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荧光摄像系统采购项目招标文件(2025061801)
投 标 文 件
投标编号:
投标单位:
法人代表:
投标日期:
目 录
第一章 产品技术参数符合性
7
第一节 带▲参数响应方案
7
一、 专用红外高透镜头技术响应
7
二、 多模式光学通道实现方案
14
三、 皮摩尔级荧光灵敏度验证
28
四、 动态范围信噪比达标措施
42
五、 激光安全等级保障方案
43
六、 微小探测面积实现技术
45
七、 手柄物理按键功能实现
55
八、 实时图像处理功能展示
66
九、 多色荧光扩展功能配置
77
第二节 非▲★参数响应方案
84
一、 高清视频信号处理技术
84
二、 光源亮度调节功能实现
91
三、 病人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105
四、 软件参数调节模式配置
115
五、 多形式回放分析功能
126
六、 多点位动态选取技术
137
第三节 配置清单响应方案
157
一、 控制主机性能参数验证
158
二、 医用移动台车结构说明
171
三、 医用显示器规格响应
173
四、 防水键盘配置方案
186
五、 存储设备参数确认
189
第二章 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
197
第一节 整机工艺设计说明
197
一、 医用级高标准制造工艺
197
二、 设备散热系统设计
217
三、 整机环境适应性
235
四、 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246
第二节 关键部件匹配方案
265
一、 红外镜头技术参数
265
二、 激光光源模块匹配
282
三、 图像处理系统兼容
299
四、 光学通道扩展功能
310
五、 控制系统稳定性
321
六、 核心组件品牌证明
333
第三节 技术稳定性验证
335
一、 极端环境测试数据
335
二、 自动校准功能说明
351
三、 临床使用反馈分析
366
四、 系统兼容性验证
383
第四节 性能可靠性保障
390
一、 第三方检测报告
390
二、 安全保护机制
392
三、 医疗认证资质
402
四、 出厂检验流程
403
五、 售后服务承诺
422
六、 培训实施方案
435
第三章 项目实施计划
459
第一节 供货时间安排
459
一、 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承诺
459
二、 供货前场地条件确认流程
470
三、 应急供货保障方案
487
四、 供货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
503
第二节 安装调试方案
519
一、 专业安装团队配置方案
519
二、 系统稳定性测试方案
544
三、 安装调试文档管理
565
四、 安装现场安全管理
582
第三节 交付使用计划
594
一、 技术资料交付方案
594
二、 操作人员培训体系
609
三、 验收配合服务方案
630
四、 交付后跟踪服务
644
第四节 进度控制措施
660
一、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
660
二、 项目沟通协调机制
677
三、 风险防控应急预案
691
四、 质量控制同步措施
706
第四章 质量保证承诺
729
第一节 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729
一、 原厂正品设备质量保障
729
二、 关键部件技术保障
731
第二节 技术性能保障方案
750
一、 光学成像性能保障
750
二、 临床应用场景适配
767
第三节 安装调试保障计划
792
一、 设备运输安装流程
792
二、 组件配置验收方案
811
第四节 验收标准执行方案
824
一、 质量环保标准符合性
824
二、 技术参数验收细则
842
第五节 履约服务保障体系
854
一、 长期质保服务方案
854
二、 操作培训实施计划
867
第五章 同类产品业绩经验
884
第一节 同类项目业绩展示
884
一、 荧光摄像系统同类项目业绩
884
二、 医疗影像设备集成项目经验
885
第二节 业绩证明材料说明
887
一、 合同关键页证明材料
887
二、 项目验收证明材料
889
第六章 售后服务方案
891
第一节 售后服务体系架构
891
一、 本地化技术支持团队配置
891
二、 服务流程可视化设计
904
第二节 服务保障具体措施
917
一、 五年全保零配件供应方案
917
二、 双轨制维修响应体系
937
第三节 技术培训实施计划
952
一、 标准化操作培训课程
952
二、 持续教育支持体系
971
第四节 应急响应时间承诺
981
一、 分级响应时效保障
981
二、 服务监督考核制度
997
第五节 设备生产日期管控
1011
一、 出厂时间合规保障
1011
二、 仓储物流时效管理
1025
第六节 巡检保养服务方案
1040
一、 预防性维护年度计划
1040
二、 用户反馈改进机制
1057
产品技术参数符合性
带▲参数响应方案
专用红外高透镜头技术响应
红外高透镜头技术规格书
镜头基本参数
参数详细说明
本镜头的基本参数是经过精心设计与严格测试的,能确保满足捕捉红外荧光信号等功能需求,实现清晰准确的成像。在焦距方面,采用了精准的定焦设计,可有效减少像差,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光圈大小经过优化,能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灵活调整进光量,保证图像的亮度均匀和细节丰富。此外,镜头的曲率半径和镜片材质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优质的光学玻璃材质具有低色散和高折射率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色差和像散,使得成像更加真实、准确。同时,镜头的镀膜工艺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和抗反射能力,确保能够高效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
定焦设计
光圈大小
光学玻璃材质
光学性能
与系统适配性
该镜头在技术规格上与荧光摄像系统高度适配,能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表现。从接口设计来看,镜头与系统的连接紧密且稳定,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确保图像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在光学性能方面,镜头的光学特性与系统的成像算法相互匹配,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此外,镜头的机械结构设计也考虑了与系统的兼容性,便于安装和调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系统的集成和优化。通过与荧光摄像系统的协同工作,该镜头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加清晰、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镜头光学特性
高透性能优势
高透性是本镜头的核心优势之一,使得其在捕捉红外荧光信号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成像质量。在红外光波段,镜头的高透过率能够让更多的红外荧光信号透过镜片,到达探测器,从而增强信号强度,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这对于在手术中观察微小的肿瘤组织和血管等结构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识别病变部位,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同时,高透性还能够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使得图像更加真实、细腻。此外,镜头的高透性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使得在低浓度的荧光探针下,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信号,为手术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光学特性稳定性
特性
说明
温度稳定性
镜头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光学性能。通过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有效减少了温度变化对镜头焦距、光圈等参数的影响,确保在不同的手术环境中都能提供稳定的成像质量。
湿度稳定性
在高湿度的环境下,镜头的光学表面不会出现结露、发霉等现象,保证了其光学性能的稳定。这得益于镜头的防潮设计和特殊的镀膜工艺,能够有效抵御湿气的侵蚀。
振动稳定性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振动和冲击,本镜头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性能。通过优化的机械结构和减震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振动对成像的影响,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镜头使用说明
操作步骤指导
为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本镜头,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成像效果,特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指导。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镜头的安装是否牢固,确保接口连接紧密。然后,根据实际的手术需求,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圈,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碰镜头的光学表面,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渍,影响成像质量。同时,要按照系统的提示,正确设置相关的参数,如增益、曝光时间等。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并将镜头妥善存放,避免受到碰撞和损坏。通过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使用,能够充分发挥镜头的性能优势,为手术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支持。
维护保养建议
为延长镜头的使用寿命,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特给出以下维护保养建议。首先,要定期清洁镜头的光学表面,使用专用的镜头清洁布和清洁剂,轻轻擦拭,避免刮伤镜片。其次,要注意镜头的存放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受潮和发霉。在存放时,要将镜头放置在专用的镜头盒中,避免受到碰撞和挤压。此外,要定期检查镜头的机械结构和接口连接,确保其牢固可靠。如果发现镜头出现故障或异常,要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切勿自行拆卸和维修。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能够确保镜头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荧光摄像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第三方CMA检测报告扫描件
检测报告有效性
机构资质证明
检测机构具有相应的CMA资质,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该机构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和认证,拥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CMA资质证书是对其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度认可,证明该机构具备开展各类检测项目的能力和资格。因此,由该机构出具的镜头检测报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能够为评标委员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报告时效性
检测报告在有效期内,能够准确反映镜头的当前性能状况。检测报告的有效期是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的,在有效期内,镜头的性能和质量是相对稳定的。本报告的检测时间距离现在较近,能够及时反映镜头的最新性能和技术指标。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检测报告能够为评标委员会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帮助其对镜头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报告内容完整性
指标涵盖范围
报告对镜头的红外高透性、成像清晰度等关键指标都进行了详细检测和记录。在红外高透性方面,报告详细记录了镜头在不同波长的红外光下的透过率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评估镜头对红外荧光信号的捕捉能力。在成像清晰度方面,报告采用了专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对镜头的分辨率、对比度、像差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确保镜头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此外,报告还对镜头的其他性能指标,如光圈大小、焦距、景深等进行了检测和记录,为评标委员会提供了全面、详细的信息。
数据准确性
检测项目
检测数据
误差范围
红外透过率
90%以上
±1%
成像分辨率
满足系统要求
符合行业标准
对比度
达到设定值
在合理范围内
报告与需求匹配度
参数符合情况
报告中的各项参数与招标要求的镜头技术参数完全符合,体现了镜头的适用性。在红外高透性方面,报告显示镜头的透过率达到了招标要求的标准,能够高效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在成像清晰度方面,镜头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等指标也满足招标要求,能够为手术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支持。此外,镜头的其他参数,如光圈大小、焦距等,也与招标要求相匹配,确保了镜头能够与荧光摄像系统完美结合,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功能验证情况
报告对镜头的功能进行了验证,证明其能够实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等关键功能。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镜头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结果表明,镜头能够准确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清晰、准确的图像。在实际的模拟手术场景中,镜头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能够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因此,该报告充分证明了镜头的功能符合招标要求,能够满足荧光摄像系统的使用需求。
镜头成像清晰度测试数据
测试方法说明
方法科学性
测试方法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本测试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分辨率测试卡和对比度测试方法,通过对镜头在不同焦距、光圈和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进行分析和评估,准确测量镜头的分辨率、对比度和清晰度等指标。同时,测试过程中还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测试方法还经过了专业机构的验证和认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操作规范性
操作步骤
规范要求
设备准备
确保测试设备正常运行,测试环境符合要求
镜头安装
按照正确的方法安装镜头,确保连接牢固
参数设置
根据测试要求,准确设置镜头的焦距、光圈等参数
图像采集
在不同的条件下,采集清晰、准确的图像
数据分析
采用专业的软件和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测试数据呈现
数据详细性
测试数据详细记录了不同条件下镜头的成像清晰度指标,为评估镜头性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数据包括了在不同焦距、光圈和光照条件下,镜头的分辨率、对比度、清晰度等指标的具体数值。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镜头在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性能,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此外,数据还记录了测试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为进一步分析和优化镜头性能提供了参考。
数据可读性
数据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方便评标委员会进行查看和分析。测试数据采用了图表和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清晰地展示了各项指标的数值和变化趋势。同时,数据还配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使得评标委员会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意义。此外,数据的格式也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数据达标情况分析
指标对比分析
指标名称
招标要求
测试数据
达标情况
分辨率
满足系统要求
高于要求标准
达标
对比度
达到设定值
符合要求
达标
清晰度
清晰、准确
图像清晰、细节丰富
达标
性能优势体现
性能指标
本镜头
同类产品
优势体现
分辨率
更高
较低
能够提供更清晰、细腻的图像
对比度
更优
一般
图像的亮部和暗部细节更丰富
抗干扰能力
更强
较弱
在复杂环境下成像更稳定
红外信号捕捉性能说明
捕捉原理阐述
原理科学性
镜头的红外信号捕捉原理基于先进的光学技术和物理原理,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本镜头采用了特殊的光学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进行高效的聚焦和捕捉。其原理是利用红外光的反射和折射特性,通过镜头的光学系统将红外荧光信号汇聚到探测器上。同时,镜头的镀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和抗反射能力,减少了信号的损失和干扰。此外,镜头的设计还考虑了红外光与荧光探针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捕捉和识别荧光信号,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原理可行性
原理要点
可行性分析
光学聚焦
通过合理的镜头结构设计和光学材料选择,能够实现对红外光的有效聚焦
信号捕捉
特殊的镀膜技术和探测器设计,能够高效地捕捉和转换红外荧光信号
实际应用
在模拟实验和实际手术中,该原理都得到了验证,证明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性能指标说明
指标合理性
性能指标
设定依据
合理性说明
红外透过率
根据系统对红外荧光信号的捕捉要求
能够确保高效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
最小探测面积
考虑到手术中对微小肿瘤的检测需求
能够满足对毫米级肿瘤的检测要求
最小探查距离
结合实际手术操作的空间和视野
在合理范围内,方便医生进行操作
指标优势性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镜头在红外信号捕捉性能指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红外透过率方面,本镜头采用了先进的镀膜技术和光学材料,能够实现更高的透过率,从而更高效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在最小探测面积和最小探查距离方面,镜头的设计更加精准和优化,能够检测到更小的肿瘤组织和更远的距离,为手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此外,镜头的抗干扰能力也更强,能够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准确地捕捉和识别红外荧光信号。
实际应用效果
案例代表性
所选取的实际应用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镜头在不同场景下的红外信号捕捉能力。案例涵盖了口腔颌面外科、皮肤烧伤整形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手术,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肿瘤和病变组织。在每个案例中,镜头都能够准确地捕捉到红外荧光信号,为医生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支持,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这些案例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镜头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效果稳定性
应用场景
信号捕捉效果
稳定性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清晰、准确
在手术过程中,信号稳定,无明显波动
皮肤烧伤整形外科手术
良好
能够持续、稳定地捕捉红外荧光信号
甲状腺外科手术
可靠
在不同的光照和组织条件下,信号依然稳定
多模式光学通道实现方案
吲哚菁绿成像模式技术说明
技术原理阐述
信号捕捉机制
专用红外高透镜头具备高灵敏度,能够有效捕捉吲哚菁绿在特定激发光下发出的红外荧光信号。镜头的特殊设计使得其对红外光的透过率极高,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从而保证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镜头的高灵敏度源于其先进的光学材料和精密的制造工艺,能够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稳定地捕捉微弱的荧光信号。此外,镜头的特殊镀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对红外光的透过率,有效降低了杂散光的干扰,确保了信号的纯净度和成像的质量。
吲哚菁绿成像模式技术说明
图像优化算法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图像优化算法,对捕捉到的荧光信号进行实时处理。该算法能够增强信号的强度,去除噪声干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组织的细节。算法在增强信号强度方面,通过对荧光信号的特征分析和建模,采用自适应增益调整技术,根据信号的强弱动态调整增益,确保在不同的荧光强度下都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在去除噪声干扰方面,运用了先进的滤波技术,结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有效抑制了各种噪声源的影响。同时,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和锐化处理等方法,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使得组织的边界和细节更加清晰。
图像优化算法
算法功能
实现方式
效果
信号增强
自适应增益调整
增强信号强度
噪声去除
时域和频域滤波
去除噪声干扰
对比度提升
直方图均衡化
提高图像对比度
分辨率提高
锐化处理
增强图像细节
临床应用优势
肿瘤边界判断
在肿瘤手术中,吲哚菁绿成像模式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切除范围,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实际手术中,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晰,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准确判断切除范围,容易导致肿瘤残留或对正常组织的过度切除。而吲哚菁绿成像模式通过其独特的成像机制,能够使肿瘤组织在图像中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与正常组织形成鲜明对比。医生可以根据成像结果,精确地规划切除路径,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的功能。此外,该成像模式还可以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肿瘤组织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反馈,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清晰显示边界:吲哚菁绿成像模式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为医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参考。
2)准确判断范围: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切除范围,避免对正常组织的不必要损伤。
3)实时监测变化: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肿瘤组织的变化,为手术决策提供及时的反馈。
血运情况观察
通过观察吲哚菁绿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组织的血运情况。这对于判断组织的活力和评估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中,组织的血运情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存活和修复能力。吲哚菁绿成像模式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内的血流分布和灌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组织的血运是否充足。如果发现某一区域的血运不佳,医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手术方案或进行血管重建,以提高组织的存活率。此外,在手术后,通过观察吲哚菁绿的分布变化,还可以评估手术效果,判断组织的恢复情况。
性能验证数据
清晰度测试结果
通过对标准样本的成像测试,该模式的图像清晰度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的细微结构。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具有已知细微结构的标准样本,模拟了实际手术中的组织情况。通过对成像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模式能够清晰地显示样本中的微小血管、细胞结构等细节,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以下是测试的部分数据:
测试指标
测试结果
图像分辨率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清晰分辨微小结构
对比度
图像的对比度良好,能够清晰区分不同组织
噪声水平
噪声水平较低,不影响对细微结构的观察
准确性测试结果
与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吲哚菁绿成像模式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在对比测试中,选取了多个病例,分别使用传统诊断方法和吲哚菁绿成像模式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吲哚菁绿成像模式在肿瘤边界判断、组织血运评估等方面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对比测试的部分数据:
诊断方法
诊断准确性
误诊率
漏诊率
传统诊断方法
相对较低
较高
较高
吲哚菁绿成像模式
较高
较低
较低
美兰荧光成像参数配置
激发光参数设定
激发光波长选择
根据美兰的荧光特性,选择了合适的激发光波长,使得美兰能够有效地被激发并发出荧光。合适的激发光波长是实现美兰荧光成像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确定了与美兰荧光特性相匹配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美兰能够高效地吸收激发光能量,从而发出明亮的荧光。此外,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还可以减少对其他组织的干扰,提高成像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和组织环境,精确调整激发光波长,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激发光波长选择
激发光强度调整
通过调整激发光的强度,确保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下都能够获得足够强度的荧光信号,同时避免过度激发导致的荧光淬灭。在调整激发光强度时,会综合考虑组织的类型、厚度以及美兰的浓度等因素。对于较厚的组织或低浓度的美兰,需要适当提高激发光强度,以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荧光信号。然而,过高的激发光强度可能会导致荧光淬灭,降低成像的质量。因此,会采用精确的控制技术,根据实时监测的荧光信号强度,动态调整激发光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1)综合考虑多因素:调整激发光强度时,会综合考虑组织类型、厚度和美兰浓度等因素。
2)避免荧光淬灭:通过精确控制激发光强度,避免过度激发导致的荧光淬灭。
3)动态调整强度:根据实时监测的荧光信号强度,动态调整激发光强度。
信号采集参数优化
探测器增益调整
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适当调整探测器的增益,以提高信号的采集灵敏度。探测器增益的调整是提高信号采集灵敏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会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弱动态调整探测器的增益。当荧光信号较弱时,增加探测器的增益,能够放大微弱的信号,使其更容易被检测到。然而,过高的增益可能会引入噪声,影响信号的质量。因此,会在提高灵敏度和降低噪声之间进行平衡,通过精确的算法和控制技术,确保探测器在不同的信号强度下都能实现最佳的采集效果。
积分时间设定
合理设定积分时间,使得探测器能够在足够的时间内采集到足够的荧光信号,同时避免过长的积分时间导致的噪声增加。积分时间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探测器对荧光信号的采集效果。如果积分时间过短,探测器可能无法采集到足够的信号,导致图像模糊。而如果积分时间过长,会增加噪声的积累,降低图像的质量。因此,会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合理设定积分时间。在信号较强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短积分时间,以提高采集效率;而在信号较弱时,则延长积分时间,确保能够采集到足够的信号。
1)依据信号强度设定: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合理设定积分时间。
2)平衡信号与噪声:在采集足够信号的同时,避免过长积分时间导致的噪声增加。
3)提高采集效率:在信号较强时,适当缩短积分时间,提高采集效率。
图像显示参数校准
亮度和对比度调整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得图像中的荧光信号更加突出。在不同的手术场景中,对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在明亮的手术室环境中,需要适当提高图像的亮度,以确保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荧光信号;而在某些需要突出细微结构的场景中,则需要调整对比度,使荧光信号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色彩校准
对图像的色彩进行校准,确保美兰荧光的颜色能够准确地显示,便于医生进行观察和判断。色彩校准是保证图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美兰荧光的颜色具有特定的光谱特征,准确显示其颜色对于医生的观察和判断至关重要。在进行色彩校准时,会使用专业的校准设备和算法,对图像的色彩进行精确调整,使其与美兰荧光的实际颜色相符。同时,会定期对校准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色彩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项目
校准方法
校准目的
色彩准确性
使用专业校准设备和算法
确保美兰荧光颜色准确显示
色彩稳定性
定期验证和调整
保证校准结果的长期稳定
AF荧光素成像功能实现
荧光素激发技术
激发光源选择
选择了具有特定波长和强度的激发光源,以满足AF荧光素的激发需求。该光源具有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点。激发光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AF荧光素的激发效果。特定波长和强度的激发光源能够与AF荧光素的吸收光谱相匹配,高效地激发荧光素发出荧光。光源的高稳定性确保了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激发光,避免因光源波动导致的成像质量下降。此外,长寿命的光源减少了频繁更换光源的麻烦,降低了使用成本。
AF荧光素成像功能实现
1)特定波长和强度:选择与AF荧光素吸收光谱匹配的激发光源。
2)高稳定性:确保在长时间手术中持续稳定提供激发光。
3)长寿命:减少更换光源的麻烦,降低使用成本。
激发效率优化
通过优化激发光源的光学结构和驱动电路,提高了激发效率,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激发AF荧光素。激发效率的优化是提高AF荧光素成像效果的关键。优化激发光源的光学结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荧光摄像系统采购项目招标文件(202506180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