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医院市中院区康复大厅改造提升项目投标方案
第一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4
第一节 施工总体安排
14
一、 施工阶段划分
14
二、 关键节点控制
26
第二节 施工技术流程
39
一、 天棚吊顶施工
39
二、 墙面柱梁处理
51
三、 服务台矮柜制作
66
第三节 强弱电升级改造
79
一、 配电箱更换安装
79
二、 管线敷设工程
93
三、 照明系统调试
104
第四节 给排水系统改造
116
一、 UPVC排水管安装
116
二、 PPR给水管施工
130
三、 卫浴设备更换
144
第五节 空调系统安装
153
一、 卡式风机盘管安装
153
二、 空调管道施工
166
三、 系统调试运行
179
第六节 消防系统施工
191
一、 喷淋系统安装
191
二、 消火栓系统改造
200
三、 报警系统部署
210
第七节 智能化系统部署
215
一、 网络布线工程
215
二、 监控设备安装
230
三、 无线AP部署
239
第八节 装饰工程施工
250
一、 地面工程施工
250
二、 墙面装饰工程
260
三、 门窗工程安装
275
第九节 材料选用及环保控制
290
一、 装饰材料选用
290
二、 安装材料控制
297
三、 材料进场检验
307
第十节 成品保护措施
312
一、 原有设施保护
312
二、 新增成品保护
320
三、 交叉施工防护
331
第十一节 竣工清洁及验收
341
一、 清洁施工流程
341
二、 空气质量检测
350
三、 工程验收准备
362
第二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374
第一节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
374
一、 拆除工程施工工艺
374
二、 新建装饰工程技术
384
三、 安装工程关键工艺
397
四、 消防改造施工技术
412
第二节 实施重点难点分析
431
一、 结构保护技术难点
431
二、 施工技术难点解析
446
三、 医院施工管理难点
460
第三节 针对性解决方案
472
一、 分区域施工管理方案
472
二、 关键工序质量保障措施
490
三、 施工应急处理策略
503
第三章 针对本工程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523
第一节 新工艺应用
523
一、 装配式吊顶施工工艺
523
二、 无尘切割拆除技术
533
三、 模块化墙面装饰板安装工艺
541
四、 BIM技术管线综合排布
548
五、 环保型界面剂墙面处理
556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
564
一、 六类网线布线技术
564
二、 无线AP天线覆盖技术
572
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579
四、 远程监控摄像设备应用
585
五、 智能消防报警联动系统
596
第三节 新设备应用
605
一、 卡式风机盘管安装应用
605
二、 LED节能照明设备配置
614
三、 室内半球摄像机系统
625
四、 新型电动防火卷帘门
631
五、 智能化配电箱应用
639
第四节 新材料应用
646
一、 PVC同质透心地板铺设
646
二、 GFK抗菌板吊顶应用
654
三、 双组份抗菌自洁漆施工
665
四、 环保型防水材料使用
676
五、 铝合金一体化上墙衬板
685
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
696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
696
一、 项目质量责任体系构建
696
二、 施工质量检查制度实施
709
三、 全过程质量管控流程设计
718
第二节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731
一、 设计图纸施工执行管理
731
二、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
743
三、 专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757
第三节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769
一、 进场材料质量验证管理
769
二、 主要设备开箱检验规范
790
三、 材料存放管理制度实施
806
第四节 质量验收标准与程序
830
一、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
830
二、 分项工程验收管理流程
842
三、 竣工验收综合质量把关
859
第五节 质量保证期与售后服务
874
一、 工程质量保修责任界定
874
二、 售后服务响应机制构建
893
三、 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902
第五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918
第一节 施工阶段划分
918
一、 拆除阶段规划
918
二、 结构改造阶段部署
923
三、 装饰装修阶段安排
930
四、 安装工程阶段实施
935
五、 收尾验收阶段规划
943
第二节 总进度计划安排
951
一、 拆除阶段工期控制
951
二、 结构改造工期规划
958
三、 装饰装修工期管理
965
四、 安装工程工期部署
973
五、 收尾验收工期计划
978
第三节 劳动力投入计划
985
一、 拆除阶段人员配置
985
二、 结构改造人员安排
993
三、 装饰装修人员调配
998
四、 安装工程人员组织
1002
五、 收尾阶段人员安排
1013
第四节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018
一、 拆除阶段设备配置
1018
二、 结构改造设备安排
1026
三、 装饰装修设备调配
1033
四、 安装工程设备组织
1042
五、 收尾阶段设备安排
1050
第五节 材料供应计划
1056
一、 装饰材料采购安排
1056
二、 安装材料供应规划
1062
三、 环保材料管理措施
1068
四、 材料进场检验计划
1074
五、 材料仓储管理方案
1080
第六节 进度控制措施
1086
一、 计划管理制度
1086
二、 进度预警机制
1095
三、 多方沟通协调措施
1102
四、 现场管理保障措施
1111
第六章 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1118
第一节 安全管理体系
1118
一、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1118
二、 专职安全员岗位设置
1128
三、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1136
第二节 安全教育培训
1142
一、 三级安全教育实施
1142
二、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153
三、 安全培训保障措施
1160
第三节 现场安全防护
1168
一、 施工区域封闭管理
1168
二、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
1176
三、 施工设施安全管理
1184
第四节 用电安全管理
1192
一、 临时用电规范执行
1193
二、 配电箱安全管理
1201
三、 用电安全保障措施
1209
第五节 消防安全措施
1216
一、 消防器材配置管理
1216
二、 动火作业安全管控
1227
三、 消防安全保障体系
1233
第六节 医院安全管理配合
1240
一、 医院安全规定执行
1240
二、 联动机制建立运行
1250
三、 医院特殊安全管理
1255
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1263
第一节 现场管理制度
1263
一、 施工区域科学划分
1263
二、 施工材料堆放规范
1271
第二节 人员行为规范
1285
一、 施工人员形象管理
1285
二、 现场行为准则制定
1299
第三节 场地整洁管理
1308
一、 日常清洁维护机制
1308
二、 扬尘控制专项措施
1322
第四节 施工噪音控制
1328
一、 施工时间科学规划
1328
二、 噪音源控制技术
1337
第五节 临时设施管理
1345
一、 临时区域功能设置
1345
二、 安全警示标识系统
1358
第六节 对外协调机制
1367
一、 周边关系协调措施
1367
二、 投诉处理快速响应
1377
第八章 环境保护及防尘施工措施
1389
第一节 环境保护措施
1389
一、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
1389
二、 废水处理技术措施
1396
三、 材料堆放环保管理
1404
四、 施工机械环保要求
1412
第二节 防尘控制措施
1424
一、 防尘管理组织架构
1424
二、 施工粉尘源头控制
1431
三、 车辆冲洗保洁系统
1438
四、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1446
五、 施工人员防护措施
1460
第九章 周边关系协调措施
1469
第一节 协调机制建立
1469
一、 项目经理牵头协调小组
1469
二、 定期协调会议制度
1478
第二节 施工期间沟通计划
1483
一、 日常施工进度汇报
1484
二、 紧急事项沟通流程
1492
第三节 噪音与施工时间控制
1500
一、 医院作息时间适配
1500
二、 噪音作业降噪措施
1506
第四节 临时通道与区域隔离
1515
一、 施工通道专项设置
1515
二、 物理隔离防护措施
1523
第五节 应急联动机制
1536
一、 医院多部门协同
1536
二、 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1546
第十章 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1554
第一节 成品保护措施
1554
一、 原有建筑设施防护
1554
二、 装饰工程防护方案
1561
三、 安装设备防护措施
1570
第二节 竣工清洁处理
1576
一、 施工区域全面清理
1576
二、 环保清洁技术应用
1581
三、 特殊区域清洁方案
1589
第三节 施工期间的便民措施
1595
一、 临时通行保障系统
1595
二、 施工区域安全隔离
1606
三、 现场秩序维护机制
1614
第四节 应急保障措施
1621
一、 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1621
二、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1630
三、 医院联动联络机制
1638
第十一章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645
第一节 应急组织体系
1645
一、 项目应急管理架构
1645
二、 应急值守工作制度
1648
第二节 突发事件分类
1652
一、 null
1652
二、 电气施工安全风险
1657
三、 拆除工程突发事件
1660
四、 消防系统安全事件
1663
第三节 应急响应流程
1670
一、 事件现场初步处置
1670
二、 应急信息上报机制
1674
三、 医疗救援联动方案
1678
第四节 应急预案制定
1683
一、 高空作业专项预案
1683
二、 电气安全应急预案
1687
三、 拆除工程应急方案
1690
四、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694
第五节 应急物资储备
1698
一、 个人防护装备储备
1698
二、 消防应急器材配置
1701
三、 医疗急救物品清单
1707
四、 应急通讯设备保障
1709
第六节 应急演练计划
1714
一、 季度专项演练安排
1714
二、 演练评估优化机制
1719
三、 全员应急技能培训
1723
第七节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28
一、 拆除工程风险评估
1728
二、 电气改造风险分析
1732
三、 高空作业风险识别
1735
四、 消防系统施工风险
1738
第八节 风险防控措施
1742
一、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
1742
二、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744
三、 动火作业管控措施
1749
四、 拆除工程安全规范
1752
第九节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1757
一、 施工人员健康管理
1757
二、 施工现场防疫措施
1761
三、 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1764
四、 医院感染防控配合
1767
第十二章 人员配备
1773
第一节 人员数量配备
1773
一、 施工管理团队配置
1773
二、 专业工种人员配置
1778
三、 材料管理及后勤人员
1787
第二节 岗位职责明确
1795
一、 项目经理职责范围
1795
二、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802
三、 安全员岗位责任
1815
第三节 分工安排合理
1823
一、 拆除工程分工安排
1823
二、 新建工程施工分工
1829
三、 安装工程分工安排
1838
四、 施工区域责任划分
1846
第四节 人员经验与资质
1853
一、 项目经理资质要求
1853
二、 技术人员专业资质
1861
三、 施工人员经验要求
1869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阶段划分
拆除工程阶段规划
拆除工程范围确定
明确拆除具体内容
依据项目需求,全面且细致地确定拆除内容。在墙面部分,需拆除立面块料(如墙面砖)、涂料面(墙面乳胶漆)、抹灰层等,共计拆除立面块料543.91m²、铲除涂料面362.63m²、立面抹灰层拆除906.51m²。天棚面需拆除龙骨及饰面(金属龙骨矿棉板),面积达772.76m²;楼地面要拆除龙骨及饰面(自流平、塑胶地面)、平面块料(地砖),分别为726.85m²和108.38m²。同时,确定砖砌体(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拆除量为8.25m³、墙柱面龙骨及饰面拆除211.14m²、木门窗拆除(拆除内门等)58.74m²。此外,还要做好竣工清理3251.83m³以及垃圾外运(建筑垃圾)25车的规划工作。
墙面砖拆除
墙面乳胶漆铲除
金属龙骨矿棉板拆除
拆除部位
拆除内容
拆除工程量
墙面
立面块料(墙面砖)、涂料面(墙面乳胶漆)、抹灰层
立面块料543.91m²、涂料面362.63m²、抹灰层906.51m²
天棚面
龙骨及饰面(金属龙骨矿棉板)
772.76m²
楼地面
龙骨及饰面(自流平、塑胶地面)、平面块料(地砖)
龙骨及饰面726.85m²、平面块料108.38m²
砖砌体
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
8.25m³
墙柱面
龙骨及饰面
211.14m²
木门窗
内门等
58.74m²
其他
竣工清理、垃圾外运
竣工清理3251.83m³、垃圾外运25车
划定拆除区域边界
结合施工图纸,精准划定拆除工程的边界。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拆除区域的具体范围和坐标。设置明显的区域标识,如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示围栏、张贴警示标识等,防止拆除范围扩大,避免对周边非拆除区域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对拆除区域周边的设施进行保护,如对临近的建筑物、设备、管道等采取防护措施,如包裹防护材料、设置支撑结构等。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拆除区域无其他施工冲突。提前与医院管理部门、其他施工单位等进行协调,了解周边施工计划和安排,避免在拆除过程中发生交叉作业,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
拆除工程时间安排
制定拆除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总工期,合理制定拆除工程的进度计划。以接到采购人通知之日起45日历天内完工为目标,倒排拆除工程的时间节点。明确各拆除项目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如墙面拆除从第1天开始,预计在第5天完成;天棚面拆除从第6天开始,第10天结束等。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遇到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可利用弹性时间进行调整,确保拆除工程整体进度不受影响。按照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拆除人员和设备。根据不同拆除项目的工作量和难度,配备相应数量和专业技能的拆除人员,同时安排合适的拆除设备进场作业,提高拆除效率。
协调拆除工作顺序
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协调拆除工作顺序。先拆除天棚面的龙骨及饰面,再进行墙面和地面的拆除工作,避免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杂物对已拆除区域造成二次污染。优先拆除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的部分,如拆除原有管道、线路等,为后续的新建和安装工程创造条件。合理安排拆除设备的进场顺序,根据拆除工作的进展,有序安排大型拆除设备和小型工具进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拆除工作与其他施工环节的衔接顺畅。在拆除过程中,及时与新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施工需求和进度安排,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拆除工程安全保障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为拆除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防护手套等,确保拆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拆除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围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拆除现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对拆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和安全运行。建立设备检查和维护台账,记录设备的检查时间、维护内容和维修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坍塌、触电等。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拆除工程安全防护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安排专人负责拆除工程的安全监督,监督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对拆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拆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拆除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拆除人员限期整改。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违规操作处罚制度,对违规操作的拆除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作业资格。
新建工程施工组织
新建工程施工流程
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依据设计要求,确定天棚吊顶、墙面柱梁包石材等新建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对于天棚吊顶,施工流程包括基层处理、龙骨安装、面板安装等环节;墙面柱梁包石材的施工流程包括基层处理、龙骨安装、石材安装等环节。明确每道工序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标准,如天棚吊顶龙骨的间距、水平度等,墙面柱梁包石材的平整度、垂直度等。制定施工工艺的详细说明和图示,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施工工艺流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等。
墙面柱梁包石材
新建工程部位
施工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质量控制标准
天棚吊顶
基层处理、龙骨安装、面板安装
基层平整、龙骨间距合理、面板安装牢固
龙骨水平度偏差不超过±3mm,面板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
墙面柱梁包石材
基层处理、龙骨安装、石材安装
基层清洁、龙骨固定可靠、石材拼接紧密
墙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柱梁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塑料卷材楼地面
基层处理、卷材铺设、收口处理
基层干燥、卷材铺贴平整、收口严密
地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卷材拼接缝隙宽度不超过±0.5mm
块料楼地面
基层处理、找平层施工、块料铺贴、勾缝处理
基层平整、找平层厚度均匀、块料铺贴牢固、勾缝饱满
地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块料空鼓率不超过±5%
墙面喷刷涂料
基层处理、底漆涂刷、面漆涂刷
基层光滑、底漆覆盖均匀、面漆色泽一致
墙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流坠、漏刷现象
墙面装饰板
基层处理、龙骨安装、装饰板安装
基层牢固、龙骨间距合适、装饰板安装平整
墙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装饰板拼接缝隙宽度不超过±0.5mm
柱(梁)面装饰
基层处理、龙骨安装、装饰材料安装
基层清洁、龙骨固定牢固、装饰材料贴合紧密
柱(梁)面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装饰材料拼接缝隙宽度不超过±0.5mm
安排施工工序顺序
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先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符合施工要求后,再进行龙骨安装、面板安装等后续工序。考虑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如在天棚吊顶龙骨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电气线路的敷设和空调管道的安装。避免工序交叉作业造成的混乱,对不同工序的施工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相互干扰。确保施工顺序符合工程进度要求,根据工程总工期和各工序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空调安装
新建工程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责任。质量控制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符合装修装饰相关的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责任,如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人员对所负责的工序质量负责等。制定质量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按照施工进度和工序要求,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执行。加强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和构配件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旁站监督、抽样检验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新建工程质量检验
质量控制环节
控制目标
检验计划
检验标准
原材料和构配件
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进场检验、定期抽检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等
施工过程
符合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旁站监督、抽样检验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验
分项工程
达到合格标准
完工后检验
依据相关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分部工程
达到合格标准
分部工程完工后检验
依据相关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单位工程
达到合格标准
单位工程完工后检验
依据相关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对不合格的工序及时进行整改。建立质量检验台账,记录检验结果和整改情况。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如采用新型的装修材料、先进的施工设备等。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新建工程资源调配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在施工高峰期,增加施工人员的数量,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在施工低谷期,适当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工成本。确保各工种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满足施工需求,如配备足够的木工、瓦工、电工等专业人员,并且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协调,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纪律。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施工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科学安排物资供应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安排原材料和构配件的供应。提前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按时供应到施工现场。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对采购的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查其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合理安排物资的存放和管理,按照物资的性质和用途,分类存放物资,并做好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记录物资的出入库情况。避免物资的浪费和积压,根据施工进度合理控制物资的采购量,避免物资的浪费和积压。对剩余物资进行妥善处理,如退库、调剂等。
安装工程衔接安排
安装工程施工顺序
确定安装施工流程
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定空调、消防、给排水等安装工程的施工流程。对于空调安装,施工流程包括管道安装、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消防安装的施工流程包括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给排水安装的施工流程包括管道安装、设备安装、通水试验等环节。明确各安装工序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标准,如空调管道的坡度、消防设备的安装位置等。制定安装施工的详细说明和图示,为安装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安装施工流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等。
消防安装
给排水安装
调试验收
协调安装工序衔接
按照安装施工流程,合理协调各工序的衔接。先进行管道安装,再进行设备安装,最后进行系统调试。考虑各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和时间间隔,避免安装工序交叉作业造成的冲突。合理安排安装设备的进场时间,根据安装工序的进展,有序安排大型安装设备和小型工具进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安装工序的衔接顺畅,在安装过程中,及时与其他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施工进度和需求,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安装工程与其他工程的配合
与拆除工程的配合
在拆除工程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为安装工程创造条件。组织人员对拆除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和杂物,确保现场整洁。与拆除人员沟通,避免拆除过程对安装工程造成影响。在拆除前,与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范围和注意事项,避免拆除过程中损坏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对拆除后的基础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符合安装要求。检查基础的平整度、垂直度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进行整改。合理安排安装工程的进场时间,根据拆除工程的进度,合理安排安装工程的进场时间,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工程进度。
与新建工程的配合
与新建工程施工人员协调,确定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在新建工程施工前,与新建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安装工程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并在施工图纸上进行标注。在新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安装工程的穿插作业。如在墙面施工时,预留空调管道的孔洞;在地面施工时,预留给排水管道的接口等。避免安装工程对新建工程的成品造成损坏。在安装过程中,对新建工程的成品采取保护措施,如包裹防护材料、设置防护围栏等。确保安装工程与新建工程的衔接紧密。在安装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与新建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交接,检查安装工程的质量和与新建工程的衔接情况。
配合事项
配合方式
注意事项
预留孔洞和预埋件
与新建工程施工人员沟通确定位置
在施工图纸上准确标注,避免遗漏
穿插作业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
避免对新建工程成品造成损坏
成品保护
对新建工程成品采取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要牢固可靠
交接检查
安装工程完成后进行交接
检查安装质量和衔接情况
安装工程质量保障
强化安装质量控制
建立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责任。质量控制目标为安装工程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安装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质量责任。制定安装质量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按照安装施工进度,定期对安装工程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执行。加强对安装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检验,对采购的安装原材料和构配件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对安装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旁站监督、抽样检验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实施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对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定期组织安装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对不合格的安装及时进行整改。建立质量检验台账,记录检验结果和整改情况。采用先进的安装技术和工艺,提高安装质量。如采用新型的连接方式、先进的安装设备等。定期对安装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安装工程质量。
调试验收阶段部署
调试验收流程安排
制定调试验收方案
依据工程特点和相关标准,制定调试验收方案。明确调试验收的内容,包括空调系统调试、消防系统调试、给排水系统调试等;调试验收的方法,如采用仪器检测、功能测试等;调试验收的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执行。安排调试验收的时间和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调试验收的时间,确保调试验收工作不影响工程交付使用。安排专业的调试验收人员,如电气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等,确保调试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调试验收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制定调试验收方案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应急预案。
安排调试验收顺序
按照调试验收方案,合理安排各系统的调试验收顺序。先进行单机调试,再进行系统联合调试;先进行功能性调试,再进行性能性调试。考虑各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如空调系统的调试可能会影响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消防系统的调试需要与电气系统配合等。确保调试验收顺序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设备安装情况,合理安排调试验收顺序,避免调试验收过程中的重复和混乱。
调试验收质量控制
建立调试验收质量体系
建立完善的调试验收质量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责任。质量控制目标为调试验收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责任到人,确保每个调试验收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质量责任。制定调试验收质量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按照调试验收方案,定期对调试验收工作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执行。加强对调试验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调试验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定期组织调试验收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确保调试验收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对调试验收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旁站监督、数据记录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实施调试验收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对调试验收设备和工具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调试验收设备和工具的性能良好和准确可靠。建立设备和工具的检查和维护台账,记录检查和维护情况。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对不合格的调试验收结果及时进行整改。建立质量检验台账,记录检验结果和整改情况。采用先进的调试验收技术和方法,提高调试验收质量。如采用智能化检测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等。定期对调试验收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调试验收质量。
调试验收后续工作
整理调试验收资料
及时整理调试验收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包括调试验收报告、检测数据、设备运行记录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和校对,避免资料缺失或错误。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归档,按照资料的性质和用途,分类存放资料,并建立档案索引,方便查询和使用。为工程的交付和使用提供依据,调试验收资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证明文件,为工程的交付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处理调试验收问题
对调试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组织专业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制定整改措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设备故障、安装质量问题、操作不当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通过处理调试验收问题,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关键节点控制
拆除作业完成时限
拆除作业前期规划
拆除范围明确
1)依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精确界定拆除范围,避免误拆。对拆除的墙面、地面、天棚等区域进行精准标注,确保拆除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对拆除区域进行标记,确保施工人员清楚知晓拆除界限。使用明显的标识和围栏将拆除区域与非拆除区域分隔开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3)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拆除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和保护要求。了解医院的特殊需求和规定,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拆除工作不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工具设备检查
1)对拆除工具进行逐一检查,如锤子、电钻等,确保其能正常使用。检查工具的性能和安全性,及时更换损坏或有故障的工具,保证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2)检查大型拆除设备的性能,如起重机等,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在拆除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3)准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并要求他们正确佩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员培训安排
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拆除作业培训,使其熟悉拆除流程和安全规范。通过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拆除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掌握正确的拆除方法和安全操作技能。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拆除工作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拆除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让施工人员进行演练,增强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人员培训安排
拆除作业时间规划
每日作业时长
时间安排
工作内容
人员安排
设备使用
上午8:00-12:00
进行墙面、地面等拆除工作
安排10名施工人员
使用电钻、锤子等工具
下午13:00-17:00
继续拆除工作,并清理建筑垃圾
安排10名施工人员
使用起重机、垃圾车等设备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根据拆除进度和施工人员状态进行调整
灵活调配施工人员
合理安排设备使用
1)根据施工人员的体力和工作效率,确定每日合理的拆除作业时长。考虑到施工人员的身体承受能力,避免过度疲劳作业,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
2)避免过度疲劳作业,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让施工人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3)根据拆除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每日作业时长。如果拆除进度较快,可以适当缩短作业时长;如果拆除进度较慢,可以适当延长作业时长。
周末及节假日安排
时间安排
工作内容
人员安排
与医院沟通情况
周末及节假日正常休息
无拆除作业
无施工人员安排
提前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获得许可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作业
按照医院要求进行拆除作业
安排5名施工人员
与医院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1)遵循医院的工作时间和规定,合理安排周末及节假日的拆除作业。尊重医院的正常运营秩序,避免在医院繁忙时段进行拆除作业。
2)如需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拆除作业,提前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并获得许可。向医院相关部门说明拆除作业的必要性和时间安排,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在特殊时期,如医院重要活动期间,暂停拆除作业,确保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关注医院的活动安排,及时调整拆除作业计划,避免对医院的重要活动造成干扰。
拆除进度监控
时间节点
计划拆除量
实际拆除量
偏差分析
调整措施
第1周
拆除墙面500m²
拆除墙面480m²
实际拆除量比计划少20m²,可能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第2周
拆除地面300m²
拆除地面320m²
实际拆除量比计划多20m²,施工进度较快
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加快拆除进度
第3周
拆除天棚200m²
拆除天棚180m²
实际拆除量比计划少20m²,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
及时维修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建立拆除进度监控机制,定期检查拆除作业的完成情况。每天对拆除作业进行检查,记录拆除量和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对比实际拆除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拆除工作按时完成。
3)根据拆除进度监控结果,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拆除工作按时完成。如果拆除进度较慢,可以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如果拆除进度较快,可以减少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投入。
拆除进度监控
拆除作业完成确认
现场清理检查
1)检查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否全部清理出场,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对拆除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地面、墙面、天棚等,确保没有残留的建筑垃圾。
2)查看拆除区域的地面、墙面等是否平整,有无残留的障碍物。使用测量工具对拆除区域进行测量,确保地面、墙面等符合设计要求。
3)对拆除区域进行卫生清扫,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用清洁工具对拆除区域进行清扫,清除灰尘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卫生。
拆除作业完成确认
安全隐患排查
1)对拆除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如是否存在松动的结构、裸露的电线等。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拆除区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后续施工人员的安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危险,请勿靠近”、“注意安全”等,提醒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完成报告提交
1)编制拆除作业完成报告,详细记录拆除作业的完成情况。报告中应包括拆除工程量、拆除时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
2)报告中应包括拆除工程量、拆除时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对拆除作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拆除作业的经验和教训。
3)将拆除作业完成报告提交给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向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说明拆除作业的完成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设备安装周期管理
设备安装前期准备
设备质量检查
1)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对设备的外壳、零部件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外观完好无损。
2)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功率、效率、稳定性等,确保设备性能达标。
3)检查设备的配件和附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对设备的配件和附件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其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设备安装前期准备
安装方案制定
1)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安装要求,确定合理的安装顺序和方法。考虑设备的重量、体积、结构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
2)考虑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对安装方案进行审核和优化,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组织专业人员对安装方案进行审核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安装方案进行优化。
工具材料准备
1)准备好安装设备所需的各种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对工具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其能正常使用。
2)采购安装所需的材料,如螺栓、螺母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
3)对工具和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方便施工人员取用。将工具和材料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存放,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施工人员查找和取用。
设备安装过程控制
安装质量把控
1)按照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是否符合标准。使用测量工具对设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进行测量,确保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2)对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对设备的螺栓、螺母等连接部位进行紧固检查,对密封部位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确保设备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3)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对设备进行空载调试和负载测试,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安装进度监控
1)制定设备安装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安装时间节点。根据设备安装的工作量和难度,制定详细的安装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安装时间节点。
2)定期检查设备安装进度,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每天对设备安装进度进行检查,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3)根据设备安装进度,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资源,确保安装工作按时完成。根据设备安装进度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安装工作按时完成。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措施
实施情况
责任人
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已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项目经理
在设备安装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已在设备安装现场设置“危险,请勿靠近”、“注意安全”等警示标志
安全管理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已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培训师
1)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确保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
2)在设备安装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让施工人员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
设备安装完成验收
设备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测试结果
是否合格
功率测试
符合设计要求
XXX
是
效率测试
符合设计要求
XXX
是
稳定性测试
符合设计要求
XXX
是
1)按照设备的测试方案,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严格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检查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安全。
3)对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测试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安装资料整理
资料类型
资料内容
整理情况
提交情况
安装图纸
包括原始设计图纸和变更后的图纸
已分类整理
待提交
施工记录
记录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
已分类整理
待提交
质量检验报告
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
已分类整理
待提交
1)收集和整理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如安装图纸、施工记录等。对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照资料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可查阅性。
3)将整理好的资料提交给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向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说明资料的整理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验收报告提交
1)编制设备安装验收报告,详细记录设备安装的完成情况和测试结果。报告中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过程、测试数据、验收结论等内容,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
2)报告中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过程、测试数据、验收结论等内容。对设备安装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设备安装的经验和教训。
3)将设备安装验收报告提交给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和确认。向医院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说明设备安装的完成情况和测试结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竣工验收准备节点
竣工资料整理
施工图纸整理
1)收集所有施工图纸,包括原始设计图纸和变更后的图纸。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图纸进行全面收集,确保图纸的完整性。
2)对图纸进行分类整理,如建筑图纸、结构图纸、电气图纸等。按照图纸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建立清晰的图纸档案,方便查阅和使用。
3)检查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缺失或错误及时补充和更正。仔细核对图纸的内容,确保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避免因图纸问题影响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准备节点
检验报告收集
1)收集各种材料和设备的检验报告,如钢材、水泥、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检验报告进行收集,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2)检查检验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避免使用虚假或无效的检验报告。
3)对检验报告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查阅和使用。按照检验报告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建立检验报告档案,方便在竣工验收时查阅和使用。
资料审核校对
1)组织专业人员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审核和校对。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对竣工资料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检查资料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对资料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资料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避免因资料问题影响竣工验收。
3)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确保竣工资料的质量。
现场清理与修复
垃圾杂物清理
1)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杂物进行分类收集。对建筑垃圾和杂物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2)及时将垃圾和杂物运出施工现场,保持现场整洁。安排专人负责垃圾和杂物的运输,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卫生。
3)对施工现场的角落和隐蔽部位进行清理,确保无残留垃圾。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和隐蔽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和清理,确保无残留垃圾,为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损坏部位修复
损坏部位
损坏情况
修复材料
修复方法
修复结果
墙面
有裂缝和破损
水泥、涂料
填补裂缝,重新粉刷
已修复,符合要求
地面
有划痕和磨损
地砖、胶水
更换地砖,重新粘贴
已修复,符合要求
门窗
有变形和损坏
木材、五金件
修复变形,更换损坏部件
已修复,符合要求
1)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墙面、地面、门窗等损坏部位进行修复。采用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确保损坏部位得到有效修复。
2)根据损坏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选择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修复材料,采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确保修复质量。
3)修复后对损坏部位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修复质量符合要求。对修复后的损坏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修复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达到竣工验收的条件。
卫生清扫消毒
1)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扫,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等。使用清洁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灰尘、杂物和污渍。
2)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施工现场进行消毒,确保符合医院的卫生标准。选择符合医院卫生要求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消毒,确保施工现场的卫生安全。
3)对消毒后的施工现场进行通风换气,去除异味。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去除消毒剂的异味,保持施工现场空气清新。
预验收与整改
内部预验收组织
预验收小组人员
职责分工
预验收范围
预验收方法
项目经理
总体协调和组织
工程质量、施工资料等
现场检查、资料审查
技术负责人
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
工程质量、施工工艺等
现场检查、测试
质量管理员
质量检查和问题记录
工程质量、施工资料等
现场检查、资料审查
1)成立预验收小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组成。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预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预验收方案,明确预验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预验收方案,确保预验收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按照预验收方案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资料等。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
问题记录与分析
1)对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使用表格或文档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确保问题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邀请专业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为制定整改方案提供依据。
3)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整改实施与检查
1)按照整改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安排专人负责整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2)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3)整改完成后,对整改部位进行再次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整改后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达到预验收的要求。
施工技术流程
天棚吊顶施工
GFK抗菌板安装工艺
板材预处理
外观检查要点
1)仔细查看板材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缝等缺陷。板材表面的划痕、裂缝等缺陷会严重影响其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在安装前需对每一块板材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无此类问题。若发现有缺陷的板材,应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2)检查板材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颜色均匀一致是保证吊顶整体美观的重要因素,若板材颜色存在差异,会使吊顶看起来不协调。在检查时,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确保颜色的判断准确无误。对于颜色差异较大的板材,应予以筛选,保证使用的板材颜色一致。
GFK抗菌板
板材预处理
吊顶
切割打磨标准
1)使用专业的切割工具,保证切割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专业的切割工具能够更精准地切割板材,减少尺寸误差。在切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使用量具对切割尺寸进行多次测量,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若尺寸误差过大,会导致板材安装困难,影响吊顶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2)打磨后的板材边缘应光滑,无毛刺。打磨是为了使板材边缘更加整齐、光滑,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刮伤其他材料或人员。在打磨时,要使用合适的打磨工具,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打磨,确保边缘光滑无毛刺。打磨完成后,要用手触摸检查,确保达到标准要求。
安装固定方式
胶粘剂选择
1)选用环保、粘结力强的胶粘剂。环保型胶粘剂能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本项目的环保要求。同时,粘结力强的胶粘剂能够确保板材与龙骨牢固结合,提高吊顶的稳定性。在选择胶粘剂时,要查看其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确保其环保性能和粘结性能符合标准。
2)确保胶粘剂与GFK抗菌板和龙骨材料相适配。不同的板材和龙骨材料对胶粘剂的要求不同,若胶粘剂与材料不匹配,会导致粘结不牢固,影响吊顶的质量。在选择胶粘剂时,要根据板材和龙骨的材质,咨询专业人士或胶粘剂供应商,选择合适的胶粘剂。
龙骨
龙骨材质选择
标高测量
固定件安装规范
1)固定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件的间距直接影响到板材的固定效果和吊顶的稳定性,若间距过大,会导致板材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现松动、变形等问题;若间距过小,则会增加施工成本和难度。在安装固定件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使用量具准确测量间距,确保符合要求。
2)安装固定件时,要保证板材的平整度。板材的平整度是保证吊顶美观度的关键,在安装固定件时,要使用水平仪等工具对板材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板材安装平整。若板材不平整,会导致吊顶表面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影响整体效果。
固定件
龙骨安装间距
安装后检查
牢固...
济南市人民医院市中院区康复大厅改造提升项目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