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服务投标方案
第一章 对项目现状、背景、目的及内容的理解
16
第一节 项目背景理解
16
一、 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项目
16
二、 服务对象为机关人员及亲属
18
三、 三年服务周期合同一年一签
20
第二节 项目现状理解
23
一、 与原运营单位资料及运营移交
23
二、 基于现有场地设施开展运营
25
第三节 项目目的理解
29
一、 提升机关人员健身便利性
29
二、 打造安全专业健身环境
31
三、 提升服务满意度与稳定性
33
第四节 服务内容理解
35
一、 全年日常运营保障服务
35
二、 健身器材维护服务
38
三、 健身课程安排服务
41
四、 人员配备服务
43
五、 高峰低峰人员配置
45
六、 员工薪资福利保障
47
七、 突发情况应对服务
49
八、 顾客满意度管理
52
第五节 设备配置理解
55
一、 跑步机
55
二、 椭圆机
59
三、 跑步机T5
63
四、 史密斯架
66
五、 引体向上辅助机 +双杠
69
六、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
71
七、 可调腿部训练器
75
八、 臀部训练器
77
九、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
81
十、 坐姿胸肌训练器
85
十一、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
88
十二、 坐姿手臂训练器
91
十三、 坐姿肩膀训练器
94
十四、 卧推训练架
96
十五、 上斜胸肌训练架
99
十六、 哑铃支架
101
十七、 哑铃按公斤计算
103
十八、 杠铃三件套
105
十九、 杠铃片按公斤计算
108
二十、 可调式训练凳
111
二十一、 腹肌训练器
117
第二章 与现运营单位平稳移交措施方案
120
第一节 移交流程制定
120
一、 对接时间表规划
120
二、 交接责任人安排
122
三、 移交事项清单拟定
125
四、 资料核对机制建立
128
第二节 资料移交内容
131
一、 人员档案移交
131
二、 设备清单移交
134
三、 运行记录移交
138
四、 会员信息移交
141
五、 财务数据移交
143
六、 合同文件移交
145
七、 服务流程标准移交
148
第三节 现场交接安排
151
一、 设备状态确认
151
二、 物资盘点
158
三、 场地使用情况核查
160
四、 会员服务过渡方案
166
五、 未完成事项交接
169
第四节 交接保障机制
171
一、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171
二、 临时人员支持安排
175
三、 问题反馈机制建立
178
四、 采购人协调对接机制
180
第五节 交接确认机制
183
一、 双方签字确认单设计
183
二、 问题整改闭环流程
186
三、 交接事项复查机制
188
第三章 健身房设计方案
193
第一节 器材布局设计
193
一、 跑步机布局规划
193
二、 椭圆机布局方案
199
三、 跑步机T5布局安排
206
四、 史密斯架布局设计
213
五、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布局
219
六、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布局
228
七、 可调腿部训练器布局
234
八、 臀部训练器布局方案
240
九、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布局
247
十、 坐姿胸肌训练器布局
255
十一、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布局
261
十二、 坐姿手臂训练器布局
268
十三、 坐姿肩膀训练器布局
278
十四、 卧推训练架布局设计
284
十五、 上斜胸肌训练架布局
289
十六、 哑铃支架布局方案
297
十七、 哑铃布局规划
301
十八、 杠铃三件套布局
306
十九、 杠铃片布局设计
314
二十、 可调式训练凳布局
320
二十一、 腹肌训练器布局方案
329
第二节 整体空间设计
334
一、 有氧器械区设计
335
二、 力量器械区设计
342
三、 操课区设计方案
350
四、 休息区设计规划
357
五、 前台接待区设计
364
第三节 后期管理机制
370
一、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370
二、 日常巡检制度
372
三、 定期保养制度
378
四、 安全检查制度
383
五、 会员服务管理制度
389
六、 课程预约制度
395
七、 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
400
第四节 功能拓展规划
404
一、 团体操课服务
404
二、 私教服务
410
三、 运动健康评估服务
416
四、 会员体能测试服务
424
五、 运动营养指导服务
429
六、 节假日特别活动策划
437
第四章 服务安全保障方案
447
第一节 运动健身安全保障
447
一、 跑步机使用安全规范
447
二、 椭圆机使用安全规范
467
三、 史密斯架使用安全规范
486
四、 高峰时段人流控制
500
第二节 危险预防方案
511
一、 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511
二、 突发身体不适应急
523
三、 高温潮湿环境防护
536
四、 紧急疏散通道管理
557
第三节 专项人员安排
569
一、 教练安全巡视职责
569
二、 前台安全提示职责
578
三、 主管安全检查职责
585
四、 员工安全培训安排
601
第五章 服务团队组建方案
614
第一节 体系设置
614
一、 建立组织架构
614
二、 满足人员配置要求
632
第二节 运营团体组成
638
一、 组建运营团队
638
二、 保障团队人员素质
653
第三节 主要管理人员组成
663
一、 主管人员选派
663
二、 人员专业培训与资质
684
第四节 岗位职能
697
一、 中心主管职责
697
二、 前台人员职责
712
三、 教练人员职责
724
第六章 人员服务方案
737
第一节 员工在职稳定方案
737
一、 明确员工最低月工资标准
737
二、 制定员工福利方案
745
三、 建立员工激励奖惩机制
758
四、 制定员工社保缴纳方案
769
五、 提供员工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777
六、 建立员工流失预警机制
788
第二节 健身教练服务方案
797
一、 配备专业健身教练
797
二、 制定每日操课计划
813
三、 建立教练服务标准流程
823
四、 制定高低峰教练在岗人数要求
830
五、 建立会员满意度评价机制
838
六、 提供教练更换提前报备机制
845
第七章 场馆开放等日常工作服务方案
852
第一节 场馆日常开放安排
852
一、 场馆全年开放时间规划
852
二、 人员配置计划制定
855
三、 日常服务流程明确
861
第二节 日常运营保障措施
864
一、 场馆运行保障方案制定
864
二、 专业运营团队配备
871
三、 日常巡查机制建立
875
四、 突发情况应对流程制定
878
第三节 课程安排与团体操服务
882
一、 团体健身操课程安排
882
二、 专业操课教练安排
888
三、 课程调整满足需求
891
四、 课程预告及报名服务
896
第四节 其他服务配合事项
901
一、 临时性活动支持机制
901
二、 日常沟通机制建立
906
三、 会员服务满意度调查
911
四、 管理制度要求保障
914
第八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919
第一节 服务质量监管措施
919
一、 设立服务质量监管机制
919
二、 建立服务检查制度
925
三、 设置服务质量反馈渠道
933
四、 提交服务质量报告
942
五、 建立服务质量奖惩机制
961
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
976
一、 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
976
二、 服务人员培训措施
982
三、 建立员工档案管理制度
998
四、 专业教练授课保障
1004
五、 健身器械维护措施
1010
第三节 质量检验流程
1021
一、 制定服务质量检验标准
1021
二、 实施定期质量检验
1035
三、 问题分类处理办法
1047
四、 质量检验结果考核
1055
五、 组织服务质量评审会议
1066
第九章 健身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1078
第一节 设备安装流程
1078
一、 跑步机安装
1078
二、 椭圆机安装
1081
三、 史密斯架安装
1085
四、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安装
1088
五、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安装
1091
六、 可调腿部训练器安装
1094
七、 臀部训练器安装
1096
八、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安装
1098
九、 坐姿胸肌训练器安装
1101
十、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安装
1104
十一、 坐姿手臂训练器安装
1105
十二、 坐姿肩膀训练器安装
1107
十三、 卧推训练架安装
1108
十四、 上斜胸肌训练架安装
1111
十五、 哑铃支架安装
1114
十六、 哑铃安装放置
1118
十七、 杠铃三件套安装
1119
十八、 杠铃片安装配置
1122
十九、 可调式训练凳安装
1124
二十、 腹肌训练器安装
1128
第二节 设备调试流程
1130
一、 跑步机调试
1130
二、 椭圆机调试
1132
三、 史密斯架调试
1134
四、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调试
1137
五、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调试
1142
六、 可调腿部训练器调试
1143
七、 臀部训练器调试
1144
八、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调试
1146
九、 坐姿胸肌训练器调试
1148
十、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调试
1150
十一、 坐姿手臂训练器调试
1153
十二、 坐姿肩膀训练器调试
1154
十三、 卧推训练架调试
1157
十四、 上斜胸肌训练架调试
1158
十五、 哑铃支架调试
1159
十六、 哑铃调试
1160
十七、 杠铃三件套调试
1162
十八、 杠铃片调试
1164
十九、 可调式训练凳调试
1165
二十、 腹肌训练器调试
1168
第三节 质量检测与验收
1170
一、 跑步机检测验收
1170
二、 椭圆机检测验收
1174
三、 史密斯架检测验收
1177
四、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检测验收
1179
五、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检测验收
1181
六、 可调腿部训练器检测验收
1185
七、 臀部训练器检测验收
1188
八、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检测验收
1190
九、 坐姿胸肌训练器检测验收
1193
十、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检测验收
1195
十一、 坐姿手臂训练器检测验收
1198
十二、 坐姿肩膀训练器检测验收
1200
十三、 卧推训练架检测验收
1203
十四、 上斜胸肌训练架检测验收
1207
十五、 哑铃支架检测验收
1209
十六、 哑铃检测验收
1210
十七、 杠铃三件套检测验收
1212
十八、 杠铃片检测验收
1215
十九、 可调式训练凳检测验收
1216
二十、 腹肌训练器检测验收
1219
第四节 后期维护建议
1220
一、 跑步机维护
1220
二、 椭圆机维护
1221
三、 史密斯架维护
1223
四、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维护
1223
五、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维护
1228
六、 可调腿部训练器维护
1229
七、 臀部训练器维护
1232
八、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维护
1234
九、 坐姿胸肌训练器维护
1238
十、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维护
1241
十一、 坐姿手臂训练器维护
1244
十二、 坐姿肩膀训练器维护
1247
十三、 卧推训练架维护
1249
十四、 上斜胸肌训练架维护
1251
十五、 哑铃支架维护
1253
十六、 哑铃维护
1255
十七、 杠铃三件套维护
1259
十八、 杠铃片维护
1262
十九、 可调式训练凳维护
1264
二十、 腹肌训练器维护
1266
第十章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1271
第一节 突发事件识别
1271
一、 人员受伤事件识别
1271
二、 设备故障事件识别
1274
三、 火灾事件识别
1278
四、 停电事件识别
1281
五、 人员冲突事件识别
1284
第二节 应急响应机制
1286
一、 响应时间要求设定
1286
二、 信息通报流程规划
1290
三、 应急小组组成职责
1294
第三节 现场处置流程
1297
一、 人员疏散操作步骤
1297
二、 伤员急救操作方法
1300
三、 设备隔离操作规范
1304
四、 秩序维护操作流程
1307
第四节 人员调配与培训
1311
一、 主管统筹协调职责
1311
二、 教练现场引导职责
1315
三、 前台信息传达职责
1318
四、 模拟演练组织安排
1321
五、 人员培训内容设计
1323
第五节 后期处理与复盘
1327
一、 事件记录内容规范
1327
二、 原因分析方法策略
1331
三、 责任认定标准原则
1334
四、 改进措施制定实施
1337
第十一章 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1340
第一节 安全事故分类
1340
一、 运动伤害类事故
1340
二、 设备事故类故障
1342
三、 公共卫生类事件
1345
四、 消防安全类隐患
1349
第二节 应急响应流程
1352
一、 事故报告机制
1352
二、 现场控制措施
1353
三、 人员疏散方案
1357
四、 紧急救护流程
1359
五、 信息上报途径
1366
六、 外部联动机制
1367
第三节 现场处置措施
1370
一、 运动受伤处置
1371
二、 设备故障处理
1374
三、 突发疾病救治
1376
四、 火灾事故应对
1377
五、 应急物资配置
1383
六、 处置责任人职责
1388
七、 后续处置措施
1390
第四节 培训与演练安排
1393
一、 年度演练计划
1393
二、 应急知识培训
1396
三、 联合演练组织
1400
四、 演练总结改进
1403
第五节 预案修订机制
1406
一、 动态修订依据
1406
二、 修订审批流程
1408
三、 人员培训安排
1411
四、 历史记录管理
1413
第十二章 员工教育实施方案
1417
第一节 培训机制建立
1417
一、 岗前培训机制
1417
二、 在岗培训机制
1420
三、 专项技能提升培训
1425
四、 年度培训计划落实
1431
第二节 培训内容设置
1434
一、 服务规范培训
1434
二、 健身知识培训
1438
三、 器械操作培训
1441
四、 安全急救培训
1447
五、 客户沟通培训
1452
六、 突发情况应对培训
1455
第三节 培训周期安排
1460
一、 新员工岗前培训
1460
二、 在岗员工持续培训
1463
第四节 培训考核标准
1467
一、 理论考核机制
1467
二、 实操考核机制
1471
三、 上岗考核要求
1477
四、 绩效评估纳入
1481
第五节 特殊岗位专项培训
1486
一、 主管岗位培训
1486
二、 前台岗位培训
1490
三、 教练岗位培训
1493
对项目现状、背景、目的及内容的理解
项目背景理解
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项目
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项目为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属健身服务,提升健身便利性与健康水平。项目地处杭州市上城区望潮路77号,场地面积约810平方米,预算170万元,服务周期三年,合同一年一签。
目前健身房由其他单位运营,中标后将与其完成资料及运营移交。场地已配备水电、空调、音响、卫浴等基础设施,后续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与运营。
服务内容包括全年日常运营保障、健身器材维护、健身课程安排等。人员配备有主管1人统筹管理,前台兼保洁2人负责接待与保洁,教练3人指导训练与授课,且会根据高峰与低峰时段合理配置人员。同时,会保障员工薪资与福利,妥善应对突发情况,管理顾客满意度。
采购货物清单涵盖有氧器械、力量器械、多功能器械等27项,具体如下:
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说明
1
跑步机
3台
有氧运动器械
2
椭圆机
3台
有氧运动器械
3
跑步机T5
8台
有氧运动器械
4
史密斯架
1台
多功能器械
5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
1台
多功能器械
6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
1台
多功能器械
7
可调腿部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8
臀部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9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
2台
多功能器械
10
坐姿胸肌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11
坐姿蝴蝶扩展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12
坐姿手臂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13
坐姿肩膀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14
卧推训练架
1台
力量器械
15
上斜胸肌训练架
1台
力量器械
16
哑铃支架
2台
力量器械
17
哑铃按公斤计算
270
力量器械
18
杠铃三件套
1套
力量器械
19
杠铃片按公斤计算
390公斤
力量器械
20
可调式训练凳
2张
力量器械
21
腹肌训练器
2台
力量器械
22
可调腿部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23
高拉力背部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24
坐姿胸肌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25
坐姿手臂训练器
1台
多功能器械
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管理将在服务方案中详细体现。
史密斯架
引体向上辅助机+双杠
小飞鸟综合训练机
可调腿部训练器
服务对象为机关人员及亲属
明确服务对象为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本项目不对外开放经营。如此精准定位服务群体,可集中资源满足特定需求,提供更贴合的健身服务。
健身房
针对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专属的健身服务和课程。结合机关人员工作特点,设计出能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课程,提升健身效果。
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升服务对象的健身效果和体验。配备专业教练进行指导,保障运动安全和质量,让服务对象获得良好的健身感受。
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需求和反馈。通过定期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掌握服务对象的想法,以便调整服务内容。
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健身环境,满足服务对象的期望。对健身场地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同时注重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健身场地设施
注重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打造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人参与健身。
根据服务对象的反馈和需求,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内容。对课程设置、服务流程等进行调整,使服务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开展个性化的健身指导和咨询,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健身目标等制定专属的健身计划,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举办适合服务对象的健身活动和赛事,增强互动和参与感。组织健身比赛、健康讲座等活动,促进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健身活动
建立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跟踪和评估健身效果。记录服务对象的身体指标和健身进展,为后续的健身计划调整提供依据。
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饮食建议,助力其达成健身目标。结合健身课程,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高健身效果。
设置专属的休息区,让服务对象在健身之余能得到充分放松。配备舒适的座椅、饮水机等设施,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三年服务周期合同一年一签
1)契合项目实际动态:三年服务周期内采取合同一年一签的模式,充分考量了项目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在三年服务期里,每年对合同进行评估续签,可依据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实际运营状况,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比如,根据会员需求和使用情况,增减健身器材种类和数量;根据会员反馈,优化课程安排和运营时间等,确保服务契合项目需求。
合同评估续签
2)保障服务质量稳定:每年重新签订合同,促使在每一年服务中保持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态度。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全年日常运营保障,包括场馆开放、安全管理等;做好健身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器械正常使用;合理安排健身课程,保证课程质量。若某一年服务质量未达预期,采购人有权在续签时提出改进要求或更换供应商,保障服务质量稳定。
健身器材维护保养
3)促进服务持续优化:该合同模式为服务持续优化提供动力与机会。每年合同期内,积极收集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反馈意见,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改进。同时,随着健身行业发展,每年续签合同时可引入新元素,如采用更先进的健身设备、优化健身课程体系、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品质。
4)降低双方合作风险:对采购人而言,一年一签合同降低长期合作风险。若供应商某一年服务出现重大失误或无法履行合同义务,采购人可及时终止合作,避免损失扩大。对供应商来说,虽增加每年续签压力,但降低因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长期经营风险。遇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导致服务无法正常开展,双方可在续签时协商解决方案。
5)确保预算合理使用:三年服务周期合同一年一签有助于预算合理使用。采购人可根据每年实际服务情况和财政预算安排,调整下一年服务费用。每年合同谈判时,双方依据服务实际成本、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重新确定服务价格,确保预算资金高效利用,保证服务可持续性。
6)增强双方沟通协作:一年一签的合同模式促使双方在每年的合同签订过程中进行深入沟通。采购人可以更清楚地表达对下一年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供应商也能更好地了解采购人的需求变化。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双方也会因为每年的续签压力而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7)适应政策法规变化:在三年的服务周期内,可能会出现与健身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变化。一年一签的合同可以让双方在续签时,根据新的政策法规要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运营方式,确保项目的运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因政策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
项目现状理解
与原运营单位资料及运营移交
1)资料移交:主动与原运营单位对接,全面获取健身房运营相关的各类资料,涵盖会员信息、设备档案、财务记录、运营报表等。对获取的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和分类,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运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健身设备
2)设备交接:对场地内的基础水电、空调、音响、卫浴等设施,以及采购货物清单中的27项健身设备,包括有氧器械、力量器械、多功能器械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盘点。逐一记录设备的使用状况、维护历史、保修信息等,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原运营单位沟通协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无损坏缺失。
设备交接
3)运营交接:与原运营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健身房当前的运营模式、日常管理流程、会员服务情况等。学习并掌握原运营单位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4)人员培训:在完成资料和运营移交后,迅速组织新招聘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熟悉健身房的运营情况和服务要求。培训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方法、会员服务规范、安全管理知识等,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胜任工作。
5)过渡支持:在交接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与原运营单位的密切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帮助。同时,密切关注健身房的运营情况,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运营的平稳过渡,为会员提供优质、稳定的服务。
6)制度对接:了解原运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员工考勤、会员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制度。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新的制度既符合本项目的要求,又能与原有的运营习惯相衔接,为健身房的规范化运营提供制度保障。
7)会员沟通:在交接过程中,主动与会员进行沟通,向会员介绍交接的情况和后续的运营计划,消除会员的顾虑。收集会员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会员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会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基于现有场地设施开展运营
1)场地接收与资料移交:与前运营单位完成资料及运营移交工作,确保对场地设施的详细了解。明确设施的现状、使用情况以及维护记录等,为后续运营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
2)设施评估与规划:对现有的基础水电、空调、音响、卫浴等设施进行全面评估,结合运营需求制定改造和布局规划。评估设施的性能、安全性和适用性,根据健身房的功能分区和使用需求,合理规划设施的配置和布局。
3)健身器材安装与调试:根据采购货物清单,完成跑步机、椭圆机等27项健身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测试,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健身器材安装
4)场馆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有氧器械、力量器械、多功能器械等的摆放位置,营造舒适、便捷的健身环境。考虑器械的使用频率、功能互补性以及人员流动等因素,使场馆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场馆整体布局
5)日常运营保障:提供全年日常运营的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安全管理、附属设施保管、检查、维修、保养等。建立完善的日常运营管理制度,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场馆的正常运转。
6)健身课程安排:按照采购人要求,每天中午、晚上设置健身操课程,每周共10节,具体时间按采购人需求安排。根据不同会员的需求和健身目标,设计多样化的健身操课程,提高会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健身课程安排
7)人员配置与管理:配置中心主管、前台兼保洁、教练等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能,保证员工工资不低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员工福利、激励奖惩、队伍稳定及社保费用交纳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效、稳定的运营团队。
8)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价:开展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价,及时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安全、专业、规范的健身环境。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会员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优化。
9)安全保障措施:制定运动健身过程安全保障措施、危险预防方案,安排专项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和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会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会员在健身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安全保障措施
10)服务质量保障:建立服务质量监管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检验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1)员工教育与培训:制定员工教育实施方案,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通过定期培训、专业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会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合规运营:遵守采购人的行政管理、消防安全等规定和制度,合法用工,派用与采购人服务相适应的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运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项目目的理解
提升机关人员健身便利性
1)提供近在咫尺的健身场所,健身房地处杭州市上城区望潮路77号的上城区行政中心内,极大缩短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前往健身的路程,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更轻松地开启健身之旅。
2)依据采购人需求合理规划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7:00-20:30(法定假日除外),周六、周日9:00-20:30(法定假日除外),充分满足不同人员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多样化健身时间需求。
3)每日精心设置中午、晚上两个时间段的团体健身操课程,每周共计10节课程,且具体时间可完全按照采购人需求灵活安排,方便机关人员在工作间隙或下班后能便捷地参与健身活动。
团体健身操课程
4)配备足额且专业的服务人员,涵盖主管、前台兼保洁、教练等岗位。低峰时段运营人数不少于4人(其中教练人数不少于1名),高峰时段运营人数不少于5人(教练人数不少于2名),能够及时为健身人员提供专业帮助和精准指导。
服务人员
5)严格把控员工服务质量,所有服务人员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素养和上岗资质,以礼貌待人、和蔼处事的态度,为机关人员营造舒适惬意的健身氛围。
6)合理布局健身器材,结合场地面积约810平方米的实际状况,科学摆放有氧器械、力量器械、多功能器械等共计27项健身设备,使机关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各类器材。
7)做好健身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跑步机、椭圆机等各类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有效减少因设备故障给机关人员带来的不便。
8)提供附属设施保管服务,设置安全可靠的物品存放区域,让机关人员可以放心存放个人物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
9)积极配合采购人应对突发性活动的开展,组建应急服务小组,随时待命。根据采购人的需求,及时做好其他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人员的健身便利性和体验感。
应急服务小组
打造安全专业健身环境
1)保障健身安全:制定完善的运动健身过程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危险预防方案,安排专项人员全面负责安全工作。这些人员将时刻监控健身过程,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健身过程中的安全,让健身者能够安心锻炼。
2)提供专业服务:配备具有良好素养、上岗资质,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的专业人员,涵盖中心主管、前台(含保洁)、教练等。明确各岗位的详细职能,中心主管统筹管理健身房并与采购人做好日常对接;前台热情接待引导会员入场,发放钥匙和运动饮料,同时做好场地日常保洁;教练为会员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保障运动安全并教授健美操课程,全方位为健身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
健身操课程
3)维护设备正常:负责跑步机、椭圆机、史密斯架等多种健身器材的安装调试、后期管理和拓展功能开发。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为健身人员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健身器材维护
4)确保场馆运营:根据采购人需求提供全面的日常运营保障,包括安全管理、附属设施保管、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做好与前运营单位的资料移交手续,配备专业运营团队,制定详细的服务规范、标准和流程。严格按照这些规范和流程进行运营管理,为健身人员打造安全、专业、规范的健身环境。
5)安排课程合理:每天中午、晚上设置健身操课程,每周共10节,具体时间按采购人需求安排。丰富多样的健身操课程为健身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健身目标,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6)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系统的服务质量监管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检验流程。通过开展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价,广泛收集健身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健身人员的满意度。
服务质量监管
7)保障员工权益:保证员工工资不低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完善的员工福利、激励奖惩、队伍稳定及社保费用交纳方案。通过良好的待遇和激励机制,稳定员工队伍,让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健身人员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
提升服务满意度与稳定性
1)提升健身便利性与健康水平:打造安全、专业、规范的健身环境,为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便捷的健身场所,满足日常健身需求。在健身房内合理布局各类健身器械,如跑步机、椭圆机、力量训练器械等,方便会员使用。同时,根据会员的身体状况和健身目标,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指导会员科学健身,从而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
健身房内布局
跑步机
椭圆机
力量训练器械
2)保障服务质量:配备专业的运营团队,包括中心主管、前台、教练等人员。中心主管统筹管理健身房及与采购人的日常对接工作,确保信息沟通顺畅;前台人员热情接待引导会员入场,发放钥匙和运动饮料,并负责场地的日常保洁;教练指导会员训练,保证运动安全,教授健美操课程。制定完善的服务规范、标准和流程,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要求。开展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健美操课程
3)保障员工稳定性:合法用工,派用与采购人服务相适应的人员。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招标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素养和上岗资质。保证员工工资不低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员工福利、激励奖惩、队伍稳定及社保费用交纳方案。例如,为员工提供节日福利、定期组织团建活动等,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团建活动
4)提升服务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稳定的员工队伍,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开放时间运营健身房,在低峰时段运营人数不少于4人(教练人数不少于1名),高峰时段运营人数不少于5人(教练人数不少于2名),确保为会员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每天中午、晚上二个时间段设置健身操课程,每周10节课程,满足会员的健身需求。同时,根据采购人需要做好其他服务保障工作及积极配合采购人应对突发性活动的开展,提升顾客对健身房服务的满意度。
服务内容理解
全年日常运营保障服务
日常运营安全管理
1)严格把控人员出入,仅允许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进入健身房,杜绝无关人员入内,保障健身房人员的安全性与私密性。
2)安排专人负责场地巡查,实时关注健身人员运动状态,及时制止危险或不规范运动行为,预防运动伤害发生。
3)制定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性与有效性,确保疏散通道畅通,为健身人员营造安全环境。
4)加强健身器材安全检查,每日营业前对所有器材全面检查,确保无松动、损坏等安全隐患,保障健身人员使用器材安全。
5)定期维护和检查健身房电气设备,防止漏电、短路等电气事故,确保用电安全。
健身房电气设备
6)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火灾、地震、人员突发疾病等突发安全事件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应急预案
附属设施检查维护
设施类型
检查维护内容
水电设施
定期检查水管是否漏水、电路是否老化,及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水电供应正常安全。
空调系统
定期维护保养,清洁空调滤网,检查制冷制热效果,确保健身房温度适宜。
音响设备
检查运行状况,确保声音清晰、无杂音,满足健身课程和背景音乐播放需求。
卫浴设施
维护清洁和正常使用,检查马桶、洗手池等是否堵塞、漏水,定期更换损坏配件,提供良好卫生条件。
门窗
检查密封性和安全性,防止盗窃和风雨侵入。
档案管理
建立附属设施检查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检查维护时间、内容、问题及处理结果,便于跟踪管理。
运营工作规范执行
规范内容
具体要求
营业时间
严格按合同约定,周一至周五7:00-20:30(法定假日除外),周六、周日9:00-20:30(法定假日除外)营业,特殊情况提前告知采购人。
人员配置
低峰时段运营人数不少于4人(教练不少于1名),高峰时段不少于5人(教练不少于2名),保证服务质量。
员工服务
规范员工服务行为,要求礼貌待人、和蔼处事,热情接待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满意度。
服务流程
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和流程,从会员入场接待、健身指导到场地清洁等环节,按标准化流程操作,确保服务一致性和规范性。
满意度评价
定期开展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提高服务。
员工权益
合法用工,保证员工工资不低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提供完善福利、激励奖惩、队伍稳定及社保费用交纳方案,确保员工权益和队伍稳定性。
人员更换
运营期间如需更换人员,提前30天与采购人协商,经书面同意后方可更换,确保运营连续性和稳定性。
健身器材维护服务
健身器材定期保养
制定保养计划
依据不同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与性能特点,制定涵盖跑步机、椭圆机、史密斯架等所有采购健身器材的详细定期保养计划。明确每周、每月、每季度的保养项目与要求,确保器材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健身器材定期保养
保养周期
保养项目
要求
每周
清洁机身、检查螺丝紧固情况
机身无灰尘、螺丝无松动
每月
润滑关键部件、检查皮带张力
部件润滑良好、皮带张力适中
每季度
全面检查电路、调整器械参数
电路无故障、参数准确
执行保养操作
严格依照保养计划,对健身器材开展清洁、润滑、紧固等常规保养操作。仔细检查器材的关键部件,如皮带、链条、螺丝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清洁
润滑
保养操作
具体内容
检查要点
清洁
用清洁剂擦拭机身
无污渍残留
润滑
对关键部位涂抹润滑油
润滑充分
紧固
拧紧松动螺丝
螺丝牢固
器材故障及时维修
建立故障响应机制
设立专门的故障报修渠道,方便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发现健身器材故障时及时反馈。接到故障报修后,迅速响应,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检修。
器材故障及时维修
为确保故障反馈的及时性,将通过在健身房显著位置张贴报修电话、设置线上报修平台等方式,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报告故障。同时,建立故障报修记录台账,对每次报修的时间、地点、故障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跟踪和管理。
维修人员在接到报修任务后,将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和距离远近,合理安排出发时间,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将迅速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查,制定维修方案,并及时进行维修。
维修质量保障
维修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能够准确诊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维修措施。维修过程中使用合格配件,确保维修后的器材性能恢复正常,达到安全使用标准。
为保证维修质量,维修人员将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的维修资质和技能。在维修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维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使用的配件将从正规渠道采购,确保配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维修完成后,将对器材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测,确保器材能够正常运行,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同时,建立维修质量跟踪机制,对维修后的器材进行定期回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健身课程安排服务
中午晚上课程设置
为满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不同时段的健身需求,健身房在每天中午和晚上均设置健身操课程。中午时段的课程,可让工作人员在午休时适当运动,缓解工作压力,提升下午工作效率。晚上时段的课程,则为下班后的人员提供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机会,使会员能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参与健身活动。
晚上课程设置
每周十节课程规划
每周规划十节健身操课程,为会员提供充足的课程选择,使其能规律参与健身活动。合理规划课程时间和频率,避免过于集中或分散,确保会员在一周内都有机会参与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根据会员健身水平和需求,设计多样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和实用性。
每周十节课程规划
课程安排
具体说明
课程时间
合理分布在一周内,避免集中或分散
课程内容
根据会员健身水平和需求设计多样化内容
课程内容专业设计
课程内容由专业教练设计,充分考虑健身操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有氧健身操、搏击操、瑜伽等不同健身操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多样化课程方案。在设计中,注重动作规范和安全,避免会员运动受伤。同时,根据会员反馈和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有氧健身操
搏击操
瑜伽
课程类型
特点优势
有氧健身操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
搏击操
释放压力,提升身体协调性
瑜伽
修身养性,增强身体柔韧性
课程时间按需安排
课程具体时间将按采购人需求安排,充分考虑会员工作和生活节奏。与采购人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会员时间偏好和需求变化,灵活调整课程时间。在法定节假日或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下,也能根据采购人要求,合理安排课程,满足会员健身需求。
情况说明
处理方式
正常情况
按采购人需求安排课程时间
特殊情况
根据采购人要求合理调整课程
人员配备服务
主管人员统筹管理
负责统筹管理健身房的全面运营工作,确保健身房的日常运作顺畅。密切监督各岗位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健身房的高效运转。
与采购人保持密切的日常对接,及时了解采购人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响应并落实相关工作。定期向采购人汇报健身房运营情况,根据反馈调整运营策略。
制定并执行健身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标准和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制度严格执行,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监督和指导其他岗位人员的工作,定期进行工作评估和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
负责与前运营单位的资料移交手续,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仔细核对资料信息,做好交接记录,为后续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结合运营需要,合理调配资源,制定健身房的运营计划和发展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会员反馈,不断优化运营方案,推动健身房持续发展。
前台保洁人员服务
热情接待并引导会员入场,为会员发放钥匙和运动饮料,提供优质的前台服务。以亲切的态度迎接会员,解答会员疑问,营造温馨的健身环境。
前台保洁人员服务
负责运营场地的日常保洁工作,保持健身房环境的整洁卫生。制定详细的保洁计划,定时对各个区域进行清扫。
及时清理健身器材和公共区域的垃圾,定期对健身房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使用专业清洁用品,确保清洁效果,预防疾病传播。
检查场地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主管人员。每日进行设施巡检,保障会员使用安全。
协助主管人员处理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如资料整理、物资采购等。积极配合主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过程中,礼貌待人、和蔼处事,展现良好的服务形象。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会员的信任和好评。
教练人员专业指导
为会员提供专业的健身训练指导,根据会员的身体状况和健身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全面了解会员身体信息,结合专业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在会员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会员的动作规范和安全,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确保运动安全。时刻留意会员状态,避免运动损伤。
教授会员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技能,提高会员的健身效果和健康水平。定期开展健身知识讲座,分享健身经验。
每天中午、晚上按采购人需求的时间段设置健身操课程,每周共10节课程,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关注行业动态,学习先进的健身理念和技术。
与会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会员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会员意见优化教学,提高会员满意度。
高峰低峰人员配置
高峰时段人员保障
人员数量保障
高峰时段严格依据要求,配置不少于5人的运营团队,其中教练不少于2名,以充足的人员数量满足会员在高峰时段的健身需求。
建立完善的人员储备机制,针对人员突发无法到岗的情况,及时调配储备人员补充,确保高峰时段人员数量的稳定,避免因人员缺失影响服务质量。
定期对储备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储备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并胜任工作。
人员职责明确
明确主管在高峰时段的统筹协调职责,负责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并与采购人及时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要求前台人员高效接待引导会员入场,快速发放钥匙和运动饮料,同时做好场地的初步保洁工作,维持入场秩序,提升会员的入场体验。
安排教练在高峰时段增加巡场次数,及时为会员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确保会员运动安全,同时关注会员的需求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制定详细的人员职责说明书,明确各岗位在高峰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确保每个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低峰时段人员安排
必要人员配置
低峰时段安排不少于4人的运营团队,其中教练不少于1名,保障基本的服务质量,满足会员在低峰时段的健身需求。
合理调配人员岗位,安排前台人员在低峰时段进行更细致的场地保洁和设施检查工作,确保场地的整洁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低峰时段的人员进行合理排班,避免人员闲置,提高工作效率。
人员灵活调配
根据低峰时段会员的具体需求,灵活调整教练的指导重点,为有特定需求的会员提供一对一的健身规划,提升会员的健身效果。
主管在低峰时段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组织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整体业务水平。
建立人员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员工的反馈及时调整人员安排和服务策略。
员工薪资福利保障
员工最低工资保障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所有员工最低月工资不少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员工基本生活质量。
建立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密切关注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及时同步调整员工工资,确保工资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工资发放方面,做到及时、足额,每月按照规定日期准时发放工资,不拖欠员工工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对于加班工资,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和发放,保障员工在加班情况下的合理收入。
员工福利方案制定
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病假、婚假、产假等法定假期,让员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照顾。
发放节日福利,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发放礼品或补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节日福利
提供健康体检福利,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
健康体检福利
设立员工培训基金,鼓励员工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提供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减轻员工的生活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组织员工团建活动,如户外拓展、聚餐等,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员工团建活动
社保费用交纳方案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
及时办理社保登记和变更手续,确保员工社保权益不受影响,避免因手续问题导致员工社保中断。
定期核算社保费用,保证社保费用的准确缴纳,避免出现多缴或少缴的情况。
向员工宣传社保政策,提高员工对社保的认识和了解,让员工清楚自己的社保权益和义务。
突发情况应对服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应急方案制定
①制定全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详细涵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设备故障等各类可能出现的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②明确应急处理流程,从事件发生的报告机制到各部门的协同响应,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应急人员培训
①对应急处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在复杂情况下冷静处理问题。
应急人员培训
②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应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应急演练
特殊活动配合服务
活动响应机制
①建立特殊活动响应机制,设立专门的对接小组,确保在接到采购人的特殊活动需求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沟通活动细节。
②明确活动配合服务的流程和责任分工,从活动策划到现场执行,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活动服务保障
①根据特殊活动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包括场地布置、设备调试、人员安排等,确保活动现场的各项设施和服务符合要求。
活动服务保障
场地布置
②与采购人保持密切沟通,安排专人跟踪活动进展,及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方案,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顾客满意度管理
顾客满意度评价
1)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每月精心设计详细问卷,针对健身房设施设备、课程安排、服务人员态度、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向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会员展开满意度调查。
2)设置意见反馈箱:于健身房显眼位置放置意见反馈箱,方便会员随时提出意见与建议,保障信息收集渠道的畅通。
意见反馈箱
3)进行会员访谈:每季度选取部分会员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其需求以及对服务的真实感受,为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会员访谈
4)建立线上评价渠道: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通线上评价功能,使会员能更便捷地进行评价与反馈,提高评价的及时性。
5)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对收集到的评价信息分类整理并统计分析,找出会员满意度较高和较低的项目,为后续服务优化提供方向。
服务问题及时改进
1)建立问题台账:对会员反馈的服务问题详细记录,涵盖问题描述、出现时间、涉及人员等信息,确保问题可追溯。
2)明确责任主体:依据问题类型和涉及部门,确定负责解决问题的具体人员或团队,保证问题有人处理。
3)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每个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能及时有效解决。
4)跟踪整改进度:定期对整改情况检查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防止问题反复。
5)及时反馈结果:将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会员,让他们了解问题解决进度和结果,增强会员的信任。
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总结经验教训:定期对服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分析成功与失败原因,为后续服务提供参考,避免重蹈覆辙。
2)开展服务培训:根据会员需求和反馈,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培训
3)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保持服务的先进性。
4)加强与会员的沟通:定期组织会员活动,加强与会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新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会员满意度。
5)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设备配置理解
跑步机
跑步机日常使用管理
管理措施
具体内容
制定使用规范
制定跑步机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流...
上城区行政中心健身房服务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