板
1153
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163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163
一、 ISO9001认证范围介绍
1163
二、 质量管理认证有效期
1165
三、 认证机构信息展示
1172
四、 认证与业务相关性说明
1177
五、 官网查询截图佐证
1183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应用
1190
一、 运维服务质量控制机制
1190
二、 问题闭环处理流程
1195
三、 客户满意度调查策略
1204
四、 内部质量审计计划
1209
第三节 质量管理措施执行保障
1217
一、 质量监督小组设立
1217
二、 质量改进机制建立
1223
系统优化及流程配置方案
行政审批流程配置
流程节点设置方案
多级审批节点规划
初审节点规划
申请材料审核
对水运监管业务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步审核,仔细检查各项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判断申请材料是否符合基本要求,若存在明显缺失或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将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申请人。通过严谨的审核流程,确保进入后续审批环节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完整合规,为整个审批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信息录入检查
检查申请信息在系统中的录入准确性,确保信息与材料一致。为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如下表格进行详细记录和对比: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申请人基本信息
姓名、联系方式、企业名称等
业务申请信息
申请业务类型、申请时间等
材料关联信息
材料编号、上传时间等
初审意见反馈
将初审结果反馈给申请人,若存在问题要求补充或修改材料。为清晰明确反馈内容和处理方式,制定如下表格:
初审结果
反馈内容
处理要求
材料齐全合规
初审通过,请等待复审。
无
材料部分缺失
申请材料中XXX材料缺失,请在XXX时间内补充。
限期补充材料
材料格式不符
XXX材料格式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格式重新上传。
重新上传材料
复审节点规划
专业内容审核
由专业人员对申请内容进行深入审核,评估业务的可行性和合规性。专业人员将从技术、经济、法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水运监管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判断申请业务是否具备实施的条件和价值。审核过程中,将详细审查申请方案的合理性、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为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如下表格记录审核要点和结果:
审核要点
审核内容
审核结果
技术可行性
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可靠性等
经济合理性
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报率等
法律合规性
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风险评估审查
对水运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审查。全面识别申请业务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等。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为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评估过程中,将结合历史数据、行业经验和当前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判断。若发现存在重大风险,将及时与申请人沟通,要求其提供相应的风险解决方案。
复审结果通知
将复审结果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复审结果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情况。若复审通过,将告知申请人可进入终审环节;若有条件通过,将详细列出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要求;若不通过,将明确说明不通过的原因和依据。为确保通知的清晰明了,制定如下表格记录复审结果和通知内容:
复审结果
通知内容
说明理由
通过
恭喜您,复审已通过,请等待终审。
申请业务的专业内容和风险评估均符合要求。
有条件通过
您的申请复审有条件通过,请在XXX时间内完成以下事项:[具体事项]。完成后将进行再次审核。
申请业务存在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整体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不通过
很遗憾,您的申请复审未通过。原因如下:[详细原因]。
申请业务存在重大问题,不符合相关要求。
终审节点规划
综合决策审批
综合初审和复审意见,做出最终审批决策。在终审环节,将全面考虑初审和复审过程中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对申请业务进行综合评估。决策过程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最终审批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若初审和复审意见存在分歧,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以达成共识。最终审批决策将以书面形式记录并存档,以备后续查询和追溯。
审批结果公示
将终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业务内容、审批结果等。公示期限为XXX个工作日,在此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审批结果有异议,均可通过指定渠道提出反馈。对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将进行认真调查和核实,若发现存在问题,将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通过公示制度,增强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审批文件发放
向申请人发放审批通过的相关文件。为确保文件发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如下表格进行详细记录: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发放时间
领取人
水运监管业务审批许可证
相关业务指导文件
节点时限控制设计
初审时限设置
快速初审时间
对于简单申请材料,设置较短的初审时间,确保快速处理。简单申请材料通常指那些内容清晰、格式规范、所需审核信息较少的申请。根据以往经验和业务流程分析,为这类申请设置不超过XXX个工作日的初审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初审人员将集中精力对申请材料进行快速审核,提高审批效率,使申请人能够尽快得到初审结果,进入后续环节。
复杂初审时间
针对复杂申请材料,适当延长初审时间,但不超过规定上限。复杂申请材料可能涉及大量的数据、专业的技术内容或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为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这类申请设置不超过XXX个工作日的初审时间。在审核过程中,初审人员将深入细致地对申请材料进行分析和核实,必要时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和评估。同时,将严格监控初审进度,避免出现拖延现象,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审工作。
超时预警机制
当初审接近时限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系统将根据预设的初审时间期限,在接近截止日期时,向初审人员发送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将通过系统消息、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初审人员,提醒其加快审核进度,确保初审工作按时完成。同时,系统将记录预警信息和处理情况,以便对初审工作的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超时预警机制,有效避免因人为疏忽或工作安排不当导致的初审超时问题,提高审批工作的整体效率。
申请人进度提醒
复审时限设置
常规复审时间
根据业务复杂程度,设定合理的常规复审时间。为确保复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制定如下表格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复杂程度设定相应的复审时间:
业务类型
复杂程度
常规复审时间
简单业务
低
XXX个工作日
中等业务
中
XXX个工作日
复杂业务
高
XXX个工作日
特殊复审时间
对于特殊情况的申请,可适当调整复审时间。特殊情况可能包括申请材料需要进一步补充或核实、涉及重大政策调整或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等。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复审人员将及时与申请人沟通,说明情况并协商确定调整后的复审时间。调整后的复审时间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但最长不超过XXX个工作日。同时,将记录特殊情况的原因和调整后的复审时间,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超期处理办法
若复审超期,需说明原因并加快处理进度。复审人员在发现复审超期后,将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详细说明超期的原因。原因可能包括申请材料复杂、需要外部协助、人员安排不合理等。针对不同原因,将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快处理进度。例如,增加审核人员、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快数据提供等。同时,将对超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终审时限设置
终审固定时间
明确终审的固定时间期限,确保审批效率。为保证终审工作的高效进行,设定终审期限为XXX个工作日。在终审过程中,终审人员将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初审、复审意见及申请材料的全面审核,做出最终审批决策。同时,将加强对终审进度的监控,及时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终审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
紧急终审安排
对于紧急申请,可启动快速终审流程。紧急申请通常指那些涉及公共安全、重大民生或具有时效性要求的申请。在接到紧急申请后,将立即启动快速终审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快速终审流程将简化部分非必要的环节,集中力量对申请进行重点审核。终审人员将在XXX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并及时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同时,将对紧急申请的审批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
时限调整规则
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整终审时限。为确保终审时限调整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制定如下表格明确调整规则:
调整情况
调整条件
调整方式
审批流程
延长时限
申请材料复杂、需要进一步核实信息、涉及重大决策等
由终审人员提出申请,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延长XXX个工作日
终审人员提交申请->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或驳回
缩短时限
紧急申请、申请人有特殊要求且符合条件等
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缩短至XXX个工作日
申请人提交申请->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或驳回
自动提醒功能配置
审批时限提醒
初审时限提醒
在初审接近时限时,自动向初审人员发送提醒信息。系统将根据预设的初审时间期限,提前XXX个工作日向初审人员发送第一次提醒信息,提醒其注意初审进度。在距离截止日期XXX个工作日时,发送第二次提醒信息,强调初审工作的紧迫性。提醒信息将包含申请的基本信息、初审剩余时间等内容,以确保初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同时,系统将记录提醒信息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情况,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复审时限提醒
复审环节临近时限,系统自动提醒复审人员。与初审时限提醒类似,系统将在复审接近截止日期时,提前XXX个工作日和XXX个工作日分别向复审人员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将详细说明复审申请的相关情况和剩余时间,督促复审人员加快审核进度。同时,系统将对提醒信息的发送和处理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对复审工作的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自动提醒功能,确保复审工作按时完成,提高整个审批流程的效率。
终审时限提醒
终审期限将至,及时提醒终审人员完成审批。系统将在终审期限前XXX个工作日向终审人员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其尽快对初审、复审意见及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做出最终审批决策。提醒信息将包含申请的详细信息、终审截止日期等内容,以便终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同时,系统将持续跟踪终审进度,若在接近截止日期时仍未完成审批,将再次发送提醒信息,确保终审工作按时完成。
申请人进度提醒
初审结果提醒
初审完成后,自动向申请人发送初审结果及下一步操作提醒。初审结束后,系统将在XXX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发送初审结果通知,告知其申请材料是否通过初审。若通过初审,将提醒申请人等待复审,并告知复审的大致时间范围;若未通过初审,将详细说明未通过的原因和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材料,指导申请人进行下一步操作。提醒信息将通过邮件、短信或系统消息等方式发送给申请人,确保申请人能够及时了解初审结果和后续安排。
复审结果提醒
复审结束,及时告知申请人复审情况和后续安排。复审完成后,系统将在XXX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发送复审结果通知,说明复审是否通过、是否有条件通过或不通过。若通过复审,将提醒申请人等待终审,并告知终审的时间安排;若有条件通过,将详细列出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要求,指导申请人进行整改;若不通过复审,将明确说明不通过的原因和依据。通过及时准确的提醒,让申请人清楚了解复审情况和后续操作流程,提高申请人的满意度。
终审结果提醒
终审完成,向申请人发送最终审批结果通知。终审结束后,系统将在XXX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发送最终审批结果通知,告知其申请是否获得批准。若审批通过,将提供相关审批文件的下载链接或告知领取方式;若未通过审批,将详细说明不通过的原因和改进建议。通知信息将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发送给申请人,确保申请人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最终审批结果。
异常情况提醒
材料缺失提醒
若申请材料缺失,自动提醒申请人补充材料。系统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时,若发现存在缺失情况,将立即向申请人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将明确指出缺失的材料名称和要求,并提供补充材料的截止时间。同时,系统将记录提醒信息和申请人的回复情况,以便跟踪材料补充进度。通过及时的提醒,帮助申请人尽快完善申请材料,避免因材料缺失导致审批流程延误。
信息错误提醒
发现申请信息错误时,及时通知申请人更正。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申请信息存在错误或不一致的情况,系统将自动向申请人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将详细说明错误的内容和位置,并提供正确的填写方式和要求。同时,将告知申请人更正信息的截止时间,以确保申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及时的提醒和指导,帮助申请人纠正错误信息,提高审批效率。
流程中断提醒
审批流程出现中断情况,向相关人员发送提醒。当审批流程因各种原因出现中断时,系统将自动识别并向初审人员、复审人员、终审人员及申请人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将说明中断的原因和预计恢复时间,并指导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清晰记录和跟踪流程中断情况,制定如下表格:
中断时间
中断原因
影响环节
预计恢复时间
处理措施
节点角色权限分配
初审人员权限
材料查看权限
拥有查看申请人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权限。初审人员在接到申请后,可通过系统平台查看申请人上传的所有材料,包括申请表、证明文件、资质证书等。通过全面查看申请材料,初审人员能够准确了解申请业务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审核工作提供依据。同时,系统将记录初审人员的查看时间和操作记录,确保查看行为的可追溯性和规范性。
初审意见填写权限
可以填写初审意见并提交审核结果。初审人员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有权根据审核情况填写初审意见。初审意见应包括对申请材料的评价、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内容。填写完成后,初审人员可通过系统平台提交审核结果,将初审意见和审核结论反馈给上级部门或进入后续审批环节。为规范初审意见的填写和提交,制定如下表格:
申请编号
申请人姓名
申请业务类型
初审意见
审核结论
提交时间
申请人沟通权限
有权与申请人沟通,要求补充或修改材料。当初审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申请材料存在缺失、错误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时,可通过系统平台提供的沟通渠道与申请人进行联系。沟通方式可以包括邮件、短信或系统消息等。初审人员将明确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材料内容和要求,并给予合理的时间期限。同时,将记录沟通情况和申请人的回复,以便跟踪材料补充和修改进度。
复审人员权限
完整资料查阅权限
能够查阅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等完整资料。复审人员在进行复审工作时,可全面查阅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初审人员填写的初审意见以及相关的审核记录。通过查阅完整资料,复审人员能够深入了解申请业务的情况和初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专业评估和复审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系统将对复审人员的查阅行为进行记录,确保资料查阅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专业评估权限
对申请内容进行专业评估并给出复审意见。复审人员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申请业务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将结合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对申请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复审人员将根据评估结果给出明确的复审意见,包括是否通过复审、是否有条件通过及需要满足的条件等内容。复审意见将作为终审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流程推进权限
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推进审批流程。复审人员在完成专业评估并给出复审意见后,有权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将申请业务推进到终审环节。若复审通过,将启动终审流程;若有条件通过,将要求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后再进行再次审核;若不通过复审,将终止审批流程,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通过合理的流程推进权限,确保审批流程的高效进行和审批结果的准确性。
终审人员权限
全面信息审核权限
对初审、复审意见及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终审人员在做出最终审批决策前,将对初审、复审意见及申请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审核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意见,确保审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终审人员将重点关注初审和复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申请业务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严谨的审核流程,保障最终审批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最终决策权限
拥有最终审批决策的权力。终审人员在完成全面信息审核后,将根据审核情况做出最终审批决策。最终审批决策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情况。终审人员将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和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最终审批决策将以书面形式记录并存档,作为审批结果的正式文件。
文件发放权限
负责发放审批通过的相关文件。当终审决策为通过时,终审人员将负责发放审批通过的相关文件。文件发放工作将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规范文件发放管理,制定如下表格记录文件发放情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发放时间
领取人
领取方式
水运监管业务审批许可证
相关业务指导文件
可视化流程节点展示
流程整体展示
多级审批流程呈现
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多级审批的完整流程。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将初审、复审、终审等各个审批环节清晰地呈现出来。每个环节用不同的图形或颜色表示,明确显示审批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同时,在图形上标注每个环节的名称和简要说明,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了解整个审批流程的全貌。图形化展示将提高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方便各方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节点关系展示
明确各审批节点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在可视化展示中,通过箭头、线条等方式清晰地表示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流转方向。详细说明每个节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初审节点的输出结果是复审节点的输入,复审节点的结果又影响终审节点的决策。通过明确节点关系,确保审批流程的顺畅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错误。
流程进度标识
实时显示当前审批流程所处的阶段。在可视化界面上,通过动态的标识或颜色变化,实时反映审批流程的进度。当申请进入某个审批节点时,该节点将以高亮或特殊颜色显示,让相关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当前审批的位置。同时,提供进度条或百分比等方式,准确显示整个审批流程的完成情况。通过实时进度标识,提高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方便各方人员及时掌握审批进展。
节点详细信息展示
节点名称与功能说明
展示每个节点的名称和具体功能。在可视化界面中,点击每个节点将弹出详细的信息窗口,显示该节点的名称、功能描述和操作要求。详细说明该节点在审批流程中的作用和任务,以及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例如,初审节点的功能是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通过清晰的节点名称和功能说明,帮助相关人员准确理解每个节点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节点处理人员信息
显示负责该节点审批的人员信息。在节点详细信息窗口中,展示负责该节点审批的人员姓名、职位和联系方式。方便申请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与处理人员进行沟通和联系。同时,系统将记录处理人员的操作记录和审批时间,确保审批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责任明确性。通过展示节点处理人员信息,提高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和沟通效率。
节点处理时间记录
记录节点开始处理和完成的时间。为准确记录节点处理时间,制定如下表格:
节点名称
开始处理时间
完成时间
处理时长
初审节点
复审节点
终审节点
通过记录节点处理时间,可以对每个节点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瓶颈和问题,以便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也为审批流程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异常情况可视化
异常节点标记
对出现异常的节点进行明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运输业务协同平台政务信息化运维运营(2025年)项目(总册)-分册4-水运监管系统运维运营(2025年)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