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宁市病媒生物防制服务项目
第一章 技术响应
9
第一节 服务范围响应
9
一、 主次干道四害防制
9
二、 背街小巷四害治理
16
三、 河流湖泊及沿岸防制
25
四、 排水道防制工作
33
五、 闲置地待建地防制
39
六、 建筑工地周边防制
47
七、 农贸市场防制服务
55
八、 公园绿地广场防制
63
九、 居民住宅区防制
70
十、 屠宰场防制措施
76
十一、 公共场所外环境防制
83
十二、 公厕防制工作开展
92
十三、 垃圾收集站防制
100
十四、 外环境容器防制
108
第二节 服务目标响应
113
一、 鼠类防制目标达成
113
二、 蚊虫防制目标实现
123
三、 蝇类防制目标达成
133
四、 蟑螂防制目标完成
139
五、 传染病防控目标
148
第三节 服务内容响应
156
一、 全方位消杀作业安排
156
二、 综合防治策略实施
166
三、 药物三证齐全保障
175
四、 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183
五、 签字确认制度执行
190
六、 作业数据记录工作
197
七、 监测点设置安排
202
八、 初始调查与作业开展
211
九、 毒鼠屋巡查维护
218
十、 月度计划与总结提交
223
十一、 重点区域巡检治理
229
十二、 配合突击行动响应
236
十三、 防蚊闸巡查更换
248
第四节 药物使用标准响应
253
一、 药物安全准则遵循
253
二、 药物三证齐全落实
260
三、 药物投放标准执行
264
四、 施药现场警示设置
272
第五节 人员配置响应
280
一、 项目经理职责履行
280
二、 组长工作安排落实
288
三、 文员工作任务开展
297
四、 质检员工作职能发挥
301
五、 技术员巡查员工作执行
307
第六节 设备配置响应
313
一、 热烟雾机配置与使用
313
二、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安排
321
三、 手提式喷雾机管理
334
四、 超低容量喷雾机运用
340
五、 防制作业汽车调配
347
六、 车载机动喷雾机配置
354
七、 无人监测机使用规划
361
八、 毒鼠屋配置与维护
368
九、 防蚊闸配置与安装
373
第七节 质量标准响应
379
一、 监测标准严格执行
379
二、 控制水平标准落实
388
三、 数据准确合规保障
394
第八节 灭鼠标准响应
401
一、 城镇灭鼠标准达成
401
二、 单位灭鼠标准落实
410
第九节 灭蚊标准响应
420
一、 城镇灭蚊标准实现
420
二、 单位灭蚊标准执行
427
第十节 灭蝇标准响应
434
一、 食品场所灭蝇达标
434
二、 城镇灭蝇标准达成
441
三、 单位灭蝇标准落实
451
第十一节 灭蟑标准响应
460
一、 城镇灭蟑标准实现
460
二、 单位灭蟑标准执行
468
第二章 项目了解程度及重点技术研判方案
476
第一节 工作路线规划
476
一、 主次干道工作路线
476
二、 背街小巷作业规划
492
三、 河流湖泊沿岸治理
515
四、 排水道消杀流程
531
五、 闲置地防制安排
547
第二节 病媒生物治理
560
一、 垃圾站环境治理
561
二、 公厕病媒防制
574
三、 下水道蚊虫控制
590
四、 建筑工地周边治理
603
第三节 重点难点应对
617
一、 老旧社区治理策略
617
二、 农贸市场蝇类防控
633
三、 公园绿地蚊虫治理
641
四、 居民住宅区灭鼠
654
五、 河道沿岸蚊虫监测
665
第四节 技术支持措施
688
一、 热烟雾机作业优势
689
二、 超低容量喷雾机应用
708
三、 无人监测机监测作用
729
四、 蚊媒密度监测计划
741
第五节 安全环保保障
751
一、 药品安全使用保障
751
二、 作业安全警示设置
764
三、 废弃药物回收处理
776
四、 环保标准严格执行
794
第三章 服务实施方案
807
第一节 服务计划与安排
807
一、 全年病媒生物防制计划
807
二、 月度灭鼠作业安排
820
三、 月度灭蚊作业安排
835
四、 月度灭蝇作业安排
848
五、 月度灭蟑螂作业安排
862
六、 毒鼠屋巡查维护计划
872
第二节 服务管理措施
880
一、 项目经理负责制
880
二、 专业队伍建设
893
三、 标准化作业流程
903
第三节 日常四害消杀与监测
916
一、 专业设备配备
916
二、 重点区域消杀作业
927
三、 蚊媒密度监测
939
第四节 蚊媒防控巡查与评估
952
一、 专项巡查组织
952
二、 蚊媒密度指标评估
972
第五节 技术培训与指导
984
一、 上岗前系统培训
984
二、 内部技术交流
996
三、 现场指导与答疑
1013
第六节 应急预案与突击治理
1026
一、 快速响应机制
1026
二、 应急药品储备
1045
第七节 资料收集与汇报机制
1050
一、 月度资料整理
1050
二、 工作计划提交
1059
三、 工作总结汇报
1071
第四章 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1084
第一节 质量标准规范
1084
一、 蚊蝇鼠蟑密度监测标准
1084
二、 蚊蝇鼠蟑控制水平标准
1096
三、 人员学习标准规范
1111
第二节 质量管理制度
1119
一、 岗位职责分工制度
1119
二、 巡检机制制度
1129
三、 问题反馈与整改制度
1144
四、 质量考核制度
1154
五、 质检员检查报告制度
1165
第三节 质量控制流程
1175
一、 药物入库登记流程
1175
二、 施药计划制定流程
1180
三、 现场作业流程
1189
四、 效果监测流程
1199
五、 数据记录与客户确认流程
1209
第四节 消杀作业安全
1219
一、 人员资质与着装要求
1219
二、 药物使用安全
1225
三、 作业现场安全防护
1231
四、 废弃药品处理
1241
第五节 质量检查方案
1250
一、 质检小组设立
1250
二、 四害密度检测
1259
三、 施药调整策略
1274
四、 检查计划与报告提交
1283
第六节 防制成果保障
1294
一、 四害密度达标保障
1294
二、 应急响应机制
1304
第七节 环境保护措施
1317
一、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317
二、 四害尸体处理
1326
三、 设备车辆维护
1341
第五章 项目经验
1354
第一节 相关项目经验
1354
一、 病媒生物防制项目清单
1354
二、 项目中标通知书资料
1367
三、 项目基本信息详情
1374
四、 公司防制能力体现
1383
技术响应
服务范围响应
主次干道四害防制
干道全面消杀作业
每月多次消杀
严格消杀标准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及以上开展消杀工作,确保防制效果达标。在主次干道的消杀过程中,充分考虑干道的环境特点和人流量,制定针对性的消杀计划。针对不同的病媒生物,采用相应的专业消杀方法和药物,保证消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老鼠,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毒饵进行投放;对于蚊虫,采用喷雾消杀的方式,确保药物能够覆盖到各个角落。同时,定期对消杀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消杀方案,确保防制效果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干道全面消杀作业
规范消杀流程
消杀作业人员需经培训后上岗,规范操作,统一服装、统一标准,做到文明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公共安全。以下是规范消杀流程的具体内容:
流程步骤
具体要求
作业前准备
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检查消杀设备和药物是否齐全、完好。
现场布置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消杀作业
按照规定的消杀方法和药物用量进行作业,确保消杀效果。
作业后清理
清理作业现场,回收剩余的药物和设备,保持现场整洁。
药物合规使用
药物质量保障
所有使用的病媒生物防制药物均符合《病媒生物控制药物器械安全使用准则》,达到高效、低毒、安全、环保要求。在主次干道的消杀中,选用的药物不仅要能够有效杀灭病媒生物,还要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不使用假药、国家禁用的药物,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在采购药物时,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药物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所使用的药物均为正规渠道采购的合格产品。同时,对药物的储存和管理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药物的质量不受影响。
药物投放规范
药物投放方式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投放,施药现场设置警示牌,避免误伤群众。在主次干道进行药物投放时,充分考虑行人的通行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投放位置和方式。正确选择防制药物的投放位置,充分考虑药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避免防制事故的发生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对于投放的药物,严格控制用量,确保药物能够达到预期的防制效果,同时又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以下是药物投放规范的具体内容:
投放位置
投放方式
注意事项
下水道
使用喷雾器将药物均匀喷洒在下水道内
避免药物溅出,造成环境污染
墙角、草丛
将药物放置在这些区域的隐蔽处
避免行人接触到药物
垃圾桶周围
在垃圾桶周围喷洒药物
注意防止药物进入垃圾桶内
作业数据记录
数据详细准确
记录的数据要详细、准确,确保能够真实反映每次消杀作业的情况。在主次干道的消杀作业中,每次作业都详细记录天气、时间、处理位置、用药量等数据,并拍摄现场照片。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方便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主次干道的病媒生物分布情况和消杀效果,为后续的消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作业数据记录的具体内容:
记录项目
记录内容
天气情况
记录作业当天的天气状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作业时间
记录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处理位置
详细记录消杀作业的具体位置,包括街道名称、路段等。
用药量
记录所使用的药物名称和用量。
现场照片
拍摄作业前后的现场照片,作为作业效果的直观证明。
照片清晰完整
拍摄的现场照片要清晰、完整,能够反映作业前后的情况和药物投放的位置。在主次干道的消杀作业中,安排专人负责拍摄现场照片,确保照片的质量。照片要标注好拍摄时间、地点等信息,与作业记录相对应。通过清晰完整的照片,可以直观地看到消杀作业的效果,为后续的评估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照片也可以作为作业记录的一部分,存档备查。
孳生场所重点防治
场所精准定位
专业排查方法
采用专业的排查方法,对孳生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孳生点。在主次干道的排查中,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排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使用热成像仪检测老鼠的活动轨迹,使用紫外线灯检测蚊虫的孳生场所。同时,结合人工排查的方式,对一些隐蔽的角落和不易到达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对排查出的孳生场所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位置、类型、病媒生物密度等信息,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动态更新信息
建立孳生场所信息库,对场所的位置、类型、病媒生物密度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在主次干道的防治工作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病媒生物的繁殖,孳生场所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定期对信息库进行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重点防治场所,确保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以下是动态更新信息的具体内容:
更新内容
更新频率
孳生场所位置
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如有变化及时更新。
场所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病媒生物密度
每周进行一次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更新。
针对性防治措施
科学用药选择
根据孳生场所的特点和病媒生物的种类,科学选择防制药物。在主次干道的防治中,优先选用对环境影响小、对非目标生物毒性低的药物。例如,对于下水道等潮湿环境的蚊虫孳生场所,选用具有长效作用的杀虫剂;对于墙角、草丛等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使用安全环保的毒饵。以下是科学用药选择的具体内容: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孳生场所类型
病媒生物种类
推荐药物
下水道
蚊虫
有机磷或酯类缓释剂
墙角、草丛
老鼠
抗凝血类毒饵
垃圾桶周围
苍蝇
菊酯类杀虫剂
综合防治手段
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效果。在主次干道的防治中,除了使用药物进行消杀外,还采取设置防蚊闸、清理垃圾、投放天敌等措施。例如,在下水道口设置防蚊闸,防止蚊虫进入下水道孳生;定期清理主次干道的垃圾,减少病媒生物的食物来源;投放食蚊鱼等天敌,控制蚊虫的繁殖。以下是综合防治手段的具体内容:
防治手段
具体措施
物理防治
设置防蚊闸、安装纱窗等。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毒饵等进行消杀。
生物防治
投放天敌、种植驱蚊植物等。
定期监测评估
监测指标明确
明确监测的指标,如病媒生物密度、孳生场所的卫生状况等。在主次干道的监测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每月安排专人在建成区域选择8个点以上(每个街道不少于一个点)监测病媒生物密度效果,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同时,对孳生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垃圾清理情况、积水情况等。通过对监测指标的明确和严格监测,可以及时了解主次干道的病媒生物防治效果,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应用
对监测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防治方案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在主次干道的防治工作中,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时间、配方和防治手段。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病媒生物密度较高,增加该区域的消杀次数和药物用量;如果发现某种防治手段效果不佳,及时更换其他防治手段。通过对评估结果的有效应用,可以不断优化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定期检查维护效果
毒鼠屋检查维护
定期巡查制度
建立毒鼠屋定期巡查制度,每月进行巡查、更新维护和补缺。在主次干道上,确保毒鼠屋的数量充足、位置合理、功能正常。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查,检查毒鼠屋是否有损坏、丢失或被杂物堵塞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补充。同时,定期更换毒鼠屋内的毒饵,确保毒饵的有效性。以下是定期巡查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期检查维护效果
毒鼠屋检查维护
巡查内容
巡查频率
毒鼠屋外观
每月检查一次,查看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毒鼠屋位置
每月检查一次,确保位置合理,不影响行人通行。
毒饵情况
每周检查一次,及时更换过期或被食用的毒饵。
损坏及时修复
如发现毒鼠屋有损坏或丢失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补充。在主次干道上,保证毒鼠屋的防鼠效果,防止病媒生物滋生。对于轻微损坏的毒鼠屋,及时进行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毒鼠屋,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对丢失的毒鼠屋进行补充,确保毒鼠屋的数量满足防治需求。通过及时修复和补充毒鼠屋,可以有效提高防鼠效果,保障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
防蚊闸巡查更换
标准规格安装
防蚊闸采用工程复合材料,按照规定的尺寸和规格进行安装。在主次干道的下水道口安装防蚊闸时,确保防蚊闸的尺寸与下水道口相匹配,安装牢固。灭蚊幼虫采用有机磷或酯类缓释剂,确保防蚊效果。在安装防蚊闸后,定期检查防蚊闸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以下是标准规格安装的具体内容:
安装要求
具体标准
尺寸规格
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寸。
安装位置
安装在下水道口,确保密封良好。
安装方式
采用专业的安装工具和方法,确保安装牢固。
定期检查清理
定期对防蚊闸进行检查和清理,防止堵塞和积水。在主次干道上,保证防蚊闸的正常运行,减少蚊虫孳生。每月安排专人对防蚊闸进行检查,清理防蚊闸内的杂物和积水。如发现防蚊闸有损坏或堵塞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清理。通过定期检查和清理防蚊闸,可以有效提高防蚊效果,改善主次干道的环境质量。
整体效果评估
多指标评估体系
建立多指标的评估体系,包括病媒生物密度、防制设施的完好率、群众满意度等。在主次干道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全面、客观地评价防制效果。每月对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检查防制设施的完好情况,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准确了解防制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多指标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病媒生物密度
采用专业的监测方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防制设施完好率
定期检查毒鼠屋、防蚊闸等防制设施的完好情况。
群众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不断优化防制方案和工作流程。在主次干道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如果评估结果显示病媒生物密度较高,增加消杀次数和药物用量;如果防制设施的完好率较低,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防制工作的水平,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背街小巷四害治理
小巷角落消杀处理
角落药物喷洒
选择合适药物
选用国家规定或爱卫会认定和推荐的病媒生物防制药物,确保具备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工信部生产许可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产品标准证,满足高效、低毒、安全、环保要求。依据小巷角落病媒生物种类和密度,合理挑选药物剂型和浓度。针对老鼠,使用鼠药;针对蚊蝇蟑螂,使用杀虫剂。这样能精准打击病媒生物,达到良好的消杀效果,同时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角落药物喷洒
规范喷洒操作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后上岗,规范操作,统一服装和标准,文明作业。在小巷角落进行药物喷洒时,严格依照药物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确保喷洒均匀、全面。同时,注意控制喷洒剂量和频率,避免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保证消杀效果。在喷洒过程中,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误伤群众,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积水清理消杀
排查积水区域
安排专人对小巷角落的积水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包括雨水井、下水道口、花盆托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建立详细的积水区域台账,记录积水位置、面积、深度等信息,为后续清理和消杀工作提供准确依据。通过全面排查和详细记录,能有效掌握积水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减少蚊虫孳生的可能性。
积水清理消杀
清理积水并消杀
对排查出的积水区域及时清理,清除积水和杂物,防止蚊虫孳生。清理后,使用杀虫剂对积水区域进行喷洒消杀,杀灭可能存在的蚊虫幼虫和蛹,降低蚊虫密度。具体操作时,会严格按照消杀流程进行,确保消杀效果。以下是清理和消杀工作的相关信息:
工作内容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积水清理
使用工具清除积水和杂物,确保无残留
避免积水溅出,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杀虫剂喷洒
按照规定浓度和剂量进行喷洒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杀虫剂
垃圾杂物处理
清理垃圾杂物
组织人员对小巷角落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包括废纸、塑料袋、树枝树叶等。将清理出的垃圾杂物及时运走,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小巷角落的整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杂物,能有效减少病媒生物的栖息和繁殖场所,改善小巷的环境卫生状况。
垃圾杂物处理
定期巡查维护
安排专人对小巷角落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清理新产生的垃圾杂物,防止垃圾堆积。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小巷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杂物。通过定期巡查和宣传教育,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持小巷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专业人员巡查
卫生死角防制措施
隐蔽区域检查
全面排查隐蔽处
对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如墙角、屋檐下、地下室、楼梯间等隐蔽区域进行全面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病媒生物的地方。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如手电筒、捕虫器等,辅助检查,确保准确发现病媒生物的踪迹。以下是排查隐蔽区域的相关信息:
隐蔽区域检查
排查区域
检查方法
可能存在的病媒生物
墙角
用手电筒照射,检查有无鼠洞、蟑螂踪迹
老鼠、蟑螂
屋檐下
观察有无蜘蛛网、蚊虫栖息
蚊虫、蜘蛛
地下室
全面检查,查看有无积水、垃圾堆积
老鼠、蚊虫
楼梯间
检查角落、缝隙,有无蟑螂、蚂蚁
蟑螂、蚂蚁
建立检查记录
对每次隐蔽区域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发现的病媒生物种类和数量等信息。根据检查记录,分析病媒生物的分布规律和孳生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以下是检查记录的相关信息:
检查时间
检查地点
病媒生物种类
数量
处理措施
XXX年XXX月XXX日
背街小巷XXX角落
老鼠
2只
放置鼠药
XXX年XXX月XXX日
背街小巷XXX地下室
蚊虫
较多
喷洒杀虫剂
缝隙孔洞封堵
查找缝隙孔洞
仔细查找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的墙壁、地面、门窗等部位的缝隙孔洞,这些地方容易成为病媒生物的藏身之所和进出通道。对于较大的缝隙孔洞,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封堵,如水泥、砖块、木板等;对于较小的缝隙孔洞,可使用密封胶进行填充。通过查找和封堵缝隙孔洞,能有效阻止病媒生物进入,减少其栖息和繁殖的空间。
缝隙孔洞封堵
确保封堵效果
在封堵缝隙孔洞时,要确保封堵严密,防止病媒生物再次进入。对封堵后的部位进行检查,如有缝隙或漏洞及时进行修补。定期对封堵部位进行复查,发现封堵材料损坏或脱落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以下是确保封堵效果的相关信息:
封堵部位
封堵材料
检查周期
处理措施
墙壁缝隙
水泥
每月一次
如有缝隙,重新填充水泥
门窗孔洞
木板
每季度一次
如有损坏,更换木板
定期清洁消毒
制定清洁计划
制定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的定期清洁消毒计划,明确清洁消毒的时间、频率和范围。按照计划,组织人员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洁,清除垃圾、灰尘、污垢等杂物。通过定期清洁,能保持卫生死角的整洁,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
定期清洁消毒
选择合适消毒剂
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对清洁后的卫生死角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残留的病媒生物和病原体。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环境,合理选择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能有效提高消毒效果,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加强日常巡查力度
制定巡查计划
明确巡查区域
将背街小巷划分为若干个巡查区域,明确每个区域的巡查责任人,确保巡查工作覆盖全面。根据背街小巷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巡查路线,提高巡查效率。以下是巡查区域划分和责任人安排的相关信息:
巡查区域
巡查责任人
巡查路线
区域一
XXX
XXX街道-XXX小巷-XXX角落
区域二
XXX
XXX街道-XXX小巷-XXX角落
确定巡查频率
根据病媒生物的活动规律和季节特点,确定合理的巡查频率,如在夏季蚊虫活动高峰期,增加巡查次数。保证每周至少对背街小巷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及时发现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活动情况。通过合理确定巡查频率,能及时掌握病媒生物动态,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专业人员巡查
培训巡查人员
对巡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病媒生物的识别方法、防制知识和巡查技巧。培训内容包括病媒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危害、防制措施等,提高巡查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专业培训,巡查人员能更准确地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规范巡查行为
要求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巡查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检查每个区域的病媒生物情况。巡查人员要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规范巡查行为能确保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及时处理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病媒生物孳生、防制设施损坏等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报告内容要详细准确,包括问题的位置、情况描述等,以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及时上报问题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减少病媒生物的危害。
迅速进行处理整改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整改。如对病媒生物孳生区域进行消杀处理,对损坏的防制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处理整改完成后,要对处理效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迅速处理整改问题能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提升居民防制意识
开展宣传活动
张贴宣传海报
在背街小巷的显眼位置张贴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海报,宣传病媒生物的危害、防制方法和相关知识。海报内容要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吸引居民的注意力,提高居民的防制意识。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能广泛传播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发放宣传资料
组织人员向居民发放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如宣传手册、传单等。宣传资料要详细介绍病媒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防制措施等内容。在发放宣传资料时,向居民进行讲解和说明,确保居民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并进行讲解,能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提高防制能力。
举办知识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
邀请病媒生物防制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员到背街小巷举办知识讲座,为居民讲解病媒生物防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家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使居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邀请专家授课能让居民获得更专业的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提高防制水平。
组织互动交流
在讲座过程中,组织居民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居民的疑问,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互动交流,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提高居民的防制意识和能力。组织互动交流能促进居民与专家之间的沟通,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防制效果。
鼓励居民参与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病媒生物防制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居民积极举报背街小巷的病媒生物孳生和防制问题。对举报属实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以下是举报奖励制度的相关信息:
举报内容
奖励标准
病媒生物孳生问题
根据问题严重程度给予XXX-XXX元奖励
防制设施损坏问题
根据损坏情况给予XXX-XXX元奖励
组织志愿活动
组织居民参与背街小巷的病媒生物防制志愿活动,如清理垃圾、投放鼠药、安装防蚊闸等。通过志愿活动,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组织志愿活动能让居民亲身体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高居民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河流湖泊及沿岸防制
水体蚊虫防控措施
投放生物药剂
药剂选择标准
选择标准
具体要求
资质要求
药剂需具备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工信部生产许可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产品标准证,以确保药剂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性能要求
达到高效、低毒、安全、环保要求,在有效杀灭蚊虫的同时,避免对水体生态造成破坏,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投放剂量控制
1)根据水体的不同深度和面积,精确计算并确定合理的药剂投放剂量。对于较深且面积较大的水体,适当增加药剂投放量;对于较浅且面积较
2025年普宁市病媒生物防制服务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