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东医院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投标方案
第一章 售后服务方案
7
第一节 售后服务人员配置
7
一、 项目经理配备
7
二、 系统工程师安排
26
三、 应用支持工程师配置
31
第二节 响应时间安排
43
一、 远程技术支持服务
43
二、 现场处理响应时间
54
第三节 备品备件方案
63
一、 服务器硬盘储备
63
二、 图像处理板卡储备
74
三、 工作站主板储备
84
第四节 定期回访与巡检
91
一、 季度现场巡检服务
91
二、 年度全面维护保养
97
第五节 产品使用环境监测
109
一、 服务器运行参数检测
109
二、 系统运行环境评估
121
第六节 系统更新与版本管理
126
一、 系统软件定期更新
126
二、 更新版本验证管理
140
第二章 技术方案
153
第一节 技术指标响应
153
一、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指标
153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指标
161
三、 儿童手部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指标
166
四、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指标
175
五、 三方集成引擎指标
186
六、 影像浏览系统指标
190
七、 云胶片系统指标
194
第二节 技术支持资料
206
一、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资料
206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资料
216
三、 儿童手部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资料
218
四、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资料
223
五、 三方集成引擎资料
233
六、 影像浏览系统资料
245
七、 云胶片系统资料
257
第三节 医疗器械注册证
271
一、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注册证
271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注册证
281
三、 儿童手部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注册证
282
第四节 软件功能实现说明
291
一、 肺结节辅助检测软件功能实现
291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功能实现
304
三、 儿童骨龄评估软件功能实现
318
第五节 影像系统架构与标准支持
328
一、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架构
328
二、 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支持
339
三、 API接口与HL7协议支持
343
第六节 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能力
347
一、 PC端普放图像处理能力
347
二、 PC端超声内镜图像处理能力
356
三、 三维影像重建能力
361
第七节 云胶片系统功能说明
372
一、 医生端云胶片系统功能
372
二、 患者端云胶片系统功能
380
三、 运营端云胶片系统功能
385
第八节 兼容性与信创支持
404
一、 信创环境适配能力
404
二、 主流数据库与加密协议支持
414
第三章 产品实力
433
第一节 产品性能展示
433
一、 人工智能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
433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
442
三、 儿童手部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
448
四、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458
五、 三方集成引擎排班管理及临床发布系统
467
六、 PC端影像浏览系统
472
七、 云胶片系统
479
第二节 产品配置功能齐全性
490
一、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
490
二、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
494
三、 儿童手部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
497
四、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505
五、 影像浏览系统
512
六、 云胶片系统
522
第三节 产品先进性说明
528
一、 所投产品整体架构标准
528
二、 肺结节检测软件
539
三、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
549
四、 儿童骨龄评估软件
561
五、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569
六、 影像浏览系统
577
七、 云胶片系统
585
第四节 操作与维护便利性
593
一、 系统操作功能
593
二、 系统配置管理
598
三、 系统安全保障
603
四、 维护保障措施
615
五、 产品更新机制
624
第四章 投标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保证措施
633
第一节 质量保障体系
633
一、 产品设计质量管理
633
二、 产品开发质量管理
640
三、 产品测试质量管理
646
四、 产品部署质量管理
657
五、 产品交付质量管理
662
第二节 质量保证制度
671
一、 产品版本控制制度
671
二、 测试流程管理制度
675
三、 质量抽检机制
681
四、 用户反馈闭环处理制度
687
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695
一、 功能测试计划
695
二、 性能测试计划
703
三、 兼容性测试计划
710
四、 安全性测试计划
720
五、 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728
第四节 安全保证措施
733
一、 数据传输加密措施
733
二、 身份鉴别措施
742
三、 访问控制措施
747
四、 入侵防范措施
754
五、 安全审计措施
758
六、 系统模块安全运行保障
766
第五章 确保投标产品交货期的措施
773
第一节 供货计划制定
773
一、 产品采购周期规划
773
二、 产品生产周期安排
781
三、 产品交付时间确定
792
第二节 物流运输方案
796
一、 运输方式选择
796
二、 运输路线规划
800
三、 运输安全保障
807
第三节 现场安装调试安排
814
一、 安装调试人员安排
814
二、 设备进场计划制定
821
三、 安装调试步骤规划
831
四、 安装调试质量控制
836
第四节 应急保障机制
844
一、 突发情况应对预案
844
二、 备用设备准备工作
857
三、 技术支持人员响应
873
售后服务方案
售后服务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配备
丰富项目管理经验
熟悉项目流程
把控项目进度
1)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实时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和任务,为每个任务设定明确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责任人。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或工具,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例如,若某个任务的进度滞后,会及时分析原因,增加资源投入或调整工作安排,确保项目按时推进。
2)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技术难题、供应商延迟等,导致进度计划需要调整。此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优化。例如,适当调整任务的先后顺序、增加工作时间或资源等,以保证项目能够在合同签订后60日历天内供货并完成安装及调试。
3)与各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资源分配,保障项目各阶段工作的有序进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作,如采购部门、技术部门、施工部门等。会定期组织项目协调会议,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需求,及时协调解决资源分配和工作衔接问题。例如,确保采购部门及时提供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技术部门及时解决技术难题,施工部门按照计划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项目内部沟通
管理项目预算
1)制定合理的项目预算方案,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支出。会对本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估算和分析,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安装调试费用、人员费用、运输费用等。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行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并将预算分解到各个阶段和任务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控制,杜绝不必要的开支。
2)对项目费用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会建立完善的费用监控机制,定期对项目费用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的差异。如果发现某个阶段或任务的费用超出预算,会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例如,优化采购方案、降低成本、调整工作计划等,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会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进度安排,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例如,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时间,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会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协调项目团队
1)组织和协调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氛围。会定期组织项目团队会议,让团队成员分享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氛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项目团队协作
2)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会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技能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同时,会为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及时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工作分配不合理、沟通不畅等。会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沟通和协调,化解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维护团队的和谐稳定。同时,会通过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备风险管理能力
技术风险应对
1)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储备相关技术知识,降低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风险。会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应用趋势。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提前储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例如,关注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为项目的实施做好技术准备。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关键技术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在项目实施前,对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等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会建立技术故障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技术故障,降低技术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3)与技术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会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技术实力的技术供应商,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例如,当系统出现技术问题时,供应商能够及时响应,提供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市场风险应对
1)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整项目策略。会定期对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态势。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及时调整项目策略,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如果发现市场对某种功能的需求增加,会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满足市场需求。
影像诊断需求
2)加强市场调研,提前做好市场布局,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会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特点。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市场推广策略和销售计划,提前做好市场布局。例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会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客户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客户反馈,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如果客户对系统的操作界面提出改进建议,会及时对操作界面进行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管理风险应对
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会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例如,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规范、项目质量验收标准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加强对项目团队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定期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会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工作。例如,开展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3)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项目管理方法和措施。会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评估和总结结果,对项目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召开项目总结会议,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内部沟通协调
1)定期组织项目团队会议,及时传达项目信息和工作要求,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会每周组织一次项目团队会议,在会议上通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同时,会传达项目的工作要求和标准,确保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通过定期组织项目团队会议,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2)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会营造开放、包容的沟通氛围,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组织团队建设活动,让团队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通过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误解和冲突。
3)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意见,解决团队内部的问题。会建立多种反馈渠道,如意见箱、在线反馈平台等,让团队成员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对团队成员的反馈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解决团队内部的问题。例如,如果团队成员对工作安排提出异议,会及时进行沟通和调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外部沟通协调
沟通对象
沟通目的
沟通方式
沟通频率
供应商
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及时供应
定期电话沟通、现场考察
每周至少一次电话沟通,每月至少一次现场考察
合作伙伴
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
定期会议沟通、项目进度汇报
每两周至少一次会议沟通,每月至少一次项目进度汇报
相关政府部门
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主动上门沟通、政策研讨会
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动上门沟通,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政策研讨会
跨部门沟通协调
1)与医院的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会与医院的放射科、信息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了解他们的工作需求和计划。在项目实施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尽量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例如,在设备安装和调试期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影响放射科的正常检查工作。
项目外部沟通
项目跨部门沟通
2)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跨部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和合作问题。会通过沟通和协调,了解各部门的利益诉求,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信息系统集成过程中,协调信息科和放射科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系统的顺利集成和使用。
3)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会建立跨部门沟通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沟通会议,分享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项目的相关信息。通过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
具备专业资质认证
医疗信息化证书
1)相关的医疗信息化专业认证,体现对医疗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拥有医疗信息化相关的专业认证,如医疗信息系统管理师证书等,证明对医疗信息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些认证涵盖了医疗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系统兼容性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凭借医疗信息化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加强数据加密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跟上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步伐。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会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阅读行业报告和专业书籍,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项目中,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医院信息化趋势
项目管理证书
证书名称
证书作用
应用场景
优势体现
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
证明具备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
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项目计划,有效分配资源,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IPMP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
提升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
涉及国际合作的项目
熟悉国际项目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能够与国际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PRINCE2项目管理认证
提供结构化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
大型复杂项目的管理
能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医疗器械从业证书
证书名称
证书作用
涉及环节
重要性体现
医疗器械注册证
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符合法规要求
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保证产品能够合法上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合法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
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资质
产品的生产制造
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法规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持续学习与提升
行业知识学习
学习途径
学习内容
学习频率
学习目标
阅读行业报告和专业书籍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和市场动态
每月至少阅读一份行业报告,每季度至少阅读一本专业书籍
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最新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和政策法规
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行业研讨会和两次培训课程
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
关注行业媒体和网站
行业的新闻资讯、技术文章和案例分析
每天浏览行业媒体和网站,及时获取最新信息
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学习借鉴优秀案例
技术技能提升
1)参加技术培训课程,学习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会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课程,如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参加技术培训课程,学习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实践新的技术和工具,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鼓励团队成员在项目中实践新的技术和工具,如使用新的开发框架、测试工具等。通过实践新的技术和工具,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会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和工具使用方法。
3)与技术专家交流和学习,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和解决方案。会积极与行业内的技术专家建立联系,邀请他们进行技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会及时向技术专家请教,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和解决方案。通过与技术专家的交流和学习,拓宽技术视野,提升技术水平。
资格证书更新
证书名称
更新周期
更新方式
更新要求
医疗信息化相关证书
每三年更新一次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并通过考试
完成规定的学时,考试成绩合格
项目管理相关证书
每五年更新一次
积累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并参加认证机构组织的评估
满足认证机构规定的经验和能力要求
医疗器械从业相关证书
根据法规要求定期更新
按照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更新
符合法规规定的条件和标准
严格遵守法规要求
法规政策遵循
1)了解并遵守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会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避免因违规行为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2)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数据安全。同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操作行为,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会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了解监管要求和标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如接受检查、提供资料等。对于监管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会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的合规性。
产品标准执行
1)确保项目中的软件和系统符合相关的医疗器械标准和规范。会对项目中涉及的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等软件和系统,严格按照相关的医疗器械标准和规范进行开发和测试。如遵循《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标准》等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验证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在产品交付前,邀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便于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会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跟踪。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到问题的源头,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合规审查机制
1)建立专门的合规审查团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审查。会组建由法律专家、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组成的合规审查团队,定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合同签订、技术方案、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确保项目的合规性。
2)制定合规审查流程和标准,确保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会制定详细的合规审查流程和标准,明确审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对审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便于后续的查询和追溯。
3)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中的合规问题,降低法律风险。会对合规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对于严重的合规问题,会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中的合规问题,降低法律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年以上服务经验
熟悉医疗行业需求
放射科业务理解
1)熟悉放射科的检查申请、图像采集、诊断报告等业务流程。通过多年的服务经验,对放射科的业务流程有深入的了解。了解患者从检查申请、预约、图像采集到诊断报告出具的整个过程,熟悉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能够根据放射科的业务流程,优化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界面,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放射科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能够为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提供建议。对放射科常用的设备,如CT扫描仪、XXX光机等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设备的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预算,为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提供专业的建议。同时,能够协助医院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掌握放射科医生的工作习惯和需求,优化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功能。与放射科医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和需求。根据放射科医生的反馈,对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进行优化,如增加快捷操作按钮、优化图像显示效果等,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影像诊断需求把握
需求类型
具体需求
满足方式
优势体现
影像处理和分析功能需求
能够准确识别和分析各种疾病的影像特征
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如深度学习算法
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疾病诊断模型数据支持需求
提供丰富的疾病影像数据和临床信息
建立疾病影像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临床病例
为疾病诊断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数据基础
诊断算法和模型更新需求
及时更新诊断算法和模型,以适应新的疾病和诊断标准
关注影像诊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进行算法和模型的优化和更新
保证系统的诊断能力和准确性与时俱进
医院信息化趋势洞察
1)了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如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密切关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了解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技术在医院的应用趋势。能够将这些新技术与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相结合,为医院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2)能够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与医院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具备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够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与医院的PACS、HIS等信息系统进行无缝集成。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整体规划和解决方案,推动医院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整体规划和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规划、实施计划制定等,帮助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解决问题能力强
技术问题解决
1)熟悉软件和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原理,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技术故障。对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等软件和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在遇到技术故障时,能够通过系统日志、监控数据等手段,快速定位故障的原因。然后,根据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如修复代码、更新配置等。
2)掌握常见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如调试、优化、升级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问题解决经验,掌握了常见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在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会进行充分的调试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技术问题。同时,会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安全加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系统出现新的功能需求或技术漏洞时,会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与技术团队密切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会与技术团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当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时,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研讨和分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努力,攻克技术难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会对技术团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业务问题处理
业务问题类型
处理方式
预期效果
优势体现
业务操作流程问题
深入了解业务流程,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优化业务操作流程
提高业务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重复劳动
部门间协作问题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部门间的推诿和扯皮
业务需求变更问题
及时了解业务需求变更的原因和内容,评估变更对系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满足业务需求的变化,保证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问题预防与改进
1)对项目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规律。会定期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按照问题的类型、发生时间、影响程度等进行分类。然后,对每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规律。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某个时间段内某个模块出现问题的频率较高,就会对该模块进行重点排查和优化。
2)制定问题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问题预防措施。如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完善测试流程和标准、加强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教育等。通过采取问题预防措施,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根据问题解决的经验教训,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会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应用到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例如,根据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调整项目的管理流程和方法;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优化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实施质量。
客户满意度高
优质服务提供
1)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系统安装、调试、培训、维护等。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系统安装和调试阶段,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系统培训阶段,为客户提供系统操作培训和使用指导,帮助客户熟练掌握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在系统维护阶段,建立完善的维护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维护需求,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会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在项目实施前,会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向客户反馈项目的进展情况,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3)建立客户服务档案,记录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会建立客户服务档案,对客户的基本信息、需求和反馈进行记录和管理。根据客户的服务档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为客户定制专属的系统操作界面和功能;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需求响应及时
1)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会建立多种快速响应渠道,如电话、邮件、在线客服等,确保客户能够及时联系到我们。当接到客户的需求和反馈时,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响应,记录客户的问题和需求,并安排专人进行处理。
2)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确保客户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会根据客户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并跟踪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确保客户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例如,对于紧急问题,会在1小时内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对于一般问题,会在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在48小时内解决问题。
3)定期回访客户,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不断改进服务。会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客户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通过回访,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合作关系维护
1)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客户的业务发展和需求变化。会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客户的业务发展情况和需求变化。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最新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同时,会向客户介绍我们的最新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2)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客户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会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客户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客户使用系统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或需要新的功能时,会及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会根据客户的业务发展和需求变化,为客户提供系统升级和优化服务,帮助客户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3)通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份额,实现互利共赢。会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产品,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在此基础上,与客户进行深入的合作,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份额。例如,与客户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市场推广等活动,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确保技术响应能力
快速响应故障报修
远程响应机制
1)在接到故障报修后,首先通过远程技术手段进行诊断和排查。会在接到客户的故障报修后,立即安排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桌面、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诊断和排查。通过远程技术手段,能够快速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2)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会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对系统的关键指标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和潜在的故障隐患。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避免故障的发生和扩大。
3)具备远程调试和修复故障的能力,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远程调试和修复经验,能够通过远程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修复。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远程调试和修复,解决系统的故障问题,避免技术人员到现场的时间和成本浪费。通过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保障客户的正常使用。
现场响应时间
故障类型
现场响应时间
响应措施
保障措施
紧急故障
4小时内到达现场
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工具和设备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合理安排技术人员的值班和调度,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人员能够及时响应现场需求;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维修工具,提高现场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一般故障
8小时内到达现场
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提前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储备,确保技术人员具备解决各种故障的能力;建立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轻微故障
24小时内到达现场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故障情况;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客户解决一些简单的故障问题
故障处理流程
流程环节
工作职责
时间节点
沟通机制
故障报修受理
记录故障信息,评估故障严重程度
接到故障报修后10分钟内完成
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故障信息和需求
故障诊断排查
通过远程或现场技术手段,定位故障原因
故障报修受理后30分钟内开始,根据故障复杂程度确定完成时间
实时向客户反馈故障诊断进展情况
故障修复处理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修复
根据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完成时间
定期向客户汇报故障修复进度
故障验证确认
对修复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故障已解决
故障修复完成后1小时内完成
与客户共同确认故障是否解决
故障总结分析
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预防措施
故障验证确认后24小时内完成
向客户提供故障总结报告和预防建议
技术团队支持
系统工程师职责
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工作目标
工作成果
系统安装调试
按照项目要求和技术规范,完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系统成功安装调试,交付客户使用
系统维护升级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系统运行稳定,功能不断完善
系统故障处理
及时响应系统故障报修,通过远程或现场技术手段,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问题
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保障客户的正常使用
系统故障得到及时解决,客户满意度提高
系统性能优化
对系统的性能进行监测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系统安全加固
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修复等,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止系统受到攻击和破坏,保护客户的数据安全
系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应用支持工程师作用
1)为用户提供应用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用户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和功能。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通过现场培训、在线培训等方式,为用户提供系统操作培训和使用指导。在培训过程中,会结合实际案例,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会为用户提供操作手册、视频教程等资料,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查阅和参考。
2)及时响应用户的应用需求和问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响应用户的应用需求和问题。当接到用户的需求和问题时,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根据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安排专人进行处理。对于常见问题,会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对于复杂问题,会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研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3)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对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会定期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了解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通过对用户反馈的分析和整理,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对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技术团队协作
1)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加强技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制定明确的团队协作流程和规范,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技术研讨活动,让团队成员分享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通过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2)在项目实施和维护过程中,各成员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工程师、应用支持工程师等各成员会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例如,系统工程师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应用支持工程师负责用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在项目维护过程中,各成员会根据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技术研讨活动,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技术研讨活动,在会议和活动中,团队成员会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通过分享和交流,团队成员可以学习到其他成员的长处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技术视野。同时,团队成员可以共同探讨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技术资源保障
硬件设备储备
1)储备必要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以应对系统故障和业务增长的需求。会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求,储备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这些硬件资源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业务增长的需求。同时,会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会建立完善的硬件设备巡检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在巡检过程中,会检查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隐患。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与硬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硬件设备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会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强的硬件供应商,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升级时,能够及时从供应商处获取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同时,会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硬件设备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为项目的实施和维护提供保障。
软件工具配备
软件工具类型
软件工具名称
软件工具功能
更新周期
管理措施
软件开发工具
集成开发环境(IDE)
提供软件开发的环境和工具,提高开发效率
根据技术发展和项目需求,每年更新一次
建立软件工具管理台账,明确使用人员和权限
软件测试工具
自动化测试框架
对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每半年更新一次
定期对软件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软件监控工具
性能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软件的性能指标,及时发现性能问题
每季度更新一次
制定软件工具使用规范,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行为
软件安全工具
漏洞扫描器
检测软件的安全漏洞,保障软件的安全性
根据安全形势和项目需求,不定期更新
对软件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
技术文档管理
1)建立完善的技术文档体系,包括系统设计文档、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等。会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特点,建立完善的技术文档体系。技术文档体系包括系统设计文档、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用户手册等。这些文档详细记录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操作方法、维护流程等信息,为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对技术文档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会制定技术文档更新和维护制度,定期对技术文档进行检查和更新。在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或出现故障时,会及时对技术文档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确保技术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会对技术文档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文档丢失或损坏。
3)为技术人员和用户提供便捷的技术文档查询和下载服务。会建立技术文档管理平台,将所有的技术文档进行集中管理和存储。技术人员和用户可以通过技术文档管理平台,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下载所需的技术文档。同时,会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技术文档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工程师安排
具备系统维护能力
医学影像系统维护
1)熟悉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架构与原理,能够针对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等进行深度维护。深入了解软件各项功能细节,如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的肺结节检测灵敏度调整、结节风险评估等功能,以及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的同步阅片、肺结节量化对比等功能,确保软件稳定运行。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
2)掌握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运行机制,可对多模态存储与管理系统、PACS/RIS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熟悉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传输协议,能够及时处理数据丢失、传输中断等问题,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3)具备对三方集成引擎/智能排班/临床发布系统的维护能力,保障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业务流程顺畅。了解各子系统的接口规范和数据格式,能够解决数据不一致、业务流程中断等问题,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
4)能够维护影像浏览系统,确保PC端普放浏览视图、PC端超声&内镜浏览等各浏览视图的正常运行。熟悉不同浏览视图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能够处理图像显示异常、操作卡顿等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软件功能调试
软件名称
调试功能
调试目标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
肺结节检测灵敏度调整、结节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性验证、自动生成检查所见文本描述功能调试等
确保肺结节在3mm-5mm尺寸范围内的检出敏感性≥90%,大于5mm尺寸范围内的检出敏感性≥95%,结节风险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
同步阅片功能调试、肺结节量化对比功能调试、肺叶配准后平均Dice值验证等
实现同步阅片操作流畅,肺叶配准后平均Dice值高于95%
儿童手部XX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
骨龄计算功能调试、生长发育评估功能调试、自动生成生长发育报告功能调试等
确保骨龄计算结果准确,生长发育评估报告完整可靠
云胶片系统(医生端和患者端)
二维影像浏览功能调试、三维影像浏览功能调试、工作中心功能调试、检查检索功能调试等
保证医生端和患者端各功能正常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系统故障修复
1)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对硬件故障如服务器硬盘损坏、图像处理板卡故障等进行及时修复或更换。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故障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确保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2)针对软件故障,如系统崩溃、功能异常等,能够迅速进行排查和修复,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对软件代码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同时对软件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具备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保障影像数据的传输稳定和安全,确保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正常。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4)对系统的兼容性问题进行修复,确保软件与不同设备、数据库之间的正常适配。在系统上线前进行全面的兼容性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关注设备和数据库的更新情况,及时进行软件升级和适配。
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医疗器械相关证书
证书名称
对应软件系统
证书作用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
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
证明具备从事该软件领域工作的专业资质,确保软件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和规范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
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
保证软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医疗行业的使用要求
儿童手部XX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相关医疗器械证书
儿童手部XX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
确保在该软件的维护和使用过程中符合行业规范,保障儿童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相关资格证书
多模态存储与管理系统、PACS/RIS系统等
保障对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可靠
三方集成引擎/智能排班/临床发布系统相关专业证书
三方集成引擎/智能排班/临床发布系统
具备处理复杂系统集成和管理的能力,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业务流程顺畅
信息技术资格证书
证书名称
对应系统功能
证书作用
软件工程师证书
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软件研发和维护
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进行软件代码的编写、调试和优化
网络工程师证书
影像数据传输网络
能够保障影像数据传输网络的稳定和安全,优化网络配置,防止网络故障
数据库管理相关资格证书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的大型关系数据库和国产数据库
可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恢复、优化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云计算相关资格证书
云胶片系统等云计算应用
支持云胶片系统等云计算应用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安全认证证书
1)持有信息安全相关的资格证书,如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证书,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具备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策略,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2)具备安全审计相关的资格证书,能够对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系统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3)拥有数据加密相关的资格证书,确保各系统接口传输、调阅参数支持AES/RSA算法加密。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4)持有安全等保相关的资格证书,保障云胶片系统支持安全等保3.0认证。确保云胶片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三年服务经验保障
医疗影像系统服务经验
1)在过去三年中,为多家医疗机构提供过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服务,熟悉医疗行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了解医疗机构的工作模式和患者需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医疗影像系统服务经验
2)积累了丰富的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等软件的服务经验,能够快速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3)具备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长期服务经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在三方集成引擎/智能排班/临床发布系统的服务中,成功解决了多个系统集成和数据交互的难题。具备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够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业务流程的顺畅。
应急处理经验
应急事件类型
处理措施
处理效果
系统突发故障
快速定位故障根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同时启动备用系统保障业务连续性
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对医疗业务的影响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
立即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如切断网络连接、加密数据等,同时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修复
及时阻止安全事件的扩大,保障系统的安全
紧急情况现场支持
迅速组织资源赶赴现场,进行问题排查和解决,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障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
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制定
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客户满意度保障
1)通过三年的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客户满意度较高。注重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2)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建立了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服务进行改进和优化。
3)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保障客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热线,确保客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4)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客户的使用体验和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
应用支持工程师配置
提供应用支持服务
熟悉软件功能操作
我公司的应用支持工程师熟悉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儿童手部XX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三方集成引擎/智能排班/临床发布系统、影像浏览系统以及云胶片系统等各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流程,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演示...
铁东医院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投标方案.docx