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万高速第TJ-2_合同段_临建、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劳务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8
第一节 编制依据与原则
8
一、 国家法律法规依据
8
二、 行业规范标准
16
三、 项目特殊要求
19
第二节 施工总体部署
25
一、 施工区段划分
25
二、 资源配置方案
30
三、 管理协调机制
37
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
41
一、 关键节点控制
41
二、 工期保障措施
46
第四节 资源需求计划
52
一、 机械设备配置
52
二、 劳动力组织
58
三、 应急资源储备
63
第五节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67
一、 临时设施布局
67
二、 专项工程布置
72
第六节 重点难点分析与对策
78
一、 特殊地质处理
78
二、 交叉施工协调
81
第七节 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85
一、 质量监管体系
85
二、 安全防护设施
91
第八节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96
一、 扬尘治理方案
96
二、 生态保护措施
100
第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
106
第一节 质量管理目标
106
一、 项目整体质量目标
106
二、 临时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109
三、 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目标
113
第二节 组织职责分工
117
一、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117
二、 临时工程施工管理
119
三、 路基工程管理
121
第三节 质量管理制度
125
一、 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125
二、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28
三、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32
第四节 关键工序控制
135
一、 混凝土浇筑控制
135
二、 土石方施工控制
137
三、 首件验收制度
140
第五节 分部工程控制
144
一、 临时工程控制
144
二、 路基工程控制
146
三、 高风险作业控制
150
第六节 质量监控体系
154
一、 三级检查制度
154
二、 第三方抽检重点
157
三、 信息化台账管理
160
第七节 质量通病防治
163
一、 混凝土缺陷防治
163
二、 土方问题防治
165
三、 砌体通病防治
168
第八节 工程验收制度
172
一、 分阶段验收
172
二、 分项工程验收
175
三、 施工凭证管理
177
第九节 质量应急预案
180
一、 应急响应机制
180
二、 应急物资储备
183
三、 不合格品处置
185
第三章 安全生产措施
189
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
189
一、 总体安全目标
189
二、 路基土石方工程安全目标
196
第二节 组织体系与职责
201
一、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201
二、 特殊作业职责划分
208
第三节 安全管理制度
212
一、 三级教育制度
212
二、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220
第四节 危险源识别
229
一、 重大危险源清单
229
二、 动态监控措施
236
第五节 专项安全措施
242
一、 临时工程安全措施
242
二、 路基工程安全措施
251
第四章 现场文明施工
260
第一节 现场布置规划
260
一、 铜仁东互通连接线区域划分
260
二、 施工便道衔接方案
262
三、 临时工程挖土方区域
266
第二节 临时设施管理
268
一、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
269
二、 驻地办公生活分离
272
三、 C20混凝土挡墙施工
275
第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
278
一、 现场文明管理制度
278
二、 施工便道塌方处理
281
三、 工人着装规范管理
284
第四节 扬尘治理方案
288
一、 土石方开挖降尘
288
二、 道路硬化处理
291
三、 弃土场防护措施
295
第五节 噪音控制措施
299
一、 强噪声设备管理
299
二、 砼集中拌和降噪
302
三、 运输车辆噪音控制
305
第六节 废水处理方案
308
一、 三级沉淀池设置
308
二、 C20砼排水沟施工
311
三、 废水再利用管理
313
第五章 品质工程要求
318
第一节 品质工程目标
318
一、 工程质量达标
318
二、 交工验收合格率
320
三、 竣工验收优良标准
325
第二节 组织架构分工
329
一、 项目经理统筹管理
329
二、 技术负责人分管工程
331
三、 质检员专项监督
334
第三节 制度建设
337
一、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337
二、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340
三、 样板引路制度
342
第四节 关键工序控制
344
一、 钢筋加工工艺控制
344
二、 混凝土浇筑管理
346
三、 土石方作业规范
349
第五节 分项控制措施
352
一、 临时工程专项控制
352
二、 路基工程专项控制
355
三、 配套工程专项控制
358
第六节 质量监控体系
360
一、 项目部级巡查制度
360
二、 班组级实时监控
361
三、 第三方检测机制
366
第七节 质量通病防治
367
一、 混凝土缺陷预防
367
二、 土方沉降控制
369
三、 砌体病害防范
372
第六章 环保措施
375
第一节 建筑渣土处理
375
一、 拆除洒水降尘措施
375
二、 渣土清运处置方案
382
三、 防护设施施工要点
392
第二节 施工废水处理
403
一、 沉淀系统建设标准
403
二、 水资源循环利用
415
三、 特殊部位处理
422
第三节 施工噪音控制
429
一、 设备降噪方案
429
二、 施工组织优化
436
第四节 大气污染防治
442
一、 扬尘控制体系
442
二、 特殊工况应对
453
三、 硬化区域管理
461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与原则
国家法律法规依据
工程建设相关法规
建筑法遵循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确保施工活动合法合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本项目涉及高速公路建设,起终点桩号为K20+300至K28+380,全合同段主线长8.08km,包括桥梁、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众多工程。依据《建筑法》对建筑工程的许可、发包、承包、监理等方面的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获取施工许可,确保发包、承包行为合法合规。对于工程监理,将积极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依据法律规定保障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权力,规范项目的各项建设行为,从源头和过程上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法》的要求组织施工。例如,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技能。加强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把控,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检验和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使用。对于工程的分包行为,也将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分包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避免违法分包等行为的发生,以保障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依据《建筑法》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职责,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对于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及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杜绝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高速公路的顺利建成和投入使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同样严格按照《建筑法》的规定执行。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工程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在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内,始终以《建筑法》为准则,规范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此外,密切关注《建筑法》的修订和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的管理和施工行为,确保始终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加强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配合其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共同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遵循《建筑法》,为铜仁市碧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打造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招标投标法执行
法律规定方面
项目执行情况
招标程序合法性
本项目招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从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到开标、评标、定标等各个环节,都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对于施工劳务招标,明确招标范围为3号拌合站及驻地、4号拌合站及驻地、5号钢筋加工房等工程劳务施工,在招标公告中清晰界定,保证潜在投标人能够准确了解项目情况。
投标文件要求
要求投标人按照法律规定编制投标文件,内容包括技术方案、商务报价、资格证明等。对投标文件的格式、密封、递交时间等都有明确规定,确保投标过程的规范性。在评标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对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情况进行审查,保证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禁止不正当竞争
坚决杜绝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等。对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防止不良企业进入投标环节。一旦发现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
合同签订与履行
在确定中标人后,及时按照法律规定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质量、工期、价款支付等重要内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监督中标人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监督管理
主动接受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其对招标投标活动的检查和调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招标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招标投标活动合法合规。
合同法履行
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各方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在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涉及到与众多供应商、分包商等签订合同。例如,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明确了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地点等条款,保障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稳定。对于施工分包合同,明确了分包工程的范围、工期、质量标准和价款支付方式等内容,确保分包工程的顺利进行。
依据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对于供应商,按时支付货款,保证其合法权益;对于分包商,监督其按照合同约定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台账,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跟踪和监督。
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依据《合同法》的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优先采取协商和调解的方式,友好解决争议,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如果协商和调解不成,将按照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注重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有力支持。
不断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对合同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合同签订和履行提供参考。通过严格履行《合同法》,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此外,密切关注《合同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合同管理和履行行为,确保始终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和履行,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质量与安全法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落实
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桥梁、隧道、路基等多个分项工程。依据条例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职责。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原始资料;勘察、设计单位将保证勘察、设计文件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将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对于水泥、钢材、砂石等主要原材料,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使用。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例如,在桥梁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和养护时间;在隧道施工中,加强对围岩的监测和支护,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对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过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对工程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将依法追究其责任,要求其限期整改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同时,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确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
不断总结工程质量管理经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努力,打造优质工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遵守
责任主体
安全生产责任
项目落实情况
建设单位
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在编制工程概算时,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在本项目中,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为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资料,并合理确定安全费用,确保施工单位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
施工单位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工程监理单位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工程监理单位将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勘察、设计单位
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勘察、设计单位将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工作,为工程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安全生产法贯彻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依据该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施工单位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知情权。同时,保障从业人员依法享有的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如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等。
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将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措施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减少事故损失。
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栏、标语、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报告。通过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确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法执行
法律规定方面
项目执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前期,委托有资质的环境评价机构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污染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对于建筑渣土,拆除旧有建筑和临时设施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并在指定弃土场掩埋,弃土场修筑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挡渣墙、排水沟等,防止污染农田。对于施工、生活废水,搅拌站、预制场、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至少三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或者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生态保护
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施工临时占用的土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对于项目涉及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环境监测
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包括对大气、水、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公众参与
积极听取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向公众公开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接受公众的监督。
大气污染防治法遵守
法律规定内容
项目应对措施
扬尘污染控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土石方开挖、凿岩钻孔等作业时,注意洒水降尘处理。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定期对施工场地、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保持地面湿润。遇到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填筑、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若必须施工,则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如增加洒水频次、设置围挡等。
废气排放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废气排放进行管理。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焊接废气等,采取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封闭式机棚设置
对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封闭式机棚不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还可以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排放,起到一定的大气污染防治作用。
物料堆放管理
加强对施工物料的堆放管理。对砂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采用密闭储存或覆盖的方式,防止扬尘产生。在装卸物料时,尽量降低装卸高度,减少扬尘飞扬。同时,合理规划物料堆放场地,保持场地整洁,减少扬尘污染源。
监测与整改
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如监测到大气污染物超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确保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水污染防治法落实
法律规定要点
项目实施办法
废水排放管理
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施工、生活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依据法律对废水排放、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在搅拌站、预制场、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放到农田、河沟,经至少三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或者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施工现场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如化粪池、隔油池等,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物浓度,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防止废水泄漏
加强对废水储存和输送设施的管理,防止废水泄漏。定期检查沉淀池、污水管道等设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在废水储存和输送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围堰、防渗层等,防止废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水资源保护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经过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回用,如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灌溉等。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监测与监管
建立废水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水的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和措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接受其对废水排放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行业规范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
路基施工标准
1)遵循《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把控路基挖方与填方的质量,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路基挖方需按照设计的坡度和深度进行施工,避免超挖或欠挖。填方时要对填料进行严格筛选,控制含水量,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做好路基排水设施的施工,防止积水影响路基质量。
2)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基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保证达到合格工程标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对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坡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检验。每完成一段路基施工,都要进行质量评定,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部分及时进行整改。只有当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压实度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灌砂法、环刀法等
平整度
不超过规定偏差
三米直尺法
宽度
符合设计宽度
钢尺量测
坡度
符合设计坡度
水准仪测量
桥梁施工标准
1)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主线桥梁的施工,包括特大桥、大桥和中桥,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稳定。在桥梁基础施工时,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扩大基础等。桥墩和桥台的施工要保证其垂直度和尺寸精度,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上部结构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桥梁的受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桥梁各部位进行质量检验,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对桥梁的原材料、构配件进行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桥梁的混凝土强度、钢筋数量和间距、预应力张拉等关键指标进行重点检验。每完成一个施工阶段,都要进行质量评定,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强度等级
回弹法、钻芯取样法等
钢筋数量和间距
符合设计要求
钢尺量测
预应力张拉
张拉力和伸长值符合设计
压力表读数和钢尺量测伸长值
桥梁轴线偏位
不超过规定偏差
全站仪测量
隧道施工标准
1)执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特长隧道的开挖、支护等施工操作,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等。同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及时掌握前方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护施工要及时、有效,确保隧道围岩的稳定。初期支护要紧跟开挖面,二次衬砌要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2)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隧道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隧道工程质量达标。对隧道的开挖断面尺寸、支护厚度、混凝土强度、防水效果等进行严格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隧道的通风、照明、排水等附属设施进行同步施工和检验。每完成一段隧道施工,都要进行质量评定,确保隧道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开挖断面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
全站仪测量
支护厚度
不小于设计厚度
地质雷达检测
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强度等级
回弹法、钻芯取样法等
防水效果
无渗漏现象
外观检查、渗漏水检测
安全与环保规范
安全生产规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一般及以上事故。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依据《
松万高速第TJ-2_合同段_临建、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劳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