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难点分析和针对措施
9
1.1
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9
1.2
施工管理重难点分析
11
第二章
施工计划和保障措施
16
2.1
总体实施进度计划
16
2.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6
2.2.1
工期保证机构
16
2.2.2
组织管理措施
16
2.2.3
进度计划管理
16
2.2.4
技术保证措施
17
2.2.5
经济措施
17
2.2.6
进度节点保证措施
18
2.2.7
进度管理制度
18
2.3
招采计划、合约规划
22
2.4
劳动力投入计划
23
2.5
机械进场计划
24
2.6
材料需求计划
24
2.7
整体(月度)资金计划
25
第三章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6
3.1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26
3.1.1
测量工作准备
26
3.1.2
施工测量组织
26
3.1.3
测量人员准备
26
3.1.4
测量仪器准备
26
3.1.5
平面与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27
3.1.6
总平面测量关键控制项
30
3.1.7
小单体定位测量
31
3.1.8
土建工程测量关键控制项
31
3.1.9
钢结构施工测量
38
3.1.10
室外工程测量关键部位控制
42
3.1.11
位移及沉降观测
43
3.2
塔吊施工方案
48
3.2.1
施工准备
48
3.2.2
基础设计及施工
48
3.2.3
安装前检
49
3.2.4
安装方法及步骤
49
3.2.5
安装调试
54
3.2.6
塔式起重机顶升
54
3.2.7
塔式起重机的拆除
57
3.2.8
塔机拆装技术要求
60
3.2.9
塔吊的使用要点
62
3.3
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64
3.3.1
工程概况
64
3.3.2
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本方案针对性
64
3.3.3
施工技术对策
66
3.3.4
施工总体设计
66
3.3.5
定位放线施工
67
3.3.6
施工总流程
69
3.4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74
3.4.1
开挖前准备
74
3.4.2
施工工艺
74
3.5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76
3.5.1
钢筋工程工艺流程
76
3.5.2
钢筋原材料进场验收
76
3.5.3
钢筋翻样
78
3.5.4
基础钢筋安装
79
3.5.5
柱子钢筋绑扎
80
3.5.6
梁钢筋绑扎
84
3.5.7
板钢筋绑扎
86
3.5.8
楼梯钢筋绑扎
87
3.5.9
钢筋机械连接
87
3.6
混凝土施工方案
89
3.6.1
施工准备
89
3.6.2
钢筋工程检查与报验
89
3.6.3
模板工程检查与报验
89
3.6.4
机具的检查与准备
89
3.6.5
道路及脚手架的检查
89
3.6.6
混凝土浇筑
89
3.6.7
承台、基础梁、短柱混凝土浇筑
90
3.6.8
梁、板混凝土浇筑
90
3.6.9
楼梯混凝土浇筑
91
3.6.10
混凝土养护
91
3.6.11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91
3.7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92
3.7.1
施工准备
92
3.7.2
技术准备
92
3.7.3
模板的安装
92
3.7.4
柱模板安装
92
3.7.5
梁、板模板的支设
93
3.7.6
楼梯模板
94
3.7.7
模板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
95
3.7.8
模板拆除规定
95
3.8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97
3.8.1
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准备
97
3.8.2
外架基本构造和施工要求
97
3.8.3
脚手架安全防护
99
3.8.4
脚手架验收
100
3.8.5
脚手架的荷载控制
100
3.8.6
脚手架安装、拆卸及使用规定
100
3.9
楼地面施工方案
104
3.9.1
工程概况
104
3.9.2
混凝土浇筑地坪施工程序
105
3.9.3
超平地坪施工平整度控制
109
3.9.4
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
110
3.9.5
混凝土固化剂抛光施工方案
111
3.9.6
质量要求
113
3.9.7
施工进度管理
114
3.9.8
质量保证措施
115
3.9.9
安全施工管理计划
117
3.9.10
成品保护及养护
117
3.10
ALC
墙板安装方案
119
3.10.1
ALC
墙板安装施工准备
119
3.10.2
施工步骤及方法
119
3.10.3
平面布置
120
3.10.4
墙版安装施工
120
3.10.5
主要施工措施
121
3.10.6
墙版开槽、洞及修补注意事项
121
3.10.7
质量保证措施
121
3.10.8
安全措施
123
3.11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125
3.11.1
项目概况
125
3.1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墙
125
3.11.3
砌筑技术及要求
125
3.11.4
施工方法
127
3.11.5
质量要求
128
3.11.6
成品保护措施
129
3.12
初装施工方案
131
3.12.1
编制依据
131
3.12.2
编制原则
131
3.12.3
抹灰工艺流程
131
3.12.4
矿棉板吊顶工艺流程
132
3.12.5
铝扣板吊顶工艺流程
133
3.12.6
墙面涂料施工
135
3.12.7
防火门安装
137
3.12.8
铝合金门窗安装
139
3.13
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144
3.13.1
配电盘安装
144
3.13.2
电缆桥架安装
147
3.13.3
电线管安装
151
3.13.4
电缆电线安装
154
3.13.5
照明器具安装
157
3.14
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162
3.14.1
工作范围概述
162
3.14.2
施工前的提交资料
165
3.14.3
运输、储存与装卸
165
3.14.4
镀锌钢管施工方案
165
3.14.5
UPVC
管道施工方案
168
3.14.6
PP-R
管道施工方案
170
3.14.7
增强复合
HDPE
双壁波纹管施工方案
173
3.14.8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74
3.14.9
安全施工措施
174
3.15
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176
3.15.1
编制范围
176
3.15.2
编制依据
176
3.15.3
施工准备
176
3.15.4
角钢法兰风管制作、安装
177
3.15.5
共板法兰风管安装
184
3.15.6
风管阀门安装
194
3.15.7
风管漏光试验
195
3.15.8
风管漏风量试验
196
3.15.9
排风机、排烟风机安装
200
3.15.10
风口安装
202
3.15.11
防腐绝热施工
203
3.16
屋面防渗漏措施
208
3.16.1
混凝土屋面防渗漏措施
208
3.16.2
金属屋面防渗漏技术措施
212
第四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18
4.1
总局规划
218
4.1.1
分区规划
218
4.1.2
交通物流规划
218
4.1.3
临时堆场规划
218
4.2
现场总平面分析及布置思路
219
4.2.1
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
219
4.2.2
现场布置总体思路
219
4.2.3
现场临时用地规划
220
4.2.4
办公区布置方案
220
4.2.5
生活区布置方案
222
4.2.6
施工区布置方案
225
4.2.7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31
4.3
现场供电施工方案
232
4.3.1
编制依据
232
4.3.2
现场供电方式
232
4.3.3
设计计算及用电方案
233
4.3.4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36
4.3.5
系统使用与维护
244
4.3.6
电气防火
244
4.3.7
现场电工岗位责任制
245
4.3.8
触电与救护
246
4.3.9
建立健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246
4.3.10
临电施工流程
247
4.4
临时供水及消防总平面布置
250
4.4.1
现场概况
250
4.4.2
设计内容
250
4.4.3
现场降尘喷洒设施
251
4.4.4
临时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设计计算书
252
4.4.5
成品保护与管理
254
4.5
临时排水及排污总平面布置
255
4.5.1
设计概况
255
4.5.2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255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
257
5.1
综述
257
5.1.1
项目特点
257
5.1.2
安全目标
257
5.1.3
安全理念
258
5.1.4
我们的对策
258
5.1.5
安全健康环保标准和规范
258
5.1.6
公司安全制度文件
259
5.2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60
5.2.1
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职责
260
5.3
中电四安全施工方针和控制程序
263
5.3.1
综述
263
5.3.2
安全培训
264
5.3.3
每日安全班前会
265
5.3.4
安全大会
266
5.3.5
安全技术交底
266
5.3.6
申请工作许可证制度
266
5.3.7
安全巡回检查
267
5.3.8
系统使用与维护
269
5.4
应急事件预案
269
5.4.1
应急事件预案目标
270
5.4.2
应急事件辨识及监测
270
5.4.3
应急事件管理体系
271
5.4.4
应急事件措施
275
5.4.5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79
第六章
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
287
6.1
设计范围及成果
287
6.1.1
设计范围
287
6.1.2
设计成果要求
287
6.2
项目目标
288
6.2.1
质量目标
288
6.2.2
工期目标
288
6.2.3
造价目标
288
6.2.4
创优目标
288
6.2.5
安全目标
288
6.2.6
HSE
管理目标
288
6.3
项目实施组织架构
289
6.3.1
管理职能分配表
289
6.3.2
岗位职责
289
6.4
设计管理
292
6.4.1
项目设计管理流程
292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295
7.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95
7.1.1
质量管理目标
295
7.1.2
质量管理体系
295
7.1.3
质量管理制度
298
7.1.4
质量控制重难点
308
7.1.5
验收检查
314
7.2
成品保护方案
314
7.2.1
控制成品保护管理目标
314
7.2.2
成品保护管理体系
315
7.2.3
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316
7.2.4
成品保护措施分类
317
7.2.5
成品保护管理重点识别
318
7.2.6
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319
7.3
创优计划
325
7.3.1
创优概述
325
7.3.2
工程创优目标
325
7.3.3
工程创优措施
328
第八章
合理化建议
342
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难点分析和针对措施
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序号
重难点
项目
内容
1
高支模施工
技术
重点
本工程
1#
生鲜配送中心首层层高
8.13m
>
8
m
,
2
层层高
8.37m
>
8
m
;
2#
冷库首层区域层高
11.35
m
>
8m
;
3#
仓库首层区域层高
10.8
m
>
8
m
,属于高支模施工。且本工程高支模施工面积大,结构荷载大,在支模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支架形式,确保施工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的重点。高支模区域
在
楼板
面上铺设
木板
后进行脚手架搭设
。
解决
方案
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方案论证通过后,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搭设过程中安排专人旁站监督,加强对细部节点支设的检查;
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通过
P
KPM
安全计算软件对架体搭设方案进行验算。严把脚手架材料质量关,未经检测合格的不得使用,保证强度
刚度,严格控制
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模板施工严格按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组装、就位和支设,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按平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先浇筑完成框架柱砼,然后支设楼盖模板,楼盖混凝土浇筑时,选用汽车泵进行施工,禁止混凝土堆积高度过高,应先梁后板,先难后易;
对高大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行定期监测,保证支撑体系安全。
详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2
屋面
钢结构吊装
技术
重点
本工程冷库及仓库二层采用门式刚架结构,二层钢柱、
钢梁吊装方案的选择对本项目的成本
、
进度
、
安全
、
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仓库二层层高达
1
1
米多,层高较高,钢结构施工需要上楼面吊装,吊车选型及楼面荷载需经验算,
合理选择最佳的钢结构吊装方案是本项目
实施
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
解决
方案
对钢结构图纸进行深化设计,施工前复核现场预埋件位置尺寸,保证现场安装工作顺利进行。
钢结构吊装前编制专项方案,合理选择汽车吊型号,安排吊装顺序,复核楼面梁板承载力,对楼面砼进行覆盖保护并铺设钢板。
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搭设
好临边护栏,
采用升降车登高作业,高空作业
悬挂
双沟
式五点安全带。
沿
钢梁设置生命线,
檩条
安装时下方设置水平兜网,做到双重防护。
3
钢屋面防水
技术
重点
本工程钢结构屋面采用
360
°直立缝锁缝本色镀铝锌屋面板,屋面设有电动采光排风天窗、排烟风机等构件,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细部防水做法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屋面漏水,影响业主正常施工。
解决
方案
在设计阶段做好深化设计,从设计环节降低渗漏风险。
屋面洞口施工前复核天窗、风机等结构尺寸,屋面开洞口一次性到位,避免返工整改。
屋面防水施工节点编制专项方案,优选构造防水。
做好淋水试验
注意防水的成品保护。
4
成品
保护
技术
重点
仓库楼地面多为一次浇筑混凝土耐磨地面,须做好楼面成品保护。避免后续施工造成楼面砼损坏、划痕,影响地面成品质量。
解决
方案
在
进度安排上,
安排
科学的技术间歇期,确保楼地面
砼
强度增长,严禁连续作业。
地面施工完成
并
养护结束后,在转序前采取
“
柔刚
结构
覆盖
防护
”
,底层
铺设
0.3
mmPE
膜
(
保水
)
,
中层铺设土工布
/
棉毡(柔性)
,上层铺设
10
mm
硬板(
刚性
)
。
2
楼楼面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前,砼强度达到设计值,并满铺薄膜、棉毡、模板做防护,汽车吊行走区域铺设钢板。
5
深化
设计
技术
重点
工程规模较大,钢结构、门窗、机电、装饰装修、提升门与卸货平台、砌体结构、专用设备等几十个专业工程需要深化设计,相关图纸深化工作量巨大,能否及时完成深化设计,直接影响到相关后续工作的开展;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各专业单位在本专业节点深化设计时很难做到对与该节点相关联的其它专业的通盘考虑,在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专业打架”现象。
解决
方案
总承包管理层设置深化设计小组,分别配备建筑结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人员,另配置
BIM
工程师,由技术负责人专岗领导,负责深化设计管理工作;
总包深化设计部根据工期节点要求制定出各相关专业的深化设计进度计划,并统一制定深化设计管理流程、工作流程、设计标准,并在深化设计图纸深度、绘图软件、图纸规格、形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所有专业深化设计工作的一致性和可实施性;
在深化设计前,组织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安排深化设计人员与招标人及设计单位进行交流,接受设计交底,明了设计意图和设计单位对本工程总体设计计划,以合理组织实施深化设计工作;
深化设计完成后,深化设计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分包单位及人员召开深化设计交底会,由深化设计单位对各分包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深化设计部对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协调,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6
大面积耐磨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技术
重点
本工程
耐磨地面
施工体量大,施工周期短,单层地面面积大,耐磨地面裂缝控制尤为重要,项目施工时采取铠甲缝工艺施工;
耐磨地面工程面积大,对地面平整度的精度控制要求高。
解决
方案
地面施工前,安排技术管理人员配合搅拌站,按照招标方技术标准进行配合比优化,通过对掺合料的适量掺加控制,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
地面混凝土浇筑前,提前与搅拌站沟通,协调好浇筑方量及混凝土运输路线,确保混凝土供应及时;
按照招标方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做好分仓及施工缝留置,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切缝;
响应招标方技术标准要求,采用大型激光整平机施工用以控制地面的水平度和平整度;
优先施工地面样板,样板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全体地面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施工管理重难点分析
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序号
重难点
项目
内容
1
场区
排水
管理
重点
项目占地面积较大,项目周期面临雨季,土体吸水后不易外排,且短期内无法
迅速
蒸发,严重制约场内车辆、人员、物资通行,
不利于
物资
堆放
和储存,不利于现场文明施工的保持。
解决
方案
进场后,
在地基
与基础施工阶段优先同步施工场区排水管网,围绕
场区
周圈形成正式的排水体系,并接通场外大市政,形成通路。
以
场区中心
为
脊
,将
场区
地势
分别向四面适度
找坡
,
坡
向排水管网
收水井。
基坑
内及局部特殊区域设置应急水泵,采用强排方式收水至排水管网。
2
农民工
管理
管理重点
高峰期施工总人数较多,管理压力大;
现场各专业施工交叉进行,人员配合要求高。
解决方案
工人生活区将进行物业化管理,配备
洗衣房、洗浴间、广播站、充电间、娱乐区
等
功能模块。
设立智能门禁系统,进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各专业分包商施工人员档案,实行一人一卡管理,施工人员凭卡出入工地。
实行农民工工资监管发放,
确保
专款专用。在
生活区
建立
“
公示板
”
,
将发放明细予以公示
,
在公示期内安排专人接待投诉。
劳务
管理实行
“
合同
备案制度
”
,
要求劳务公司与各班组签订大合同,明确
各工种
工人
工资
数额、计量方式、支付方式、支付比例等细节,要求所有工人均
亲自
签名确认,留原件一份在总承包单位进行备案留查,避免产生用工
纠纷
。
由各班组每月向总包报送
“
工人
考勤表
”
一份
备案,要求各工人签名摁手印,并于生活区进行公示
,
确保考勤真实有效。
设立农民工投诉接待办公室,处理农民工维权事宜。
3
雨季、高温施工
管理重点
成都地区雨季及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提前做好雨季施工应急预案,高温季节来临前做好高温施工的应急预案及制定高温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在确保工人安全前提下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解决方案
提前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全场排水管网,场区四周共设置
10
处排水点,排水点接入场外市政排水系统进行排水。
详细安排施工节点,结构地坪施工赶在雨季来临前施工结束;
制定高温施工计划,施工时间早
1
0
点前午后
1
5
点之后。
4
现场平面规划与管理
管理重点
本工程专业多,进场人员多且复杂。随着砌体、钢结构、地面、门窗、装饰装修和机电等专业陆续插入,现场进入众多专业同步交叉施工的高峰期,场地协调问题尤为突出;
现场运土车辆、混凝土罐车、材料堆场等需在有限的场地内通行和布置,必须科学合理规划;
工期紧,所有单体施工需平行进行,按施工部署必然出现结构、砌体、钢结构、装饰装修和机电交叉作业的多层次施工工况,不同作业面人员和物料的垂直运输是施工的生命线,也是制约工期的瓶颈所在,对垂直运输规划提出较高要求。
解决方案
钢筋、钢构件、周转材料等按需进场,缓解现场场地紧张局面。材料临时堆场、加工场、现场通道采用工具式定型化设置,方便拆移,主要出入口按人车分流设计,设置门禁和视频监控;
分阶段对平面布置详细规划,各类车辆通行路线、机械设备停放位置等进行划线或设置标牌标识,划定分包平面管理责任区;
成立现场平面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各专业材料设备的进出场、吊装运输、堆放位置的协调管理;
综合考虑吊装能力、吊次、地面卸车、钢结构分布特点,工程拟布置
6
台塔吊负责现场材料的垂直运输;
成立垂直运输协调小组,严格执行垂直运输预申请和每日垂直运输专项协调会制度。
5
施工进度管理
管理重点
本工程合同总工期为
60
8
日历天,计划开始工作时间
20
20
年
2
月
15
日,计划竣工日期
2022
年
3
月
15
日。具有多个节点工期要求,工期管控列为重点项;
建筑功能繁多、专业复杂、专业分包多、众多专业需要深化设计,相关承包商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度;
工程建设经历中春节、雨季、农忙、高考、高温
、
冬施,不可预见的工期制约因素多;
地基处理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处于雨季,场地较大。
解决方案
根椐总工期,分解确定阶段性控制节点工期,并确定全部专业工程的招标采购、深化设计、进场、施工及验收计划;
所有专业分包施工进度计划都纳入到总承包统一计划体系当中,充分发挥我公司在工期方面的总包组织管理能力,将工期总目标分解,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工序穿插。建立动态计划管理体系,实行定期进度检查、进度协调会等制度,及时调整相关计划,尽可能降低对关键线路的影响;
加大投入,对各种资源、材料及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招工期目标实现。;
针对政府重大活动、节假日、夜间施工、工期节点局部延后、政策性停工等制订应对措施和抢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针对冬季施工用地材供应紧张,要提前做好材料供应商调查,提前签署材料供应计划报备,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严格落实国家及当地政府关于雾霾预警、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应要求及应急响应措施。
6
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
管理重点
本项目设计范围包括设计范围内各建筑物
—
生鲜配送中心、冷库、仓库及辅助生产设施、动力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管理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相应的建(构)筑物。建设过程中涉及土方工
程、桩基、主体结构、装饰、机电、消防等众多专业。协调工作细微且繁重。总包需要在工作面移交、文明施工、场平布置、动线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协调管理。
解决方案
定期召开协调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采购、施工、安全管理、设计等相关工程人员一同参加,以确保各部门可充分交换信息,使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能够相互一致,相互配套。
根据工程承包项目的类别、工程承包的工作范围,由项目经理主持,设计经理、施工经理、采购经理(采购工程师)及费控经理(费控工程师)参加,进行项目分包策划并确定各包工作范围,划定各包界面并规定各包界面相关联的工作由哪个分包商完成。
向业主、监理、专业包尽全力提供完善的总包管理与服务:
挑选各包商能做相应决策的人员成立专项对策小组,解决不同阶段问题。
制定详尽的收尾、验收工作计划。
加强总承包管理期间的巡场、互评等工作。
7
安全、消防管理
管理重点
本工程交叉施工多
,
且受风、雨、雾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易发生高空落物打击、人员高空坠落等事故;
钢结构焊接工作量大,所产生的大量火花易诱发火险;
受高度和场地所限,施工过程中如发生火险,地面消防设备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消防应急难度大;
解决方案
建立涵盖所有专业分包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巡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严格兑现奖罚;
塔吊安装智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自带显示屏,具备声光同步报警功能,有效防止群塔碰撞,安拆、顶升过程安排专人看护,地面划定安全隔离区域;
钢结构施工中配置生命线、护身笼、上人马道、安全操作平台、防坠器、水平兜网,设置接火斗兜接焊花;
随结构施工进度每层布设灭火器,安装临时消火栓,实现临时消防水上楼。本工程周边设置临时消火栓系统,每隔
50m
设置一处消火栓箱,形成楼层临时消防集中点;
8
扬尘治理及文明施工管理
管理重点
近年来国家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越来越大,对于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及文明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扬尘治理及文明施工管理是制约本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因素。
解决
方案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国家、当地政府特别是业主的相关要求,为
确保扬尘治理硬件设施达标,本项目设置
P
M2.5
检测设备
2
套并配备专用洒水车;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扬尘治理小组,专职负责日常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
及时响应政府发布的空气质量预警,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降低扬尘产生;
积极与当地政府大气办、安监站等部门对接,保持联络畅通,及时获取相关政策及要求。
施工计划和保障措施
总体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我们使用
Project
软件编制进度计划
,详细的进度计划详见附件
2.1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工期保证机构
项目班子建立工期保证体系(参照项目组织架构)
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施工与运营有关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
健全从经理部到和施工队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本项目经理部经理主要抓工程生产进度、计划,统一调配劳力、机械设备,确保进度计划的逐日落实,并经常监督、检查各施工队进度情况。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指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对达不到形象进度的及时采取有力补救措施,保证控制工期计划的顺利实现。
进度计划管理
制定进度计划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依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包括: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施工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各种资源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运用
p
roject/
斑马软件进行计划编排,找出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重点控制关键路径工期,每周对计划进行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赶工措施。
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
进度计划审批后严格执行。计划布置下去,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奖金,确保到位。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必要时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
对施工任务进行逐项逐日落实,并分解到班组,有些必须落实到人。项目经理部对控制性工期绘制进度横道图、网络图、控制到旬;施工队编制的进度计划,控制到天,作为奖罚的主要依据。教育我们参加本工程的全体人员,从进入工地第一天起,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每天干什么,达到的标准,干多少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与业主保持密切沟通
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对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或“加快指令”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与业主的良好合作是顺利实施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
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准备工作抓早抓紧
尽快作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负责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计划,落实重大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工期。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重点项目、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做到其生产能力为施工强度的
130-150%
。
为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劳动力必须充足。
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一旦了现个别项目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我部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该项目实施重点突击,以追回滞后的工期,保证其后序项目施工不受影响。
经济措施
实行内部责任管理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劳动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能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任务的人员或班组,实行奖罚;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人员或班组,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还要令其采取措施,在次日内补上拖欠的任务,并进行必要的罚款。
进度节点保证措施
我们理解本项目施工进度存在以下几方面挑战:
施工许可证方面,我司目前已与政府方面进行沟通接触,已完全了解成都市施工可证办理所需材料及流程,在投标阶段,已开始准备相应的资料及手续
配送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337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