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清溪分局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外包项目
第一章 对本项目采购需求的理解程度重点难点分析
7
第一节 采购需求理解
7
一、 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外包项目概况
7
二、 服务团队组建与管理要求
17
三、 服务内容与职责范围
25
四、 服务人员素质要求
42
五、 劳动人事管理细则
53
六、 服务响应与应急机制
69
七、 数据安全与保密要求
85
八、 服务考核与验收标准
109
第二节 重点内容分析
114
一、 生态环境协管职责分析
114
二、 服务人员职业素养要求
125
三、 服务方案设计要点
147
四、 培训体系建设重点
169
五、 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179
六、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97
七、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
202
八、 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223
第三节 难点内容分析
237
一、 工作调度协调难点
237
二、 人员流动应对策略
256
三、 突发事件响应难点
268
四、 服务质量保障难点
279
五、 劳资纠纷风险防控
298
六、 信息保密管理难点
305
七、 培训效果保障难点
313
八、 考核标准执行难点
327
第二章 生态环境协管服务总体实施方案
334
第一节 组织架构设置
334
一、 生态环境协管团队组建
334
二、 人员素质要求
344
三、 岗位职责划分
353
四、 组织管理制度
374
第二节 服务流程设计
383
一、 标准化巡查流程
383
二、 工作计划制定
396
三、 服务闭环管理
418
四、 宣传教育方案
423
第三节 日常监督管理机制
429
一、 双随机执法配合
429
二、 环保设施监管
440
三、 污染治理协助
449
四、 巡查日志管理
464
第四节 应急处理方案
471
一、 突发事件响应
471
二、 应急演练计划
483
三、 应急处置培训
496
四、 应急物资管理
509
第五节 工作配合安排
530
一、 特殊任务响应
530
二、 快速调度机制
543
三、 部门协作方案
565
四、 安全隐患排查
575
第六节 信息保密措施
598
一、 保密制度建设
598
二、 保密教育培训
609
三、 保密承诺管理
617
四、 监督检查机制
623
第三章 服务人员管理方案
638
第一节 组织架构与岗位设置
638
一、 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团队组建
638
二、 职能部门模块设置
645
三、 应急响应体系构建
655
四、 岗位职责细化方案
663
第二节 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670
一、 考勤与值班管理
670
二、 工作记录与反馈机制
688
三、 行为规范管理
701
四、 月度考核实施
711
五、 保密管理制度
717
六、 巡查工作规范
732
七、 培训管理制度
740
八、 投诉处理机制
748
第三节 劳动关系与社保福利管理
758
一、 入职手续办理
758
二、 七险一金缴纳
764
三、 劳资纠纷处理
772
四、 薪酬发放管理
780
五、 福利保障措施
786
六、 工伤事故处理
793
七、 重大疾病管理
807
八、 非因工死亡处理
818
第四节 队伍稳定性保障措施
821
一、 激励机制建设
821
二、 人员动态监控
833
三、 人员更换流程
846
四、 违纪人员处理
852
五、 团队文化建设
860
六、 应急人员储备
870
第五节 人员行为监督与违规处理
881
一、 工作纪律检查
881
二、 廉洁问题查处
891
三、 数据泄露防控
899
四、 投诉处理机制
906
五、 专项督查配合
918
六、 违规行为惩戒
925
第四章 服务培训方案
934
第一节 岗前培训
934
一、 岗前集中培训组织
934
二、 基础理论课程设置
946
三、 现场实操训练方案
958
四、 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974
五、 培训档案管理体系
983
六、 特殊场景处置培训
997
第二节 日常技能培训
1011
一、 月度培训计划设计
1011
二、 污染监测技术培训
1024
三、 执法辅助能力培养
1037
四、 培训效果检验机制
1046
五、 培训内容动态调整
1070
六、 培训成果应用体系
1080
第三节 专项任务培训
1089
一、 双随机检查培训
1089
二、 环境信访处理培训
1100
三、 三同时制度培训
1111
四、 培训形式创新设计
1121
五、 培训资料管理规范
1136
六、 应急响应专项培训
1143
第四节 职业素养教育
1149
一、 廉政建设培训
1149
二、 保密意识培养
1158
三、 服务规范培训
1167
四、 团队协作训练
1175
五、 培训反馈机制
1185
六、 行为规范监督
1192
第五节 培训资源保障
1200
一、 培训管理团队建设
1200
二、 讲师资源库构建
1212
三、 培训场地设备配置
1222
四、 培训经费管理
1233
五、 培训档案数字化
1240
六、 应急培训预案
1249
对本项目采购需求的理解程度重点难点分析
采购需求理解
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外包项目概况
项目服务期限与预算金额
明确服务期限
年度服务规划
根据2年的服务期限,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服务规划。第一年,将着重加强与采购人的沟通协作,安排专人深入调研辖区生态环境情况,收集详细资料,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规范等。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辖区内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第二年,在巩固第一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团队整体素质,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季度工作安排
将年度服务规划细化为季度工作安排,每个季度设定具体且可衡量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第一季度,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辖区内企业和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同时,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走访,了解其环保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季度,加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业务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环保方案。第三季度,加大对辖区生态环境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第四季度,对全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同时,积极筹备下一年度的工作,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季度
工作任务
考核指标
第一季度
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走访辖区内企业
宣传资料发放数量、讲座参与人数、企业走访覆盖率
第二季度
加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业务指导,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企业指导数量、监测报告完成率、环保方案制定数量
第三季度
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巡查次数、违法行为处理率、协作项目完成情况
第四季度
总结全年工作,筹备下一年度工作
工作总结报告质量、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完善程度
月度进度控制
每月对服务进度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进度跟踪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同时,及时与采购人沟通协调,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听取采购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服务进度不受影响。
知晓预算金额
人员费用预算
人员薪酬福利费、加班费、社保费等人员费用是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根据服务人员的数量、岗位和工作强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合理确定人员费用标准。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和行业水平,确保薪酬具有竞争力。同时,严格控制加班费的支出,规范加班审批流程。对于社保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足额缴纳,保障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将预留一定的资金用于人员培训和发展,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办公经费预算
办公经费包括办公用品采购、办公场地租赁等费用。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办公经费预算计划。在办公用品采购方面,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建立领用制度,避免浪费。对于办公场地租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办公环境,确保满足工作需求。定期对办公场地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合理调整租赁面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他费用预算
除人员费用和办公经费外,还将对差旅费、误餐费、培训费等其他费用进行预算安排。在差旅费方面,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出差天数,选择经济实惠的交通和住宿方式。对于误餐费,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发放。在培训费方面,根据服务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确保各项费用支出合理、合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合理规划资金
资金使用计划制定
根据服务内容和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资金需求和使用方向,将资金合理分配到各项工作中。在制定计划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预留一定的资金作为应急储备。同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对每一笔资金的支出进行详细记录,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定期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优化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地用于项目实施。
资金审计与监督
建立健全资金审计和监督机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安排专业的审计人员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并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资金浪费和滥用。对于违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资金效益评估
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分析资金投入与服务效果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总结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服务团队组建具体要求
明确人员数量
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服务内容和工作任务,对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详细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为人员招聘提供明确的依据。例如,对于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岗位,要求具备相关的环保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岗位需求分析,能够确保招聘到的人员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
服务团队组建具体要求
人员招聘计划
制定详细的人员招聘计划,明确招聘渠道、招聘时间和招聘标准。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招聘符合要求的服务人员,包括招聘网站、人才市场、校园招聘等。根据项目的进度安排,合理确定招聘时间,确保人员及时到位。严格按照招聘标准进行筛选和面试,选拔出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同时,注重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确保团队的和谐稳定发展。
人员选拔流程
建立科学的人员选拔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笔试、体检等环节。在简历筛选阶段,对报名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等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面试环节将采用结构化面试和专业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体检环节确保应聘者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工作。通过严格的选拔流程,确保选拔出的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注重人员素质
背景调查
对拟招聘的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了解其个人品德、工作经历、违法犯罪记录等情况。通过与应聘者的前雇主、同事、学校等进行沟通和核实,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确保招聘到的服务人员品德优良、无不良记录,能够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同时,注重应聘者的职业操守和诚信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健康检查
要求拟招聘的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等疾病。安排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检查项目包括身体各项指标、传染病筛查等。为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或不适合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将不予录用。
能力测试
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对拟招聘的服务人员进行能力测试,了解其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情况。笔试将涵盖生态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察应聘者的理论水平。面试将注重考察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模拟工作场景等方式,测试应聘者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选拔出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服务人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确保人员稳定
薪酬福利体系建设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根据服务人员的岗位和工作绩效,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公积金、带薪年假等,提高服务人员的生活质量。制定详细的薪酬福利方案,明确薪酬结构和福利待遇标准。定期对薪酬福利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公平合理、具有吸引力。通过良好的薪酬福利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服务人员,保持团队的稳定。
福利项目
具体内容
社会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公积金
按照当地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
带薪年假
根据工作年限享受相应的带薪年假天数
节日福利
在重要节日发放节日礼品或补贴
健康体检
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培训发展机制建立
为服务人员提供广阔的培训发展空间,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培训内容涵盖生态环境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根据服务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鼓励服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对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培训类型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岗前培训
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环保法律法规等
集中授课、现场演示
日常技能培训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等
内部培训、在线学习
业务拓展培训
新兴环保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等
外部培训、学术交流
激励机制完善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服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设立多种奖励项目,如优秀员工奖、创新奖、团队协作奖等。对获得奖励的服务人员给予奖金、荣誉证书、晋升机会等奖励。同时,注重对服务人员的精神激励,通过公开表扬、表彰大会等方式,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定期对激励机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奖励项目
奖励标准
奖励方式
优秀员工奖
工作绩效突出、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奖金、荣誉证书、晋升机会
创新奖
提出创新性的工作方法或解决方案
奖金、荣誉证书
团队协作奖
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色
荣誉证书、团队旅游
劳动人事管理责任划分
人员入职管理
入职手续办理流程
制定详细的入职手续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办理要求和时间节点。在新员工入职前,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入职材料,如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在入职当天,安排专人引导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包括填写入职表格、提交相关证件、进行入职培训等。确保服务人员能够及时、顺利地办理入职手续,尽快投入工作。同时,建立入职手续办理跟踪机制,及时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事档案建立
为每位服务人员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等资料。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采用电子化和纸质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存储。建立档案借阅和查询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和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档案更新与维护
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记录服务人员的工作表现、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信息。建立档案更新提醒机制,确保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录入档案。对档案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设置访问权限,确保档案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核算与发放
建立科学的薪酬核算体系,根据服务人员的岗位和工作绩效,准确计算工资和奖金。制定详细的薪酬核算标准和流程,确保薪酬计算的公平公正。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发放工资,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直接将工资发放到员工账户。在发放工资前,对工资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同时,及时为员工提供工资条,让员工清楚了解工资构成和发放情况。
社保公积金办理
及时为服务人员办理社保公积金开户和缴纳手续,确保服务人员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安排专人负责社保公积金的办理工作,熟悉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定期对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避免出现漏缴、少缴等情况。与社保公积金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确保服务人员的权益得到保障。
福利政策制定与实施
制定完善的福利政策,根据服务人员的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如节日福利、生日福利、健康体检等。在制定福利政策时,充分征求服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福利政策符合员工的期望。定期对福利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不断优化福利项目。加强对福利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服务人员充分了解福利内容和享受方式。
劳资纠纷处理
纠纷预防机制
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和讲座,向服务人员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安排专人定期与服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同时,建立员工意见反馈渠道,让服务人员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建议。
纠纷处理流程
制定详细的劳资纠纷处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处理要求和责任分工。当发生劳资纠纷时,及时介入,安排专人负责处理。积极与服务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纠纷的原因和双方的诉求。根据纠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调解、仲裁、诉讼等。在处理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及时记录纠纷处理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纠纷处理提供参考。
案例分析与总结
对发生的劳资纠纷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提高处理劳资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会议,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教训。将案例分析结果纳入培训内容,提高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处理纠纷的能力。同时,建立案例库,为今后的纠纷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服务响应时效要求
明确响应时间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责任分工。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成立应急响应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在接到采购人的通知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配资源,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得到外部支持。
人员值班安排
安排专人值班,确保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都能够及时接收采购人的通知。制定详细的值班表,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值班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在值班期间,要随时关注采购人的通知,及时做出响应。定期对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交通保障措施
为服务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确保在接到通知后能够迅速到达现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车辆或其他交通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同时,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因交通拥堵等原因影响响应时间。建立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交通实时信息,调整出行路线。此外,为服务人员提供交通补贴,鼓励其采用高效的交通方式。
交通工具
数量
用途
汽车
XXX辆
用于紧急响应和日常工作出行
电动车
XXX辆
用于短途出行和巡查
提高响应能力
应急培训计划制定
制定详细的应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服务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培训内容包括应急处理流程、应急设备使用、沟通协调技巧等方面。邀请专业的应急专家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服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让服务人员亲身体验应急处理过程。同时,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阶段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基础培训
应急处理流程、应急设备使用
集中授课、现场演示
XXX天
模拟演练
模拟紧急情况进行演练
实地演练
XXX天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应急案例
小组讨论、专家点评
XXX天
演练效果评估
对每次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应急响应速度、处理流程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演练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听取服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演练中的体验和感受。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应急演练。
预案修订与完善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将新的要求和标准纳入应急预案。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服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让服务人员熟悉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
修订周期
修订内容
修订方式
每年
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变化进行全面修订
组织专家论证、征求意见
每半年
对局部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内部讨论、分析总结
保障响应质量
现场情况评估
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在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人员安全等。及时与采购人沟通,汇报现场情况和评估结果,听取采购人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解决措施
按照处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现场处理,调配必要的资源和设备。在处理过程中,注重与采购人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反馈处理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要求。同时,做好现场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为后续的总结和评估提供依据。
结果反馈与总结
问题解决后,及时向采购人反馈处理结果。提交详细的处理报告,包括问题的发生原因、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内容。对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教训。同时,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处理流程,提高响应质量和效率。
服务团队组建与管理要求
人员数量与组织架构
明确人员数量
按照项目要求,我公司将设立完整的辅助服务组织机构,且组织机构人数不少于9人,为采购人提供生态环境协管服务。严格依据该数量标准进行人员的招聘和调配,确保满足项目对人员数量的基本要求。在人员招聘过程中,注重专业背景和经验的匹配,优先招聘具有生态环境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以保障服务团队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
生态环境协管人员调配
同时,对人员数量进行动态管理,根据项目实际进展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员配置。例如,在项目业务高峰期,适当增加人员数量;在业务低谷期,合理安排人员轮休或进行内部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建立人员储备机制,与相关专业院校和人才机构保持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补充人员。
生态环境协管人员培训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调配人员,我公司将建立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专业技能、工作经历、培训情况等,以便随时查询和统计。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人员的动态变化,为人员的招聘、调配、培训等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人员招聘和调配的相关表格:
招聘渠道
招聘人数
招聘要求
招聘时间
人才市场
3人
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2年工作经验
项目启动前1个月
网络招聘平台
4人
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项目启动前半个月
校园招聘
2人
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成绩优秀,有实习经验者优先
项目启动前2个月
调配原则
调配条件
调配流程
调配时间
根据项目需求
项目业务量增加或减少
部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实施调配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人员能力
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
部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门评估-公司领导审批-实施调配
根据人员实际情况确定
合理架构设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是确保服务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依据生态环境协管服务的内容,我公司将设置宣传教育、现场执法、日常监管、综合协调等不同岗位。宣传教育岗位负责辖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现场执法岗位负责协助辖区生态环境现场执法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工作,参与协助实施双随机执法检查工作,确保辖区生态环境安全。日常监管岗位负责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包括对企业的环境监测、对污染源的巡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综合协调岗位负责协助文电、会务、档案等日常运作工作,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项目的顺利推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清溪分局生态环境协管服务外包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