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2025年度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doc
投 标 文 件
投标编号:
投标单位:
法人代表:
投标日期: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需求的理解
7
第一节 项目背景描述
7
一、 湖南省土地征收程序规定
7
二、 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
22
三、 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
37
四、 政策文件依据
43
第二节 项目概况
56
一、 土地征收范围
56
二、 工作目标要求
62
三、 实施时间节点
78
四、 主要工作内容
91
五、 参与部门职责
111
六、 资金预算安排
123
第三节 服务需求
132
一、 程序合规服务
132
二、 社会稳定评估
144
三、 权属调查确认
154
四、 补偿安置服务
166
五、 档案管理服务
179
六、 争议调解服务
189
第四节 重点难点分析
204
一、 群众利益协调
204
二、 历史遗留问题
221
三、 政策执行标准
232
四、 社会稳定风险
240
五、 工作进度控制
249
六、 多部门协作
260
第二章 工作大纲
276
第一节 工作内容
276
一、 土地征收程序规范
276
二、 权益保障机制建立
291
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303
四、 政策法规宣传培训
323
第二节 技术路径
340
一、 GIS技术应用
340
二、 大数据分析
356
三、 移动终端应用
376
第三节 前期资料收集
389
一、 基础地理数据
389
二、 权属证明材料
391
三、 社会经济数据
393
第四节 调查过程
406
一、 现场踏勘
406
二、 入户调查
420
三、 权属确认
431
四、 补偿测算
447
五、 风险评估
460
六、 成果整理
476
第五节 成果文件的编制与提交
480
一、 土地征收方案
480
二、 权属调查成果
496
三、 技术报告编制
497
四、 电子数据成果
515
第三章 组织实施方案
518
第一节 项目组织
518
一、 土地征收程序规范
518
二、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528
三、 部门协调机制
542
四、 政策宣传培训
562
五、 档案管理规范
577
六、 应急响应预案
591
第二节 风险控制
609
一、 补偿标准争议
609
二、 征地程序合规
623
三、 群众信访处置
632
四、 资金管理风险
644
五、 舆情监测预警
656
六、 法律纠纷预防
678
第三节 岗位配置
696
一、 项目总负责人
696
二、 政策法规专员
704
三、 现场协调组长
718
第四节 人员安排
729
一、 征收测量团队
729
二、 补偿核算小组
738
三、 信访接待人员
757
四、 档案管理专员
773
第四章 质量保障方案
789
第一节 质量保障内容
789
一、 土地征收程序规范
789
二、 群众权益保障措施
802
三、 社会稳定风险防控
813
四、 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822
五、 征收过程监督管理
834
六、 信息化管理平台
845
第二节 质量保障措施
857
一、 组织保障体系
857
二、 制度保障体系
876
三、 技术保障措施
897
四、 资金保障机制
915
五、 监督考核机制
926
六、 持续改进机制
945
七、 应急保障预案
957
八、 社会参与机制
966
第五章 进度保障方案
981
第一节 项目进度计划
981
一、 土地征收前期准备
981
二、 征收程序启动
989
三、 补偿资金拨付
997
四、 土地移交清表
1005
五、 档案资料归档
1017
六、 项目验收备案
1027
第二节 重要时间节点
1036
一、 前期准备阶段
1036
二、 征收实施阶段
1046
三、 土地移交阶段
1053
四、 资金结算阶段
1063
五、 档案整理阶段
1071
六、 项目验收阶段
1080
七、 后续管理阶段
1089
八、 整体项目完成
1100
第三节 进度保障措施
1110
一、 组织保障机制
1110
二、 资金保障措施
1121
三、 技术保障手段
1130
四、 纠纷调处预案
1141
五、 进度动态监控
1149
六、 应急响应机制
1161
七、 质量管控体系
1168
八、 信息公示制度
1181
项目整体需求的理解
项目背景描述
湖南省土地征收程序规定
湘自资规2023年6号文
政策核心要点
文件对土地征收流程进行了细致且明确的规范,从启动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首先是发布征收预公告,这是征收工作的开端,让被征地群众提前知晓征收事宜。接着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准确掌握土地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考量征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提前预防和化解潜在风险。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方案合理、公平。组织听证环节,给予群众表达意见的机会,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办理补偿登记和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确保征收工作依法依规、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了征收过程中的混乱和无序,维护了征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文件高度重视对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将其贯穿于征收工作的全过程。在征收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是基本原则,确保群众能够自主表达意见和诉求。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全面地公开征收相关信息,让群众清楚了解征收的目的、范围、补偿标准等内容。赋予群众参与权,在征收方案的制定、决策等关键环节,邀请群众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设立监督权,让群众能够对征收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征收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根据土地的市场价值、群众的生活保障等因素,合理确定补偿费用,提供多种安置方式供群众选择,如货币安置、产权调换等,确保群众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确保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文件提出了严格的监督管理要求。在征收部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体系,通过内部审计、绩效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征收工作的各项规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接受群众、媒体等外部监督力量的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等渠道,方便群众举报和投诉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对项目的指导意义
在开展长沙县2025年度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时,严格依据湘自资规〔2023〕6号文的规定进行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对征地项目的合法性评估,要审查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否符合中央和部、省制订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合理性评估方面,需考量项目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长远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相契合,是否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可行性评估要关注项目是否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对需要听证或群众要求听证的事项是否依法组织听证,措施是否完善且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和支持。安全性评估要判断项目是否会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是否有应对不稳定因素的对策措施。可控性评估则要确保项目决策与实施符合绝大多数群众利益,可能出现的影响稳定的矛盾隐患在可控范围内。只有全面、准确地依据文件要求进行评估,才能确保评估结果符合政策要求,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按照文件对群众权益保障的要求,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将充分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现场调查环节,会全面收集直接和间接利益群体的相关意见和态度,充分考虑他们的诉求,确保群众的参与权得到落实。在公示阶段,及时、准确地公开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方案合理、公平,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增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征地项目不会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通过多种方式保障群众权益。例如,组织政策宣传会,向群众详细解释征收政策和补偿安置方案,解答群众的疑问。设立咨询热线,方便群众随时咨询相关问题。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和处理,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了重视和保障。
依据湘自资规〔2023〕6号文规定的征收流程,我公司将规范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在现场调查阶段,严格按照规定对建设项目拟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通过问卷及现场公示等方式,广泛收集直接和间接利益群体的相关意见和态度。在相关部门意见收集环节,积极与自然资源、土地征收实施机构、镇(街)、村集体等单位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公示阶段,确保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工作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听证环节,如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将积极配合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在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技术文本编制及专家审查阶段,严格按照调查结果,对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及可控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及评估,编制完成技术文本后,及时送至当地政法维稳部门进行专家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完善技术文本。通过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评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性
湘自资规〔2023〕6号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上位法保持高度一致,在法律层面实现了良好的衔接和统一。这种一致性确保了土地征收工作有法可依,为征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中,严格遵循上位法的规定,确保评估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例如,在评估项目的合法性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审查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申报要件是否齐全、真实、有效。同时,与上位法的衔接也保障了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征收工作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避免了因法律冲突而导致的问题。这种法律层面的协同性,为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政策文件
协同作用
湘自资规〔2023〕6号文
明确土地征收流程和规范,为其他政策的执行提供基础框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24〕1号]
与湘自资规〔2023〕6号文协同,确保征地补偿标准的合理制定和执行
《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
与湘自资规〔2023〕6号文相互配合,保障长沙县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湘自资规〔2023〕6号文与其他省级规范性文件相互配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合力。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中,这些政策文件共同发挥作用,推动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24〕1号]为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湘自资规〔2023〕6号文规定的征收流程相结合,确保补偿标准的合理制定和执行。《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则进一步细化了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规定,与湘自资规〔2023〕6号文相互补充,保障了长沙县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政策执行的协同,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效果,确保了土地征收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湘自资规〔2023〕6号文与其他相关政策共同保障了土地征收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中,这种连贯性和稳定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持续、有效的政策支持。各项政策在征收流程、补偿标准、权益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协调一致,避免了政策的冲突和矛盾,使土地征收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政策框架有序进行。同时,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也为被征地群众提供了明确的预期,增强了群众对征收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例如,在征收过程中,补偿标准的稳定和统一,让群众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得的补偿,减少了因政策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矛盾。这种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土地征收行为
明确征收程序
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从发布征收预公告开始,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规定,确保流程的严谨性。发布征收预公告时,明确征收范围、目的等关键信息,让被征地群众有明确的预期。开展土地现状调查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实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全面。调查内容涵盖土地的权属、面积、用途、地上附着物等详细情况,为后续的补偿安置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征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充分结合土地现状调查结果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确保方案合理、公平。组织听证环节,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办理补偿登记和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时,严格审核相关资料,确保手续齐全、程序规范。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是保障征收工作合法、有序进行的关键。
保证征收程序的公开透明是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全面地公开征收相关信息。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重要文件,让群众能够随时查询。在公告栏张贴相关公告,确保现场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征收信息。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进行广泛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方案的具体内容、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让群众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得的补偿。同时,设立咨询热线和意见反馈邮箱,方便群众咨询相关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群众代表、媒体等参与征收工作的监督,确保征收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杜绝随意变更或省略程序的行为。在办理补偿登记时,要求被征地群众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资料,工作人员认真审核,确保登记信息准确无误。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在支付补偿费用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支付,确保群众的资金安全。在安置环节,根据群众的选择和实际情况,提供妥善的安置方案,确保群众有稳定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确保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严肃性。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征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统一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市场价值、被征地群众的生活保障等因素,确保补偿能够合理反映土地的实际价值和群众的损失。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市场行情以及被征地群众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标准。对于不同用途、不同位置的土地,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体现土地的实际价值。同时,考虑到被征地群众的生活保障需求,在补偿标准中适当提高了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部分的补偿比例。例如,对于因征收导致失去主要生活来源的群众,给予更多的安置补助。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确保补偿标准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使补偿标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严格按照统一的补偿标准执行,不搞特殊化。无论是对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无论是对不同区域的土地,都一视同仁,确保补偿标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在实际操作中,建立了严格的审核机制,对每一个补偿案例进行认真审核,确保补偿标准的执行符合规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擅自提高或降低补偿标准的行为。同时,及时公开补偿标准和补偿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清楚了解补偿情况,增强群众对征收工作的信任。通过严格执行统一的补偿标准,避免了因补偿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保障了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市场变化情况,定期对补偿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适时提高或降低补偿标准,确保补偿标准始终合理、公平。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和补偿标准调整要求,确保补偿标准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通过动态调整机制,使补偿标准能够及时反映土地的实际价值和群众的损失,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运行,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提出补偿标准调整建议。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参与,对补偿标准调整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在调整补偿标准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稳定因素,确保调整方案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监督管理
在征收部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征收工作的财务收支、补偿费用发放等情况进行审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开展绩效考核,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整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确保他们能够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出现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内部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征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监督主体
监督方式
群众
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接受群众举报和投诉;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征收工作监督
媒体
通过媒体报道,公开征收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上级部门
定期对征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接受群众、媒体等外部监督力量的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等渠道,方便群众举报和投诉征收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群众。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征收工作的监督,让他们了解征收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媒体报道,及时公开征收工作的进展情况、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对于媒体曝光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整改,回应社会关切。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征收工作的开展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外部监督力量的有效参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确保征收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对于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确定了具体的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工作人员在征收工作中存在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玩忽职守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征收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他们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起到了警示作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保障知情权
信息类型
公开渠道
征收政策
政府网站、公告栏、媒体
补偿安置方案
政府网站、公告栏、政策宣传会
土地现状调查结果
政府网站、现场公示
全面公开征收相关信息,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公开征收政策、补偿安置方案、土地现状调查结果等信息。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征收信息公开栏目,及时发布最新的征收政策、文件和通知。在公告栏张贴征收相关公告,包括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示等,确保现场群众能够及时看到。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同时,制作详细的宣传资料,发放给被征地群众,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征收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公开信息时,不仅公开信息的内容,还对信息进行详细的解读,确保群众能够理解信息的含义。通过全面、准确的信息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征收工作中来。
工作阶段
公开信息
公开时间
发布征收预公告
征收范围、目的等
预公告发布后立即公开
开展土地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方式等
调查开始前公开
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方案内容、补偿标准等
方案拟定后及时公示
在征收工作的各个阶段,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让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在发布征收预公告后,立即公开征收范围、目的、补偿标准等关键信息,让被征地群众提前做好准备。在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前,公开调查的时间、方式和范围,方便群众参与调查。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及时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规定的时间,确保群众有足够的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要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和发布。通过及时的信息公开,增强了群众对征收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减少了因信息不及时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对公开的信息进行准确解读,确保群众能够理解信息的含义。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通过举办政策解读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详细解释征收政策和补偿安置方案。邀请专业人员对政策进行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方式。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如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安置方式的选择等,进行重点解答。发放宣传资料,资料内容详细、准确,配有图表和案例,方便群众理解。同时,设立咨询热线和咨询点,安排专人负责解答群众的疑问。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和整理,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准确的信息解读,提高了群众对征收工作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
保障参与权
广泛征求被征地群众的意见,是保障群众参与权的重要体现。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不仅听取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还充分考虑间接利益群体的诉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问卷调查时,设计详细的问卷,涵盖征收政策、补偿安置方案、群众的期望和需求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能够全面了解群众的意见。组织座谈会,邀请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利益群体的群众代表参加,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组织召开听证会,给予群众充分的表达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为征收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使征收方案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和实际情况。
让群众参与征收方案的决策过程,充分体现了对群众参与权的尊重。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在制定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安置方式等重要环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组织听证会时,认真听取群众的发言,记录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在确定安置方式时,提供多种选择供群众参考,并根据群众的意愿进行调整。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方案的讨论和决策过程,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方案的制定中来。通过提高群众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使征收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同时,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和互动。定期向群众通报征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和解答,增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到征收方案的决策过程中,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群众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是保障群众参与权的重要保障。在长沙县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登记和分类整理。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处理情况,定期向群众反馈处理进度。对于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尽快给予答复和解决;对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协调的问题,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告知预计的处理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反馈,如电话反馈、书面反馈、现场反馈等,确保群众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重视和处理。同时,对反馈机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提高反馈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增强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尊重和回应。
此外,将反馈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让群众能够随时查询
长沙县2025年度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采购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