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子病历归档系统采购项目
第一章 技术参数响应程度
7
第一节 重要技术参数响应
7
一、 病案室归档审核管理
7
二、 病案打印复印登记
20
三、 封存与解封管理
36
四、 借阅与返修处理
46
五、 导出与脱敏功能
59
六、 敏感病历管理
72
七、 扫描配置管理
82
八、 人员管理功能
92
九、 运维管理操作
113
十、 病案编目升级
127
十一、 第三方接口集成
138
第二节 一般技术参数响应
148
一、 病案查询功能
148
二、 归档统计服务
155
三、 防盗屏水印设置
167
四、 配置管理工作
172
五、 CA集成实现
191
六、 用户权限控制
202
七、 日志审计工作
212
八、 接口运行监控
233
第三节 技术架构与部署支持
248
一、 底层技术架构
248
二、 兼容性测试报告
261
三、 部署方案制定
272
四、 适配能力说明
287
第四节 项目人员配置说明
300
一、 人员信息详情
300
二、 社保缴纳记录
310
三、 项目组实施能力
324
第五节 系统集成能力说明
334
一、 与HIS系统对接
334
二、 与EMR系统集成
343
三、 与LIS系统对接
351
四、 与PACS/RIS系统集成
362
五、 与NIS系统对接
379
六、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390
七、 接口调用日志样本
402
八、 统一身份认证方案
414
第六节 文档交付与培训准备
430
一、 系统资料清单
430
二、 培训计划安排
439
三、 预期掌握程度
451
第二章 对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的理解
473
第一节 项目背景理解
473
一、 医院信息化发展需求
473
二、 当前病历管理痛点
488
三、 采购目标与意义
497
四、 项目实施可行性
518
第二节 现状分析
529
一、 现有系统运行情况
529
二、 病案管理局限性
540
三、 系统集成重要性
549
第三节 需求把握
559
一、 核心功能需求
559
二、 数据安全支撑
567
三、 技术适配能力
579
四、 存储架构支持
595
第四节 响应措施
607
一、 专业团队配置
607
二、 文档交付计划
616
三、 培训计划制定
631
四、 项目实施管控
650
第三章 技术方案
661
第一节 工作内容规划
661
一、 病案室归档审核管理
661
二、 归档情况监控
677
三、 病案打印与复印登记
696
四、 病案封存与解封
708
五、 病案借阅与返修
719
六、 病案导出与脱敏
734
七、 敏感病历管理
742
八、 病案查询与统计
755
九、 扫描配置与纸质文件处理
761
十、 病案示踪与装箱
780
第二节 进度安排计划
784
一、 项目启动阶段
784
二、 需求确认阶段
800
三、 环境准备与数据收集
819
四、 系统安装部署与初始化
831
五、 系统检查与试运行
846
六、 用户培训与交付验收
858
七、 实施工作总结
868
第三节 质量保障措施
884
一、 技术架构保障
885
二、 数据存储优化
896
三、 接口集成保障
901
四、 统一身份认证
911
五、 CA集成
933
六、 文档交付完整
950
七、 安全合规保障
967
第四章 售后服务方案
980
第一节 整体售后部署
980
一、 制定服务流程规划
980
二、 划分售后责任分工
987
三、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994
四、 提供免费维护服务
1004
五、 免费功能升级改造
1013
第二节 专人响应机制
1021
一、 设立专人接收处理
1021
二、 建立7×24响应机制
1028
三、 1小时内快速响应
1037
四、 4小时内出解决方案
1047
第三节 专业维修人员
1057
一、 配备专业维修人员
1057
二、 列出人员名单资质
1064
三、 具备故障处理能力
1075
第四节 项目培训方案
1085
一、 制定操作培训方案
1085
二、 规划维护培训方案
1094
三、 确保采购方掌握系统
1106
第五节 服务响应时效
1118
一、 承诺7×24服务响应
1118
二、 细化响应流程环节
1124
三、 确保故障快速恢复
1136
第六节 售后文档交付
1144
一、 交付安装维护手册
1145
二、 提供用户操作手册
1150
三、 交付系统架构图档
1154
四、 提供接口文档资料
1160
技术参数响应程度
重要技术参数响应
病案室归档审核管理
归档审核功能说明
待归档病案列表展示
患者信息呈现
在待归档病案列表里,会详细呈现患者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方便工作人员能快速识别和查看。这些患者信息以清晰、易读的表格形式展示,每个字段对应明确,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列表支持按不同字段进行排序,例如按住院时间、患者姓名等,可提高查找效率。
为了让您更清晰了解,以下是展示患者信息的表格: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张三
男
35
123456
李四
女
28
654321
检索功能实现
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按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等关键词进行快速检索,能精准定位所需病案。检索结果会实时更新,在输入关键词的同时,列表动态显示符合条件的病案,可节省查找时间。而且支持模糊检索,即便只输入部分关键词,也能找到相关病案,提高了检索的灵活性。
系统会对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智能匹配,快速筛选出相关病案。对于相似姓名或编号的患者,也能通过模糊检索功能准确找到。同时,实时更新的检索结果让工作人员无需等待,即可获取所需信息。此外,检索功能的灵活性使得查找病案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检索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记录检索的关键词和结果,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检索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排序,以便更精准地找到所需病案。
查看功能展示
对于列表中的每个病案,提供详细的查看功能,点击即可查看病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病历、检查报告等。查看界面布局合理,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分类展示,方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病案情况。并且支持放大、缩小、翻页等操作,便于仔细查看病案中的细节内容。
以下是查看功能展示的相关表格:
操作类型
功能说明
放大
可将病案内容放大,便于查看细节
缩小
可将放大的内容缩小,查看整体情况
翻页
可切换病案的不同页面
查看功能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方便快捷。不同类型的信息分类展示,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找到所需内容。放大、缩小和翻页等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查看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已归档病案列表展示
归档信息记录
已归档病案列表中,会详细记录病案的归档时间、归档人员等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归档时间精确到具体日期和时间,为后续的统计和查询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且归档人员信息明确,确保责任可追溯,提高了归档工作的规范性。
详细的归档信息记录有助于对病案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精确的归档时间可以用于统计不同时间段的归档数量和趋势,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明确的归档人员信息可以加强对归档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工作质量。
同时,系统会对归档信息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询和导出归档信息,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检索与查看
同样具备检索和查看功能,与待归档病案列表的检索方式一致,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和查看已归档病案。检索结果按归档时间排序,最新归档的病案排在前列,便于查看最新动态。查看功能可展示病案的归档前后状态对比,直观了解病案的处理过程。
以下是检索与查看功能的相关表格:
功能类型
功能特点
检索
与待归档病案列表检索方式一致,按归档时间排序
查看
展示病案归档前后状态对比
一致的检索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按归档时间排序的检索结果让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获取最新的归档信息。而归档前后状态对比的查看功能,有助于工作人员了解病案的处理过程和变化情况。
完整性卡控结果呈现
在已归档病案列表中,会清晰呈现病案的完整性卡控结果,以不同颜色或标识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病案。对于不合格病案,会详细列出存在的问题和缺失的文件,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并且完整性卡控结果实时更新,确保列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清晰的完整性卡控结果呈现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识别合格与不合格病案。不同颜色或标识的区分方式直观明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判断。详细列出的问题和缺失文件信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实时更新的结果保证了列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让工作人员随时掌握病案的完整性情况。同时,系统会对不合格病案进行跟踪和提醒,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打回与确认归档操作
打回至临床端
对于不符合归档要求的病案,提供打回至临床端的功能,方便临床医生进行修改和补充。打回时,系统自动记录打回原因和打回时间,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临床医生可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接收到打回通知,并及时处理相关病案。
以下是打回至临床端操作的相关表格:
操作环节
操作说明
打回功能
将不符合归档要求的病案打回临床端
记录信息
自动记录打回原因和时间
通知医生
临床医生在电子病历系统接收通知
打回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修改和补充病案的机会,有助于提高病案的质量。自动记录的打回原因和时间信息,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及时的通知机制确保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处理打回的病案,提高工作效率。
确认归档流程
对于符合归档要求的病案,工作人员可进行确认归档操作,完成病案的正式归档。确认归档时,系统自动更新病案的状态,并将其从待归档列表转移到已归档列表。归档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归档报告,记录归档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统计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确认归档流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自动更新的病案状态和列表转移功能,确保了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生成的归档报告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同时,系统会对归档报告进行加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和导出归档报告,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操作权限控制
打回和确认归档操作设置严格的权限控制,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操作。权限设置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进行分配,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操作记录详细,便于审计和监督,防止违规操作。
严格的权限控制能够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保障病案信息的安全。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分配权限,使得操作更加合理和规范。详细的操作记录为审计和监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系统会对权限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权限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归档设置操作方式
归档人员负责科室设置
人员与科室关联
通过系统界面,可方便地将归档人员与负责的科室进行关联设置。支持批量设置和单个设置,提高设置效率。关联信息实时保存,确保归档人员职责明确。
方便的关联设置方式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完成人员与科室的匹配。批量设置功能适用于大规模的人员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单个设置功能则可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个性化需求。
实时保存的关联信息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归档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自己的负责科室,确保职责清晰。同时,系统会对关联信息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
设置修改与调整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可随时对归档人员负责的科室进行修改和调整。修改操作简单便捷,系统自动更新相关信息。修改记录可追溯,便于查看历史设置情况。
灵活的修改和调整功能能够适应医院工作的变化。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更新的相关信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可追溯的修改记录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历史设置情况,了解人员和科室的变动情况,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权限与验证
设置归档人员负责科室的操作需要相应的权限,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操作时需进行身份验证,如输入密码或使用数字证书。验证通过后,方可进行设置操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
严格的权限和验证机制能够有效保障操作的安全性。相应的权限设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操作,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身份验证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通过后的操作才能进行,进一步防止了未经授权的修改。系统会对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同时,系统会定期对权限和验证机制进行更新和维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归档规则设置方式
规则定义与编辑
系统提供可视化的界面,用于定义和编辑归档规则。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设置多种归档规则,如病案类型、时间范围等。规则编辑支持灵活配置,满足多样化的归档要求。
可视化的界面使得规则的定义和编辑更加直观和便捷。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设置多种规则,能够适应医院不同的工作场景。灵活的配置方式使得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系统会对规则进行验证和保存,确保规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和修改规则,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规则启用与停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启用或停用已设置的归档规则。启用规则后,系统自动按照规则进行归档审核。停用规则时,系统不再应用该规则,方便进行规则的调整和测试。
灵活的规则启用和停用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启用规则后,系统自动进行归档审核,提高了工作效率。停用规则时,方便进行规则的调整和测试,确保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系统会对规则的启用和停用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操作的可追溯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规则的状态,了解规则的应用情况。
规则优先级设置
当存在多条归档规则时,可设置规则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规则优先执行,确保归档审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优先级设置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
以下是规则优先级设置的相关表格:
规则名称
优先级
执行顺序
规则一
高
1
规则二
中
2
规则三
低
3
合理的规则优先级设置能够确保归档审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优先级高的规则优先执行,避免了规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调整的优先级设置使得系统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业务需求。
设置保存与生效
保存操作流程
完成归档人员负责科室和归档规则设置后,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自动保存设置信息。保存过程中,系统进行数据验证,确保设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存成功后,系统提示保存结果,方便用户确认。
自动保存和数据验证功能确保了设置信息的安全和可靠。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设置信息的保存,操作简单便捷。数据验证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设置信息中的错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保存成功后的提示信息让用户能够及时了解保存结果,避免了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数据丢失。同时,系统会对保存的设置信息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
生效时间设置
可设置设置信息的生效时间,支持立即生效或指定未来的生效时间。生效时间设置灵活,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生效时间到达后,系统自动应用新的设置信息。
灵活的生效时间设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立即生效适用于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应用新的设置信息。指定未来的生效时间则可以为医院的工作安排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系统会对生效时间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新的设置信息能够按时生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生效时间和设置信息的状态,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设置更新与同步
当设置信息发生更新时,系统自动同步到相关模块和功能中。确保所有涉及归档审核的环节都应用最新的设置信息。同步过程快速高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自动同步功能确保了设置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当设置信息发生更新时,系统会自动将新的信息同步到相关模块和功能中,避免了因信息不一致而导致的错误。快速高效的同步过程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
同时,系统会对同步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确保同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同步的状态和结果,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病案补归功能实现
迟归病案文件补归流程
补归申请提交
对于迟归的病案文件,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提交补归申请。申请时,需填写病案的基本信息和补归原因,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申请提交后,系统自动记录申请时间和申请人信息。
以下是补归申请提交的相关表格:
申请信息
填写要求
病案基本信息
必填,确保信息完整
补归原因
必填,说明补归理由
申请时间
系统自动记录
申请人信息
系统自动记录
通过系统提交补归申请,提高了申请的效率和准确性。填写完整的申请信息有助于审核人员了解病案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审核决策。自动记录的申请时间和申请人信息,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
申请审核与处理
补归申请提交后,由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可查看申请信息和病案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审核通过后,系统允许进行病案文件的补归操作。
相关负责人的审核确保了补归申请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查看申请信息和病案情况能够全面了解补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使得审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审核通过后的补归操作,保证了病案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系统会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同时,系统会及时通知申请人审核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补归操作执行
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可将迟归的病案文件进行补归操作。补归时,系统自动更新病案的状态和归档信息。补归完成后,系统生成补归记录,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
自动更新的病案状态和归档信息,确保了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生成的补归记录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询和导出补归记录,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同时,系统会对补归操作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补归完成后,系统会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迟归病案类型后台配置
类型定义与分类
在系统后台,可对迟归病案类型进行定义和分类。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设置多种迟归病案类型,如检查报告迟归、病历资料不全等。类型分类清晰,便于管理和统计。
清晰的类型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对迟归病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计。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设置多种类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迟归病案的情况。同时,分类清晰的类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询和分析。
系统会对迟归病案类型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类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和修改类型信息,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类型添加与删除
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添加或删除迟归病案类型。添加类型时,需填写类型名称和描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删除类型时,系统自动提示确认操作,防止误删。
以下是类型添加与删除的相关表格:
操作类型
操作要求
添加类型
填写类型名称和描述
删除类型
系统提示确认操作
灵活的类型添加和删除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填写准确的类型信息有助于对迟归病案进行准确的分类和管理。确认操作的提示,防止了误删操作,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类型关联与应用
在补归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可选择相应的迟归病案类型。类型关联方便统计和分析不同类型迟归病案的情况。系统根据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提醒,提高了工作效率。
选择相应的迟归病案类型,使得补归申请和审核更加准确和规范。类型关联的统计和分析功能,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迟归病案的分布和趋势,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系统的处理和提醒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
同时,系统会对类型关联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和分析类型关联的情况,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补归记录与统计
补归记录生成
每次病案补归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补归记录。补归记录包括病案基本信息、补归时间、补归原因、补归人员等详细信息。记录信息完整准确,为后续的查询和审计提供依据。
自动生成的补归记录提高了记录的效率和准确性。完整准确的记录信息,为后续的查询和审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查询补归记录,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补归的情况,评估工作的效果。
系统会对补归记录进行加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和导出补归记录,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补归记录查询
提供补归记录查询功能,支持按不同条件进行查询,如病案号、补归时间、补归人员等。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展示,方便查看和分析。查询功能灵活高效,可快速定位所需的补归记录。
按不同条件进行查询,提高了查询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列表形式的查询结果,使得信息更加直观和清晰。灵活高效的查询功能,能够快速满足工作人员的查询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会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和筛选,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查询结果进行导出和打印,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补归统计分析
系统可对补归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图表。统计内容包括补归数量、补归类型分布、补归时间趋势等。统计分析结果直观清晰,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分析功能能够深入了解补归记录的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生成的统计报表和图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和易懂。为管理决策提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医院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系统会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保存和更新,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和分析。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数据导出功能,方便将统计分析结果用于其他用途。
完整性卡控机制
待归档病案自动校验
校验规则设定
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和相关标准,设定待归档病案的校验规则。规则涵盖病案的各个方面,如病历资料完整性、检查报告齐全性等。校验规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合理的校验规则设定是确保病案完整性的基础。涵盖各个方面的规则,能够全面检查病案的质量。可调整和优化的规则,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变化。
同时,系统会对校验规则进行验证和保存,确保规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和修改规则,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自动校验流程
当待归档病案进入系统时,系统自动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校验。校验过程快速准确,不影响正常的归档工作。校验结果实时反馈,显示在系统界面上。
自动校验流程提高了校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快速准确的校验过程,确保了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实时反馈的校验结果,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病案的校验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系统会对校验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校验结果和历史记录,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不合格病案处理
对于校验不合格的病案,系统自动标记并提示存在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类型,将病案打回至临床端进行修改和补充。不合格病案信息记录在系统中,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以下是不合格病案处理的相关表格:
处理方式
处理说明
标记提示
系统自动标记并提示问题
打回临床端
根据问题类型打回修改
信息记录
记录不合格病案信息
自动标记和提示功能,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发现不合格病案。打回临床端的处理方式,为提高病案质量提供了机会。记录不合格病案信息,有助于跟踪和管理病案的处理进度。
病案必要文件自动校验
必要文件定义
明确病案中必要文件的范围和类型,如入院记录、出院小结、手术记录等。必要文件的定义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调整。确保必要文件的完整性是病案归档的重要条件。
明确的必要文件定义,为自动校验提供了依据。可调整的定义方式,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确保必要文件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病案的质量和价值。
系统会对必要文件定义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定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和修改定义,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校验方式与频率
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对病案必要文件进行校验,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校验频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实时校验或定期校验。校验过程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工作效率。
自动化的校验方式提高了校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设置的校验频率,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校验过程,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系统会对校验方式和频率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校验的状态和结果,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校验结果反馈与处理
校验结果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以不同颜色或标识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病案。对于缺少必要文件的病案,系统提示并列出缺失的文件清单。工作人员可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催促临床医生补充文件。
及时的校验结果反馈,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病案的情况。不同颜色或标识的区分方式,使得结果更加直观和易懂。列出缺失文件清单,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处理方向。
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处理,有助于提高病案的质量和完整性。系统会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同时,系统还会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医嘱数据自动校验病案完整性
医嘱数据关联
系统将病案与医嘱数据进行关联,确保两者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关联方式准确可靠,可根据医嘱数据对病案进行全面的校验。关联信息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
准确可靠的医嘱数据关联,为病案完整性校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面的校验能够发现病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病案的质量。实时更新的关联信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会对医嘱数据关联进行记录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关联信息和校验结果,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校验逻辑与规则
制定根据医嘱数据校验病案完整性的逻辑和规则。规则包括医嘱执行情况、检查检验结果是否与病案记录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子病历归档系统采购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