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朗中学2025年采购物业管理服务项目
第一章 总体模式及配套措施
10
第一节 项目理解与定位
10
一、 学校办学背景认知
10
二、 物业服务需求剖析
17
三、 教育物业经验优势
26
第二节 总体执行模式
34
一、 服务周期阶段划分
35
二、 各阶段工作推进节奏
48
三、 采用管理模式说明
59
第三节 组织架构设置
76
一、 人员岗位配置规划
76
二、 专业模块职责分工
87
三、 组织体系优势特点
101
第四节 资源配置计划
110
一、 人员配置标准细化
110
二、 设备物资资源匹配
122
三、 资源保障服务需求
135
第五节 质量与风险控制
152
一、 服务质量监督机制
152
二、 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161
三、 校园运营安全保障
180
第六节 协作与沟通机制
191
一、 与校方沟通协调方式
191
二、 信息畅通决策高效保障
208
三、 沟通机制优势作用
220
第二章 安全(含协助学校消防)服务方案
232
第一节 安全管理范围
232
一、 校园重点区域安全管理
232
二、 人员车辆秩序维护
244
第二节 安全岗位配置
256
一、 保安人员岗位配备
256
二、 人员基本要求设定
269
三、 值班排班制度建立
279
第三节 安全巡查机制
290
一、 日常巡查路线规划
290
二、 巡查记录台账管理
302
三、 技防结合提升巡查
321
第四节 门岗管理措施
342
一、 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342
二、 进出车辆检查登记
354
三、 门岗安保器械配备
365
第五节 消防配合机制
384
一、 消防宣传演练培训
384
二、 消防设施巡查维护
395
三、 火灾应急处置协助
412
第六节 突发事件应对
429
一、 应急响应流程制定
429
二、 常见事件应急预案
434
三、 事件报告整改机制
441
第七节 安保器械配置
446
一、 三防标准器械配备
446
二、 器械管理制度建立
455
第三章 学生宿舍管理
472
第一节 宿舍床位安排
472
一、 明确楼栋分布及床位总数
472
二、 按年级班级科学分配
484
三、 建立床位使用动态台账
494
四、 实时更新入住信息同步
509
第二节 住宿生档案管理
517
一、 建立纸质与电子档案
517
二、 完善档案基本信息内容
528
三、 定期核查更新档案信息
538
四、 配合登记住宿生奖惩情况
548
第三节 日常管理机制
562
一、 制定并公示宿舍管理制度
563
二、 实施每日巡查宿舍制度
571
三、 上报晚归夜不归宿情况
579
四、 协助处理宿舍矛盾纠纷
594
第四节 值班服务安排
611
一、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611
二、 设置值班岗位及巡逻路线
620
三、 配备值班必要工具设备
630
四、 及时响应学生求助应急
639
第五节 协助水电抄表计费
648
一、 定期抄录宿舍水电数据
648
二、 建立用水用电详细台账
652
三、 协助核算水电使用费用
661
四、 提供月度水电使用分析
671
第四章 清洁卫生服务方案
692
第一节 清洁范围明确
692
一、 办公大楼清洁
692
二、 教学楼清洁
702
三、 实验楼清洁
716
四、 行政楼清洁
728
五、 室外广场清洁
736
六、 道路清洁
743
七、 绿地清洁
752
八、 学生宿舍公共区域清洁
765
第二节 清洁作业流程
774
一、 重点区域巡查
774
二、 垃圾分类收集清运
786
三、 高频使用区域消毒清洁
795
四、 设施深度清洁保养
805
第三节 人员配置与职责
813
一、 清洁主管配置
813
二、 清洁工人配置
822
三、 岗位责任制制定
835
第四节 工具与材料配备
844
一、 小型清洁工具配备
844
二、 日常消耗品配备
854
三、 环保型清洁产品使用
860
四、 工具检查与更换
874
第五节 质量监督机制
882
一、 主管现场巡检
882
二、 后勤部门联合检查
889
三、 问题反馈机制建立
897
四、 绩效挂钩制度实施
906
第五章 绿化养护服务方案
916
第一节 绿化养护总体方案
916
一、 明确校区养护范围
916
二、 制定全年养护计划
927
第二节 人员配置与岗位职责
940
一、 明确人员分工安排
940
二、 制定岗位职责清单
953
第三节 养护流程与标准
964
一、 规划详细养护流程
964
二、 明确各项工作标准
978
第四节 设备与材料管理
987
一、 列出养护设备清单
987
二、 建立管理使用制度
1000
第五节 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
1009
一、 建立三级检查机制
1009
二、 制定量化考核表格
1022
第六节 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1031
一、 应对极端天气情况
1031
二、 处理突发病虫害
1041
第六章 维修管理方案
1055
第一节 设备运行维护
1055
一、 建立公共设施巡检制度
1055
二、 公共设备日常巡视检查
1067
三、 制定设备年度保养计划
1082
第二节 配电中心值守
1092
一、 配备专业人员轮班值守
1092
二、 实时监控运行参数
1110
三、 建立值班日志制度
1126
第三节 给排水系统管理
1136
一、 建立用水管理制度
1136
二、 给排水设施定期检查
1153
三、 制定给排水应急预案
1171
第四节 电气与照明管理
1178
一、 电气照明设备日常养护
1178
二、 电路安全性能定期测试
1191
三、 老化电气配件更换
1204
第七章 人员培训和管理
1214
第一节 培训体系构建
1214
一、 岗前培训制度建立
1214
二、 年度培训计划制定
1220
三、 管理人员能力提升
1229
四、 特种岗位持证培训
1233
第二节 岗位技能培训
1243
一、 安保人员技能培训
1243
二、 宿舍管理员培训
1254
三、 清洁人员技能培训
1260
四、 绿化人员技能培训
1269
五、 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1276
第三节 人员管理制度
1286
一、 考勤与排班制度
1286
二、 月度绩效考核机制
1292
三、 奖惩制度设立
1299
四、 人员档案建立
1304
第四节 应急响应培训
1311
一、 公共卫生防控培训
1311
二、 突发事件模拟演练
1316
三、 跨部门联合演练
1323
四、 应急预案更新培训
1329
第五节 持续改进机制
1337
一、 服务质量分析会
1337
二、 外部专家专项辅导
1345
三、 培训内容优化
1350
四、 内部晋升机制推行
1357
第八章 综合管理及特色服务
1364
第一节 节能降耗方案
1364
一、 节水节电管理流程
1364
二、 能耗监测机制
1369
三、 设备运行优化策略
1375
四、 责任分工和执行监督
1381
第二节 沟通协调机制
1387
一、 月度联席会议制度
1387
二、 信息反馈渠道
1394
三、 问题处理闭环机制
1399
第三节 临时性服务支持
1404
一、 弹性人员调配计划
1404
二、 高峰时段支援预案
1408
三、 专项任务响应机制
1415
第四节 温馨提示服务
1420
一、 校园便民服务清单
1420
二、 信息发布机制
1424
三、 季节性温馨提示模板库
1430
四、 服务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1435
第五节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1440
一、 应急响应流程
1440
二、 人员管控措施
1447
三、 公共区域消杀频次
1452
四、 防疫物资使用预案
1457
五、 与校方联动机制
1463
总体模式及配套措施
项目理解与定位
学校办学背景认知
了解大朗中学创办历史
追溯学校创办起始
创办具体年份
知晓东莞市大朗中学创办于1958年,这一年份为追溯其发展历程提供了源头。学校在过去几十年中,见证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在1958年,国家正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兴办学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大朗中学的创办,为当地学生提供了接受中学教育的机会,开启了培养人才的征程。
年份
事件
1958年
东莞市大朗中学创办
创办时代背景
了解当时的教育发展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视基础教育的普及,大力发展中学教育。大朗中学的创办顺应了这一趋势,对当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填补了当地中学教育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更系统、更专业的教育。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促进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时代背景
影响
国家重视基础教育普及
推动大朗中学创办,填补当地中学教育空白
发展中学教育趋势
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教育,培养当地人才
创办初始规模
探究学校创办初期的基本情况。在创办初期,学校的班级数量相对较少,学生人数也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最初可能只有几个班级,学生人数可能在几百人左右。学校从简单的教学设施逐步完善,不断扩大规模,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办师资力量
分析创办时的教师队伍构成和教学水平。在创办初期,教师队伍可能由当地的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虽然当时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教师们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为学生传授知识。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习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办发展愿景
明确学校创办时所期望达成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学校创办时就立志为当地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期望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致力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当地教育的标杆。
明确学校荣誉地位
获得省级荣誉
清楚学校已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这一荣誉体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突出地位。广东省一级学校是对学校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获得这一荣誉,表明学校在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荣誉带来影响
认识到该荣誉对学校招生、师资引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招生方面,广东省一级学校的称号吸引了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提高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在师资引进方面,也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加入,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方面
影响
招生
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提高生源质量
师资引进
更容易吸引优秀教师加入,提升师资力量
与同级别学校对比
对比其他省级一级学校,分析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大朗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的教学设施也较为先进,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
荣誉的持续维护
了解学校为保持荣誉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措施
目的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荣誉对教育的推动
明确荣誉对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获得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荣誉后,学校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们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也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明晰学校发展目标
助力教育发展
理解学校力求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大朗中学,助力松山湖片区教育发展的目标。学校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为松山湖片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提升片区的整体教育水平。
目标的具体体现
分析在教学质量、师资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如何实现目标。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将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师资建设方面,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方面
实现方式
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资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校园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目标的实施步骤
了解学校为达成目标所制定的阶段性计划和措施。学校将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在短期内,将重点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在中期内,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长期内,将实现成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学校的目标。
阶段
计划和措施
短期
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
中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长期
实现成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学校的目标
目标对学校的意义
明确目标对学校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有针对性。通过实现目标,学校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
认识到学校目标与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契合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学校力求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学,正好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掌握学校建设规模情况
熟悉学校用地规模
地块用地面积
知悉学校地块用地面积为116046.15平方米,这一数据为校园规划提供了基础。较大的用地面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可以建设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用地面积
作用
116046.15平方米
为校园规划提供基础,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用地布局特点
分析学校用地在功能分区、建筑分布等方面的布局特点。学校的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分布有序,既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又保证了校园的安全和宁静。建筑分布也考虑了采光、通风等因素,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用地发展潜力
评估学校用地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可拓展空间。由于学校用地面积较大,还有一定的可拓展空间。未来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建设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如新建教学楼、实验室等。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用地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用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了解学校用地与周边社区、交通等环境的相互关系。学校位于大朗镇蔡边村,周边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与周边社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便利的交通也方便了师生的出行。
用地对学校发展的限制
明确用地可能对学校进一步发展带来的限制因素。虽然学校用地面积较大,但可能存在土地性质、规划限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校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土地性质的限制可能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学校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学校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
掌握学校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46088平方米,这一数据反映了学校建筑的总体规模。较大的建筑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设施和师生。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分配建筑面积,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主要建筑类型
熟悉教学楼、科学艺术楼、行政综合楼等各类建筑的功能和用途。教学楼是学生上课的主要场所,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艺术楼则用于开展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行政综合楼包含了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学术交流和体育活动提供了支持。
建筑分布情况
了解不同建筑在校园内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教学楼集中在教学区,方便学生上课。科学艺术楼与教学楼相邻,便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行政综合楼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便于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对外交流。不同建筑之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筑的建设标准
明确学校建筑在设计、施工等方面所遵循的标准。学校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师生的使用需求和校园文化特色。在施工上,选择了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队伍,确保建筑质量。
建筑对教学的支撑
分析学校建筑如何满足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需求。教学楼内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设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科学艺术楼内的实验室和创作室,为科研和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则收藏了丰富的图书和资料,为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资源保障。
建筑类型
对教学的支撑
教学楼
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设施,支持教学活动
科学艺术楼
实验室和创作室为科研和艺术创作提供条件
图书馆
收藏丰富图书和资料,为学习和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知晓学校配套规模
体育设施配套
了解学校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室外篮球场等丰富的体育设施。这些体育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有助于增强师生的体质。400米标准运动场可以举办田径比赛等活动,室外篮球场则方便师生进行篮球运动。同时,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园林景观配套
熟悉生物园、地理园和人工湖等园林景观的分布和作用。生物园和地理园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场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人工湖则起到了美化校园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园林景观的分布合理,与校园建筑相互映衬,营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
生活设施配套
明确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等生活设施的规模和条件。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宿舍楼内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如卫生间、阳台等。同时,学校还注重宿舍的管理和服务,为师生提供了安全、整洁、温馨的居住环境。
配套设施的使用效率
评估学校配套设施在满足师生需求方面的使用效率。学校的配套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需求。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园林景观也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和放松的场所。生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比较到位,保证了师生的正常使用。
配套设施的未来规划
了解学校配套设施未来的建设和完善规划。学校计划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对配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例如,可能会对体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更多的健身器材。也可能会对园林景观进行优化,打造更加美丽的校园环境。
物业服务需求剖析
分析校园安全服务需求
公共区域安全保障
秩序维护措施
负责学校公共区域安全管理,需制定详细巡逻路线与时间表,确保校园秩序时刻处于监控范围内。严格执行门岗进出检查登记制度,防止无关人员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维护公共秩序。针对师生、车辆和来访人员,设立专门通道和管理流程,保障人员和车辆有序流动,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门岗进出检查登记
消防管理职责
配合学校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消防意识。负责消防设施的巡查和检测,建立详细巡查记录,确保设施随时可用。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明确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人员分工,保障校园消防安全。
消防知识培训
职责
具体内容
宣传培训
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
设施巡查
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和检测,建立巡查记录
应急制定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人员分工
交通秩序管理
规划合理的校内交通路线和停车位,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确保交通流畅。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和指示牌,提醒师生和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在上下学高峰等特殊时段,安排专人指挥交通,保障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管理措施
具体内容
路线规划
规划校内交通路线和停车位
标识设置
设置交通标识和指示牌
专人指挥
上下学高峰时段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快速应急响应团队,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到达现场。制定详细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提高响应效率。与学校相关部门和外部应急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确保需要时能及时获得支援。
事件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防止事件扩大。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情况,配合学校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能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
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活动前准备
学校承办大型活动前,对活动场地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制定详细活动安全保障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与活动组织者沟通协调,了解活动具体安排和需求,提供相应安全服务。
活动现场管理
活动现场安排足够安保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保障。加强对活动现场的巡逻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活动现场设置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救援。
活动后总结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收集活动参与者和学校相关部门反馈意见,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将活动安全保障情况记录在案,为今后活动提供参考。
总结内容
具体措施
工作评估
对活动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意见收集
收集活动参与者和学校相关部门反馈意见
记录备案
将活动安全保障情况记录在案
明确学生宿舍管理需求
宿舍日常管理服务
床位安排与档案管理
根据学生年级、性别等因素,合理安排宿舍床位,确保学生居住舒适。建立详细住宿生档案,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家庭联系方式等,便于管理和沟通。定期对住宿生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信息准确完整。
管理内容
具体措施
床位安排
根据学生年级、性别等因素合理安排
档案建立
建立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的档案
档案维护
定期更新和维护住宿生档案
日常管理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包括卫生检查、纪律维护等工作。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对宿舍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宿舍安全和秩序。
学生动态关注
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和支持。与学校有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宿舍管理服务质量。
关注内容
具体措施
学生动态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部门沟通
与学校有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反馈机制
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意见和建议
水电费抄表计费协助
抄表工作安排
安排专人定期对学生宿舍水电费进行抄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制定抄表时间表,合理安排抄表人员工作,提高抄表效率。对抄表数据进行审核和记录,建立水电费台账,便于查询和管理。
计费计算与通知
根据抄表数据,按照学校规定计费标准计算学生宿舍水电费。及时将水电费计算结果通知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费用情况。提供多种缴费方式,方便学生缴纳水电费,确保费用及时收取。
异常情况处理
对水电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水电费异常问题。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因水电费问题引起学生不满。
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
调查分析
对水电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沟通协调
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解释工作
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
24小时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安排
合理安排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值班班次,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和工作内容,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对值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值班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值班工作流程
制定详细值班工作流程,包括接警、处理、报告等环节,确保值班工作有序进行。建立值班记录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对值班期间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查询和追溯。对值班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值班工作质量。
应急响应处理
值班人员接到学生求助或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处理。定期组织值班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值班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应急情况
处理措施
事件响应
值班人员立即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报告上级
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报告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值班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探究清洁绿化服务要点
清洁服务范围与标准
室内清洁工作
对办公大楼内走廊、楼道、卫生间等进行全方位清洁和日常保洁,确保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对实验楼、教学楼、行政楼等公共部位进行定期清洁,清除灰尘、污渍等。对学生宿舍公共部位(不含宿舍室内)进行清洁,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清洁区域
清洁内容
办公大楼
走廊、楼道、卫生间等全方位清洁和日常保洁
公共部位
实验楼、教学楼、行政楼等定期清洁
学生宿舍
公共部位(不含宿舍室内)清洁
室外清洁工作
对校区所有室外广场、道路、绿地等公共场地及设施进行全方位清洁,保持校园环境美观。及时收集校区所有垃圾,并清运至学校校区配套的垃圾转运站,防止垃圾堆积。对校园内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清洁质量标准
制定详细清洁质量标准,明确清洁工作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定期对清洁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清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清洁服务质量。
园林绿化养护要点
绿地花木养护
对绿地、花木进行定期的除杂草、修剪、浇水、施肥、除病虫害等养护工作,确保花木健康生长。根据不同季节和花木生长特点,制定合理养护计划,提高养护效果。及时清理绿地内杂物和枯枝落叶,保持绿地整洁美观。
养护内容
具体措施
日常养护
除杂草、修剪、浇水、施肥、除病虫害等
计划制定
根据季节和花木生长特点制定养护计划
杂物清理
及时清理绿地内杂物和枯枝落叶
园林景观维护
对园林景观进行定期维护和改造,更新苗木和机械设备,提升园林景观效果。保持园林景观原有风格和特色,根据学校需求和发展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加强对园林景观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园林景观安全和正常使用。
养护质量监督
制定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监督制度,明确
东莞市大朗中学2025年采购物业管理服务项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