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工程类投标方案 水利工程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DOCX   858页   下载641   2025-07-29   浏览10   收藏68   点赞173   评分-   518422字   198积分

AI慧写标书

十分钟千页标书高效生成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2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3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4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5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6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7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8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9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0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1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2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3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4页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第15页
剩余84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开通会员, 优惠多多

6重权益等你来

首次半价下载
折扣特惠
上传高收益
特权文档
AI慧写优惠
专属客服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项目总体理解评价 6 第一节 项目背景理解 6 一、 开展水资源调查必要性 6 二、 调查基础明确 10 三、 调查支撑作用分析 13 四、 调查现实意义说明 16 第二节 项目目标与任务 22 一、 完成水资源基础调查目标 22 二、 调查任务说明 25 三、 调查成果数据支撑 28 四、 数据库技术路径阐述 32 第三节 服务范围与内容 35 一、 明确服务地点 35 二、 确定调查对象 38 三、 列出主要工作内容 43 四、 强调全流程覆盖 48 第四节 服务标准与成果要求 50 一、 承诺执行标准 50 二、 说明预期成果 52 三、 强调成果纳入体系 55 四、 明确数据库建设标准 57 第五节 服务期限与实施计划 59 一、 明确服务期限 59 二、 制定实施计划 62 三、 说明时间节点安排 66 四、 承诺项目交付 68 第二章 技术路线 73 第一节 工作内容完整性 73 一、 延吉市水域空间调查 73 二、 地表水储存量调查 90 三、 地表水资源量与质量调查 104 四、 地下水资源调查 118 五、 水资源专题与综合调查评价 131 六、 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 153 第二节 目标任务明确性 169 一、 以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调查 169 二、 完成2026年6月前调查 179 三、 建立水资源调查成果数据库 196 四、 形成各类调查报告及成果 214 第三节 技术路线清晰性 227 一、 水域空间调查方法 227 二、 地表水储存量模型构建 242 三、 水下地形测量设备 254 四、 地下水资源调查方式 271 五、 水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 294 第四节 方法科学合理性 315 一、 按标准开展调查工作 315 二、 优先共享数据调查 327 三、 重点区域实测确保精度 345 四、 建立模型估算储存量 359 五、 抽样调查小型坑塘 368 六、 数据库建设统一标准 376 第三章 关键技术问题重点难点的认识及对策措施 391 第一节 关键技术问题把握 391 一、 遥感影像与实地调查数据一致性 391 二、 不同类型水体测量精度控制 403 三、 地下水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417 四、 地表与地下水动态过程建模 431 第二节 重点任务识别 445 一、 水域空间调查关键环节识别 445 二、 重点对象水下测量优先级 466 三、 地下水资源调查重点确定 473 四、 数据库建设核心任务强调 483 第三节 难点分析 497 一、 水域空间水面范围提取难点 497 二、 坑塘调查精度与效率平衡 518 三、 地下水资源数据整合难题 531 四、 地表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建模 544 第四节 应对措施 557 一、 提升水域空间识别精度 557 二、 优化河流断面测量模型 573 三、 提高坑塘测量效率措施 585 四、 确保地下数据一致性策略 597 五、 提升地下水资源分析科学性 609 第四章 进度保证措施与质量管理措施 629 第一节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 629 一、 制定实施进度计划表 629 二、 可视化展示进度安排 642 三、 设置关键节点预警 655 第二节 进度保障组织措施 663 一、 成立专项项目组 663 二、 实行周例会制度 675 三、 建立进度汇报制度 686 第三节 进度保障技术措施 704 一、 采用先进技术手段 704 二、 规范数据采集处理 719 三、 设置备用技术方案 729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751 一、 建立质量管控体系 752 二、 配备质量管理人员 772 三、 引入第三方抽检机制 790 第五节 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805 一、 人员设备质量管控 805 二、 数据处理质量把控 825 三、 成果报告审核追溯 844 项目总体理解评价 项目背景理解 开展水资源调查必要性 结合自然资源现状阐述 水资源现状分析 延吉市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深刻影响着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当前,延吉市水资源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存在短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农业减产和居民用水紧张。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能全面掌握水资源现状,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应对这些挑战。 调查必要性体现 从生态保护角度看,准确掌握水资源现状可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确保各类生物有适宜的生存环境。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了解水资源分布能指导合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居民生活方面,有助于保障供水安全,满足日常用水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水资源调查对延吉市的生态、农业和居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保护角度水资源调查 农业生产角度水资源调查 居民生活方面水资源调查 以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 统一底板的意义 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统一底板,为水资源基础调查提供精确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确保调查范围准确一致,避免重复调查和数据冲突。使水资源调查与其他自然资源调查相互衔接,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以下为详细优势: 优势 说明 精确地理信息 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 避免重复冲突 减少资源浪费和数据矛盾 衔接其他调查 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 数据整合与利用 利用国土调查成果中的地形、地貌等信息,能更好地分析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将水资源调查数据与国土调查数据整合,有助于深入了解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关系。提高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具体作用如下: 作用 描述 分析分布规律 借助地形地貌信息了解水资源分布 了解相互关系 整合数据深入探究水与土地资源联系 提质增效 提高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支撑规划 分析水资源调查支撑作用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 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帮助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用水需求,避免过度开发和水资源浪费。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具体支撑表现如下: 水资源调查支撑作用 支撑方面 具体表现 确定规模布局 提供数据辅助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 规划产业用水 依据承载能力规划产业布局和用水需求 保障规划科学 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协调发展 对生态保护和水资源配置的支撑 在生态保护方面,水资源调查有助于识别生态敏感区域和关键水源地,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指导。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准确掌握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布,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水需求,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开展水资源调查对生态保护和水资源配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说明对自然资源管理意义 提升管理的科学性 水资源基础调查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水资源信息,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和措施。通过对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水资源调查是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科学性的重要举措。 促进资源的统筹管理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地、森林等资源相互关联。开展水资源调查有助于加强各资源之间的统筹管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从单一要素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提高自然资源的整体效益。以下为具体意义: 意义 阐述 加强统筹管理 促进各资源之间的协同管理 实现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推动管理转变 从单一要素管理转向综合管理 调查基础明确 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板 提供基础地理信息 国土‘三调’为延吉市全域提供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涵盖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这些信息为水资源基础调查确定了准确的空间位置和地理背景,使调查工作能够在精确的地理框架内进行。 借助国土‘三调’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能够清晰地区分水域与其他土地类型的边界,为后续的水域空间调查划定明确的范围,避免调查过程中出现范围模糊的问题。 其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有助于深入分析水域周边的地形特征,如坡度、高程等。这些地形参数对于地表水储存量的计算至关重要,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统一数据坐标体系 国土‘三调’采用统一的坐标体系,确保水资源基础调查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这使得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在同一坐标框架下进行整合和分析。 在水域空间调查中,所有的测量和数据采集都严格基于该统一坐标体系,有效避免了因坐标差异导致的数据偏差和错误,保证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一的坐标体系还便于不同调查环节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更加协同地进行。 规范调查工作基准 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板,为水资源基础调查提供了统一的工作基准和规范。这使得调查工作有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确保调查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在调查过程中,各项工作都严格遵循国土‘三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了调查成果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该基准有助于协调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工作混乱和重复劳动的情况。 依据年度变更调查成果 反映土地动态变化 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能及时反映延吉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包括水域面积的增减、水域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等。这些信息对于水资源基础调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调查工作及时跟上土地利用的变化。 年度变更调查水域变化 对于水域空间调查,可根据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及时更新水域的边界和范围,确保调查数据的时效性,使调查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当前的水域状况。 在地表水储存量调查中,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能提供水域周边土地变化信息,辅助分析对地表水储存量的影响,为准确计算地表水储存量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调查类型 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作用 水域空间调查 及时更新水域边界和范围 地表水储存量调查 提供周边土地变化信息辅助分析 更新调查数据基础 依据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对水资源基础调查的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这能够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调查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在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建设中,将年度变更调查的最新数据纳入其中,保证数据库能够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水域空间信息。 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可提供土地覆盖变化等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使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调查数据库 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应用 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 纳入最新数据保证准确性 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 提供土地覆盖变化信息 保障调查成果衔接 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有助于保障水资源基础调查成果与其他自然资源调查成果的有效衔接。这使得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调查能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进行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时,结合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能更好地分析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综合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确保水资源基础调查成果能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等工作相协调,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调查支撑作用分析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 提供水域空间基础数据 1)准确且详细的水域空间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石。通过全面开展水域空间调查,能够精准明确延吉市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各类水域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面范围及具体面积。这些精确的水域基础信息,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类用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助于避免因水域因素导致的规划不合理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 2)水域空间调查成果可用于精准识别重要的水域生态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据这些成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能够有效保障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规划依据。 助力空间布局优化 1)基于地表水储存量、水资源量和质量等全面的调查结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可显著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抗灾能力,确保城市在面对各种水资源相关问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 2)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结合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能够合理安排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区域。实现水资源与产业布局的科学匹配,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避免因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的经济发展瓶颈。 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1)通过系统的水资源调查,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水域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这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对水资源的深入调查评价可以精准识别出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水域区域。针对这些区域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能够有效恢复水域生态功能,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保障生态用水需求 1)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要素。通过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能够准确评估生态用水需求,从而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系统有足够的水量维持其正常运转,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根据水资源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用水保障方案,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优先保障生态用水的供给,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有效保护。 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支撑 提供水资源基础信息 1)全面的地表水资源量、质量调查以及地下水资源调查,能够让我们全面、深入地掌握延吉市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这些基础数据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水资源合理配置支撑 2)通过对水资源的年度变化调查,能够清晰了解水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依据这些规律,为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支持水资源调配决策 1)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能够深入分析水资源的禀赋、演变趋势、空间分布格局与匹配程度等关键因素。这些分析结果为水资源的调配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划跨区域的调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在水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结合水资源调查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统一数据底板 1)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统一底板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能够将水资源数据与其他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自然资源管理支撑 2)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了水资源数据与其他自然资源数据的共享和协同管理。这有助于打破数据壁垒,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协同性,为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支撑管理决策 1)通过系统的水资源调查和评价,能够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水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等全面信息。这些信息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依据水资源调查成果,能够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调查现实意义说明 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意义 优化资源管理体系 意义 说明 提升管理精准度 优化资源管理体系 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可准确掌握延吉市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详细数据,使资源管理决策更精准。 完善资源档案 调查成果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档案,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便于对水资源长期跟踪和动态管理。 加强部门协同 调查涉及多部门资料收集和共享,促进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意义 说明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水资源是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因素,准确的水资源数据能帮助规划部门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保障规划科学性 调查成果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水资源信息不准确导致的规划失误,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调查结果的国土空间规划,能更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推动延吉市可持续发展。 助力生态保护修复 1)明确保护重点:通过调查能了解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现状,确定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针对性指导。 助力生态保护修复 2)制定修复方案:依据调查成果,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生态修复方案,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和质量。 3)监测生态变化:建立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便于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 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 优化水资源配置 意义 说明 满足多元需求 根据调查掌握的水资源分布和数量情况,可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多元用水需求。 提高利用效率 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评估,发现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和潜力,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保障用水安全 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能确保城市和农村的用水安全,避免因水资源短缺或污染导致的用水危机。 促进产业发展 1)支持农业发展:准确的水资源数据有助于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2)推动工业升级:为工业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信息,促进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推动工业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水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还能带动水资源监测、环保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 1)保护水资源生态: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保障未来发展需求:为延吉市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确保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能够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项目目标与任务 完成水资源基础调查目标 明确地表水调查目标 完成水域空间调查 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水域范围为基础,运用遥感影像先进技术,精确调查延吉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面范围、面积等情况,确保调查范围精准无误,数据真实且可靠。 采用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坑塘水面数据,高效完成坑塘水域空间调查工作,为后续地表水相关研究提供准确基础数据。 准确计算储存量 依据控制断面水下地形(水深)测量数据,构建科学的河流(河段)水储存量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精准计算河流(河段)水储存量。 针对不同面积规格的湖泊和水库,采用适配的调查方法,构建‘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精确计算水储存量。 通过水深遥感反演等先进手段构建坑塘水深估算模型,建立坑塘‘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准确计算坑塘水储存量。 确定地下水调查目标 查明地下情况 通过广泛收集本辖区下垫面数据、气象水文资料、区域地质背景级钻孔资料、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问题资料、地表水资源量数据等资料,全面开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下水监测与统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调查。 详细查明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等关键情况,为准确掌握地下水资源状况提供坚实依据。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开展实地调查 地下水监测与统测 监测地下水动态,进行统一测量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调查 分析两者转化关系 形成调查成果 利用吉林省地下水资源平台开展地下水资源周期性评价、年度评价,积极协调衔接与上级资源量分配,科学形成本辖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 认真汇总各县(市、区)成果,系统形成延吉市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 覆盖地表水体 将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体全面纳入调查范围,对其水域空间、水储存量、水资源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查。 严格确保对延吉市全境的地表水体实现调查全覆盖,不放过任何一处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为地表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全面数据。 涵盖地下资源 对延吉市市域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开展全面深入调查,涉及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等关键内容。 切实保证地下水资源调查无死角,实现市域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全覆盖,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调查内容 调查目的 含水层分布与结构 了解地下水储存空间 地下水系统边界 明确地下水资源范围 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 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 为多领域提供数据支撑 助力水资源管理 通过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提供精确的水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数据,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且可靠的依据。 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水资源管理朝着精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数据类型 对水资源管理的作用 水资源数量 合理配置水资源 水资源质量 制定保护措施 水资源空间分布 优化利用布局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水资源方面的基础数据,助力合理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布局和结构。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分布特征,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数据作用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 提供基础数据 确定开发利用规模 考量承载能力 优化空间布局 结合分布特征 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查任务说明 涵盖水域空间分布调查 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水域范围为基础,充分运用遥感影像,全面且细致地调查延吉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面范围、面积等情况。对于坑塘水域空间调查,采用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坑塘水面数据,确保调查范围的准确性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通过这样的调查方式,能够精准掌握延吉市水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水域空间分布调查 开展水储存量调查工作 针对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和坑塘水储存量开展系统调查。河流水储存量根据控制断面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构建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进行精准计算。对于湖泊,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重点调查,已开展过水下地形和水储存量调查且实测以来湖泊淤积不严重的,通过资料收集获取相关数据成果;需要实测的,则开展水下地形测量,构建数学模型计算。大中型水库重点关注,依据其资料情况采用资料收集或实地测量构建数学模型计算。坑塘水储存量通过抽样实测构建估算模型计算,确保模型构建科学合理,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水储存量调查工作 河流水储存量 水库水储存量 进行水资源量质量调查 优先共享水利部门的资料,获取延吉市本级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深入分析评价市本级地表水资源量情况。同时,优先共享生态环境部门成果,获取市本级各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详细分析评价市本级地表水资源质量情况。在此基础上,汇总各县(市、区)成果,全面分析评价全市地表水资源质量情况。通过资料的有效共享和客观准确的分析评价,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完成年度变化情况调查 通过对水资源进行长期、持续的跟踪调查,全面分析水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年度变化情况。对不同年份的水资源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变化规律和趋势。深入研究这些变化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影响,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水资源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实施专题评价及数据库建设 按上级部门要求,积极配合省级、国家级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根据国家、省级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标准,精心建设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涵盖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数据库、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等。将收集共享的数据成果全部纳入数据库,并将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确保数据库建设符合标准,数据完整准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调查成果数据支撑 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 支持资源调配决策 通过全面开展水域空间调查、地表水储存量调查以及地表水资源量与质量调查,可获取关键数据,为水资源调配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具体如下表所示: 调查内容 获取数据 决策支持 水域空间调查 掌握延吉市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水域的分布及面积变化 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基础数据 地表水储存量调查 了解不同水体的水量情况 科学规划水资源的调配,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地表水资源量与质量调查 分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 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辅助水资源监测 1)借助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能精准掌握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等信息,为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这些信息合理布局监测点,实时监控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地下水资源监测 水资源合理利用 2)通过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积极配合省级、国家级水资源专题调查,能够及时发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可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3)依据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结果,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和年度变化等进行全面监测。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能够准确把握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保障。 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 1)根据水资源禀赋评价结果,深入了解延吉市水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基于此,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发或浪费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通过水资源演变趋势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如调整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保护等,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3)依据水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与匹配程度分析,综合考虑各地区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状况,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助力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1)基于水域空间调查和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成果,详细了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合理规划城市、农业和生态空间,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水资源,确保各区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2)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准确掌握地下水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在规划地下空间利用时,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3)依据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结果,深入分析水资源与国土空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指导生态修复工作 根据水资源调查成果,可有效指导生态修复工作,具体如下表所示: 调查成果 指导作用 具体措施 水资源生态格局影响分析结果 了解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水资源质量调查成果 掌握受污染水体情况 治理受污染的水体,恢复水资源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水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与匹配程度分析 明确生态用水需求 优化生态用水的配置,保障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障生态用水需求 1)根据水资源禀赋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生态用水的规模和比例。确保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通过水资源演变趋势分析,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模型,预测生态用水的变化趋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如建设水利工程、调整用水计划等,保障生态用水的稳定供应。 3)依据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结果,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优化生态用水的配置。提高生态用水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库技术路径阐述 形成统一数据库方式 分类数据整理 对水域空间调查、地表水储存量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等各项调查工作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详细分类。将水域空间调查数据按照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不同类型进行精准归类,明确各类水域的空间分布与属性信息;将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数据按照水下地形测量成果、储存量计算数学模型、地表水储存量等类别进行系统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按照大气降水、水文地质、地下水评价参数等方面进行科学划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同时,对各类数据进行初步的格式检查和逻辑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的分析结果偏差。 数据融合处理 根据国家、省级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标准,确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格式。将分类整理好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转换和融合,消除数据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性。利用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再次校验和审核,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数据的质量符合要求,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纳入时空数据库路径 数据适配转换 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和要求,将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精准适配转换。对数据的空间坐标系统进行统一转换,使其与时空数据库的坐标系统一致,确保数据的空间位置准确无误;对数据的属性结构和编码规则进行调整,使其符合时空数据库的规范,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通过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确保数据能够在时空数据库中正常存储和使用。 数据导入与集成 采用合适的数据导入工具和方法,将适配转换后的数据导入到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中。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与时空数据库中其他数据的有效集成,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对导入和集成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定期对时空数据库中的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进行备份和维护,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遵循国家省级建设标准 标准规范执行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标准中的数据结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等要求进行数据库建设。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参考标准规范确定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类型和长度等,确保数据库的设计符合规范化要求。在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遵循标准规范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存储,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定期对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符合国家和省级标准规范。 质量控制保障 依据国家和省级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在数据采集阶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通过多环节的验证和比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处理和存储阶段,采用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数据库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整合共享数据成果 多源数据整合 整合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气象等多部门共享的数据成果。将不同部门提供的水资源相关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和整理,通过数据清洗和去重等操作,消除数据之间的重复和矛盾。对多源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和价值。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数据共享应用 将整合后的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成果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用户进行共享应用。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辅助科学决策;为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在线查询、下载和分析等功能,促进水资源数据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服务范围与内容 明确服务地点 服务地点为延吉市全境 全区域调查覆盖 承诺对延吉市全境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无论是繁华的城市区域,还是偏远的乡村地带,亦或是各类自然生态区域,都将被纳入调查范围,涵盖所有自然与行政区域。通过全面且细致的调查,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区域成为调查的盲区,从而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市水资源的真实状况。这些详尽的数据将为全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提供完整且可靠的数据支持,助力延吉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 水资源基础调查 全域水资源管理 多类型水体调查 水体类型 调查方式 地表水体 针对全境范围内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体开展详细调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设备,准确获取其水量、水质等相关信息。 地下水体 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监测与统测等工作,深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及变化情况,保障水资源信息的完整性。 通过对不同类型水体的调查,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水体的调查需求,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地下水体调查 河流调查 水库调查 坑塘调查 契合全域管理需求 调查成果将服务于延吉市全域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调查和分析,能够准确把握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将助力全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覆盖市域所有区域 行政区域无遗漏 对延吉市所有行政区域进行水资源基础调查,包括各个街道、乡镇等。在调查过程中,将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每个行政区域的水资源信息都能准确获取。这些准确的信息将为各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自然区域全涉及 涵盖市域内的各类自然区域,如山区、平原、湿地等。不同的自然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其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也各不相同。通过全面了解这些自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能够为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例如,对于山区的水资源保护,可以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湿地的水资源管理,可以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特殊区域不忽视 特殊区域类型 调查重点 水源保护区 对水源保护区进行重点调查,确保水源的安全和质量。通过加强监测和管理,防止污染和破坏,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生态敏感区 对生态敏感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 对这些特殊区域的重点调查,能够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确保特殊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 确定调查对象 涵盖地表河流湖泊 河流调查的重要性 1)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循环和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是地表水的主要载体,还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2)通过对河流的调查,能够全面了解其水域范围、水量变化以及水质状况。精确掌握河流的水量变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准确掌握河流信息,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依据。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 水资源合理配置 4)对于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障周边地区的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为周边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 湖泊调查的意义 1)湖泊具有调节洪水、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它能够在雨季储存大量的雨水,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源,维持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 2)调查湖泊的水域空间和水储存量,有助于科学评估其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了解湖泊的生态价值,能够更好地制定保护和开发策略,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及时发现湖泊面临的问题,如水质污染、水位下降等,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定期监测湖泊的水质和水位变化,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 地下水监测 4)为湖泊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科学的数据支持能够帮助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确保湖泊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包括水库坑塘水体 水库调查的要点 1)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的调节和利用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在丰水期储存多余的水资源,在枯水期释放水资源,满足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 2)调查水库的水储存量和水质情况,能够准确掌握其蓄水能力和供水质量。通过对水库的水储存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水库的运行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3)了解水库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定期对水库的大坝、溢洪道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4)为水库的优化调度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坑塘调查的作用 1)坑塘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蓄水和灌溉功能,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它能够在雨季储存雨水,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2)调查坑塘的水域面积和水量变化,有助于合理规划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坑塘的水域面积和水量进行监测,能够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保护坑塘的生态环境,维护其生物多样性,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坑塘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保护坑塘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 4)为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准确的坑塘调查数据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涉及地下水资源调查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1)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等优点,是许多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 2)调查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能够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能够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3)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地下水污染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及时发现并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能够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4)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等地质问题。 调查方法与成果 1)通过收集多种资料,开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下水监测与统测等工作。收集本辖区下垫面数据、气象水文资料、区域地质背景级钻孔资料、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等,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2)利用吉林省地下水资源平台进行周期性评价和年度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平台能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查明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等关键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提供详细资料。准确掌握含水层的分布和结构,能够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井位和开采量,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形成本辖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并汇总各县(市、区)成果,为延吉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支持。将各县(市、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能够为延吉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 全面覆盖各类水形态 确保调查的完整性 1)对地表和地下的各类水形态进行全面调查,避免遗漏重要的水资源信息。不仅要调查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体,还要调查地下水等地下水体,确保对水资源的全面了解。 2)涵盖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不同类型的水体,确保调查范围的广泛性。不同类型的水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全面调查能够准确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等因素,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评估。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相互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水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4)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完整的水资源调查数据能够为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通过全面调查,深入了解各类水形态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够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促进水资源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等方面的合理分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分配水资源,能够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等方面的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为延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充足的水资源是延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促进延吉市的可持续发展。 列出主要工作内容 开展水域空间调查工作 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水域范围为基础,充分运用遥感影像,开展延吉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面范围、面积等情况调查。全面掌握不同时期水域的实际状况,为后续水资源相关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对于坑塘水域空间调查数据,采用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坑塘水面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水域空间的精准分析提供支撑。 水域空间调查工作 进行地表水储存量调查 开展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涵盖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和坑塘水储存量调查。在河流水储存量调查方面,依据控制断面水下地形(水深)测量数据,构建河流(河段)水储存量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计算河流(河段)水储存量。河流断面测量按1000-2000米间距布设测线,平直等宽河段可根据条件放宽,地形明显变化河段适当加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河流断面水深测量 湖泊水储存量调查中,对于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重点调查,已开展过水下地形和水储存量调查且实测以来湖泊淤积不严重的,通过资料收集获取相关数据成果;需要实测的,开展水下地形(水深)测量,构建湖泊‘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计算湖泊水储存量。对于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可通过资料收集获取数据;缺乏数据资料的,根据本地区实际,按照大于1平方千米湖泊调查方法开展实测,也可参照坑塘调查方式开展抽样调查,抽样比例不小于10%。 水库水储存量调查时,对于大中型水库重点调查,具有水下地形和水储存量数据资料且实测以来水库淤积不严重的,通过资料收集获取相关数据成果;不满足条件的需要开展实地调查,按照湖泊水储存量调查方法构建‘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结合水域空间调查成果计算水库水储存量。对于收集资料无法满足工作精度要求的小型水库,采用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储存量调查方法开展调查。 坑塘水储存量调查以最新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坑塘为范围。根据省级要求对抽样坑塘进行水深实测,通过水深遥感反演等方法构建坑塘水深估算模型,建立坑塘‘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待最新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形成后,利用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坑塘水面面积,分析计算坑塘水储存量。对于需要抽样调查的坑塘,根据坑塘特点合理布设测点,可按照‘十’字或‘井’字型布设,采用测杆、测锤、声呐装备或水位计等进行测量,单个坑塘原则上测深点数3-5个。 实施水资源量质量调查 实施水资源量质量调查,优先共享水利和生态环境部门资料。在水资源量调查方面,获取延吉市本级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深入分析评价延吉市本级地表水资源量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在水资源质量调查方面,获取延吉市本级各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全面分析评价延吉市本级地表水资源质量情况,汇总延吉市各县(市、区)成果,综合分析评价延吉市地表水资源质量情况,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完成地下水资源调查任务 通过收集本辖区下垫面数据、气象水文资料、区域地质背景级钻孔资料、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问题资料、地表水资源量数据等资料(不单独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开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下水监测与统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调查、地下水资源评价等,查明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等。 利用吉林省地下水资源平台开展地下水资源周期性评价、年度评价,协调衔接与上级资源量分配,形成本辖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通过汇总各县(市、区)成果,最终形成延吉市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 调查内容 具体工作 资料收集 收集下垫面数据、气象水文资料等 调查工作 开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下水监测等 评价工作 利用平台开展周期性、年度评价 成果汇总 汇总各县(市、区)成果形成全市成果 推进数据库建设工作 依据国家、省级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标准,建设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包括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数据库、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等。将收集共享的数据成果也纳入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中,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包括水域空间调查对象的空间分布与属性信息,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成果数据,具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空间分布及成果信息,为水域空间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地表液态水储存量调查数据库包括水下地形(水深)测量成果、储存量计算数学模型、地表水储存量等调查成果,为地表水储存量的分析和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包括大气降水、水文地质、地下水评价参数、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统测、地下水开采量、地表水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储存量、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地下水化学、地下水水质等调查成果,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水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强调全流程覆盖 涵盖资料收集到成果整合 多部门资料收集 收集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气象等多部门已有的相关资料,为后续调查工作提供全面且详实的数据支持。对收集到的各类基础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去除错误或不准确的数据,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可用性。统一坐标系和数据格式,将纸质图件扫描矢量化,使不同来源的资料能够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整合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多方面调查工作 开展水域空间调查,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精确获取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水面范围、面积等信息。进行地表水储存量调查,针对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和坑塘水等不同类型水体,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科学计算水储存量。实施地表水资源量、质量调查,优先共享水利和生态环境部门的资料,客观分析评价延吉市本级各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通过收集下垫面数据、气象水文资料等多种资料,进行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和评价,查明含水层分布与结构等信息。进行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按上级要求积极配合省级、国家级相关工作。开展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综合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以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业务需求,提出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建议。 成果整合与入库 对各项调查成果进行系统整合,将水域空间调查、地表水储存量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等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水资源基础调查成果。依据国家和省级标准,建设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涵盖水域空间调查数据库、地表水储存量调查数据库、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等。将水资源基础调查数据库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全流程服务覆盖 前期资料处理 对收集到的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气象等多部门的资料进行统一处理,消除数据之间的差异,确保资料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对各类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为后续调查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将纸质图件进行扫描矢量化,转化为数字格式,方便资料的存储和使用,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 实地调查工作 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水域空间调查,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水域范围为基础,结合遥感影像,确保调查范围准确无误。进行地表水储存量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如...
延吉市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投标方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
精品标书制作
百人专家团队
擅长领域:
工程标 服务标 采购标
16852
已服务主
2892
中标量
1765
平台标师
扫码添加客服
客服二维码
咨询热线:192 3288 5147
公众号
微信客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