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图书馆新型文化服务空间设备购置投标方案
第一章 投标产品技术指标响应情况
4
第一节 技术指标响应完整性
4
一、 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
4
二、 AI阅读屏55寸
15
三、 AI数字人屏
28
四、 瀑布流阅读屏
40
五、 大咖讲书架
51
六、 有声听书墙
64
七、 光影阅读屏
77
八、 技术响应表完整性
88
第二节 正偏离指标证明材料
104
一、 产品宣传页与白皮书
104
二、 制造商官网信息截图
118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133
四、 认证证书文件
145
五、 材料归档与索引
160
第二章 供货安装调试方案
167
第一节 供货时间安排
167
一、 合同签订后生产规划
167
二、 分批次运输配送方案
179
第二节 安装调试计划
186
一、 设备拆封验收流程
186
二、 系统功能调试方案
207
第三节 拆箱安装验收进度
220
一、 采购人代表联合验收
220
二、 安装阶段进度管控
228
第四节 组织验收方案
235
一、 现场验收实施细则
235
二、 验收文档提交规范
255
第三章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261
第一节 运行流程
261
一、 设备采购检验环节
261
二、 安装调试质量控制
275
三、 验收交付管理
287
第二节 保证措施
305
一、 质量证明文件体系
305
二、 关键部件质量保障
321
三、 标准符合性验证
333
第三节 安全措施
340
一、 运输安全防护
340
二、 安装调试安全
357
三、 人员安全管理
365
第四节 备品备件仓储
381
一、 核心设备备件储备
381
二、 仓储环境管理
393
三、 调拨响应机制
411
第五节 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440
一、 全过程质量管控
440
二、 质量管理体系执行
451
三、 质量问题处理
466
第四章 培训方案
481
第一节 培训时间计划
481
一、 合同期内培训总安排
481
二、 培训实施保障流程
494
第二节 培训内容设计安排
502
一、 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培训
502
二、 AI阅读屏操作培训
511
三、 AI数字人屏使用教学
519
四、 其他设备专项培训
530
第三节 培训内容重点难点
540
一、 系统对接操作重点
540
二、 AI功能操作难点
557
三、 设备维护关键环节
572
第四节 预期效果
581
一、 培训成果量化指标
581
二、 培训质量保障措施
597
第五章 售后服务响应方案
613
第一节 售后响应时间
613
一、 报修通知即时响应机制
613
二、 服务响应时效承诺
623
第二节 故障解决时间及措施
643
一、 故障分级处理机制
643
二、 备用设备支持保障
654
第三节 质保期内外维护
661
一、 三年整机质保服务内容
661
二、 质保期满后维护服务
672
第四节 应急处理措施
680
一、 应急响应预案体系
680
二、 设备运行恢复保障
699
投标产品技术指标响应情况
技术指标响应完整性
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
功能要求逐条响应
系统对接功能响应
应用系统软件与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通过SIP2/NCIP无缝对接,严格遵循该要求,可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准确传输,确保图书馆业务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与图书馆现有后台业务系统对接创建读者信息,系统软件支持图书馆现有的办证信息录入功能,无论是新读者的信息创建,还是已有读者信息的更新,都能完全满足需求。系统软件支持图书馆现有的办证信息录入功能,可选择录入读者电话号码信息,办证业务流程符合图书馆现有基础流程,从信息录入到证件办理完成,全面响应办证流程相关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
在数据对接方面,通过SIP2/NCIP协议,能够将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中的读者借阅信息、办证信息等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中,方便图书馆进行统一管理和统计。在办证信息录入时,可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是否录入读者电话号码信息,并且办证业务流程严格遵循图书馆现有的基础流程,保证了办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此外,系统还具备数据校验和纠错功能,在数据传输和录入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若发现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会及时提示并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还支持与图书馆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如财务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等,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读者操作功能响应
具备读者证卡识别、图书借阅等多种功能,支持多种登录方式,包括二维码读者证登录、集成二代身份证阅读功能等,满足多样化的登录需求。无论是使用传统的读者证卡,还是通过二维码或二代身份证进行登录,都能快速、准确地识别读者身份,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具备多本识别、防抽换等功能,可对多种流通资料进行借还操作,在借还书过程中,能够同时识别多本图书,并且有效防止读者在借还过程中抽换图书,保障借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配备触摸显示屏和简单界面互动操作,设备空闲时自动播放相关介绍材料,有读者自助操作的实时记录日志功能。触摸显示屏的操作简单直观,读者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操作,如查询图书信息、办理借阅手续等。设备空闲时自动播放的相关介绍材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实时记录日志功能则为读者和管理员提供了操作记录的查询依据,方便后续的管理和统计。
此外,系统还具备智能提示功能,在读者操作过程中,若出现错误或不规范的操作,系统会及时给予提示,引导读者正确操作。同时,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读者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图书借还操作
光影阅读屏
其他功能响应
系统可配置显示读者信息,界面语言中英文切换,满足不同用户的语言需求。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语言界面,方便地查看自己的借阅信息、办证信息等。有读者查重功能,可按图书馆规则收取读者证押金,读者证办理完毕后自动打印办证操作凭证小票,具备读者证密码自动分配功能,软件界面有友好操作提示,有充值功能。读者查重功能可以避免读者信息的重复录入,提高办证效率;按图书馆规则收取读者证押金,保证了图书馆的资金安全;自动打印办证操作凭证小票,为读者提供了办证的凭证;读者证密码自动分配功能,提高了读者证的安全性;友好的操作提示和充值功能,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系统内部模块采用标准串口、USB接口与自助借还机内部工控机连接,配备内置热敏式打印机,确保设备的连接和打印功能正常。标准串口和USB接口的使用,保证了内部模块之间的稳定通信,使得设备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内置热敏式打印机可以快速、清晰地打印出借阅凭证、办证小票等信息,满足了图书馆业务的实际需求。
此外,系统还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定期对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若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可通过备份数据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系统还支持软件升级,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设备的软件进行升级,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馆员设备管理
硬件参数核对情况
外观及材质参数
外观占地面积≤0.6M²,视觉高度在≤1.1m-1.5m之间,严格控制设备的占地面积和视觉高度,使其能够适应图书馆的各种空间布局,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同时也不会影响读者的视线和通行。机体材质为优质冷轧钢板,箱体人性化设计,所有部件设计安装于箱内,一体化,美观大方,箱门设计安全锁,散热系统良好,确保设备的结构和散热性能。优质冷轧钢板的使用,保证了设备的坚固耐用;人性化的箱体设计,方便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安全锁的设计,防止了设备的非法开启;良好的散热系统,保证了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结构稳固,防脱落设计,外表设计圆滑,无锋利棱角,内部布线系统严密,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稳固的结构和防脱落设计,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或松动的情况;圆滑的外表和无锋利棱角的设计,避免了读者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严密的内部布线系统,防止了电线的缠绕和短路,保证了设备的电气安全。
此外,设备的外观还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具有防水、防尘、防腐蚀等功能,能够适应图书馆复杂的环境。同时,设备的颜色和造型也可以根据图书馆的整体风格进行定制,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大咖讲书架
操作区域参数
读者操作台高度846mm+/-10mm,触摸屏居于读者操作视线平行端,触摸屏离地高度≤1350+/-10mm,确保读者操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合理的操作台高度和触摸屏位置,使得读者在操作设备时不需要弯腰或仰头,减少了身体的疲劳。整机集成工业控制计算机等多个模块,工控主机为i3/4G内存/500G硬盘,操作系统Windows,保证设备的计算和运行能力。工业控制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3处理器、4G内存和500G硬盘的配置,能够满足设备的各种计算和存储需求;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使得设备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触摸显示屏为21.5寸触摸屏,显示分辨率1920×1080,提供清晰的显示效果。大尺寸的触摸屏和高分辨率的显示,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设备上显示的信息,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操作区域还配备了照明设备,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也能保证读者清晰地看到操作界面。同时,操作区域的表面还采用了防滑处理,防止读者在操作过程中手部打滑,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身份识别集成
其他硬件参数
打印机为热敏打印机,纸宽≥80mm,纸直径≥¢80mm,满足打印需求。热敏打印机具有打印速度快、噪音小、清晰度高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打印出借阅凭证、办证小票等信息。RFID阅读器符合ISO15693、ISO18000-3标准,工作频率为13.56MHz,读写距离可达15cm以上,确保图书识别的准确性和范围。符合国际标准的RFID阅读器,能够与图书馆的其他设备进行兼容,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15cm以上的读写距离,使得读者在借还书时更加方便。
发卡器及收抄机存卡数量120张,存钞数量500张,身份证阅读器为ISO14443B协议,收钞机可识别多种纸币类型,发卡机适用卡片有一定规格,发卡RFID阅读器符合相关标准,满足设备的发卡和收钞功能。发卡器和收钞机的大容量设计,减少了设备的频繁补充卡片和现金的次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身份证阅读器和收钞机的多种功能,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此外,设备还配备了电源保护装置,能够防止设备因电压波动、短路等原因受到损坏。同时,设备还具备防雷功能,在雷雨天气下也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系统对接兼容性确认
与后台系统对接
应用系统软件与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通过SIP2/NCIP无缝对接,确保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准确传输。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大量的读者借阅信息、办证信息等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中,通过SIP2/NCIP协议的无缝对接,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保证了图书馆业务的正常开展。系统软件接口直接通过标准接口与后台业务系统连接,保证系统对接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标准接口的使用,使得系统与后台业务系统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了因接口不兼容而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可与图书馆现有后台业务系统对接创建读者信息,实现与现有系统的良好兼容。无论是新读者的信息创建,还是已有读者信息的更新,都能与图书馆现有后台业务系统进行良好的对接,保证了读者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同步方面,应用系统软件会定期将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中的数据与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同步,确保两边的数据一致。若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系统会自动进行纠错和更新。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的批量传输和实时传输,以满足图书馆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此外,系统还具备数据加密功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并且,系统还会对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
内部模块连接
系统内部模块采用标准串口、USB接口与自助借还机内部工控机连接,确保内部模块之间的稳定通信。标准串口和USB接口的使用,使得内部模块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信号传输更加稳定,避免了因连接不稳定而导致的设备故障。设备系统通过简单的硬件转换可以升级,方便系统的更新和扩展。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设备系统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更新,通过简单的硬件转换即可实现系统的升级,降低了升级成本和难度。系统提供自动续连功能,保证设备在网络中断后能自动恢复连接。在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网络中断的情况,自动续连功能可以使得设备在网络恢复后自动重新连接到网络,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硬件转换升级方面,可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对设备的内部模块进行更换或添加,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例如,增加内存、更换处理器等。同时,系统还支持软件的在线升级,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设备的软件进行升级,无需到设备现场进行操作。
此外,系统还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当内部模块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管理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系统还会记录故障信息,方便后续的维修和排查。
设备自动检测报警
身份识别集成
系统具备集成二代身份证阅读功能,可集成1-2种身份识别装置,满足不同的身份识别需求。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身份识别方式,如二代身份证、二维码读者证等,系统的集成多种身份识别装置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提高了身份识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二维码读者证登录功能,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方式,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二维码读者证登录功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登录方式,同时多种身份验证方式的支持,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可与图书馆现有后台业务系统对接创建读者信息,确保身份识别信息与后台系统的兼容性。通过与后台业务系统的对接,能够将读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后台系统中,方便图书馆进行统一管理。
身份识别方式
功能特点
与后台系统兼容性
二代身份证阅读
快速准确识别读者身份信息
可将身份信息同步到后台系统
二维码读者证登录
便捷的登录方式,支持多种验证
身份信息与后台系统实时对接
其他身份识别装置
根据集成情况而定
确保与后台系统兼容
在身份识别过程中,系统会对读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防止信息泄露。同时,系统还会对身份识别的过程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追溯和处理。此外,系统还支持多因素身份验证,如结合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读者操作流程匹配度
借还操作流程
具备读者证卡识别、图书借阅等多种功能,支持多本识别、防抽换等功能,可对多种流通资料进行借还操作,与图书馆的借还流程高度匹配。在借还书过程中,通过读者证卡识别和多本识别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读者身份和借阅的图书信息,防抽换功能则保证了借还操作的安全性。有读者自助操作的实时记录日志功能,方便读者和管理员查询操作记录。读者可以通过查询操作记录,了解自己的借阅历史和归还情况;管理员可以通过查询操作记录,对读者的借还行为进行监管和统计。系统可配置显示读者信息,让读者清晰了解自身的借阅情况。读者可以在设备上随时查看自己的借阅信息,如借阅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
操作步骤
设备功能支持
与图书馆流程匹配情况
读者证卡识别
快速准确识别
高度匹配
图书借还
支持多本识别、防抽换
完全契合
操作记录查询
实时记录日志
方便管理和查询
读者信息显示
可配置显示
清晰展示借阅情况
在借还操作流程中,系统还会对图书的借阅状态进行实时更新,确保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信息准确无误。同时,系统还会对逾期未还的图书进行提醒,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读者及时归还图书。
办证操作流程
系统软件支持图书馆现有的办证信息录入功能,可选择录入读者电话号码信息,办证业务流程符合图书馆现有基础流程,确保办证流程的一致性。从读者信息录入到证件办理完成,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图书馆的现有基础流程,保证了办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可按图书馆规则收取读者证押金,读者证办理完毕后自动打印办证操作凭证小票,有读者证密码自动分配功能,与图书馆的办证流程相匹配。按图书馆规则收取读者证押金,保证了图书馆的资金安全;自动打印办证操作凭证小票,为读者提供了办证的凭证;读者证密码自动分配功能,提高了读者证的安全性。软件界面有友好操作提示,方便读者进行办证操作。友好的操作提示可以引导读者正确地完成办证流程,减少了读者的操作失误。
在办证信息录入方面,系统会对读者输入的信息进行校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若读者输入的信息有误,系统会及时提示读者进行修改。同时,系统还会对读者证的办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方便读者查询办证进度。
此外,系统还支持办证信息的批量导入和导出,方便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的读者证办理工作。管理员可以通过批量导入功能,将读者的信息一次性导入到系统中,提高了办证效率。
充值及其他操作
有充值功能,满足读者的充值需求。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中,读者可能需要对读者证进行充值,以便进行借阅、打印等操作,充值功能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具备读者查重功能,避免读者信息重复。在读者办证或借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重复录入的情况,读者查重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系统具备集成二代身份证阅读功能,可集成1-2种身份识别装置,方便读者进行身份验证。多种身份识别装置的集成,使得读者在进行身份验证时更加灵活和便捷。
在充值操作方面,系统支持多种充值方式,如现金充值、银行卡充值、微信充值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同时,系统会对充值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读者查询充值历史。
此外,系统还具备挂失和解挂功能,若读者的读者证丢失或被盗,可通过系统进行挂失操作,防止他人冒用。在找回读者证后,可通过系统进行解挂操作,恢复读者证的正常使用。
设备管理功能完整性
馆员操作界面
提供馆员操作界面,方便馆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馆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设置和调整,如开关机时间、借阅规则等。提供本地管理员信息配置接口,可对管理员信息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本地管理员信息配置接口,图书馆可以对不同级别的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操作安全。提供自动开关机时间设置功能,可根据图书馆的营业时间进行合理设置。自动开关机时间设置功能可以使得设备在图书馆营业时间内自动开机,在非营业时间自动关机,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馆员操作界面方面,系统采用了简洁直观的设计风格,使得馆员能够快速上手进行操作。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操作指南和帮助文档,方便馆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进行查询。
此外,系统还支持远程管理功能,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无需到设备现场进行操作。这对于大型图书馆或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图书馆分馆来说,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设备检测与报警
具备自动检测报警功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自动检测报警功能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设备的温度、湿度、电压等,若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馆员进行处理。有日志记录功能,记录设备的操作和运行情况,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记录设备的每一次操作和运行情况,如借还书记录、开关机时间等,为图书馆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借还书区域、卡证区、打印口具备光电指引功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光电指引功能可以引导读者正确地进行借还书、办证等操作,减少了操作失误,提高了操作效率。
在设备检测方面,系统会定期对设备的各项硬件指标进行检测,如内存使用情况、硬盘状态等,若发现硬件故障,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系统还会对设备的软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如系统是否出现卡顿、死机等情况,若发现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功能,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及时了解设备的情况。
系统功能与升级
电子锁(打印仓)可刷RFID卡打开,保障打印仓的安全。刷RFID卡打开电子锁的方式,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打印仓,防止了打印仓内的文件被非法获取。设备系统通过简单的硬件转换可以升级,方便系统的更新和扩展。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设备系统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更新,通过简单的硬件转换即可实现系统的升级,降低了升级成本和难度。系统具备自动关机和定时开启、关闭服务功能,无线网络功能,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自动关机和定时开启、关闭服务功能可以根据图书馆的营业时间进行合理设置,节约了能源;无线网络功能可以使得设备在无线上网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在系统升级方面,可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对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例如,更新操作系统、增加功能模块等。同时,系统还支持软件的在线升级,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设备的软件进行升级,无需到设备现场进行操作。
此外,系统还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定期对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若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可通过备份数据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AI阅读屏55寸
智慧平台接入测试
平台兼容性测试
网络环境测试
1)在不同网络带宽下,全面测试AI阅读屏接入智慧管理平台的稳定性,精确记录连接成功率和响应时间,以评估设备在各种网络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2)模拟网络中断和恢复的情况,细致检查设备是否能自动重新连接到平台,且确保数据不丢失,保障设备在网络异常时的可靠性。
3)测试在不同网络类型(如Wi-Fi、有线网络)下,设备与平台的兼容性和性能表现,确保设备在多样化网络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
系统配置测试
1)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和设备配置下,深入测试AI阅读屏接入平台的功能是否正常,涵盖远程控制、数据同步等核心功能,确保设备在多种系统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2)检查设备在低配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严格确保不会出现卡顿或功能异常,保证设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3)验证平台对不同设备型号的兼容性,全面确保所有符合要求的AI阅读屏都能正常接入,实现设备与平台的无缝对接。
数据传输测试
1)测试设备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准确性,对资源更新信息、借阅记录等关键数据进行精确验证,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检查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保证设备能及时获取平台的最新指令和信息,提高设备的响应速度和使用效率。
3)验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取多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远程控制功能测试
基本操作测试
1)使用手机小程序对AI阅读屏进行远程开机、关机操作,详细记录设备的响应时间和成功率,评估设备远程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测试远程重启设备的功能,仔细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重启并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快速恢复正常。
3)验证远程控制设备的其他基本操作,如调节亮度、音量等是否正常,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远程操作体验。
功能切换测试
1)通过手机小程序远程切换AI阅读屏的阅读模式,如原貌版和文本版,检查切换是否流畅,确保用户在不同阅读模式间的无缝切换。
2)测试远程控制设备更新资源的功能,确保设备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期刊、图书等资源,为用户提供最新的阅读内容。
3)验证远程控制设备调整音量、亮度等参数的功能是否正常,满足用户对设备个性化设置的需求。
稳定性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不同距离和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
在不同距离和网络环境下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记录操作的成功率和响应时间
网络不稳定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模拟网络不稳定的情况
检查设备是否能在网络恢复后继续正常接收远程控制指令
长时间稳定性
连续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确保在连续操作下设备不会出现故障或异常
数据同步测试
借阅记录同步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借阅记录更新及时性
在AI阅读屏上进行借阅操作
检查平台上的借阅记录是否及时更新
借阅记录准确性
对比平台和设备上的借阅记录
验证借阅记录的准确性,包括借阅时间、归还时间、图书信息等
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同步情况
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借阅操作
确保数据不丢失
用户信息同步测试
1)在平台上修改用户信息,仔细检查AI阅读屏上的用户信息是否及时更新,保证用户信息在设备和平台间的一致性。
2)验证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涵盖姓名、联系方式、借阅权限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测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的同步情况,确保数据不丢失,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资源更新同步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资源更新及时性
在平台上更新资源信息
检查AI阅读屏上的资源是否及时更新
资源更新准确性
对比平台和设备上的资源信息
验证资源更新的准确性,包括期刊、图书的数量和内容是否一致
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同步情况
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资源更新操作
确保设备能及时获取最新资源
AI人脸识别功能验证
识别准确率测试
人员多样性测试
1)选取不同年龄、性别、肤色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测试,全面记录识别准确率和识别时间,以评估设备对不同人群的识别能力。
2)分析不同人群的识别准确率差异,深入确保设备对各类人群都能准确识别,避免因人群特征差异导致的识别误差。
3)测试在不同人员数量下的识别准确率,细致检查设备的处理能力,保证设备在高流量情况下的识别效率。
AI人脸识别准确率测试
光照条件测试
1)在强光、弱光和逆光等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人脸识别测试,精确记录识别准确率和识别时间,评估设备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的性能。
2)分析光照条件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深入确保设备在各种光照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提高设备的适应性。
3)测试设备在光照变化时的自适应能力,仔细检查是否能快速调整识别参数,保障设备在光照动态变化时的识别稳定性。
面部表情和姿态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不同面部表情和姿态下的识别准确率
模拟不同的面部表情和姿态,如微笑、皱眉、侧头等
记录识别准确率
面部表情和姿态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
分析不同表情和姿态下的识别结果
确保设备能准确识别各种表情和姿态下的人脸
动态面部表情和姿态变化时的识别能力
模拟动态面部表情和姿态变化
检查是否能实时准确识别
识别速度测试
单人识别速度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单人识别时间
使用单个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测试
记录从人脸出现到识别结果输出的时间
识别速度准确性
多次测试取平均值
确保识别速度的准确性
识别速度与设备性能的关系
分析识别速度与设备性能的关联
检查是否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多人识别速度测试
1)在不同人员流量下进行人脸识别测试,全面记录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评估设备在高流量场景下的识别效率。
2)分析人员流量对识别速度的影响,深入确保设备在高流量情况下也能快速准确识别,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测试设备在连续识别多人时的性能表现,仔细检查是否会出现明显延迟,保障设备在连续识别任务中的稳定性。
动态识别速度测试
1)模拟人员动态经过AI阅读屏的情况,精确测试人脸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评估设备在动态场景下的识别能力。
2)分析动态情况下识别速度的变化,深入确保设备能实时准确识别移动中的人脸,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3)测试设备在不同移动速度下的识别能力,细致检查是否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智能推荐验证
推荐资源相关性测试
1)分析AI阅读屏根据用户人脸识别结果推荐的数字资源,全面检查资源与用户兴趣和需求的相关性,确保推荐资源的针对性。
2)统计推荐资源的准确率,深入评估推荐算法的性能,为算法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3)测试在不同用户行为习惯下的推荐效果,如阅读历史、借阅记录等,确保推荐的资源具有针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推荐资源多样性测试
1)检查AI阅读屏推荐的数字资源的多样性,涵盖期刊、图书、有声书等不同类型,确保资源的丰富度。
2)评估推荐资源的丰富度,深入确保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3)测试在不同用户群体下的推荐资源多样性,确保推荐的资源适合各类用户,扩大资源的受众范围。
推荐效果评估
1)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全面评估AI阅读屏智能推荐功能的效果,了解用户对推荐资源的满意度。
2)分析用户对推荐资源的点击率和借阅率,深入评估推荐算法的有效性,为算法优化提供依据。
3)根据评估结果,对推荐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推荐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双扫码借阅实现方式
微信扫码借阅流程
扫码验证
1)用户打开微信扫描AI阅读屏上的借阅二维码,系统自动识别二维码信息,确保借阅流程的便捷性。
2)验证二维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严格确保用户扫码操作的合法性,保障借阅流程的安全性。
3)检查用户微信账号的绑定情况,若未绑定,引导用户进行绑定操作,完善用户信息管理。
资源选择
1)系统验证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显示可借阅的数字资源列表,包括期刊、图书等,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要借阅的资源,可查看资源的详细信息,方便用户做出决策。
3)检查资源的可借阅状态,确保用户选择的资源可以正常借阅,避免借阅失败的情况发生。
借阅确认
1)用户选择要借阅的资源后,确认借阅信息,包括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明确借阅责任和义务。
2)系统提示用户确认借阅申请,用户点击确认后提交申请,完成借阅流程的操作。
3)检查借阅申请的合法性,确保用户符合借阅条件,保障借阅流程的规范性。
APP扫码借阅流程
扫码验证
1)用户打开APP扫描AI阅读屏上的借阅二维码,系统自动识别二维码信息,实现便捷的借阅操作。
2)验证二维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确保用户扫码操作的合法性,保障借阅流程的安全可靠。
3)检查用户APP账号的绑定情况,若未绑定,引导用户进行绑定操作,完善用户信息管理。
APP扫码借阅流程
资源选择
1)系统验证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显示可借阅的数字资源列表,包括期刊、图书等,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
2)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要借阅的资源,可查看资源的详细信息,帮助用户做出合适的选择。
3)检查资源的可借阅状态,确保用户选择的资源可以正常借阅,提高借阅成功率。
借阅确认
1)用户选择要借阅的资源后,确认借阅信息,包括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明确借阅的各项信息。
2)系统提示用户确认借阅申请,用户点击确认后提交申请,完成借阅流程。
3)检查借阅申请的合法性,确保用户符合借阅条件,保障借阅流程的合规性。
借阅信息同步
实时同步测试
1)在微信和APP上进行扫码借阅操作,全面检查智慧管理平台上的借阅信息是否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2)记录同步时间,精确确保同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借阅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3)测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同步情况,确保信息同步的稳定性,保障借阅信息的准确传递。
信息准确性验证
1)核对微信、APP和智慧管理平台上的借阅信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信息误差。
2)检查借阅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借阅时间、归还时间、资源信息等,保障信息的全面性。
3)验证在不同操作场景下的信息准确性,如续借、归还等,确保信息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
期刊资源数量核查
同步可靠性检查
1)模拟网络故障和系统异常情况,全面检查借阅信息的同步可靠性,评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验证在异常情况下信息是否能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确保信息的连续性。
3)检查平台上的借阅记录是否与用户操作一致,确保信息同步的准确性,保障借阅管理的正常进行。
正版资源数量达标情况
期刊资源数量核查
数量统计
1)对AI阅读屏上的期刊资源进行全面统计,精确记录期刊的种类和期数,为资源评估提供准确数据。
2)与招标文件要求的期刊数量进行对比,确保满足不少于4000种和大于20万期的要求,保障资源的充足性。
3)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后续资源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授权核查
1)核对期刊的授权信息,包括授权协议、授权时间等,确保所有期刊均为正版直接授权,保障资源的合法性。
2)检查授权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确保期刊资源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法律风险。
3)验证授权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保障授权信息的准确无误。
更新情况检查
1)检查期刊资源的更新情况,确保资源能自动更新,保持时效性,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期刊内容。
2)查看最新期刊的期数和种类,确保更新的资源符合要求,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3)验证更新机制的稳定性,确保资源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期刊资源的持续更新。
图书资源数量核查
数量统计
1)对AI阅读屏上的图书资源进行全面统计,准确记录图书的数量,为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与招标文件要求的图书数量进行对比,确保满足不少于50000册的要求,保障图书资源的丰富性。
3)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图书资源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授权核查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结果
授权协议核对
核对图书的授权协议
确保所有图书均为正版直接授权
授权时间检查
检查图书的授权时间
确保授权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授权信息完整性验证
验证授权信息的完整性
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更新情况检查
1)检查图书资源的更新情况,确保资源能自动更新,保持时效性,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图书内容。
2)查看最新图书的版本和种类,确保更新的资源符合要求,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3)验证更新机制的稳定性,确保资源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图书资源的持续更新。
资源质量验证
内容质量检查
1)对期刊和图书资源的内容进行抽查,仔细检查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资源内容的高质量。
2)核对资源的版权信息,确保内容的合法性,避免版权纠纷。
3)检查资源的可读性,确保文字清晰、排版合理,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格式验证
1)检查资源的格式是否符合AI阅读屏的要求,包括原貌版和文本版的显示效果,确保资源在设备上的正常显示。
2)验证资源在不同设备和系统上的兼容性,确保能正常显示和阅读,提高资源的通用性。
3)检查资源的下载和存储格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资源的可靠存储和使用。
用户反馈评估
1)通过用户反馈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用户对资源质量的满意度,获取用户的真实意见。
2)分析用户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资源质量。
3)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评估资源的可用性和实用性,为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AI数字人屏
人机问答交互性能
云语音交互流畅性
语音识别准确率
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精准识别用户语音指令,大幅减少误识别情况。经过大量严格测试和验证,在不同口音、语速和语言表达习惯下,都能准确理解用户意图。通过不断收集实际使用数据,对语音识别模型进行持续优化改进,确保语音识别准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语音交互体验。
响应速度保障
接收到用户语音指令后,能迅速做出响应,将平均响应时间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用户感受高效交互体验。采用先进服务器架构和数据处理技术,确保系统快速处理语音信息并给出准确回答。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深度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响应速度的潜在问题,全方位保障人机问答交互的高效性。
多轮对话连贯性
支持多轮人机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保持上下文的高度连贯性,精准理解用户后续问题,杜绝答非所问情况。运用智能语义分析和对话管理技术,实现对话自然流畅进行,为用户提供智能、人性化交互体验。对多轮对话进行全面模拟测试和精细优化,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对话场景下稳定运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查询资源准确性
资源分类合理性
对期刊、图书、听书等数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采用专业分类体系,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定位所需资源。从资源主题、类型、年代等多维度进行分类,提高分类准确性和细致度,满足用户不同查询需求。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习惯,持续优化资源分类体系,提升分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回答专业性
查询结果相关性
用户查询资源时,提供的查询结果与关键词高度相关,有效减少无关信息干扰。借助智能匹配算法和语义理解技术,准确分析用户查询意图,提供最相关数字资源。对查询结果进行精心排序和筛选,优先展示与查询需求最匹配资源,提高查询结果质量和可用性。
资源更新及时性
及时更新数字资源,确保查询到的资源最新、有效。建立完善资源更新机制,定期对资源检查更新,保证资源时效性和准确性。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用户需求,及时补充更新热门资源,为用户提供全面数字资源查询服务。
更新周期
更新内容
更新方式
每周
热门期刊、图书
系统自动同步
每月
全部资源数据检查
人工审核与系统更新结合
每季度
资源分类体系优化
根据用户反馈调整
智能问答服务质量
问题理解深度
能深入理解用户问题含义和意图,不局限于表面语义理解,挖掘问题背后潜在需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分析技术,对用户问题深度解析,提供精准回答。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升对各种问题的理解能力,满足用户多样化问题需求。
问题理解深度
回答准确性
提供的回答准确无误,数据和信息来源可靠,为用户提供正确指导和建议。对回答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和验证,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持续优化回答生成算法,提高回答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错误或模糊回答。
回答专业性
回答具有专业性和深度,体现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由专业团队支持和维护智能问答服务,确保回答专业性和权威性。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回答专业性水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智能问答服务。
数字资源格式切换支持
原貌与文本格式切换
切换速度保障
实现快速的原貌与文本格式切换,将切换时间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用户无需长时间等待。通过优化系统性能和数据处理流程,显著提高切换速度,有效减少用户等待时间。对切换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切换速度的问题,确保切换高效性。
原貌与文本格式切换
资源类型
平均切换时间
优化措施
期刊
≤1秒
数据预加载
图书
≤2秒
多线程处理
有声资源
≤0.5秒
缓存技术应用
内容完整性
在格式切换过程中,保证数字资源内容完整无缺,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对切换后的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和验证,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确保切换过程中数据不丢失、不损坏,全方位保障内容完整性。
资源类型
检查项目
保障措施
期刊
文章内容、图片
数据备份与对比
图书
章节内容、目录
多版本验证
有声资源
音频内容、字幕
双轨校验
格式兼容性
支持多种原貌和文本格式的数字资源,确保切换过程中能兼容不同格式文件。对常见文件格式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避免出现格式不兼容问题。不断更新和优化格式兼容性,适应数字资源格式变化需求,为用户提供广泛阅读选择。
在线阅读体验
阅读流畅性
在线阅读过程中,确保页面加载速度快,无卡顿现象,让用户流畅阅读数字资源。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和数据传输协议,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保证阅读流畅性。对在线阅读系统实时监控和优化,及时解决影响阅读流畅性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体验。
界面舒适性
设计舒适的阅读界面,字体大小、颜色、背景等参数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提高阅读舒适性。优化界面布局,减少不必要干扰元素,使用户专注阅读内容。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习惯,持续改进阅读界面设计,提升界面舒适性和易用性。
功能实用性
提供实用的在线阅读功能,如书签、批注、搜索等,方便用户阅读和学习。对在线阅读功能不断优化和扩展,满足用户多样化阅读需求。定期收集用户反馈意见,根据需求改进和完善功能,提高实用性和便捷性。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优化方向
书签
可标记阅读位置
支持多平台同步
批注
可添加文字注释
批注分享与交流
搜索
按关键词查找内容
智能联想与纠错
扫码阅读便捷性
扫码识别准确性
具备高准确性的扫码识别能力,能快速、准确识别二维码,确保扫码借阅顺利进行。采用先进扫码识别算法和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对扫码识别设备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识别准确性和可靠性。
扫码环境
识别准确率
优化措施
强光
≥99%
自动调节曝光
弱光
≥98%
增强补光功能
复杂背景
≥97%
图像预处理
借阅流程简便性
简化扫码借阅流程,减少不必要操作步骤,让用户快速完成借阅。优化借阅系统设计和操作逻辑,提高借阅流程简便性和易用性。为用户提供详细借阅指南和帮助信息,使用户轻松掌握借阅流程。
借阅体验优化
不断优化扫码借阅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习惯,对借阅流程和界面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优质客户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借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借阅体验。
大语言模型应用效果
智能问答精准度
问题理解准确性
能准确理解用户问题含义和意图,对问题进行精准语义分析和解读。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对各种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减少误解和误判。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对新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理解准确性。
回答精准度保障
提供的回答精准无误,数据和信息来源可靠,为用户提供准确指导和建议。对回答内容严格审核和验证,确保精准性和权威性。持续优化回答生成算法,提高回答精准度和逻辑性,避免模糊或不准确回答。
多领域知识覆盖
大语言模型具备广泛知识覆盖范围,能回答多个领域问题,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不断扩充和更新知识图谱,提高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对多领域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回答综合性和专业性。
资源推荐精准性
用户偏好分析
深入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偏好,包括阅读历史、搜索记录、借阅信息等,准确把握用户兴趣和需求。采用先进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用户数据全面、深入分析,为个性化推荐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更新和完善用户偏好模型,根据用户最新行为和反馈调整和优化,提高偏好分析准确性。
推荐算法优化
持续优化资源推荐算法,结合大语言模型优势,提高推荐精准性和相关性。引入新推荐算法和技术,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提升推荐效果和性能。对推荐算法不断测试和验证,根据实际效果调整和改进,确保推荐准确性和有效性。
推荐效果评估
建立科学的推荐效果评估体系,对资源推荐准确性、相关性和用户满意度定期评估。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和行为数据,分析推荐效果优劣,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根据评估结果对推荐算法和模型优化和改进,提高推荐效果和用户体验。
多轮拟人化对答能力
对话连贯性
在多轮对话过程中,保持上下文高度连贯性,准确理解用户后续问题,避免答非所问。通过智能语义分析和对话管理技术,实现对话自然流畅进行,为用户提供真实、连贯交流体验。对多轮对话严格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解决影响对话连贯性的问题,提升对话质量。
拟人化表现
对话中表现出拟人化特点,语气、用词符合人类交流习惯,让用户感受亲切、自然交互体验。通过优化语言生成算法和模型,使回答更生动、有趣、富有情感,增强对话拟人化效果。不断学习和模仿人类交流方式,提高对话拟人化水平,满足用户人性化交互需求。
对话场景
拟人化表现方式
优化目标
日常交流
使用口语化表达
增加情感词汇
知识问答
专业且耐心解答
语言风格个性化
资源推荐
热情推荐并引导
结合用户兴趣点
场景适应性
能适应各种不同对话场景,包括日常交流、知识问答、资源推荐等,为用户提供全面、个性化服务。对不同场景下的对话针对性优化和训练,提高系统在各种场景下的表现和适应性。根据实际对话场景变化,及时调整对话策略和方式,确保对话有效性和满意度。
主动话题引导
名人智能体互动功能
名人形象还原
外貌特征还原
准确还原名人外貌特征,包括面部表情、发型、服饰等,使名人智能体形象更加生动、逼真。采用高精度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对名人照片和视频分析处理,提取关键特征并精确还原。不断更新和完善外貌特征模型,根据最新资料和用户反馈调整和优化,提高外貌还原准确性。
语言风格模仿
深入研究名人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包括用词习惯、语法结构、语气语调等,实现高度相似的语言模仿。通过对名人演讲、著作、访谈等资料文本分析和学习,建立语言风格模型,精准模仿名人语言。不断优化语言风格模型,根据不同对话场景和用户需求调整变化,提高语言模仿自然度和准确性。
行为习惯再现
再现名人行为习惯和特点,如手势、动作、表情等,使名人智能体互动更生动、真实。通过对名人视频资料分析学习,提取行为习惯特征并建模还原。不断优化行为习惯模型,根据实际对话场景和用户反馈调整改进,提高行为再现逼真度和自然度。
名人类型
行为习惯特征
还原方式
政治家
稳重手势、严肃表情
动作捕捉与动画合成
文学家
优雅姿态、沉思表情
图像分析与动作模拟
艺术家
夸张动作、丰富表情
视频学习与实时反馈
语音问答交互
语音识别准确率
确保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较高水平,能准确识别用户语音提问,减少误识别情况。采用先进语音识别算法和技术,结合大语言模型优势,提高语音识别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语音识别系统不断训练和优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改进,提高识别准确率。
回答自然度
名人智能体回答自然流畅,符合名人语言风格和特点,让用户感受真实名人交流体验。通过优化语言生成算法和模型,使回答更自然、生动、富有个性,避免机械、生硬回答。对回答内容严格审核筛选,确保质量和可信度,提高回答自然度和满意度。
回答类型
自然度表现方式
优化措施
日常问答
口语化、亲切表达
增加语气词和停顿
知识解答
专业、清晰阐述
语言逻辑优化
推荐建议
热情、诚恳推荐
结合名人风格
语音交互流畅性
语音交互过程中,确保无明显延迟或卡顿现象,让用户流畅与名人智能体对话。优化语音处理和传输技术,提高语音交互实时性和流畅性。对语音交互系统实时监控和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流畅性的问题,保障语音交互高效性。
主动话题引导
话题选择合理性
名人智能体选择的话题与名人身份、背景和用户兴趣相关,具有合理性和吸引力。通过对名人知识领域和用户历史对话分析,选择合适话题引导,提高话题相关性和趣味性。不断优化话题选择算法和模型,根据实际对话效果和用户反馈调整改进,提高话题选择准确性和合理性。
引导话术自然度
名人智能体引导话术自然流畅,符合名人语言风格和交流习惯,让用户自然接受话题引导。通过对名人语言资料分析学习,生成自然、生动引导话术,提高引导效果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引导话术表现形式,根据不同对话场景和用户需求调整变化,提高话术自然度和亲和力。
对话深入推进
通过主动话题引导,推动对话深入进行,使对话内容更丰富、有深度,为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和体验。话题引导过程中,注重与用户互动和反馈,根据用户回应及时调整话题和引导策略,确保对话顺利进行。不断总结分析对话经验,优化话题引导方法和技巧,提高对话质量和效果。
荐读视频内容质量
视频制作水平
画面质量保障
确保视频画面清晰、分辨率高,无模糊、抖动、噪点等问题,为用户提供优质视觉体验。采用高清拍摄设备和先进图像处理技术,对视频画面优化处理,提高画面质量和效果。严格控制拍摄环境和条件,确保光线、角度等因素符合要求,保证画面稳定性和美观度。
剪辑效果优化
精心剪辑视频,使视频节奏紧凑、逻辑清晰,准确传达荐读信息。运用专业剪辑软件和技巧,对视频素材筛选组合,提高剪辑流畅性和节奏感。根据视频主题和内容,合理安排剪辑顺序和时长,突出重点和亮点,增强视频吸引力和感染力。
音效处理得当
合理处理视频音效,包括背景音乐、解说声音等,使音效与视频内容相匹配,增强视频整体效果。选择合适背景音乐和音效素材,根据视频氛围和情感搭配,营造良好视听氛围。对解说声音清晰、准确录制和处理,确保音质清晰、音量适中,让用户轻松听懂解说内容。
内容相关性
资源信息准确
视频中介绍的期刊、图书等资源信息准确无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信息、内容简介等。对资源信息严格核实和校对,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更新资源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保证信息时效性和有效性。
亮点突出展示
突出推荐资源亮点和特色,如精彩章节、独特观点、实用价值等,吸引用户关注和兴趣。通过对资源深入分析挖掘,找出亮点和特色,并在视频中重点展示。运用生动、形象表达方式和视频制作技巧,增强亮点展示效果,提高用户关注度和吸引力。
引导作用明显
视频能起到良好引导作用,激发用户对推荐资源的阅读兴趣,引导用户进一步了解和借阅。在视频中提供清晰引导信息,如借阅方式、阅读渠道等,方便用户获取推荐资源。通过精彩视频内容和有效引导策略,提高用户转化率和借阅率,为图书馆资源推广和利用做贡献。
引导信息类型
具体内容
效果评估
借阅方式
线上扫码借阅、线下柜台借阅
统计借阅量变化
阅读渠道
图书馆APP、网站
分析访问量
资源推荐
相关期刊、图书推荐
调查用户反馈
自然语言问答交互
问题...
朝阳区图书馆新型文化服务空间设备购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