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租赁服务

广东省公安厅2025-24链路及设备等基础设施租赁(2025-2027年)项目.docx

DOCX   1页   下载721   2025-07-02   浏览12   收藏11   点赞766   评分-   613801字   198积分

AI慧写标书

十分钟千页标书高效生成

开通会员, 优惠多多

6重权益等你来

首次半价下载
折扣特惠
上传高收益
特权文档
AI慧写优惠
专属客服
广东省公安厅2025-24链路及设备等基础设施租赁(2025-2027年)项目 第一章 对本项目需求的理解和响应方案 7 第一节 现状分析 7 一、 公安信息化建设现状 7 二、 线路租赁需求分析 22 第二节 需求分析 36 一、 传输线路技术要求 36 二、 光传输设备需求 53 第三节 服务响应 67 一、 技术服务团队配置 67 二、 运维保障服务方案 82 第四节 技术条款响应 97 一、 传输设备技术响应 97 二、 线路开通时间承诺 110 第五节 一般条款响应 129 一、 应急保障方案 129 二、 验收标准响应 142 第二章 主要线路技术指标 159 第一节 线路稳定性指标 159 一、 省市二级传输网主用线路 159 二、 省市二级网备用线路 172 三、 警种业务线路 185 第二节 线路可靠性指标 198 一、 省级节点光传输设备 198 二、 A类地市节点设备 211 三、 B类地市节点设备 226 第三章 重要条款的响应程度 244 第一节 重要条款清单 244 一、 省市二级传输网主用线路及传输设备租赁 244 二、 省市二级网备用线路及驻外单位业务线路租赁 263 三、 警种业务线路租赁 281 第二节 条款响应承诺 294 一、 省级节点光传输设备 294 二、 A类地市节点光传输设备 309 三、 B类地市节点光传输设备 321 第三节 证明材料准备 333 一、 技术服务团队资质 333 二、 项目经理学历证明 335 三、 技术负责人经验证明 336 第四章 一般条款响应程度 339 第一节 省级节点响应 339 一、 省级节点光传输设备 339 二、 传输线路建设 350 三、 技术服务团队 366 第二节 A类地市节点响应 379 一、 A类地市节点光传输设备 379 二、 线路服务保障 393 三、 运维保障服务 410 第三节 B类地市节点响应 428 一、 B类地市节点光传输设备 428 二、 应急线路保障 438 三、 故障处理机制 450 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 465 第一节 项目计划安排 465 一、 省市二级传输网主用线路及传输设备租赁 465 二、 省市二级网备用线路及驻外单位业务线路租赁 476 三、 警种业务线路租赁 485 第二节 任务分工安排 498 一、 技术服务团队配置 498 二、 线路开通时间节点 512 三、 运维保障服务 522 第三节 项目管理机制 534 一、 故障响应机制 534 二、 变更管理流程 544 三、 验收阶段划分 555 第四节 质量管理措施 563 一、 传输线路技术指标 563 二、 光传输设备参数 574 三、 服务考核标准 586 第五节 风险控制方案 596 一、 网络保护策略 596 二、 安全管理体系 604 三、 绩效目标达成 620 第六章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630 第一节 应急保障方案 630 一、 应急通信网络保障 630 二、 应急线路保障 644 三、 应急响应机制 656 四、 应急通信设备保障 672 第七章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2 687 第一节 应急保障线路 687 一、 省市二级传输网主用线路 687 二、 省市二级网备用线路 702 三、 警种业务线路 712 四、 传输设备租赁 726 第八章 项目售后服务 745 第一节 售后服务方案 745 一、 线路服务保障 745 二、 运维保障服务 753 三、 故障处理机制 757 第二节 培训服务内容 763 一、 传输设备操作培训 763 二、 网络维护培训 777 第三节 培训实施安排 781 一、 培训计划制定 781 二、 培训资源调配 791 第四节 培训质量保障 800 一、 培训效果评估 800 二、 培训改进机制 810 第九章 应急通信保障线路 821 第一节 应急线路服务能力 821 一、 应急保障方案 821 二、 故障处理机制 840 三、 线路变更服务 850 第二节 应急线路年度供应能力 866 一、 网络监控服务 866 二、 运维团队配置 878 三、 线路开通时效 891 第十章 服务能力 902 第一节 现场响应时效 902 一、 一级故障响应 902 二、 二级故障响应 910 三、 线路中断恢复 917 第二节 服务团队人员配置 924 一、 项目经理资质 924 二、 技术负责人要求 926 三、 技术服务团队 933 第三节 交通资源配置 941 一、 应急车辆配置 941 二、 巡检交通工具 950 第四节 服务方案可行性 955 一、 省市二级网主用线路 955 二、 警种业务线路租赁 966 三、 运维报告制度 975 对本项目需求的理解和响应方案 现状分析 公安信息化建设现状 指挥调度建设现状 融合指挥现状 数据整合程度 当前,现有系统的数据整合情况不容乐观。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差异显著,给数据融合带来了极大挑战。以下通过表格详细展示相关情况: 部门 数据格式 数据标准 融合难度 部门A 特定格式A 标准A 高 部门B 特定格式B 标准B 高 部门C 特定格式C 标准C 高 这种数据的差异使得在进行融合指挥时,难以将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大大增加了融合的复杂性和成本。 信息共享效率 目前,信息共享的效率亟待提升。在指挥调度过程中,部分关键信息在传递环节存在明显延迟,严重影响了指挥调度的响应速度。具体表现如下: 信息共享效率 1)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导致部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阻。 2)信息审核流程繁琐,延长了信息到达决策者的时间。 3)信息存储分散,查找和获取关键信息困难。 这些问题使得在紧急情况下,指挥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决策支持能力 当前的融合指挥系统在决策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系统缺乏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能力,难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具体体现为: 决策支持能力 1)数据分析方法单一,无法全面深入地剖析数据。 2)数据挖掘工具不足,不能有效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 3)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难以对数据进行科学解读。 这导致在指挥调度过程中,决策者往往只能依据有限的信息进行决策,增加了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应急通信现状 通信稳定性 现有应急通信设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恶劣天气或复杂地形条件下,通信信号极易受到干扰,严重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 应急通信设备稳定性 1)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中,信号强度明显减弱,通话质量下降。 2)在山区、森林等复杂地形环境下,信号覆盖范围受限,容易出现信号中断。 3)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受到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时,通信容易出现故障。 这些问题使得在应急情况下,无法保证通信的稳定畅通,给指挥调度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覆盖范围广度 应急通信的覆盖范围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偏远地区存在通信盲区,这严重影响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地区的覆盖情况: 地区类型 覆盖情况 影响程度 偏远山区 存在大面积盲区 高 荒漠地区 部分区域无信号 较高 海上区域 覆盖不稳定 高 在这些通信盲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导致应急救援工作无法迅速展开。 设备可靠性 一些应急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较低,长时间使用或频繁操作后,容易出现故障。具体表现如下: 1)设备的零部件质量不佳,容易损坏。 2)设备的散热性能差,长时间运行容易导致过热死机。 3)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在关键时刻可能因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 这些问题使得在应急情况下,设备无法稳定可靠地工作,影响了指挥调度的效果。 可视指挥现状 视频清晰度 现有可视指挥系统的视频清晰度有限,在复杂环境下难以清晰呈现现场情况。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环境下的视频清晰度情况: 可视指挥视频清晰度 环境类型 视频清晰度 影响因素 强光环境 模糊 光线过强 弱光环境 模糊 光线不足 烟雾环境 模糊 烟雾遮挡 这种有限的视频清晰度使得指挥人员无法准确判断现场状况,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输实时性 视频传输的实时性不足,存在一定延迟,这导致指挥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现场动态。以下表格体现了不同场景下的传输延迟情况: 可视指挥视频传输实时性 场景 传输延迟 影响 远程指挥场景 明显延迟 影响指挥及时性 复杂网络场景 延迟增加 降低指挥效率 大数据量传输场景 严重延迟 阻碍决策制定 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实时性问题亟待解决。 系统兼容性 可视指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较差,难以实现多系统的协同工作。具体体现为: 1)与部分通信系统接口不兼容,无法实现信息互通。 2)与一些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格式不匹配,无法进行有效整合。 3)与部分硬件设备的适配性不佳,容易出现连接故障。 这种兼容性问题限制了可视指挥系统的功能发挥,降低了指挥调度的整体效能。 应急通信网络现状 网络带宽现状 带宽承载能力 现有网络带宽的承载能力明显有限,在应急情况下极易出现网络拥堵。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业务量下的带宽承载情况: 业务量等级 带宽承载情况 拥堵风险 低业务量 基本正常 低 中等业务量 部分拥堵 中 高业务量 严重拥堵 高 当应急事件发生时,大量的数据传输需求会迅速超出网络带宽的承载能力,导致网络服务质量急剧下降。 带宽扩展性 网络带宽的扩展性较差,难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增加带宽。具体表现为: 1)网络设备的硬件限制,无法快速升级带宽。 2)网络架构的设计不合理,增加带宽的难度较大。 3)带宽资源的调配机制不完善,无法灵活分配带宽。 在业务量快速增长或应急需求突然增加时,无法及时提供足够的带宽支持,严重影响应急通信的效果。 带宽稳定性 带宽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影响应急通信的正常进行。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干扰因素下的带宽稳定情况: 干扰因素 带宽波动情况 对通信的影响 电磁干扰 大幅波动 通信质量下降 恶劣天气 明显波动 通信可能中断 网络攻击 严重波动 通信中断 不稳定的带宽会导致数据传输时断时续,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应急指挥的有效性。 网络稳定性现状 网络可靠性 网络的可靠性较低,设备故障或线路损坏容易导致网络中断。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网络中断情况: 故障类型 网络中断情况 恢复难度 设备故障 局部中断 较难 线路损坏 大面积中断 难 软件故障 短暂中断 中 网络中断会使得应急通信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指挥调度工作的开展。 抗干扰能力 网络的抗干扰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区域,网络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出现丢包现象。 2)设备的抗干扰设计不完善,无法有效抵御外界干扰。 3)网络防护机制较弱,面对恶意干扰时容易出现故障。 这些问题导致网络在受到干扰时,通信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 恢复能力 网络在中断后恢复的速度较慢,这严重影响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恢复时间: 故障类型 恢复时间 对应急响应的影响 设备故障 数小时至数天 严重延误 线路损坏 数天至数周 极大延误 软件故障 数分钟至数小时 一定延误 在紧急情况下,长时间的网络中断会使应急救援工作无法及时开展,造成更大的损失。 网络覆盖现状 地理覆盖范围 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存在明显局限,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地形区域信号覆盖不足。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地理区域的覆盖情况: 地理区域 覆盖情况 影响 偏远山区 部分覆盖 应急通信受阻 荒漠地区 少量覆盖 应急响应困难 海上区域 不稳定覆盖 救援协调不便 在这些覆盖不足的区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场景覆盖能力 在一些复杂场景下,网络的覆盖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 1)在地下建筑内,信号衰减严重,通信质量差。 2)在山区峡谷中,信号遮挡严重,存在大量盲区。 3)在大型活动现场,人员密集导致网络拥堵,覆盖效果不佳。 这些情况使得在复杂场景下,无法保证网络的有效覆盖,影响了应急通信的正常进行。 深度覆盖效果 网络的深度覆盖效果不佳,在建筑物内部等区域信号强度较弱。具体表现为: 1)在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建筑物内部,信号强度明显减弱,通话容易中断。 2)在地下停车场、地下室等区域,信号几乎无法覆盖,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3)在电梯等封闭空间内,信号完全丢失,无法保持联系。 这种不佳的深度覆盖效果限制了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给应急指挥调度带来了诸多不便。 核心业务运行现状 业务带宽现状 带宽需求增长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核心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然而,现有带宽却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在日常业务运营中,数据传输量日益增大,如大量的公安信息应用数据、办公文件传输等,都需要足够的带宽支持。但目前的带宽水平在高峰时段常常捉襟见肘,导致业务处理速度变慢,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随着公安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应用和功能不断涌现,对带宽的要求会更高,若不及时解决带宽问题,将严重制约核心业务的发展。 带宽分配合理性 当前带宽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业务占用过多带宽,从而影响了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情况中,某些业务由于缺乏合理的带宽规划,过度占用资源,使得一些关键业务在需要带宽时得不到充足保障。例如,部分非紧急业务可能在某个时段占用了大量带宽,而此时重要的公安信息应用业务却因带宽不足而无法高效开展,导致业务处理延迟,甚至出现卡顿现象,影响了整体的业务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带宽保障措施 目前,缺乏有效的带宽保障措施,在网络拥堵时,核心业务的带宽无法得到优先保障。当网络出现拥堵情况时,由于没有完善的带宽分配策略和保障机制,核心业务与其他业务一同受到影响,无法确保核心业务的稳定运行。在应急通信、重要信息传输等关键场景下,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可能会导致重要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影响指挥调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对公安工作的安全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业务稳定性现状 系统可靠性 业务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业务的连续性。在日常运行中,系统可能会因为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出现崩溃、死机等情况。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公安业务的处理将被迫中断,如各类公安信息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办公流程受阻等,这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可能会延误重要业务的处理,对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数据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的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公安业务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资料等,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遭到篡改,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目前,存在部分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如网络防火墙存在漏洞、数据加密技术不完善等,使得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威胁,从而导致数据安全问题频发,给公安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也可能导致数据安全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疏忽大意而泄露数据,或者在使用公共网络时未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增加了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业务恢复能力 业务在出现故障后恢复的速度较慢,这极大地影响了业务的正常运行。当业务系统出现故障后,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恢复机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公安业务的各项工作都将受到阻碍,如案件处理进度停滞、信息查询无法进行等。而且,长时间的业务中断还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混乱,进一步增加了恢复工作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对公安工作的效率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业务扩展性现状 系统架构灵活性 业务系统的架构灵活性不足,难以进行快速的功能扩展和升级。现有的系统架构设计可能较为固化,缺乏弹性和适应性。当需要增加新的业务功能或对现有功能进行优化时,由于架构的限制,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调整,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公安业务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这种缺乏灵活性的架构无法及时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制约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数据处理能力 目前,数据处理能力有限,难以应对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随着公安业务的不断拓展,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各类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视频监控数据等。然而,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在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和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在面对大量的数据时,系统可能会出现处理缓慢、响应延迟的情况,无法及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从而影响了业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业务量下的数据处理情况: 业务量等级 数据处理时间 处理效果 低业务量 基本正常 较好 中等业务量 有所延迟 一般 高业务量 严重延迟 较差 这种有限的数据处理能力已经成为公安业务发展的瓶颈。 业务创新支持 现有系统对业务创新的支持不足,难以满足新业务的开展需求。随着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模式和应用。然而,现有的系统在功能设计、技术架构等方面可能无法适应这些创新需求。例如,新的公安信息应用可能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更便捷的用户交互界面等,但现有系统无法提供这些支持,导致新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省市二级网业务现状 网络带宽现状 带宽瓶颈问题 省市二级网存在明显的带宽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业务数据的快速传输。在日常业务中,大量的数据需要在省市二级网之间进行传输,如公安信息应用数据、办公文件等。然而,现有的带宽无法满足这些数据的快速传输需求,导致数据传输速度缓慢,业务处理效率低下。以下是具体表现: 1)数据上传和下载速度慢,使得文件的传输时间大幅增加,影响了办公效率。 2)实时业务的响应时间长,如视频会议、远程指挥等应用,容易出现卡顿、延迟现象,影响了指挥调度的效果。 3)大数据量的业务处理困难,如大规模的案件数据统计和分析,由于带宽限制,无法及时完成,影响了业务决策的及时性。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省市二级网业务的发展。 带宽升级难度 由于网络架构和设备的限制,省市二级网带宽升级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现有的网络架构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如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设备兼容性差等,这使得带宽升级需要对整个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调整。同时,部分老旧设备可能无法支持更高的带宽,需要进行更换,这无疑增加了升级的成本。此外,升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业务的连续性,尽量减少对正常业务的影响,这也给升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带宽利用效率 省市二级网带宽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部分带宽闲置的情况。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带宽管理和分配机制,部分业务可能没有充分利用其分配到的带宽,而其他业务在需要带宽时却无法得到满足。例如,一些非关键业务可能在某个时段占用了较多的带宽,但实际使用量却很少,导致这部分带宽被浪费。而一些重要业务在高峰期可能因为带宽不足而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整体的业务运行效率。 网络稳定性现状 网络可靠性评估 通过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发现省市二级网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问题。以下表格展示了相关评估情况: 评估指标 评估结果 影响因素 设备故障率 较高 设备老化、维护不足 线路中断率 较高 线路质量差、环境因素 系统可用性 较低 软件漏洞、技术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故障发生频率 省市二级网网络故障的发生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业务的连续性。在日常运行中,网络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线路损坏、软件问题等多种原因而出现故障。每次故障都会导致业务中断,如公安信息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办公流程受阻等,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频繁的故障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对公安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故障恢复时间 省市二级网网络故障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导致业务中断时间增加。当网络出现故障后,由于故障排查、修复等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在一些复杂故障的情况下,恢复时间可能会更长。在这个过程中,公安业务的各项工作都将受到阻碍,如案件处理进度停滞、信息查询无法进行等。长时间的业务中断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会延误重要业务的处理,对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以下是故障恢复时间长的具体表现: 1)故障排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确定故障点。 2)修复过程复杂,可能需要更换设备、调整线路等,增加了恢复时间。 3)缺乏快速恢复机制,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业务运行。 业务承载能力现状 业务量增长趋势 省市二级网的业务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对网络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公安信息应用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办公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导致业务数据的传输量大幅上升。如案件信息的上传和下载、视频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等,都需要网络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时间段的业务量增长情况: 时间段 业务量增长幅度 对承载能力的要求 过去一年 显著增长 大幅提高 未来一年预测 持续增长 进一步提升 若网络承载能力无法跟上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将严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承载能力瓶颈 网络的承载能力存在瓶颈,难以满足业务量的快速增长。目前,省市二级网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为: 1)网络带宽不足,无法满足大量数据的快速传输需求,导致数据传输延迟。 2)设备处理能力有限,在高业务量情况下容易出现性能下降,影响业务处理效率。 3)网络架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分配资源,使得部分节点压力过大。 这些问题导致网络在业务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卡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安业务的正常开展。 业务优化措施 目前,省市二级网缺乏有效的业务优化措施,无法充分发挥网络的承载能力。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业务规划和资源分配策略,网络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例如,部分业务可能占用了过多的网络资源,而其他重要业务却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此外,缺乏对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导致网络的承载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业务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具体表现: 1)没有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 2)缺乏对网络流量的优化控制,容易出现拥堵现象。 3)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在业务量突发增长时无法及时应对。 线路租赁需求分析 主用线路租赁需求 带宽及稳定性需求 带宽支撑业务 主用线路的带宽对于省公安厅各项业务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省公安厅核心业务、驻外单位业务以及省市二级网业务,均依赖主用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只有保证足够的带宽,才能确保这些业务数据的流畅传输,避免出现卡顿、延迟等问题。以下为相关业务的带宽需求情况: 业务类型 带宽需求 省公安厅核心业务 需满足大量数据实时处理与传输需求,对带宽要求较高 驻外单位业务 需保证与省公安厅之间的数据交互稳定,带宽要能支撑日常办公与业务开展 省市二级网业务 要兼顾多级网络间的数据流通,带宽需具备一定的扩展性 可用率保障 年网络可用率达到≥99.99%是保障公安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指标。公安业务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可能会对公安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高可用率意味着在一年的时间里,线路出现故障的时间非常有限。具体而言: ①可有效减少因线路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次数,确保公安业务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能正常开展。 ②保障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使得公安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顺利获取和处理所需信息。 ③为公安业务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避免因线路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及时性。 误码率控制 误码率≤10E-7的严格控制对于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公安业务中,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如果误码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业务数据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低误码率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出现错误,使得公安人员能够获取到准确的信息。这对于案件侦查、信息共享等工作尤为重要,能够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的误判和延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安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因误码引发的系统故障和业务错误,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时延要求 端到端数据传输单向时延≤20ms是确保公安业务实时性的重要指标。公安业务通常对及时性有较高要求,例如在应急处置、案件侦查等工作中,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够帮助公安人员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出决策。较短的时延可以使数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快速传递,避免因时延过长导致信息滞后。这对于视频监控、指挥调度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尤为关键,能够保证公安人员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现场信息,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安业务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可靠性需求 双路由接入 10G电路接入点采用物理双路由接入方式,能够为线路提供可靠的冗余备份。在公安业务运行过程中,线路故障可能会随时发生,一旦一条路由出现故障,双路由接入可以迅速切换到另一条路由,保障线路的连通性。以下为双路由接入的相关优势: 优势类型 具体描述 冗余备份 两条路由相互备份,提高了线路的可靠性 快速切换 故障发生时能迅速切换,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保障连通 确保公安业务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倒换时间要求 基础承载网络核心设备保护倒换时间≤50ms,这一要求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恢复线路通信。在公安业务中,每一秒的通信中断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极短的倒换时间至关重要。以下为倒换时间要求的相关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描述 减少中断 可大幅减少业务中断时间,保障公安业务的连续性 提高效率 使公安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可靠性 提升了基础承载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故障应对能力 主用线路具备较高的
广东省公安厅2025-24链路及设备等基础设施租赁(2025-2027年)项目.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
精品标书制作
百人专家团队
擅长领域:
工程标 服务标 采购标
16852
已服务主
2892
中标量
1765
平台标师
扫码添加客服
客服二维码
咨询热线:192 3288 5147
公众号
微信客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