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盛院区新风空调设备专业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第一章 整体服务方案
6
第一节 日常维保计划
6
一、 全年系统保养规划
6
二、 设备专项维保安排
26
第二节 服务工作流程
32
一、 标准化服务流程设计
32
二、 责任分工与时限要求
46
第三节 巡检方案
54
一、 设备巡检内容标准
54
二、 巡检周期与记录管理
72
第四节 关键部件维修更换
81
一、 核心部件维修方案
81
二、 备件管理与质量控制
96
第五节 项目管理机构
118
一、 组织架构设置
118
二、 项目管理制度
133
第六节 专业技术能力
154
一、 团队技术资质
154
二、 技术优势展示
178
第七节 维保难点及措施
201
一、 主要维保难点分析
201
二、 差异化维保方案
216
第八节 重大问题预防措施
234
一、 系统风险预警机制
235
二、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247
第二章 安全作业保障方案
273
第一节 安全管理措施
273
一、 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273
二、 高危作业防护规范
290
三、 安全交底执行机制
303
四、 现场安全巡查制度
309
五、 特种作业操作规范
326
第二节 安全文明措施
335
一、 作业区域隔离设置
335
二、 材料摆放管理规范
345
三、 现场清理作业标准
365
四、 噪音粉尘控制措施
380
五、 作业人员行为规范
405
第三节 安全维护
419
一、 高压设备操作安全
419
二、 高空作业安全保障
437
三、 制冷剂处理安全
455
四、 电气设备检修安全
463
五、 防护装备使用规范
479
第四节 现场秩序保障
485
一、 人员进出登记制度
485
二、 作业区域封闭管理
503
三、 突发情况应急联动
518
四、 采购人沟通协调
537
五、 现场监督配合制度
549
第三章 服务质量控制方案
569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证方案
569
一、 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569
二、 服务质量监督机制
577
三、 质量管理部门职责
587
四、 年度质量提升计划
599
五、 行业标准执行规范
607
第二节 服务标准
614
一、 服务内容具体标准
614
二、 日常维保作业流程
627
三、 鸿盛院区设备维保标准
638
四、 察布路院区设备维保标准
649
第三节 质量控制流程
659
一、 任务派发管理流程
659
二、 现场执行质量控制
667
三、 质量检查评估机制
682
四、 问题整改与反馈流程
692
五、 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
703
第四节 技术支撑能力保障
712
一、 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712
二、 技术培训与演练机制
724
三、 专业工具设备配置
741
四、 备品备件保障措施
753
五、 设备技术支撑范围
764
第五节 服务响应与处理方案
781
一、 7×24小时响应机制
781
二、 快速报修流程建设
792
三、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800
四、 服务记录与验收管理
811
五、 两院区服务保障措施
825
第四章 进度保证措施
837
第一节 进度保证措施
837
一、 年度维保进度规划
837
二、 日常巡检执行规范
854
三、 服务响应时效保障
864
第二节 影响进度问题的解决方案
882
一、 突发设备故障应对
882
二、 备品备件保障体系
902
三、 特殊时段工作安排
908
四、 人力资源稳定性保障
921
第三节 项目进度安排
934
一、 春秋季集中保养计划
934
二、 日常运行维护日程
949
三、 进度监督与报告机制
961
整体服务方案
日常维保计划
全年系统保养规划
春秋季系统全面保养
春季系统保养要点
压缩机深度检查
春季对压缩机进行全面性能检测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对压缩比、制冷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精确检测,以判断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状态。详细检查压缩机的润滑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更换压缩机油,确保压缩机各部件之间的润滑良好,减少磨损。同时,仔细查看压缩机的密封性能,采用专业的检测手段,防止制冷剂泄漏,避免影响制冷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通过这些深度检查措施,可及时发现压缩机潜在的问题,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检测压缩比时,会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测量,与压缩机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制冷量的检测,会结合实际的运行环境和负载情况进行评估,以准确判断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在检查润滑情况时,会查看油位是否正常,油质是否清洁,如有必要会进行油样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压缩机油。对于密封性能的检查,会重点关注压缩机的各个接口和密封部位,采用气密检测等方法,确保无泄漏现象。
此外,还会对压缩机的运行记录进行分析,了解其历史运行情况,为本次检查提供参考。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会及时制定维修方案,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压缩机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同时,会建立详细的检查档案,记录检查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风机盘管清洁维护
维护项目
具体内容
维护目的
翅片清洗
使用专业的清洗剂和工具,对风机盘管的翅片进行全面清洗,去除灰尘和杂物。
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保证制冷和制热效果。
风机运行状态检查
检查风机的转速、风量、振动等参数,确保风机正常运行。
保证空气循环正常,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连接部件紧固
检查并紧固风机盘管的连接部件,如螺丝、螺母等。
防止松动产生噪音和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电机性能检测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电流、电压等参数,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保证风机的动力供应,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排水系统检查
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和漏水现象。
防止积水导致设备损坏和细菌滋生。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标准
处理措施
空调水系统压力测试
使用压力泵对空调水系统进行打压,保持一定时间,观察压力变化。
压力稳定在规定范围内,无明显压力下降。
若压力下降超过规定值,检查管道连接部位和阀门,找出泄漏点并修复。
制冷剂管道压力测试
使用氮气对制冷剂管道进行打压,检查压力和密封性。
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无泄漏现象。
若发现泄漏,使用检漏仪找出泄漏点,进行焊接或更换密封件。
管道保温层检查
外观检查管道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和脱落。
保温层完整,无裂缝和孔洞。
若保温层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减少能量损失。
管道污垢清理
采用化学清洗或物理清洗的方法,清除管道内的污垢和杂质。
管道内壁清洁,无明显污垢和杂物。
清洗后进行冲洗,确保管道畅通。
管道支吊架检查
检查管道支吊架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和变形。
支吊架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若支吊架有问题,及时调整或更换,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秋季系统保养要点
制冷剂补充与检测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制冷剂压力检测
使用压力表测量制冷剂的高压和低压。
压力在规定范围内,根据不同系统有所差异。
若压力异常,分析原因,补充或排放制冷剂。
制冷剂含量检测
通过称重或其他方法确定制冷剂的含量。
含量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若含量不足,补充制冷剂至规定值。
制冷剂管道接口检查
使用检漏仪检查管道接口处是否有泄漏。
无泄漏现象。
若发现泄漏,进行密封处理或更换密封件。
制冷剂成分分析
采集制冷剂样本进行成分分析。
成分符合要求,无杂质和水分。
若成分异常,进行过滤或更换制冷剂。
制冷剂液位检查
观察制冷剂的液位,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液位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若液位过低,补充制冷剂;若液位过高,排放多余的制冷剂。
水泵性能调试
秋季对水泵性能进行调试,能确保其在后续运行中保持高效稳定。测试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使用专业的流量仪和压力计进行精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水泵的运行参数,如转速、阀门开度等,使水泵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检查水泵的轴承和密封件,查看轴承的润滑情况,补充或更换润滑脂,防止轴承磨损和损坏。同时,检查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如有磨损或老化及时更换,避免水泵漏水。清理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去除杂物和污垢,防止堵塞,保证水流顺畅。
在测试流量和扬程时,会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测量结果,结合水泵的性能曲线,调整运行参数,使水泵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运行效率最高。在检查轴承和密封件时,会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拆卸和检查,对于有问题的部件及时进行更换。对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清理,会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或机械清理的方法,确保清理效果。
此外,还会对水泵的电机进行检查,包括电机的绝缘电阻、温度等参数,确保电机正常运行。对于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记录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会建立水泵的调试档案,记录调试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风机盘管清洁维护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
制冷剂补充与检测
冷却塔维护检修
秋季对冷却塔进行维护检修,可保证其冷却效果和正常运行。清洗冷却塔的填料,去除藻类和污垢,采用专业的清洗剂和清洗设备,对填料进行全面清洗,恢复其良好的散热性能。检查冷却塔的风机和电机,查看风机的叶片是否有损坏或变形,电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确保风机和电机能够稳定运行。调整冷却塔的水位和水流,保证冷却效果,通过调节水位控制器和水流调节阀,使水位和水流符合设计要求。
在清洗填料时,会先将填料取出,进行浸泡和冲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藻类。对于难以清洗的污垢,会使用刷子等工具进行清理。清洗后,会对填料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在检查风机和电机时,会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振动测试仪、温度测试仪等,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在调整水位和水流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调试,确保水位稳定,水流均匀。
此外,还会对冷却塔的管道和阀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泄漏和堵塞现象。对于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管道和阀门的正常运行。同时,会对冷却塔的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保持其整洁卫生,避免杂物进入冷却塔影响其正常运行。
冷却塔维护检修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保养质量验收标准
设备性能达标情况
检查设备性能是否达标是保养质量验收的重要环节。对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检测,与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定。测试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测试,评估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查看设备的运行噪音和振动情况,使用噪音仪和振动测试仪进行测量,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在检测设备性能指标时,会对压缩机的压缩比、制冷量、功率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对风机的风量、风压、效率等参数进行检测,对水泵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进行评估。对于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测试,会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计算制冷量和制热量。在检查运行噪音和振动情况时,会在设备运行稳定后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设备性能指标不达标,会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对于制冷、制热效果不佳的情况,会检查制冷剂的充注量、系统的密封性等因素;对于运行噪音和振动过大的情况,会检查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部件是否磨损等问题。同时,会对整改后的设备进行再次检测,确保其性能达标。
机械系统检查
系统密封性检查
系统密封性是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使用专业仪器对制冷剂和水系统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如气密检测仪、压力测试仪等,确保无泄漏现象。检查管道的连接部位,查看密封胶圈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老化、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对系统进行保压测试,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压力稳定,压力波动在规定范围内,以验证系统的密封性。
在检测制冷剂系统密封性时,会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然后使用气密检测仪检测是否有泄漏点。对于水系统的密封性检测,会进行水压测试,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在检查管道连接部位时,会仔细查看密封胶圈的安装是否正确,是否有松动或移位的现象。对于保压测试,会根据系统的类型和设计要求,确定保压时间和压力值。
如果发现系统存在泄漏现象,会及时找出泄漏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对于密封胶圈损坏的情况,会及时更换密封胶圈;对于管道连接部位松动的情况,会进行紧固。修复后,会再次进行密封性检测,确保系统无泄漏。
清洁卫生情况评估
评估项目
评估标准
检查方法
处理措施
设备和管道表面清洁度
表面无灰尘和杂物,干净整洁。
目视检查。
若有灰尘和杂物,进行擦拭和清理。
新风机房和空调机房卫生状况
地面、墙面干净,无垃圾和积水,通风良好。
现场检查。
若卫生状况不佳,进行清扫和消毒。
冷却塔和水箱清洁程度
内部无藻类和污垢滋生,水质清澈。
观察和取样检测。
若有藻类和污垢,进行清洗和消毒。
过滤器清洁情况
过滤器无堵塞,过滤效果良好。
检查过滤器外观和阻力。
若过滤器堵塞,进行清洗或更换。
风道清洁度
风道内部无灰尘和杂物,通风顺畅。
使用内窥镜检查。
若风道有灰尘和杂物,进行清理。
运行期每日两次巡查
上午巡查重点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在上午的巡查中,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至关重要。仔细观察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运行声音和振动情况,正常运行时声音平稳、振动轻微,若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过大,可能表示设备存在故障。检查设备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确保这些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超出范围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查看设备的指示灯和报警装置,指示灯应显示正常状态,报警装置无异常显示,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在观察设备运行声音和振动时,会贴近设备仔细倾听和感受,与正常运行时的状态进行对比。对于电流、电压和温度的检测,会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在查看指示灯和报警装置时,会检查其显示是否清晰、准确。
此外,还会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或泄漏现象。对于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会建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档案,记录每次巡查的结果,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制冷剂压力检查
上午巡查时对制冷剂压力进行检查,能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使用压力表检测制冷剂的高压和低压,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判断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观察制冷剂管道的结霜情况,正常情况下管道应无异常结霜现象,若出现结霜过多或不均匀,可能表示制冷剂充注量异常或存在其他问题。检查制冷剂的液位,确保其充足,液位过低可能会影响制冷效果。
在检测制冷剂压力时,会正确连接压力表,读取准确的压力值。对于结霜情况的观察,会仔细查看管道的各个部位,包括蒸发器、冷凝器等。在检查制冷剂液位时,会通过液位观察窗或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判断。
如果发现制冷剂压力异常、结霜异常或液位不足,会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制冷剂泄漏、系统堵塞或其他故障。对于发现的问题,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补充制冷剂、修复泄漏点或清理堵塞部位。同时,会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为后续的维护提供参考。
风机运行噪音评估
上午对风机运行噪音进行评估,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使用环境。倾听风机的运行声音,正常运行时声音平稳、均匀,若出现异常噪音,如刺耳声、摩擦声等,可能表示风机存在故障。检查风机的叶片是否有损坏或变形,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如卡尺等,测量叶片的尺寸和形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查看风机的皮带张紧度,使用皮带张紧度测试仪进行测量,调整皮带张紧度至合适范围,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风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在倾听风机运行声音时,会在不同的位置和距离进行倾听,以全面评估噪音情况。在检查叶片时,会仔细查看叶片的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等情况。在调整皮带张紧度时,会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调整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风机存在异常噪音、叶片损坏或皮带张紧度不合适等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异常噪音,会分析原因,可能是叶片不平衡、轴承损坏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对于叶片损坏,会及时更换叶片。对于皮带张紧度不合适,会进行调整。同时,会记录评估结果和处理情况,为风机的维护提供依据。
下午巡查要点
管道密封性复查
下午巡查时对管道密封性进行复查,可确保系统无泄漏现象。再次检查空调水系统和制冷剂管道的连接部位,包括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查看是否有泄漏的迹象,如水滴、气泡等。查看管道的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脱落,保温层损坏会导致能量损失和管道结露。检查管道的支吊架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或变形,支吊架不稳定会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在检查管道连接部位时,会使用检漏剂或气密检测仪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保温层的检查,会仔细查看保温材料的表面和边缘,如有破损及时进行修复。在检查支吊架时,会摇晃管道,观察支吊架的稳定性。
如果发现管道连接部位有泄漏、保温层损坏或支吊架松动等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泄漏问题,会找出泄漏点,进行密封处理或更换密封件。对于保温层损坏,会修复或更换保温材料。对于支吊架松动,会进行紧固或调整。同时,会记录复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为管道的维护提供依据。
新风机组运行状况
下午巡查新风机组的运行状况,可保证其正常通风和空气质量。检查新风机组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确保其畅通无阻,无杂物堵塞,否则会影响新风机组的风量和通风效果。观察新风机组的滤网,查看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滤网堵塞会降低过滤效果,影响空气质量。测试新风机组的风量和风压,使用专业的风量仪和风压计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风量和风压不足会导致通风不良。
在检查进风口和出风口时,会查看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清理可能存在的杂物。对于滤网的观察,会查看滤网的颜色和堵塞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在测试风量和风压时,会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新风机组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堵塞、滤网需要清洗或更换、风量和风压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堵塞问题,会清理障碍物。对于滤网问题,会清洗或更换滤网。对于风量和风压问题,会检查风机的运行状态和管道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会记录巡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为新风机组的维护提供依据。
新风机组运行状况
冷却塔水位监测
下午对冷却塔水位进行监测,可保证其冷却效果和正常运行。查看冷却塔的水位,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水位过低会影响冷却效果,水位过高可能会导致水溢出。检查冷却塔的补水系统,查看补水阀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补水管道是否畅通,确保补水系统能够及时补充水量。观察冷却塔的喷淋系统,查看喷淋头是否正常喷水,喷水是否均匀,喷淋系统不正常会影响冷却效果。
在查看水位时,会通过水位观察窗或液位传感器进行判断。对于补水系统的检查,会手动操作补水阀门,观察其动作是否灵活。在观察喷淋系统时,会站在不同的位置查看喷淋情况。
如果发现冷却塔水位异常、补水系统故障或喷淋系统不正常等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水位异常,会调整补水阀门的开度或检查水位控制系统。对于补水系统故障,会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对于喷淋系统问题,会清理喷淋头或调整喷淋角度。同时,会记录监测结果和处理情况,为冷却塔的维护提供依据。
巡查记录与异常处理
详细记录巡查情况
在巡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巡查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这些参数能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检查结果,包括设备的外观状况、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如问题的表现、出现的位置等。填写巡查记录表,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在记录设备运行参数时,会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对于检查结果的记录,会采用文字描述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使记录更加直观。在描述问题时,会详细说明问题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填写巡查记录表时,会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通过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同时,记录也是对巡查工作的一种监督和考核,保证巡查工作的质量。对于记录的巡查情况,会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设备运行的规律和问题,为设备的管理提供参考。
及时处理异常问题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异常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轻微的异常情况,如设备的小故障或小缺陷,现场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处理过程中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严重的异常情况,如设备的重大故障或安全隐患,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在处理轻微异常情况时,会组织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修复。对于处理结果,会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在报告严重异常情况时,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问题的情况和影响,听从上级的指示进行处理。应急措施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如停止设备运行、疏散人员等。
同时,会跟踪异常问题的处理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会及时调整处理方案。处理完成后,会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定期总结巡查结果
总结周期
总结内容
分析方法
处理措施
每周
对本周的巡查记录进行整理,统计设备故障次数、问题类型等。
采用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设备运行的规律和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巡查重点和频率,对频繁出现问题的设备增加巡查次数。
每月
对本月的巡查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分析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
结合设备的历史数据和维护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下个月的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换部件等。
每季度
对本季度的巡查结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采用风险评估和故障预测的方法,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提前解决潜在的问题。
每年
对全年的巡查情况进行总结,总结设备运行的经验和教训。
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设备管理的建议。
制定下一年的设备管理计划,包括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等。
开机前常规检查记录
电气系统检查
电源线路连接情况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电源开关检查
手动操作电源开关,观察其动作是否灵活,有无卡滞现象。
开关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接触良好。
若开关有问题,及时更换开关。
电源线绝缘层检查
目视检查电源线的绝缘层,查看是否有破损、老化或烧焦现象。
绝缘层完好,无明显损坏。
若绝缘层损坏,更换电源线。
电源电压和频率测试
使用电压表和频率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电压和频率符合设备要求。
若电压或频率异常,检查电源供应情况或采取稳压、变频措施。
电源线路连接紧固情况
检查电源线路的连接部位,查看螺丝是否拧紧,有无松动现象。
连接部位紧固,无松动。
若连接部位松动,拧紧螺丝。
电源线路接地情况
检查电源线路的接地是否良好,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若接地电阻过大,检查接地线路,修复或重新接地。
控制电路功能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控制电路板元件检查
目视检查控制电路板的元件,查看是否有松动、损坏或烧焦现象。
元件安装牢固,无损坏。
若元件有问题,更换元件。
控制电路信号传输测试
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测试控制电路的信号传输,观察信号的波形和强度。
信号传输正常,波形和强度符合要求。
若信号传输异常,检查线路连接和元件性能,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控制电路保护装置测试
模拟故障情况,测试控制电路的保护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动作。
保护装置能及时动作,切断电路。
若保护装置不动作,检查保护装置的性能和设置,修复或更换保护装置。
控制电路接地检查
检查控制电路的接地是否良好,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若接地电阻过大,检查接地线路,修复或重新接地。
控制电路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控制电路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符合规定值。
若绝缘电阻过低,检查线路绝缘情况,进行干燥处理或更换绝缘材料。
电机绝缘电阻检测
开机前对电机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是确保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步骤。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测量时要确保电机处于停电状态,并且测量方法正确。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规定值,若低于规定值,可能表示电机存在绝缘问题,如受潮、绝缘老化等。检查电机的接地是否良好,良好的接地可以防止电机漏电,保障人员安全。对电机的绕组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现象,短路或断路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在检测绝缘电阻时,会按照绝缘电阻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测量不同绕组之间和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对于接地情况的检查,会查看接地线路是否连接牢固,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在检查绕组时,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判断绕组的导通情况。
如果发现电机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接地不良或绕组存在问题,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绝缘电阻过低的情况,会进行干燥处理或更换绝缘材料。对于接地不良的情况,会修复接地线路。对于绕组短路或断路的情况,会维修或更换绕组。同时,会记录检测结果和处理情况,为电机的维护提供依据。
压缩机维护计划
机械系统检查
设备转动部件润滑
开机前检查设备转动部件的润滑情况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检查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轴承和齿轮,查看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润滑油能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补充或更换润滑油时,要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并按照规定的油量进行添加。同时,检查润滑油的质量,查看是否有变质或污染现象,变质或污染的润滑油会影响润滑效果。
在检查轴承和齿轮的润滑情况时,会打开设备的加油口,查看油位是否正常。对于润滑油的补充或更换,会使用专业的加油设备,确保加油量准确。在检查润滑油质量时,会观察润滑油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如有异常可能表示润滑油变质或污染。
如果发现设备转动部件的润滑油不足、变质或污染,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会补充润滑油至规定油位。对于变质或污染的润滑油,会排放掉旧油,清洗油箱和油路,然后添加新的润滑油。同时,会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为设备的维护提供依据。
皮带和链条张紧度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皮带张紧度检查
使用皮带张紧度测试仪测量皮带的张紧力,或通过按压皮带的方法,感受其张紧程度。
张紧力符合设备要求,皮带在规定范围内有适当的弹性。
若张紧力过大或过小,调整皮带的张紧度。
链条张紧度检查
观察链条的下垂度,或使用链条张紧度测试仪测量链条的张紧力。
链条下垂度在规定范围内,张紧力合适。
若链条下垂度过大或张紧力不合适,调整链条的张紧度。
皮带和链条磨损情况检查
目视检查皮带和链条的表面,查看是否有磨损、裂纹或断裂现象。
皮带和链条表面无明显磨损,无裂纹和断裂。
若皮带或链条磨损严重,及时更换。
皮带和链条连接部位检查
检查皮带和链条的连接部位,查看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连接部位牢固,无松动。
若连接部位松动,拧紧螺丝或更换连接件。
皮带和链条的清洁情况
检查皮带和链条表面是否有油污、灰尘等杂物。
表面清洁,无杂物。
若有杂物,清理皮带和链条表面。
联轴器连接状况
开机前检查联轴器的连接状况是确保设备运行平稳的重要环节。检查联轴器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螺栓松动可能会导致联轴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位移,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查看联轴器的弹性元件是否完好,弹性元件可以缓冲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冲击,若弹性元件损坏,会降低联轴器的性能。测试联轴器的同心度,确保设备运行平稳,同心度偏差过大可能会导致设备振动加剧,损坏设备部件。
在检查连接螺栓时,会使用扳手等工具检查螺栓的拧紧程度。对于弹性元件的检查,会观察其外观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损坏现象。在测试同心度时,会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百分表等,测量联轴器的同心度偏差。
如果发现联轴器的连接螺栓松动、弹性元件损坏或同心度偏差过大,会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连接螺栓松动的情况,会拧紧螺栓。对于弹性元件损坏的情况,会更换弹性元件。对于同心度偏差过大的情况,会调整设备的安装位置,使联轴器的同心度符合要求。同时,会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为设备的维护提供依据。
检查记录与确认
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开机前的检查工作完成后,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是必不可少的。记录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检查情况,包括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整理,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的责任人、时间和方法。填写开机前检查记录表,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记录检查结果时,会按照检查项目的顺序进行记录,详细描述每个项目的检查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会记录问题的具体表现、位置和可能的原因。在制定整改措施时,会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在填写检查记录表时,会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通过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同时,记录也是对检查工作的一种监督和考核,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对于记录的检查结果,会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设备运行的规律和问题,为设备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人员审核确认
检查记录需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审核时会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查工作无遗漏,检查结果真实可靠。审核通过后,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负责,签字确认表示对设备开机运行的认可。对于审核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确认,确保设备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开机运行。
在审核过程中,技术负责人会仔细查看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会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项目负责人在签字确认前,会了解设备的整体情况和检查结果,确保设备具备开机条件。对于审核中提出的问题,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提交审核确认。
通过相关人员的审核确认,可以保证开机前检查工作的质量,避免因检查不全面或不准确而导致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同时,审核确认也是一种责任制度,明确了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存档保存检查记录
将开机前检查记录进行存档保存,这些记录是设备维护的重要资料。建立检查记录档案,对记录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统计分析。定期对检查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存档保存检查记录,可以了解设备的历史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为设备的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在建立检查记录档案时,会按照设备的类型、检查时间等进行分类,方便查找和管理。对于存档的检查记录,会采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存,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定期整理和归档时,会对记录进行备份,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存档保存检查记录还可以为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依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查阅历史检查记录,了解设备之前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故障诊断提供线索。同时,也可以根据检查记录总结设备的维护经验,制定更加合理的维护计划。
关键部件定期维护方案
压缩机维护计划
定期更换压缩机油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维护目的
注意事项
每运行XXX小时或XXX个月
按照压缩机的使用说明书,排放旧的压缩机油,清洗油过滤器和油冷却器。
保证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减少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使用合适的压缩机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混入杂质。
每次更换压缩机油时
记录更换压缩机油的时间、数量和油的品牌。
建立维护档案,便于跟踪压缩机的维护情况。
记录要准确、详细,保存好相关的记录文件。
定期检查油质
抽取油样进行分析,检查油的颜色、粘度、水分等指标。
及时发现油质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提前更换压缩机油。
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油质分析。
更换油过滤器
在更换压缩机油时,同时更换油过滤器。
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保护压缩机的部件。
选择合适的油过滤器,安装要正确。
清洗油冷却器
使用专业的清洗剂清洗油冷却器,去除污垢和杂质。
保证油冷却器的散热效果,维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清洗后要进行彻底的冲洗,确保无清洗剂残留。
检查压缩机阀片
定期检查压缩机阀片是保证压缩机性能的重要措施。定期检查压缩机的阀片,查看是否有磨损或损坏现象,磨损或损坏的阀片会影响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和制冷效果。如有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阀片,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测试阀片的密封性,采用专业的检测方法,如气密检测等,确保阀片的密封性能良好,防止制冷剂泄漏。
在检查阀片时,会拆卸压缩机的阀盖,仔细观察阀片的表面和边缘,查看是否有划痕、裂纹等磨损迹象。对于磨损或损坏的阀片,会及时进行更换,更换时要注意阀片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在测试阀片的密封性时,会使用气密检测仪等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检测阀片的泄漏情况。
通过定期检查压缩机阀片,可以及时发现阀片的问题,避免因阀片故障导致压缩机性能下降或损坏。同时,测试阀片的密封性可以保证制冷剂的正常循环,提高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对于检查和测试的结果,会记录下来,为压缩机的维护提供依据。
监测压缩机温度
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压缩机的温度是保障压缩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温度是反映压缩机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压缩机损坏。当压缩机温度过高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增加冷却水量、调整风机转速等,防止压缩机因过热而损坏。分析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在安装温度传感器时,会选择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压缩机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会与监控系统相连,实时传输温度数据。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监控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采取措施。在分析温度变化趋势时,会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时监测压缩机温度,可以及时发现压缩机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分析温度变化趋势可以为压缩机的维护保养提供参考,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对于监测到的温度数据,会进行记录和保存,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
风机电机维护要点
清洁风机电机外壳
定期清理风机电机外壳的灰尘和杂物是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基础。灰尘和杂物会影响电机的散热,导致电机温度升高,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定期清理电机外壳,保持通风良好,使电机能够及时散热。检查电机外壳的防护等级,确保符合要求,防护等级不足可能会导致电机受潮、进水或受到外物撞击,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机受潮和进水,电机受潮和进水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发短路故障。
在清理电机外壳时,会使用干净的布或刷子进行擦拭,对于顽固的污垢,可以使用适量的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后要确保电机外壳干燥。在检查防护等级时,会查看电机外壳的标识和相关资料,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环境的要求。对于可能导致电机受潮和进水的情况,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水罩、改善安装环境等。
通过定期清洁风机电机外壳和检查防护等级,可以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防止电机受潮和进水可以避免电机发生故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对于清洁和检查的情况,会记录下来,为电机的维护提供依据。
检查电机轴承
检查周期
检查内容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每运行XXX小时或XXX个月
检查电机轴承的润滑情况,查看润滑脂的量和质量。
润滑脂充足,无变质现象。
若润滑脂不足,补充润滑脂;若润滑脂变质,更换润滑脂。
定期倾听运行声音
倾听电机轴承的运行声音,判断是否有异常噪音。
声音平稳、均匀,无异常噪音。
若有异常噪音,检查轴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检查轴承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轴承的温度,查看是否正常。
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若温度过高,检查润滑情况和轴承的运行状态,进行相应的处理。
检查轴承的游隙
使用专业工具测量轴承的游隙,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游隙在规定范围内。
若游隙过大或过小,调整或更换轴承。
检查轴承的密封情况
查看轴承的密封件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现象。
密封件完好,无泄漏。
若密封件损坏,更换密封件。
测试电机绝缘性能
定期测试风机电机的绝缘性能是确保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使用绝缘电阻表定期测试电机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反映了电机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程度。当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值时,说明电机的绝缘性能
设备专项维保安排
压缩机保养策略
日常检查要点
1)检查压缩机的运行电流和电压,确保在正常范围内。运行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是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基础,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日常检查时,需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准确读取数据并与设备额定参数进行对比。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电路故障或调整供电系统。
2)查看压缩机的温度,包括外壳温度和排气温度,判断是否存在过热情况。温度是反映压缩机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过热可能意味着内部存在摩擦、堵塞或散热不良等问题。通过定期测量温度,可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清理散热片、检查冷却系统等。
3)听压缩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正常运行的压缩机声音平稳且有规律,若出现异常噪音或振动,可能是零部件松动、磨损或损坏所致。仔细倾听声音的来源和特征,有助于快速定位故障部位,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4)检查压缩机的油位,确保润滑油充足。润滑油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带走热量和杂质。定期检查油位,若发现油位过低,应及时补充符合要求的润滑油,同时观察油质是否有变色、乳化等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更换。
压缩机
定期维护项目
维护项目
维护内容
维护周期
维护目的
更换润滑油
使用专业工具排出旧油,清洗油腔后注入新的符合规格的润滑油
每半年
保证润滑效果,减少部件磨损
检查过滤器
拆卸过滤器,检查是否有堵塞、破损等情况,如有则及时更换
每季度
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保证系统清洁
电机绝缘检测
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判断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每年
确保电气安全,防止漏电事故
紧固螺栓和连接件
使用扳手等工具检查并紧固压缩机的螺栓和连接件,防止松动
每季度
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故障预防措施
1)建立压缩机运行档案,记录运行参数和维护情况。详细记录压缩机的运行时间、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更换的零部件等信息。通过对运行档案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趋势和潜在问题,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2)根据运行时间和工况,提前制定易损件更换计划。压缩机的一些零部件,如轴承、密封件、皮带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磨损或损坏。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工况,预测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提前准备好备用件,并按照计划进行更换,以避免因易损件故障导致设备停机。
3)对压缩机进行定期的性能测试,评估运行状态。定期对压缩机的制冷量、能效比、排气压力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设备的额定参数进行对比,评估其运行状态。若发现性能下降,应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调整或维修,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
4)加强对压缩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故障判断能力。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及时发现故障对于压缩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要点和故障处理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和故障判断能力。同时,建立操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激励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电机绝缘检测
螺栓连接件紧固
压力测试法
制冷剂压力监测
监测频率设定
1)在机组运行期间,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制冷剂压力监测。机组运行时,制冷剂压力会随着负荷的变化而波动,每日进行两次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压力的变化情况,确保设备在正常压力范围内运行。监测时间应选择在机组稳定运行的时段,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2)在春秋季定期保养时,进行全面的制冷剂压力检测。春秋季气温适宜,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的好时机。在定期保养过程中,对制冷剂压力进行全面检测,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变化,以便发现潜在的压力异常问题。
3)在设备出现异常或维修后,及时进行制冷剂压力监测。设备出现异常或经过维修后,其运行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制冷剂压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及时进行压力监测,可以验证维修效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备运行负荷的变化,适当增加监测频率。环境温度和设备运行负荷会对制冷剂压力产生影响,当环境温度较高或设备运行负荷较大时,制冷剂压力可能会升高。此时,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密切关注压力变化,防止压力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压力标准确定
制冷设备类型
正常压力范围(高压侧)
正常压力范围(低压侧)
依据标准
螺杆机
1.5-2.0MPa
0.3-0.5MPa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WS488-2016)及设备制造商技术参数
模块机
1.4-1.8MPa
0.2-0.4MPa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WS488-2016)及设备制造商技术参数
多联机
1.3-1.6MPa
0.1-0.3MPa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WS488-2016)及设备制造商技术参数
风冷式
1.2-1.5MPa
0.1-0.2MPa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WS488-2016)及设备制造商技术参数
异常处理流程
1)当监测到制冷剂压力异常时,立即记录相关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的数据包括压力值、温度、时间等,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机组的开启台数、负荷情况等。这些数据和状态信息对于分析异常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2)对异常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是否为压力传感器故障或制冷剂泄漏等问题。通过观察压力变化趋势、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情况等方式,初步判断异常原因。若怀疑是压力传感器故障,可更换传感器进行验证;若怀疑是制冷剂泄漏,需进一步检测泄漏位置。
3)若怀疑制冷剂泄漏,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确定泄漏位置。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电子检漏仪、卤素检漏仪等。检测时,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仔细检查管道、接头、阀门等部位,确保准确找到泄漏位置。
4)根据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如补充制冷剂、修复泄漏点等。对于轻微的压力异常,可通过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或补充适量的制冷剂来解决;对于严重的泄漏问题,需及时修复泄漏点,并重新充注制冷剂。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管道密封性维护
外观检查内容
1)检查管道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变形或腐蚀现象。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力撞击、环境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外观出现破损、变形或腐蚀。仔细检查管道的表面,若发现有明显的损伤,应及时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以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2)查看管道的连接处是否有松动、渗漏等情况。管道的连接处是容易出现泄漏的部位,检查时应重点关注。通过观察连接处是否有油渍、水渍或气泡等现象,判断是否存在渗漏。同时,使用扳手等工具检查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3)检查管道的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脱落或损坏。保温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和防止管道结露,若保温层损坏,会影响管道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检查保温层的完整性,如有脱落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观察管道周围是否有积水、结冰等异常现象。管道周围出现积水、结冰等现象,可能是管道泄漏或保温不良所致。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密封性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原理
适用范围
操作步骤
压力测试法
通过向管道内施加一定压力,观察压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泄漏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管道
1.关闭管道进出口阀门;2.使用压力泵向管道内注入压力介质;3.观察压力变化,若压力下降过快则说明存在泄漏
气密检测法
检测管道内的气体泄漏量,根据泄漏量判断密封性
适用于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的管道
1.将管道与气密检测设备连接;2.启动设备,使管道内达到一定压力;3.记录一定时间内的气体泄漏量
肥皂水检漏法
在管道表面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确定泄漏位置
适用于较小的泄漏点检测
1.调配适量的肥皂水;2.使用刷子或喷雾器将肥皂水涂抹在管道表面;3.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有气泡处即为泄漏点
红外热成像检测法
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管道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是否存在泄漏点
适用于检测隐藏在保温层内的泄漏点
1.开启红外热成像仪;2.对管道进行扫描;3.观察图像中温度异常区域,可能为泄漏点
泄漏修复措施
1)对于轻微的泄漏点,可以采用密封胶等材料进行修复。密封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粘结性,适用于较小的泄漏点。在修复前,需将泄漏部位清理干净,去除油污、杂质等,然后涂抹适量的密封胶,确保密封效果。
2)如果泄漏较为严重,需要更换损坏的管道部件或连接件。对于严重的泄漏问题,单纯使用密封胶可能无法解决,需要更换损坏的管道部件或连接件。在更换时,应选择与原部件规格相符的产品,并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3)在修复泄漏后,再次进行密封性检测,确保修复效果。修复完成后,使用上述介绍的密封性检测方法对管道进行再次检测,验证修复效果。若检测结果仍不合格,应重新检查并修复泄漏点。
4)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标记和记录,便于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在修复后的管道上做好标记,记录修复时间、修复部位、使用的材料等信息,以便后续维护人员了解管道的维修历史,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管理。
管道密封性检测
气密检测法
肥皂水检漏法
服务工作流程
标准化服务流程设计
设备巡检操作规范
巡检内容规划
运行状态查看
设备名称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正常状态标准
新风机组
运行状态、各项参数、运行声音
观察设备显示屏、使用检测仪器、听声音
设备正常运转,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噪音
中央空调主机
运行状态、各项参数、运行声音
观察设备显示屏、使用检测仪器、听声音
设备正常运转,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噪音
冷却塔
运行状态、各项参数、运行声音
观察设备运转情况、使用检测仪器、听声音
设备正常运转,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噪音
风机盘管
运行状态、各项参数、运行声音
观察设备运转情况、使用检测仪器、听声音
设备正常运转,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噪音
部件性能检测
检测制冷剂压力时,使用专业的压力检测设备对新风机组、中央空调主机等设备的制冷剂压力进行检测,确保制冷剂充足且压力正常。若压力异常,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制冷或制热效果,甚至导致设备损坏。检查风机运行噪音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仔细聆听风机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噪音。异常噪音可能意味着风机的轴承损坏、叶片松动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检查管道密封性时,通过观察管道表面是否有制冷剂泄漏的痕迹,如油渍、气泡等,以及使用气密检测设备检测管道的气密性,防止制冷剂泄漏和漏水,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
风机运行噪音检查
环境卫生检查
检查新风机房的整洁卫生时,查看机房内是否有杂物堆积、灰尘过多等情况,保持机房干净整洁。杂物和灰尘的堆积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散热和正常运行,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时,使用干净的抹布或刷子对新风机组、中央空调主机等设备的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设备散热良好。设备散热不良会导致设备温度升高,降低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检查空调出风口的清洁情况时,观察出风口是否有灰尘和细菌滋生的迹象,如滤网堵塞、异味等,防止灰尘和细菌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健康。
管道密封性检查
巡检周期设定
每日基础巡检
机组运行中每日巡查不少于两次,每次巡查都要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这些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运行期间每日开机前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电源连接是否牢固、控制开关是否正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可以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时,查看设备的润滑油液位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每周深度巡检
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内部结构、电气系统、机械部件等。检查内部结构是否有松动、变形等情况,电气系统是否有短路、漏电等问题,机械部件是否有磨损、损坏等现象。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防护罩、接地装置等,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可能会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清理设备的过滤器时,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器,防止堵塞影响设备性能。过滤器堵塞会导致设备的通风不畅,增加设备的能耗。
设备润滑情况检查
每月专项巡检
每月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如压缩机、风机电机、风盘电机等。检查这些部件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是否有异常发热、振动等情况。检查设备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确保设备能够按照设定的参数运行。控制系统的故障可能会...
鸿盛院区新风空调设备专业维保服务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