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伏龙泉镇、巴吉垒镇、合隆镇、烧锅镇、龙王乡、三岗镇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1标段监理服务投标方案
第一章 监理范围、监理内容
9
第一节 监理服务范围
9
一、 全过程监理服务界定
10
二、 服务期与施工同步机制
19
三、 项目地点覆盖规划
25
第二节 监理工作内容
33
一、 五大控制管理实施
33
二、 合同与信息管理职责
43
三、 参建方关系协调
58
四、 监理报告提交要求
68
第三节 监理依据与规范
77
一、 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
77
二、 地方技术标准规程
87
三、 合同与文件依据
109
第四节 监理成果要求
120
一、 成果文件标准合规性
120
二、 监理资料完整性要求
131
三、 成果文件载体形式
140
四、 归档审计备案适配
149
第五节 监理工作保障
155
一、 监理人员资质配置
155
二、 试验检测仪器配备
162
三、 办公设备与交通保障
174
四、 安全设施准备
185
第二章 监理依据、监理工作目标
193
第一节 监理依据
193
一、 国家及行业规范文件
193
二、 地方标准与实施细则
200
三、 项目技术文件依据
208
四、 合同文件管理依据
216
第二节 质量目标
224
一、 验收标准执行要求
224
二、 设计与合同质量要求
233
三、 验收合格率控制
241
四、 质量事故预防管理
249
第三节 进度目标
255
一、 施工进度计划监督
255
二、 合同工期保障措施
265
三、 进度影响因素协调
272
四、 进度偏差分析控制
279
第四节 造价目标
288
一、 工程变更签证管理
288
二、 工程计量支付控制
297
三、 竣工结算审核协助
303
四、 合同造价控制要求
309
第五节 安全目标
316
一、 安全事故防控指标
316
二、 安全生产责任监督
324
三、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331
四、 监理安全保障措施
339
第六节 环保目标
347
一、 环保法律法规执行
347
二、 施工污染控制监督
356
三、 绿色施工推进措施
366
四、 环保问题协调处理
375
第三章 监理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383
第一节 监理组织架构
384
一、 岗位设置方案
384
二、 管理模式构建
393
三、 组织架构特点
402
第二节 岗位职责划分
420
一、 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420
二、 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432
三、 监理员岗位职责
438
第三节 人员资质要求
448
一、 总监理工程师资质
448
二、 专业监理工程师资质
458
三、 监理人员通用要求
469
第四节 人员配备计划
481
一、 人员数量配置
481
二、 人员进场安排
489
三、 人员更换预案
499
第五节 监理工作保障措施
511
一、 试验检测设备配置
511
二、 办公与安全设施
521
三、 工作制度建设
536
第四章 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制度
547
第一节 监理工作程序
547
一、 全过程监理工作流程
547
二、 各阶段工作内容细化
553
三、 关键节点控制流程
568
四、 信息反馈机制建立
578
第二节 监理工作方法
585
一、 常规监理方法实施
585
二、 关键工序监理措施
598
三、 检测机制建立
610
四、 信息化监理手段应用
626
五、 协调沟通机制
639
第三节 监理工作制度
647
一、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647
二、 专项管理制度制定
657
三、 问题闭环管理制度
669
四、 监理资料管理制度
683
五、 应急响应机制
691
第五章 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环保监理措施
700
第一节 质量监理措施
700
一、 质量控制目标明确
700
二、 施工过程检查计划
715
三、 质量隐患排查机制
733
四、 进场材料设备检测
748
第二节 进度监理措施
770
一、 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770
二、 进度计划执行跟踪
785
三、 资源协调保障机制
797
四、 进度风险预警管理
805
第三节 造价监理措施
817
一、 工程计量支付审核
817
二、 变更签证索赔管理
830
三、 造价控制台账建立
848
四、 竣工结算审查协助
858
第四节 安全监理措施
870
一、 安全监理细则制定
870
二、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884
三、 应急预案演练监督
891
四、 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904
第五节 环保监理措施
910
一、 环保监理方案编制
910
二、 环保措施落实监督
928
三、 环保检查配合工作
942
四、 环保整改跟踪管理
957
第六章 合同、信息管理方案
980
第一节 合同管理流程
980
一、 合同全过程管理节点
980
二、 履约检查评估办法
988
三、 争议处理解决路径
995
四、 档案归档保存规范
1001
第二节 合同履约监督
1007
一、 监理监督职责界定
1007
二、 偏差预警响应机制
1016
三、 履约评估报告制度
1022
四、 违约索赔处理协助
1029
第三节 信息管理制度
1039
一、 项目信息分类体系
1039
二、 信息流转处理流程
1045
三、 保密安全管理规范
1054
四、 定期信息汇报机制
1059
第四节 档案资料管理
1064
一、 监理档案资料清单
1064
二、 档案编制审核标准
1070
三、 双介质档案管理要求
1079
四、 档案移交工作安排
1087
第五节 信息化管理手段
1096
一、 信息管理系统配置
1096
二、 信息操作使用规范
1104
三、 系统对接实施方案
1112
四、 技术支持保障措施
1116
第七章 监理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
1125
第一节 组织协调机制
1125
一、 总监理工程师核心管理架构
1125
二、 协调联络员岗位设置
1135
三、 参建单位协调会议制度
1143
第二节 协调工作流程
1155
一、 问题处理全流程设计
1155
二、 责任单位处理时限规定
1164
三、 重大问题专项协调机制
1175
第三节 沟通与信息传递
1187
一、 多渠道沟通方式建立
1187
二、 信息传递标准化模板
1197
三、 信息化沟通工具应用
1208
第四节 协调管理制度
1218
一、 监理协调管理总则
1218
二、 问题台账动态管理
1230
三、 问题分类处理规则
1238
第五节 与参建单位的协调措施
1249
一、 建设单位沟通协调
1249
二、 施工单位联动机制
1258
三、 设计单位协作流程
1271
四、 第三方单位协作管理
1283
第六节 突发事件协调应对
1291
一、 应急协调预案体系
1291
二、 专项事件快速响应
1301
三、 政府主管部门对接
1311
第八章 监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1316
第一节 重点分析
1316
一、 质量控制关键要素
1316
二、 进度管理核心要点
1328
三、 造价成本控制措施
1341
四、 安全环保监督重点
1350
第二节 难点分析
1368
一、 施工环境复杂问题
1369
二、 多方协调管理挑战
1381
三、 特殊天气影响分析
1391
四、 隐蔽工程监管难点
1409
五、 监理团队能力考验
1415
第三节 应对措施
1424
一、 关键工序监理计划
1424
二、 难点问题专项机制
1435
三、 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
1446
四、 监理人员保障措施
1459
五、 多方沟通协调机制
1473
第九章 合理化建议
1482
第一节 建议内容完整性
1482
一、 项目全阶段监理要点规划
1482
二、 关键控制点全面覆盖方案
1493
三、 农村公路改造特性建议
1502
第二节 建议可行性分析
1512
一、 技术标准符合性评估
1512
二、 项目实际条件适配方案
1523
三、 资源组织管理适配性
1539
第三节 建议合理性与创新性
1550
一、 施工关键环节优化建议
1550
二、 监理工作创新方法
1573
三、 可持续发展改进建议
1586
第十章 优惠条件
1601
第一节 优惠条件内容
1601
一、 监理服务费用折扣方案
1601
二、 额外免费服务内容补充
1617
三、 设备资源支持方案
1626
四、 交通食宿便利化措施
1634
五、 可量化优惠承诺条款
1641
第十一章 服务承诺
1654
第一节 服务响应承诺
1654
一、 紧急事件处置保障
1654
二、 突发情况应对预案
1664
第二节 服务内容承诺
1675
一、 全过程监理质量控制
1675
二、 监理人员设备配置
1683
第三节 服务保障承诺
1690
一、 总监理工程师管理
1690
二、 监理工作条件保障
1699
第四节 成果交付承诺
1709
一、 监理成果文件规范
1709
二、 成果文件载体形式
1721
第五节 后续服务承诺
1731
一、 竣工验收后技术支持
1731
二、 项目后评价配合
1741
监理范围、监理内容
监理服务范围
全过程监理服务界定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施工图纸审查
图纸完整性检查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确保其完整性至关重要。会仔细检查施工图纸的各个组成部分,涵盖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是否齐全。同时,认真核对图纸中的尺寸标注、标高标注等是否清晰准确,杜绝出现模糊或矛盾的地方。这有助于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图纸问题导致的错误和延误,确保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顺利进行。对图纸中的细节进行严格审查,如门窗的位置和尺寸、结构构件的标注等,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施工图纸审查
设计意图沟通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意图,会与设计单位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了解设计理念和要求,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或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与设计单位的密切合作,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针对一些复杂的设计部分,与设计单位共同探讨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沟通
施工场地检查
地形地质勘察
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对施工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会收集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评估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软弱土层、地下水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的布局,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地形地质勘察
三通一平检查
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情况以及施工道路的畅通和平整度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会检查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情况,确保满足施工需求。查看施工道路是否畅通,场地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影响施工。对施工用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检查施工用电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制度检查
施工单位资质审核
证件资料审查
对施工单位的证件资料进行严格审查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会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证件进行真伪核实和有效性检查。查看证件的经营范围和等级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同时,检查施工单位的业绩资料,了解其过往工程的质量和信誉情况。
人员业绩评估
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会审查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资质证书和从业经验,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了解施工单位的类似工程业绩,评估其在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表现。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业绩进行重点评估,查看其是否有过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同时,了解施工单位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施工阶段监理覆盖
工程质量控制
材料设备检验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会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严格检验和验收,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指标。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坚决禁止使用。为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标准。以下是部分检验项目及标准的表格:
材料设备检验
工程质量验收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水泥强度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抗压强度试验
钢材直径
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游标卡尺测量
混凝土塌落度
满足施工要求
塌落度筒测量
设备运行参数
达到设计要求
仪器检测
施工工艺监督
施工工艺的正确执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会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对基础工程、主体结构等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施工工艺监督
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计划审核
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工程能否按时完成至关重要。会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总进度计划和月、周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检查进度计划与资源配置是否匹配,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对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审查,确保其合理安排。同时,分析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满足进度计划的需求,避免出现资源短缺导致的工期延误。
进度问题协调
定期检查工程进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对延误的工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当发现进度滞后时,分析原因并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赶工措施。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施工顺序和作业时间,避免相互干扰,提高施工效率。
工程安全监督
安全制度检查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会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安全责任是否明确。检查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为确保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表格,以下是部分检查项目及要求: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方法
安全责任制
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
查阅文件资料
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人员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
查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
安全防护设施
符合标准要求并安装到位
现场检查
应急预案
内容完整、可操作性强
审查预案内容
现场安全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机械、临时用电等方面。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在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时,查看是否存在损坏、缺失等情况,确保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竣工验收阶段把控
工程质量验收
自检预验收
在正式竣工验收前,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自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预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自检制度,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在预验收过程中,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等。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完成整改。
正式竣工验收
协助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正式竣工验收。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确保竣工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和标准。以下是部分验收项目及要求的表格:
验收项目
验收要求
验收方法
工程观感质量
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外观检查
结构安全性能
满足设计承载能力
检测报告审查
使用功能
达到设计要求
现场测试
资料完整性
资料齐全、真实有效
查阅资料
工程资料审查
资料完整性检查
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记录,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会检查工程资料的种类和数量是否齐全,是否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核对资料的内容是否准确、真实,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对资料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准确无误。
资料归档整理
协助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资料的保管和存储符合相关要求,便于日后查阅和使用。制定详细的资料归档方案,按照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和资料类型进行分类归档。对归档后的资料进行妥善保管,采取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资料的安全。
工程交付协调
交付工作协调
组织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交付的沟通和协商,明确交付的时间、范围和要求。协助双方办理相关的交付手续,确保工程交付工作顺利进行。在交付过程中,对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核对,确保符合交付要求。协助双方解决交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工程质量争议、交付手续办理等。
收尾清理督促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工程收尾工作,完成剩余的零星工程和缺陷修复。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拆除临时设施,恢复场地原状。对施工单位的收尾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按照要求完成。对施工现场的清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场地整洁、无障碍物。
结算备案审计跟进
工程结算审核
结算资料审核
工程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工程结算的准确性。会检查工程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包括工程量计算书、单价分析表等。核对结算资料与合同、设计文件、变更签证等是否一致。对结算资料中的每一项内容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其合理、准确。对工程量进行重新计算,对单价进行市场调研,确保结算价格合理。
变更签证审查
对工程变更和签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严格审核变更签证的费用计算,防止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在审查变更签证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变更原因和依据。对变更签证的费用计算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合同约定和相关计价规范。
备案手续办理
备案资料收集
明确工程备案所需的资料清单,协助建设单位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备案要求。为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资料清单,指导其进行资料收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建设单位补充完善。
备案手续提交
及时将备案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跟踪备案办理进度。对备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确保备案工作顺利完成。建立备案手续办理的跟踪机制,定期向相关部门了解办理进度。对备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审计配合工作
审计资料提供
按照审计单位的要求,及时提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确保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为确保资料提供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详细的资料清单和提供流程。以下是部分审计资料及提供要求的表格:
审计资料
提供要求
提供时间
工程合同
原件及复印件
审计开始前
施工图纸
全套图纸
审计过程中按需提供
变更签证资料
详细记录及相关证明
审计开始后及时提供
结算资料
完整准确
审计开始后按要求提供
问题整改督促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督促其限期整改。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机制,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服务期与施工同步机制
施工工期匹配方案
服务期起始设定
1)自签订监理合同之日起,正式启动全过程监理服务,与施工工期的起始时间精确同步。在合同签订后,立即组建专业的监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制定详细的监理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在合同签订后的短时间内,完成监理团队的组建与入场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开始时监理服务无缝衔接。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准备好监理所需的设备和资料,如办公设备、检测仪器、施工图纸等。
3)根据施工计划,提前安排监理人员熟悉项目情况,包括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监理人员认真研读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的结构、工艺和质量要求,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熟悉技术规范,确保在监理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质量标准。
4)与施工单位建立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施工进度信息,为监理服务做好准备。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与施工单位交流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监理工作策略。
5)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等情况,为监理工作提供依据。检查施工单位的临时设施搭建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安全、舒适。
6)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资质、设备配备、材料供应等进行审查,确保其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全过程监理服务
监理团队组建
施工场地实地勘察
阶段跟踪监督
1)在施工准备阶段,同步开展对施工单位各项准备工作的监理,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等的进场情况。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设备是否完好、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确保其质量合格。
2)施工阶段,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实时跟踪工程进展,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3)竣工验收阶段,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的质量、功能、外观等进行全面检查。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4)结算备案审计阶段,配合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监理资料,协助完成结算和审计工作。整理和归档监理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如监理日志、监理月报、质量检验报告等。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5)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督促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6)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进度跟踪监督
动态调整策略
1)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理计划和资源配置。每周召开进度分析会议,对本周的施工进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影响进度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合理调整监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检测设备的使用。
2)当施工进度出现波动时,迅速分析原因,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解决方案,确保监理服务与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如果是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导致进度延误,要求其采取有效的赶工措施;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应对工作。
3)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的变化,灵活调整监理重点和方法。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确定不同的监理重点,如基础施工阶段重点关注地基处理和基础钢筋的绑扎,主体施工阶段重点关注混凝土的浇筑和墙体的砌筑。采用多样化的监理方法,如旁站监理、平行检验、巡视等,确保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4)与施工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为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
5)关注施工环境的变化,如天气、地质等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当出现恶劣天气或地质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监理计划,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6)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监理工作的频率和深度。在施工高峰期,增加监理人员的巡查次数,加强对关键工序的监督;在施工低谷期,适当减少监理人员的投入,但仍保持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注。
延期服务顺延条款
延期界定标准
1)明确施工工期延长的界定范围,包括因不可抗力、设计变更、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战争等,设计变更包括设计方案的修改、工程量的增减等,政策调整如环保要求的提高、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延迟等。
2)制定详细的延期申请和审批流程,确保延期情况得到准确认定。施工单位在出现可能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的原因、预计延长的时间等。监理单位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调查和核实,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批。
3)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延期进行分类管理,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于设计变更导致的延期,要求设计单位尽快提供变更后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4)建立延期情况的记录和统计机制,为后续的服务顺延提供数据支持。对每次延期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延期的原因、时间、影响范围等。定期对延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导致延期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延期原因
界定标准
申请流程
审批要求
应对措施
不可抗力
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事件
施工单位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口头报告,7天内提交书面申请
监理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建设单位审批
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如工期顺延、费用补偿等
设计变更
设计方案修改、工程量增减等
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施工单位在收到通知后3天内提交延期申请
监理单位审核变更的合理性和对工期的影响,建设单位审批
要求设计单位尽快提供变更后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计划
政策调整
环保要求提高、施工许可证办理延迟等
施工单位在接到政策调整通知后5天内提交延期申请
监理单位核实政策调整的真实性和对工期的影响,建设单位审批
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应对工作,如办理相关手续、调整施工安排等
服务顺延流程
1)一旦确认施工工期延长,立即启动监理服务顺延程序,无需额外签订合同或协议。在确认工期延长后的24小时内,向监理团队成员下达服务顺延的通知,明确顺延的时间和工作要求。
2)及时通知监理团队成员,调整工作计划和安排,确保服务的连续性。组织监理人员对原有的监理计划进行修订,根据顺延的工期重新安排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与施工单位保持沟通,了解延期后的施工计划,重新制定监理服务方案。参加施工单位组织的延期后施工计划交底会议,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新要求。根据新的施工计划,调整监理服务的重点和方法。
4)按照顺延的工期,合理安排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根据监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监理人员的投入。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整,确保在顺延期间能够满足施工监理的要求。
流程步骤
时间要求
责任主体
工作内容
启动顺延程序
确认工期延长后24小时内
监理单位
向监理团队成员下达服务顺延通知,明确顺延时间和工作要求
调整工作计划
确认工期延长后3天内
监理单位
组织监理人员修订原有的监理计划,重新安排工作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了解施工计划
确认工期延长后5天内
监理单位
参加施工单位的延期后施工计划交底会议,掌握新的施工要求
制定服务方案
确认工期延长后7天内
监理单位
根据新的施工计划,调整监理服务的重点和方法
安排人员工作
确认工期延长后10天内
监理单位
合理安排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
费用不变承诺
1)承诺在施工工期延长的情况下,不增加监理服务费用,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将此承诺明确写入合同条款,确保招标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将费用不变的承诺明确写入合同条款,保障招标人的权益。在合同中详细规定监理服务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时间,以及在工期延长情况下费用的处理原则。
3)在服务顺延期间,优化监理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不降低。通过合理安排监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检测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方式,降低监理成本。同时,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4)定期向招标人汇报服务顺延期间的工作情况和费用使用情况,接受招标人的监督。每周向招标人提交监理周报,汇报本周的工程进展、质量情况、安全情况以及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每月提交费用使用报表,详细说明费用的支出情况。
承诺事项
具体内容
保障措施
监督方式
费用不变
施工工期延长时,不增加监理服务费用
将承诺写入合同条款,明确违约责任
招标人定期审查费用使用报表
优化配置
合理安排监理人员和检测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资源配置计划,定期评估资源利用效率
内部审计和招标人监督
保证质量
确保服务顺延期间监理服务质量不降低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质量考核机制
招标人满意度调查和质量检查
定期汇报
每周提交监理周报,每月提交费用使用报表
建立汇报制度,明确汇报内容和格式
招标人审核汇报材料
项目地点覆盖规划
招标人指定地点落实
明确指定地点信息
信息收集流程
1)主动与招标人联系,借助正式沟通渠道获取招标人指定地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具体地址、周边环境等情况。
2)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区分出重要信息、次要信息以及待确认信息,以便后续处理。
3)针对不确定的信息及时向招标人进行核实,确保所掌握的指定地点信息准确无误,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信息记录方式
1)采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将获取的指定地点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便于保存和查阅。
2)在文档中明确标注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时间,方便追溯信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3)定期对信息记录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始终保持最新状态,以适应项目进展的需要。
信息传达途径
1)组织专门的会议进行信息传达,在会议上详细介绍招标人指定地点的相关信息,确保监理人员全面了解。
2)通过内部通讯工具发布信息,及时将最新的指定地点信息传达给每一位监理人员。
3)对传达的信息进行确认,通过提问、反馈等方式确保监理人员理解并掌握指定地点的关键信息。
现场勘查与评估
勘查人员安排
1)选派有经验的监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勘查小组,这些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明确勘查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每个人清楚自己的任务,提高勘查效率。
3)对勘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悉勘查流程和注意事项,为现场勘查做好充分准备。
招标人指定地点现场勘查
人员类型
职责
分工
监理人员
监督勘查过程,确保符合规范
负责整体协调和监督
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专业数据采集和分析
分别负责不同专业领域的勘查
评估指标设定
1)设定环境条件、交通便利性等评估指标,全面考量招标人指定地点的实际情况。
2)对每个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和分级,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3)根据评估指标对指定地点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资源调配和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指定地点资源调配
应对措施制定
1)针对不同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对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地点,制定改善方案。
2)确保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切实解决指定地点存在的问题。
3)对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措施,以适应项目的变化。
资源调配与部署
资源需求分析
1)分析指定地点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以此确定所需的各类资源。
2)确定所需的监理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确保人员配备满足项目需求。
3)明确所需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包括办公设备、试验检测仪器等,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人员部署策略
1)根据人员的专业和经验进行合理分配,将合适的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2)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监理人员,保证对指定地点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3)建立人员轮换制度,避免人员疲劳,保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设备调配流程
1)对现有设备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符合要求。
2)根据需求调配设备到指定地点,合理安排运输和安装时间。
3)对调配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所在地全程覆盖
多镇区域覆盖计划
区域分析与划分
1)对农安县伏龙泉镇、巴吉垒镇、合隆镇、烧锅镇、龙王乡、三岗镇每个镇的地理环境和工程分布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各区域的特点。
2)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合理确定每个区域的范围和边界。
3)确定每个区域的特点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监理计划提供依据。
重点环节确定
1)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每个镇的重点环节,如施工工艺复杂的路段、关键的施工节点等。
2)对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制定具体的监理措施和时间表。
3)制定针对重点环节的特殊监理措施,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镇名
重点环节
特殊监理措施
伏龙泉镇
路基施工
增加检测频率,严格控制压实度
巴吉垒镇
路面摊铺
安排专人旁站,确保摊铺质量
计划调整机制
1)建立覆盖计划的调整机制,明确调整的条件和流程。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如工程进度变化、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
3)确保调整后的计划仍然符合项目要求,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施工阶段全程监控
监控系统搭建
1)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和技术,如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确保监控效果清晰准确。
2)搭建覆盖整个项目的监控网络,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控。
3)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施工阶段全程监控
进展情况掌握
1)定期收集工程进展数据,包括工程量完成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
2)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3)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问题处理流程
1)建立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机制,明确问题的发现、报告、分析和处理步骤。
2)明确问题处理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不同阶段衔接保障
准备与施工衔接
1)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等是否到位。
2)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3)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开始。
施工与验收过渡
1)在施工接近尾声时,提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如整理施工资料、自检等。
2)对工程质量进行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验收通过率。
3)整理相关资料,为竣工验收提供支持,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验收与审计衔接
1)在竣工验收完成后,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审计部门,确保审计工作及时开展。
2)协助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3)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项目质量和合规性。
多区域监理协调措施
区域协调机制建立
机制框架设计
1)设计协调机制的总体框架,明确协调的目标、原则和范围。
2)确定协调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如定期会议、信息共享等。
3)制定协调机制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协调工作有章可循。
流程与分工明确
1)详细规定协调的流程和步骤,确保协调工作有序进行。
2)明确各区域监理人员的协调责任,避免出现推诿现象。
3)建立协调工作的考核机制,激励监理人员积极参与协调工作。
机制运行保障
1)定期对协调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协调效果。
2)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机制正常运行。
3)不断优化协调机制,提高运行效率,适应项目变化的需求。
信息共享与沟通
共享平台搭建
1)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技术和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云存储等。
2)搭建覆盖所有区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3)对平台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信息共享与沟通
共享内容
共享方式
安全措施
工程进度信息
实时更新到平台
设置访问权限
质量检测报告
上传到平台共享
加密存储
沟通方式确定
1)确定定期沟通和不定期沟通的方式,如周会、紧急会议等。
2)建立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如电话、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
3)鼓励监理人员积极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沟通类型
沟通方式
频率
定期沟通
周会
每周一次
不定期沟通
电话、即时通讯
根据需要
信息传递保障
1)制定信息传递的规则和标准,规范信息的格式和传递流程。
2)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对信息传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跨区域问题处理
处理流程制定
1)明确跨区域问题的发现和报告流程,确保问题及时被发现和上报。
2)规定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步骤,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确定处理结果的反馈和跟踪方式,保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应急机制建立
1)针对可能出现的跨区域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如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
2)建立应急处理的团队和资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3)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问题解决效果评估
1)建立问题解决效果的评估指标,如解决时间、解决质量等。
2)对问题解决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3)根据评估结果对处理流程和应急机制进行优化,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监理工作内容
五大控制管理实施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施工前质量审查
方案合理性审查
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及吉林省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工艺需具备科学性与先进性,施工流程应逻辑清晰、合理有序,质量控制措施要切实可行、有效。评估专项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关键部位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进行重点审核,如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基层处理、路面摊铺等关键环节,方案需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具有可实施性。
质量体系检查
检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和数量是否满足工程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数量需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审查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如质量检验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质量检验制度应涵盖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质量奖惩制度要明确奖惩标准和执行程序,以激励施工人员积极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中质量监督
材料质量检验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严格审核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原材料来源可靠、质量合格。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水泥、砂石、沥青等主要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强度、级配、含泥量等,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原材料抽样检验
旁站监理实施
在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全程旁站,监督施工单位按规范和方案施工。如在路面摊铺过程中,监理人员要监督施工单位控制摊铺速度、摊铺厚度、平整度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如基层施工完成后,要对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路面摊铺。
基层处理施工方案
路面摊铺旁站监理
施工后质量验收
工程质量验收
依据国家及吉林省相关标准,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检查内容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资料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检查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其与工程实体质量相符。工程资料应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检验报告、质量验收记录等,资料需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工程建设过程。
质量问题整改
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整改方案应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内容,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建立质量问题整改台账,记录整改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质量问题描述
整改措施
整改责任人
整改期限
整改结果
路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对不平整部位进行打磨处理
张三
3天
合格
基层压实度不足
增加压实遍数
李四
5天
合格
工程进度动态管理
进度计划审查
计划合理性评估
检查进度计划中各工序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逻辑矛盾。各工序的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资源供应等因素,确保施工顺序合理、衔接紧密。评估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进度要求,如人力、材料、设备等。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材料、设备的进场时间和数量,确保资源供应充足,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工期延误。
合同工期符合度检查
对比进度计划与合同工期,确保计划工期不超过合同约定的工期。分析进度计划中可能影响工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遇到恶劣天气、设计变更等因素,要及时调整进度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进度跟踪监控
实际进度检查
通过现场检查、统计报表等方式,掌握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了解各工序的实际完成情况,同时收集施工单位提交的统计报表,对工程进度进行量化分析。记录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时间节点,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为进度调整提供依据。
进度偏差调整
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合理、资源供应不足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资源投入、调整施工顺序等。若因施工组织不合理导致进度偏差,可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若因资源供应不足导致进度偏差,可增加资源的采购和调配。
进度协调沟通
协调会组织
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邀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加。在协调会上,各单位汇报工程进度情况,共同讨论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通过协调会,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工程进度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解决落实
对协调会上提出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间。建立问题解决跟踪机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未能按时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要进行督促和问责。
造价成本严格把控
造价预算审核
预算准确性审查
检查预算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及吉林省相关规定。预算编制应遵循相关的计价规范和标准,采用合理的计价方法。核对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合理。工程量计算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计算规则进行,定额套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
费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各项费用的构成,如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费用进行调整,确保预算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发现某项费用过高或过低,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费用项目
费用金额
费用占比
合理性分析
调整建议
直接费
XXX元
XXX%
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无
间接费
XXX元
XXX%
偏高,需进一步分析
审查费用明细,去除不合理部分
利润
XXX元
XXX%
合理
无
税金
XXX元
XXX%
符合规定
无
工程费用支付控制
支付审核依据
依据合同约定的支付条款和工程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支付审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节点和支付比例进行审核,确保支付金额与工程进度相符。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支付申请是否附有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工程量清单、质量验收报告等。审核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支付申请合理合规。
支付金额合理性审查
审核支付金额是否与工程实际进度相符,是否存在超付现象。对支付申请中的费用进行详细核算,确保支付金额准确无误。如发现支付金额与工程进度不符或存在超付现象,要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造价变更管理
变更必要性审查
分析工程变更的原因,判断其是否必要。对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其合理性。如因设计失误、现场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工程变更,要认真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保变更方案既能满足工程要求,又能控制造价成本。
变更造价评估调整
估算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在变更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变更费用的支出。建立变更费用台账,对变更费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变更项目
变更原因
变更费用估算
对造价的影响
调整措施
路面结构变更
设计优化
XXX元
增加造价XXX%
重新审核变更方案,控制不必要的费用
基层材料变更
现场条件限制
XXX元
减少造价XXX%
确认变更后的质量和效果
安全生产监督措施
安全制度审查
制度健全性检查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检查制度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评估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如发现制度存在漏洞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机构人员配备审核
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充足。安全管理机构应具备独立的职能和相应的人员编制,人员配备需满足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检查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现场检查
日常安全检查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查看施工机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处理措施
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部分施工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帽
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其正确佩戴
施工机械和设备
运行状况、维护保养情况
某台压路机制动系统存在故障
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
危大工程监控
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应详细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危大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监理人员要定期对危大工程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安全事故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
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事故救援处理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迅速调配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通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环境保护监理方案
环保方案审查
方案合规性检查
检查环境保护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及吉林省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方案应涵盖施工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查看方案中是否包含了施工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措施。处理措施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环保法规和标准
方案符合情况
处理措施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方案中提出了减少扬尘的措施,但不够具体
要求施工单位进一步细化措施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方案中明确了废水处理方法,符合要求
无
固体废弃物处置标准
方案中对废渣的处理方式不明确
要求施工单位补充详细的处理方案
方案可行性评估
评估方案中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方案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如方案中提出的废气处理措施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能源,可建议采用更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环保措施监督
措施落实检查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查看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否符合标准。如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或污染物排放超标,要及时要求其整改。
环保措施
落实情况
检查结果
处理措施
扬尘控制措施
部分施工区域未设置围挡
扬尘超标
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设置围挡
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时间未遵守规定
噪声扰民
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时间
废水处理措施
沉淀池未定期清理
废水排放超标
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清理沉淀池
违法行为纠正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环保验收评估
验收协助工作
收集和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资料,为验收提供依据。环境保护资料应包括环境监测报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协助建设单位组织环保验收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通过验收会议,对工程的环保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工程通过环保验收。如工程建设对周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可建议采取生态修复措施进行治理。
合...
农安县伏龙泉镇、巴吉垒镇、合隆镇、烧锅镇、龙王乡、三岗镇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1标段监理服务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